记忆的碎片
作者:月影儿 | 分类:其他 | 字数:36.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十五章
夜半时分,万籁寂静。
沙和尚背靠行李,半梦半醒,猪八戒仰面而卧,鼾声大作。和尚坐在篝火旁,默默转动手中的念珠。
啪的一声,树枝炸开,一蓬火星窜向天空,悠悠散开,在深邃的蓝幕上粼粼闪烁。
刹那间的绚烂,照亮了孙悟空的脸庞。他枕着树枝,双目微合,似在沉思,又似在熟睡。
忽然,他开口说道。“师父,老孙今日所为,与你的教诲背道而驰,老孙注定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真经,师父不如发发善心,念个松箍咒儿,放老孙去罢。”
“西行本是我愿,与我同行者又岂能受人『逼』迫?你身上束缚已除,是去是留,全凭心意。”和尚回答。佛珠走过他指间,悄然无声。
孙悟空猛地坐起,伸手往头顶『摸』去。金箍犹在,触感冰凉,只是咒术尽失,形同凡物。
山风乍起,如诉如泣,又一蓬火星飞上树梢,照亮了黝黑的树枝。
和尚裹紧僧袍,抬头去看,但见树上空空如也,猴王早已不知去向。
水帘洞外,几只小猴蹲在高处,竖起耳朵瞪大眼睛,警惕的捕捉着每一处异动。
后山的参天古树下,一只老猿正在冥想。五百年前,当他还是“神”的时候,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老猿身后的桃树,是五百年前孙悟空亲手所种。粗壮的树干需要数猴携手才能合抱,皲裂的树皮爬满青苔,五百年风风雨雨,早已将这棵桃树打磨得如同磐石一般,苍老沉稳,壮丽静美。
当孙悟空提着两壶上好的猴儿酒出现在老猿面前时,老猿没有惊讶。他们席地而坐,对月小酌,便如久别重逢的好友一般。
“大圣此番回来,怎么不叫人通报一声?”小武有点好奇。站岗的小猴机灵得很,不该如此安静。
“别!这一通报,难免惊动一洞老小,届时张灯结彩,大摆筵席,老孙再想抽身就难了。”孙悟空眯起双眼,已显出几分醉意。酒是他从水帘洞中顺来的,他不想惊扰猴儿们的美梦,也不希望他们知道自己回来,他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一坐。
“老孙此次回来,要找一个人,问几件事。”
“大圣想找什么人,问什么事?”
“找六儿,问身世。”
寥寥数语,将小武的思绪拉回五百年前。
记忆中的那场山火,整整烧了七天七夜。当肆虐的火龙慢慢沉寂,滚烫的岩浆再次凝结,花果山上下起了雪。
渴极饿极的猴儿们发疯似的涌出洞府,冲进雪地,捧起雪花送进嘴里。然而未等咽下,又哇哇吐了出来。
这根本不是雪,而是灰!是云端天神的无情嘲弄,是花果山万千生灵最后的哀歌!
六儿便是在这片雪『色』地狱中诞生的。
马面猴把他从厚厚的山灰中挖出来时,他已是气若游丝。瘦弱的身体蜷成一团,仅有巴掌大小。
没有泉水,没有食物,对于一只幼猴来说,意味着死亡。
马面猴小心翼翼将小猴放回坑里,用力眨了眨眼睛。他流不出泪,也哭不出声音,他所能做的,就是为小猴祈祷,祈祷他将来能投个好胎。
就在他转身离开之际,一只母猴冲了过来,抱起坑中小猴,紧紧搂在怀里。
不久前的战『乱』中,这位可怜的母亲刚刚失去自己的孩子,六儿。
她将脸颊贴在小猴脸上,一遍遍哼唱记忆中的歌谣。这一刻,她心满意足。
为躲避天兵的搜捕,猴儿们昼伏夜出,如履薄冰;为填饱肚子,他们捡草籽、接雨水,甚至吃山灰。没有人留意这对可怜的母子,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活下来的。
马面猴再次见到六儿时,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洞里,那时的六儿已经能够到处『乱』爬了。
母猴倚着石壁,神『色』安详,像在熟睡。六儿爬到养母身边,轻轻摇动她的胳膊。
母猴没有回应。枯枝般的胳膊无力垂下,手腕处布满割痕,身上血『液』几乎流尽,她已经死了。
马面猴埋葬了母猴,将六儿带回猴群。
那时的山已有了些许绿『色』,后山的桃树也开始抽芽。六儿吃着百家饭慢慢长大。
他长得很慢,『毛』发稀疏,瘦不拉几,是一只骨瘦嶙峋的丑小猴。但猴儿们没有功夫取笑他,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如何找到更多食物才是最重要的。
一次外出,六儿无意发现一种白『色』膏泥,水珠滴在上面,就如同划过玉石表面,不留一丝痕迹。他突发奇想,就地挖了许多膏泥,抹在一旁的石壁上,又在石壁下方挖了个三尺见方的土坑,同样抹上膏泥。
同行的猴儿见了,百思不得其解:“六儿,你在弄什么?”
“挖坑蓄水!”六儿忙得满头大汗。
“树都没了,怎么留得住水,六儿又在发梦了。”猴儿们笑着评论道。山秃了之后,雨水一旦落到地面,便会立刻渗入地底,根本留不住。与其浪费力气挖坑,还不如多找些吃的实在。
几天后,下雨了,猴儿们捧着锅碗瓢盆,争先恐后冲出洞府,仰头去接上天的施舍。然而当他们把接到的雨水倒进缸里时,也不过小半缸而已。
这是一洞老小数十天,甚至数月的饮水。
六儿忐忑不安来到土坑旁,惊喜的发现坑中蓄满雨水,清澈见底,形似美玉。
一时间,六儿名声大噪,成了花果山的英雄。
猴儿们齐心协力将水坑挖成水池,并给它取名“水玉池”。
月光下,一泓池水莹洁明澈,将溢未溢。孙悟空抄起池水送入口中,不知不觉笑了起来。
“六儿这孩子不错,人也机灵,是个好苗子。”小武评价道:
孙悟空表示赞同。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将自己所授棍术掌握纯熟,并与自己打成平手,不是好苗子是什么?
“六儿去了哪里?”孙悟空问道。
“大概半个月前,他突然头痛病发,满地打滚,我让他运气抵御,却丝毫不起作用。最后他发起狠来,一头把老桃树旁的青石撞成了两半。”回忆起当时情景,小武依旧心有余悸,“天亮后,他来向我辞行,他的眼睛又红又肿,像是偷偷哭过。他说要去西方找大圣爷爷,大圣没见着他?”
孙悟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说他头痛病发,满地打滚,这是什么『毛』病,有何征兆,如何得的?”
小武轻轻摇头:“他这头痛来得蹊跷,发作时毫无征兆。第一次犯病是在五六年前,当时他像疯了一样,到处『乱』撞,四只只成年猴子合力才将他制服。第二次发作是在大圣归家前一天,那一次最为凶险,大伙差点以为他会死去。最后一次便是半个月前,他一边翻滚,一边大喊‘骗子!骗子!’”
“骗子?”孙悟空打断小武道:“什么意思?”
小武再次摇头:“他不肯说。大圣若是见着他,还请帮他治一治。”
孙悟空苦笑。
五六年前,正是他厄满脱困,拜入释门之时,也是他带上金箍,失去自由之时。
六儿每次发病,都与自己头疼的时间相符,难道六儿真如佛祖所说,能思他所思,感他所感?
孙悟空将坛中残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云端。
或许还有一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阎罗殿上,秦广王目光呆滞,一脸生无可恋。
好不容易送走的瘟神又回来了!如果鬼神能死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撞柱自尽。
“老阎王,你好像不欢迎老孙啊?”孙悟空对他的待客之道很不满意。
“不敢不敢!大圣去而复返,所为何事?”秦广王牵动嘴角,扯出一个难看至极的笑容。
“求见谛听尊者。”
秦广王立刻踹了鬼判一脚,“还不快去通报?你想让贵客久等吗?”转向孙悟空时,又是满脸堆笑,“大圣稍待片刻,尊者很快便到。”
过得片刻,鬼判跑了回来,战战兢兢道:“大圣,阎君,尊者还没睡醒哩……”
孙悟空:“……”
尊者居然也会赖床?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温柔女声:“谛听还只是个孩子,难免有些贪睡,大圣若是不急,可随贫僧到偏殿坐坐,饮一杯苦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