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皇帝宠妾灭妻?皇后直接登基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158.6万

第338章 治世

书名:皇帝宠妾灭妻?皇后直接登基 作者: 字数:2207 更新时间:2024-11-16 14:21:13

那确实是记不得的(咳咳)

孩子都出门玩了谁还记得妈啊→_→

何况,这一趟楚湘真的是一直在长见识——

长安城的大多数物资现在都是靠漕运到洛阳,再从广通渠到长安,洛阳算是重要的水运码头。

楚湘在书里包括在无双的课里,做过的所有调兵遣将的课业都说的是水运的成本连陆运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也一直都将之视为基本定理,但一直都不太清楚到底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

直到她看到了真正的船,看到了船只在运河里排队,岸边的纤夫肩头有粗大的绳索,蚂蚁一样几乎是手脚并用的将船只往卸货的方向拖,一旦有船只靠岸,立刻便有各种各样的人上去卸货装走,无比繁忙。

纤夫们都很瘦。

这让楚湘颇担心他们的身体,包括他们干的体力活也让楚湘看了心惊肉跳。

楚湘便去问了纤夫们平时以什么谋生,倘若一天到晚都在码头上干活会不会很辛苦。

纤夫们竟然说还可以——首先是赚得多,前朝像这种纤夫都是只算徭役不给工钱的,商人们给官老爷一笔钱,官老爷默默吞下那笔钱然后使唤这些免费的劳动力给商人拉纤,纤夫们不挨鞭子都是谢天谢地,钱的影子是一点也没见着。

但本朝从一开始徐影就下令不让中间商赚差价了——商人们使唤纤夫还是要给钱的,只是这钱不过官老爷手里,纤夫也不算劳役,觉得自己吃得了这份苦的就干,吃不了的也不强求,要是没有人愿意干这个纤夫,商人们你们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该提价了。

当然,朝廷也是有官船的,也需要拉纤。

徐影顶住了偌大的压力,要求官船也要给钱,按市场价给,合理范围内国家报销,允许纤夫举报不给钱的官船。

这就很大地减少了纤夫们的工作量——按以前的方式,官船用徭役来拉纤,可纤夫哪能只拉官船啊,人家官员进京带十船的土特产,拉不拉,人家官员离京的时候带十船的行李,拉不拉?

别问十船的土特产和行李里面都装了什么,反正就是有这么多东西,皇帝还能去细查这里有多少是官员在干自己的私活不成?

但交钱,那可就不一样了。

和商户一体化交钱了,户部那边自然会核算这个官员进京要报销了多少,那个官员进京报销了多少,为什么两个官职差不多的人之间差出了那么多来,不说公示出去能不能得老百姓认可,就是在内部公开一下,比一比,就完全是谁丑谁尴尬呀?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小手段,官员们就不好意思了,该自掏腰包自掏腰包,该减少行李从人就减少,给纤夫们省了好多事。

再有一桩好处是,码头上立了大大的龙门架,装了好几组滑轮,给纤夫们省了好大的力。

就为这几个龙门架,好些纤夫家里都悄悄供奉起了老夫人的画像——活命之恩了简直是!!!

#这也是老夫人带到这个世界来的唯一技术了→_→

非只是码头,楚湘还去了长安洛阳之外,更加贫瘠的村庄。

于是见到了老头老太太在地里几乎是爬着干活,做一点挪一点,做一点挪一点。

但,他们同样也没有什么怨气,就是老老实实和儿孙一起种地干活,傍晚回家,楚湘一行人去他们家中借宿,老人家还说,累是累,但至少累了之后东西归自己呀,现在种地纳粮的负担比以前来说是好多了。

楚湘还见到,有姑娘瘦得可怜,手脚都和芦柴棒一样,一双眼睛却亮得可怕,穿着并不算体面的衣服悄悄躲在墙下,听着私塾里的夫子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拿着树枝在面前的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

楚湘大老远地朝着人家姑娘招了招手,主要是晃了晃手中的一刀纸。

姑娘不明就里,悄悄离了私塾走过去,才知楚湘是有心鼓励她念书,送她一套文房四宝。

小姑娘赶紧摇头拒绝,然后一双大眼睛可可爱爱看着楚湘,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终于是揪着衣角小声开口:“小姐能不能送我一套三字经。”

楚湘“啊呀”一声,当场磨墨铺纸,给小姑娘把三字经和千字文都默了出来,还教了小姑娘把千字文唱出来。

还见了被征调的民夫自带干粮去县城集合,而后去修水渠。

成年男人楚湘就不太方便接触了,她是让徐鸣去问徭役重不重,民夫说这个县太爷可不是之前的那个贪官,之前的县太爷征徭役能让大家伙去给他修院子,现在这个可正经修的是用来灌溉的水渠,大家即便自带干粮,想想将来最终是老百姓受益,即便自带干粮过来也没什么。

徐鸣就追问,听起来老哥你好像挺满意这个县太爷?

老哥说,比之前的强多了。

徐鸣回来给楚湘这么一说,小公主还一时兴起,远远缀着修水渠的民夫大军去看看他们修哪儿的水渠,然后就看到了两个眼熟的人。

——书院的学生。

楚湘想起来,上次考中进士的那帮年轻士子,阿娘是一个也没有留翰林院,全部在做了初任公务员培训之后就派出来当县令了,顺便还给他们介绍过了书院的学生。

有好些县令是带了书院的学生走的——当时说到地方之后组织百姓修渠开荒的,搞特色农业的,推广新型农具地,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徐影还嘀咕说但凡里有一半的人能说到做到,这个国家就还有希望。

而如今,楚湘一出门就遇上了个还不错的县太爷。

但必须承认,国家还是很穷的。

乱世多年,各路反王来回鞭笞江山,互相烧粮草,征调民夫,千里赤地,民不聊生……才天下太平几年呐,老百姓这会儿完全还没有缓过来。

但这片土地仍然拥有很强大的,勃勃向上的生命力——王朝初立时往往政治相对清明,苛捐杂税也往往是最轻的,这个时候给老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每个人都会感谢皇帝陛下以仁德治天下。

只是呢,就这么个见到的老百姓多半都会说朝廷两句好话的局面,搞得楚湘都不自信了,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行踪泄露了,各地县令特地培训了农户来回答她问题似的。

直到她遇上了真正的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