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宠妾灭妻?皇后直接登基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15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81章 想得美
但,徐影和楚湘固然是兴冲冲来了书院,可老夫人和祝青萝都不在。
#光你们母女俩能去送苏婉昭考科举呀!
#那穿越组就不能去参观女进士呀!
而常年在书院带孩子的老夫人和祝青萝几乎可以说一声进城一次不容易,人家看完苏婉昭进考场,多在城里逛一会儿,不也非常合理?
当然,书院已经开了四五年了,早就不只是老夫人和苏婉昭两个先生,还有不少从宫里派出来的老嬷嬷和老工匠,更有原本进书院的时候就已经是十二三岁,到如今已经长成了大人,没有出去寻一份工做,而是顺势留在书院里当老师带孩子的年轻人。
算起来现在书院已经颇有一个研究机构的样子了——年轻人和老工匠有点互补的意思,年轻人在书院学习,思维相对开阔,在书院中自己多少也做两个研究项目,一方面是从老工匠们身上学一些老方子老手艺,把口口相传的技艺转变成可复制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一方面也利用老工匠们的巧手,为他们实现对具体某个机器的构想。
老夫人和祝青萝不在,便是这些人簇拥着徐影和楚湘参观书院,蒸汽机那是祝青萝不在谁也不敢瞎动的宝贝,但是年轻人们各自有各自的研究领域。
甚至还有人带着徐影和楚湘去看饱和的豌豆和干瘪的豌豆杂交生出来的第一代产物都是饱和的豌豆,第二代产物则是四分之三饱和,四分之一饱和,然后年轻人眉飞色舞地讲着他对这个成因的一些构想,还有接下来他要怎么证明自己的构想,如果构想成立它该怎么能助力农业生产。
徐影和楚湘听得津津有味——对于古代统治者来说,本来农业增产相比起不需要人力畜力自己就能走的船来说,要可想象、可实现得多。
而除了种豌豆,自然也有传统的琢磨·更新农具的研究方向,也有说是来自江南,看起来很有意思的桑基鱼塘,有年轻人不喜欢这些实际运用,纯搞理论地琢磨用割圆法算圆周率,还有一些非常基础但认真算来甚至有微积分萌芽概念的算学研究。
徐影和楚湘倒是不懂割圆法也不懂微积分,但看着年轻的先生们眼里的星星,也会觉得未来可期。
而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干什么工作的,心头对帝王都还是会多一份崇敬之心,年轻人们看皇帝和荆王竟然不嫌他们烦,非但耐心听他们说,还时不时地肯定和提问,就更有了像君王嘚瑟研究成果的动力。
于是一炫耀就炫耀到了都没人注意老夫人和祝青萝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只把徐影和楚湘围得密不透风,等大概都说了一圈,意犹未尽地簇拥着徐影和楚湘回到正堂,才看到了已经不知等了多久,嘴角噙着意味深长笑意的老夫人和祝青萝。
聊嗨了的年轻人们一时都有点尴尬,脸皮薄的都微微红了脸,不过好在徐影这边也好,老夫人那边也好,都不是什么爱面子的官僚,徐影既是微服出宫,也不讲那许多礼仪了,含笑坐到了老夫人身边:“阿娘,今日我与湘儿出宫送扶光考试,想着之前弟妹给我说祝先生可算是弄出了那个可以不用人工划,船便可以自己开的玩意儿,特地过来看看。”
祝青萝说的很谦虚,但笑得分外灿烂,嘚瑟的情绪简直溢于言表:“那个呀……东西简陋,其实不堪一看,但陛下与殿下既然来了,我也就献丑了。”
船停在书院后山的湖上,啥描龙画风雕栏玉砌的设备都没有,甚至还非常小,别说站个成人上去了,孩子都得挑个轻的。
船上有个遮雨的棚子,所有能让船运转开的设备都被棚子来罩着,既要看清楚运行,祝青萝就随手把棚子掀了,露出下头的东西来。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说,非常简陋——就是一个烧锅炉的东西,一个蒸汽腔,蒸汽多到了一定程度就能推动连杆,让船桨划上一转,然后船只就往前一截儿,然后蒸汽腔恢复原状,继续烧出新的蒸汽,能再度推动连杆让船划动。
并且,船在水上的速度非常感人。
还有,祝青萝毕竟不是专业工程师,即便已经把自己脑海里的知识都琢磨到极限了,还是没能太好地解决煤燃烧效率的问题,烧出来的烟仍然有些黑。
还因为这个时代的材料学基本没什么发展的缘故,船桨和活塞腔之间的连杆并不算丝滑,运转没一会儿就开始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船小嘛,又没办法站人,只能在船尾巴上还栓了条绳子,等蒸汽嘿咻嘿咻把船推动到了一定距离之后,还得拉动绳子把船收回来。
这一切,看起来都非常的草台班子。
但是,那真的是不用人力就能动的船。
光这一点,已经让徐影和楚湘感受到了科技或许真的具有改变生活的力量。
只是古人嘛,怎么都还是要偏实用主义一点的,徐影和楚湘现在就都只关心一个问题——这玩意儿现在一副就是闹着玩的样子,要把它变大,要能投入生产,能用来代替船夫和纤夫的工作让船动得起来,还要多久呀?
祝青萝脸上的微笑,瞬间尴尬而不失礼貌了起来。
徐影和楚湘是外行人就看个热闹,祝青萝无论弄的是个车然后车开起来了,还是弄了个船船开得动,都非常新鲜。
但只有祝青萝自己知道车和船那就不是一个难度——
先说前提,祝青萝记得内燃机的原理,理解蒸汽机的构造,但她也知道自己这点本事根本弄不出来现代人概念里的内燃机与蒸汽机。
先说内燃机,现在她能拿到手的材料根本不可能做到一分钟能喷个十几二十次油,也做不到一分钟点二十次火,甚至这个时代连石油都得自己琢磨提纯,难度大得一批。
蒸汽机相对内燃机来说要简单一些,但她琢磨了好久,明知如果把煤块碾碎成煤灰然后往里吹气燃烧能得到更高的燃烧效率,但是对不起,没有能“吹”起煤灰的装备,更没有往里补空气的能力。
毕竟这个时代做饭往炉膛里吹气都没个鼓风机,全靠人或者扇子往里鼓风,可是搞一个号称不用人工的蒸汽机,总不能还弄一根直通燃烧炉的管子安排人往里吹气吧?
想想那个画面……反正祝青萝一个现代人觉得那是对现代科技的侮辱。
而如果不安排人往里吹气的话,就只能弄个简单些的燃烧炉,干那个科研人员自我调侃的“科技的本质是烧开水”的活儿,收集蒸汽,用蒸汽来催动连杆,连杆另外一头连着船桨或者车轮,如果动力足够的话,就能让船桨或者车轮动起来。
注意,动力足够的话。
可就现在万事万物都需手搓的条件,能把蒸汽机弄出来就差不多得了,还琢磨什么加大马力,这是可以踩油门的时代吗?
而车开动起来需要的动力是远超于船的,在陆地上行车所需考虑的各种上坡下坡泥地沙地的不同情况也是远比水面难搞的。
所以祝青萝才投机取巧研究的船没研究车呢→_→
并且即便如此,研究出来的船也只能是这个大小,再大就带不动了,再小就承载不动那个古老且笨拙的蒸汽机了。
就这么个情况,你告诉我你想投入使用?
想得美(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