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风流大宋

作者:林二虎 | 分类:历史 | 字数:226.3万

第348章 用心的都漕

书名:风流大宋 作者:林二虎 字数:5328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2:05

秦刚回到明州的同时,朝中对于胡宗哲的案子很快就出了结果。

由于没有了章惇的护短,外加上蔡京刻意地踩上一脚,仅仅只是其女婿陈举提供出来的证据,就足以查实其各种的贪腐违法行径。

赵煦久居宫中,哪里见得了此等恶劣行径,立即批复了将其革去官身,抄没所有财产,发还原籍为民的判决。

没有了钱、更没有了权,这个昔日不可一世的恶贼便如抽去了骨头一般的落水狗那样,彻底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更不要说他的儿子胡涛更是因为新增的罪名而改判为了流放沙门岛的流放极刑——虽是流放,但几乎等同于死刑。

只是这些,现在却都不被人所关心了。

几乎于同时,蔡京作为新任的知杭州,兼两浙路转运使,南下履任。

蔡京一到杭州,便就立即给同样回到明州没多久的秦刚去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信中的大致意思是:

之前在京城之所以没有联系,那是朝中局势微妙且多变,不便沟通。如今他蔡京也算是出京到了地方,杭州与明州又是如此之近,大家一定要经常往来、走动走动。

他原本在朝中就是对于拓海政策的积极支持者,这次到了杭州,一定会继续推进地方政策与海贸经营之间的紧密联系。

蔡京还在信中提到,苏相昔日曾两次为官杭州,作出了疏浚西湖、赈灾救民等诸多善举,流下许多佳话,他来杭州,一来仰慕苏相风采,决心悉心膜拜,效仿学习,便就是最大的成功了。二是感觉得益于前面的诸多益事,要在当地多寻些文人雅士,共同发展这座城市的文化与风流。

其实,这便就是蔡京的精明之处,他的这封信,没有一个字提到自己的政治倾向,却又在每一个字上透出与秦刚的亲近之感。

而且不止于此,蔡京也展现了自从他入京之后,苦心经营的关系网的巨大力量。

之前因母亲去世而回家丁忧的晁补之,正好服除,原先的安排是要派去江南东路的信州盐酒税。而其老师苏轼复相,吏部的人正犹豫着如何改派地方呢,蔡京稍稍使了一点劲,便就将晁补之的服除差遣,改成了任杭州通判,来到杭州与他一起搭班子。

秦刚之前便就与章惇约定过,虽然不会谋求苏轼的这些门下弟子回京任职,以重建甚至扩大蜀党的实际群体。但是,他也是需要想办法,帮助这些师伯师叔们在完成平反后,都能够有着更好的安排。

而蔡京的这份举动,的确是令其不得不对此承情。

就在秦刚的桌案上,有着秦湛从京城情报网里专门搜集而来的蔡京的势力网分析报告——这是秦刚离京前安排下去的,而且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蔡京这厮,还真是在这方面的独有天赋。

首先是他的眼光极准,一开始都只是拉拢一些京城的中下层官吏,这些人都并不出名,也少有大臣关注,但是却又都是各个领域里的富有潜力之人。

其次是他的这一思路非常独特,这些人的确是因为不太有前途,所以才会选择抱团或者依附于他。但是他们又多在各部院里处理中下层的具体事务,免不了就会在各个关键时期相互通气、巧作配合。而拉拢并协调他们的蔡京,更是这方面的高手,一来二去,这张关系网里的大部分人,都随着慢慢的升迁,进入了各个地方的中心关键之处。

再者就是他的社交手段,如同他对秦刚的这种刻意友好,其待人真诚、和善的名气,要远远地强于地位可能比他更高一点的弟弟蔡卞。

“这蔡元长的手段,的确是不凡啊!”秦刚敲了敲桌案,“眼下他来知杭州,倒的确是比之前的胡宗哲卡在那里好了许多。只是衍哥、建哥你们与他打交道,还是要多留些心眼,多多提防此人啊!”

这也是秦刚与谈建、胡衍难得地相聚的时间。

自高邮出来,他们三兄弟却是极难共同聚首:先是胡衍留京城,然后又是谈建留两浙。这次海事院组建时,胡衍是跟着来到了明州,谈建却是奔波于流求、九州还有沧州这一带安排各项商贸以及银行之事,直到这次秦刚从京城回来,才再回到了明州。

就在前年,谈建就说服了自己的父母,把他们接去了流求,在那里买田置地,过上了富家翁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还正式迎娶了楼员外的女儿,算是稳稳当当地成了家。

当时秦刚还提醒过他,这不比胡衍娶涩川氏是妾室。谈建这次娶楼氏可是正妻,秦刚不需要他为了生意过多影响个人。

倒是谈建到了此时才扭扭捏捏地讲,由于生意上的往来,他与楼员外交往甚多,去其府上的次数也多。这楼氏小娘子虽未出阁,但却在家里一直帮着父亲管理账目,时不时也会与他有着生意上的接触。这时间一久,两相倾慕,方才有了此事。

“我家大郎已经快要落地走路了,又听得衍哥家的也有了身孕。就是不知道大哥的喜事什么时候可以办啊?”谈建用手摸了摸他已经蓄成的胡须笑问道——自从成婚后,他便按当时习惯蓄起了胡须,这样也更加符合他此时的巨贾豪商的身份。

第348章 用心的都漕

“唉!我那岳父能应允了我这亲事就算不易,结婚的时间总得依着他说吧!我算算,清娘的生日是在三月,那么差不多明年下半年,总该可以去迎娶回来了吧!”秦刚并不理会谈建的炫耀,却是在自己的掰算中感受着自己的幸福感。

“李提刑也是矫情得很!”胡衍知道秦刚不便去抨击自己的岳父,便代其发出了这番的抱怨。此时,李格非从礼部员外郎位上又授了一个实职,提点京东刑狱。“大哥给他做女婿,那是他面上有光,怎么还搞个不情不愿的样子。”

秦刚只是摆了摆手,作了个阻止的样子,其实他的内心也多少有点这样的想法,经由胡衍的口中说出来,多少的确是让他舒服了不少。

当然了,让李清照到了十八岁再出嫁,也是他自己认可的,这样的日子,他已经算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有着无数的美好遐想与期待。

“对了,建哥你就不想在大哥这里谋个官职?”胡衍又把话题转到了谈建身上。

“我可不是做官的料。”谈建很干脆地讲,“再说了,大哥现在的生意这么大,总得要有人帮他来管着生意这摊事,我自己又是喜欢和这些人打交道,我那浑家也说我是天生的商人。官场那头,还有衍哥与驷哥你们帮衬着,不多我一个!”

三人闲聊着,突然传报:李纲求见。

“老师!”李纲进来后,一脸地严肃,“义乌那里来了消息,宗汝霖的母亲刘氏因病去世,汝霖兄依律回乡丁忧了。”

大家都愣住了!

尤其是胡衍更是清楚,上回李纲去龙游,已经成功地说服宗泽前来海事院。只是逢上两浙路主官换了蔡京,调任的手续还须等到他到任后签署后才能成行。

而这蔡都漕刚一到任,前任主官又是突然被免的,少不了千头万绪的事都堆在一起,所以还没能等到像龙游县令调任的这种小事。

之前胡涛等人苦心积虑地企图制造意外,想让刘老太太去世以实现让宗泽回家丁忧的目的,最终却让自己都彻底翻了船。

而现在,已经没有奷人的刻意陷害,宗县令却依旧没法摆脱丁忧的命运安排。

其实秦刚却有一点隐隐的后悔之意:“说来上回在义乌探望刘老太太,就觉得她的气色不佳,那时便应该多多关照,再请些好医生的。”

李纲却是安慰秦刚:“叫龙制知晓,上回岑知县的确是按龙制安排,派了县里最好的医生去给刘老太太诊断。只是乡里风俗,不见明症,都不以为病。医生给开了滋补养气的药,这老太太又因为担心花钱太多,只吃了几副便停了药,之后突发病症,却也来不及救治了。”

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回乡丁忧,在宋时已为成律。而且如果有官员为了贪恋官位,匿丧不报,一旦被发现或被举报,轻则免官,重则还会勒令自尽。

秦刚一开始还曾想过后世所知的“夺情”,也就是上司以其职责重要、不可缺少为理由,从而下令免除官员的丁忧。

在问了李纲之后才知,虽然的确也有“夺情”之说,但是极少有人应用。一是此时的整体认知都还是“孝”字当头,极少有重要性能压得过“孝”的重要官位职务;二便就是宗泽的官位低下,从未有过这些低级官员“夺情”的先例;三是宗泽自己更是一个极重孝道之人,即使秦刚想夺情,估计其本人也也不太可能接受。

“天意如此吧!”秦刚叹息一声,又道,“我现在也知道这宗汝霖的脾气,义乌那里我就不方便去了,还是由伯纪你代我撰副挽联、再备份唁礼去一趟吧。去时转告汝霖,让他安心丁忧,待得服除再说。”

李纲自是领命而出。

秦刚想起了最初所议之事,想了想后再对留下的两人说道:“这个蔡京,非同常人。你们二人,一个在杭州的市舶务中免不了要与他接触,一个是在两浙整个商贸事务中绕不开他。现在的表面上,他在与我交好,但实际做事,必须要留有三分余地,再提起十二分的注意,千万莫被他给圈了进去!”

胡衍与谈建自是言称晓得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蔡京就任之后,其刻意表现出来的对秦刚示好的态度,却着实让胡衍暗自腹诽:“大哥是不是小心过头了么?如今苏相公在朝,海事院又屡在圣心,这蔡京又是一个京城里待不不去的外放官,对于我们还是不奉迎讨好为主吗?哪里须得小心他呢!”

杭州的市舶务,之前受限于胡宗哲的刻意为难,一直没能开得出来,现在蔡京到了之后,大笔一挥,一切放行。

此时的海船可以直接开进杭州城外的港口,再与钱塘江的河运以及江南运河相通。所以,即使是明州的海贸再怎么发展,也取代不了杭州这里应有的地位。更何况,此时杭州经济繁盛,纺织、印刷、酿酒、造纸等百业发达,同时也是两浙人口最多的州城,还是有大量的海商倾向于直接将货物运到杭州进行交易。

所以,杭州市舶务开设之初,胡衍必须得经常亲自过去,以确定一些重要的工作安排与事务决定。

蔡京的消息非常地灵通,像胡衍这个从高邮之初就随着秦刚入京,之后又到西北,再回到两浙的生死兄弟,早就落入到了他的重点关注之中。

而且,在老谋深算的蔡都漕的眼睛里,胡衍无疑更是重中之重。

杭州市舶务的办事衙门选在了城南龙山门内,这里不仅仅地价会便宜许多,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龙山门外便就是钱塘江,那里扩建出来的码头如今停满了过来抽解的商船,更是看得出杭州市舶务开设之后的必要性。

从市舶务这里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六和塔,忙完事务的胡衍听得杭州这里的官吏讲:这六和塔是先前的吴越王钱弘俶为镇压汹涌的钱塘潮水所建,取自天地四方并称“六合”之名,在塔下还建有六和寺,寺中的香火很是灵验。

涩川香是四个月前怀的身孕,这也是胡衍的第一次要做父亲,不用说,他自然是希望头胎便能为自己生一个儿子。所以,在听到说六和寺的香火很灵验时,他不由地心念一动,便让那官吏带自己去瞧上一瞧。

寺和塔都修建在钱塘江边的山坡上,沿着台阶上山,远望高塔有拔地参天之势,待得走近进了寺庙山门,只觉此时所见的六和塔庄严而又雄伟,令人心生敬畏之心。

寺里的僧人知道来的人是官员,不敢怠慢,引着几人进了主殿敬香礼佛,再许了愿,胡衍自然是施舍了大笔的银钱,让僧人激动不已。

“胡提举,这六和寺的素斋向来有名,下官来之前就已经着人进行了安排,眼下也是到了用膳的时间,便请赏脸去品尝品尝。”便是那个建议胡衍过来的官吏,原本在两浙转运使司里做事,因为原先就负责与市舶相关的业务而一并转来任职。

胡衍瞥了瞥他,于是便明白了今天这事是事先有安排的。不过,自从他从沧州开始,身边就不缺这样的用心者,他也都习惯了。

待进了寺庙里专门精心安排的用餐厢房,刚刚坐下,还未等到上菜之时,突然就听得外面突然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嗓音:“六和素斋,每日一桌。我今日虽然来得晚了,却听说是被胡提举给订了去,不知道我这里想凑过来,会不会不方便呢?”

胡衍听得声音有点熟悉,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中年士者,虽然只是身着青衣小帽,但却掩盖不住一股不凡的气度,此时手摇一柄描金小扇,潇潇洒洒地走了进来。

此人,不是蔡京是谁!

胡衍连忙站起身来,笑着说道:“我也只是衙所就在附近,近水楼台先得月罢了,却是无心抢了蔡都漕的席面,蔡都漕要是愿意并席,着实是下官的荣兴,请坐请坐!”

“哎!我与徐之便就是忘年之交,一直是以兄弟相称。胡提举又是徐之的兄弟,那我也就仗着年齿稍长,叫你一声沧海贤弟了,你也直接叫我表字元长为好,切莫生分了!”蔡京却是笑眯眯地一把拉起胡衍的手,那副亲热的举动,竟然也是让胡衍的心头一阵阵地感动。

“元长兄有命,小弟莫敢不从。我来此尝这素斋也是偶然,正愁没有好友相聚。元长兄是不是还有朋友?一并请来入席吧!”

“沧海贤弟也是个爽快之人。”蔡京拍了拍手,就站在厢房的门口,侧过身子招了招手对那边说:“也算是你们的运气实在是好,今天不仅能混上了这顿素斋,还能见得了胡提举!”

门口很快便出现了一老一少两人,老的年纪约摸五十多岁,少的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模样,穿的衣服都是光鲜富贵的模样,但就是有一股让人说不出的土气及不协调之感。

还没等到胡衍细细体会,蔡京带着那两人已经踱到了桌前,胡衍连忙要让蔡京上座。

可蔡京却是不由分说地将胡衍按在了上座,自己就在他的旁边坐下,再招呼那两人坐在下首,笑道:“这顿素斋宴,可是我们来蹭了沧海贤弟的,所以得要这么坐才妥当。”

胡衍想了想,也就没再坚持。

“不过,正是因为有了沧海贤弟的面子才有这顿素斋。”蔡京却是用合起来的扇柄指了指那两个人,“所以这桌子席,那却是要你们俩个去把账给付了的啊!”

“那是那是。”那两人头如捣蒜一般地应承着。

胡衍这时却发现,早先带他过来的那个市舶务小吏已经不声不响地退下去了,在这厢房里面,也就剩下了他与蔡京那边的三人,于是心里顿时清楚:这哪里是什么偶遇?不就是这蔡京刻意安排的嘛!

不过这番操作倒也安排得细致无比,不去细想还未必感觉得出来,所以,他也不会点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