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狂妻之一品夫人
作者:陌上柳絮 | 分类:历史 | 字数:8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大结局二
一个再怎么坚强的女人,都喜欢自己背后,有一个安稳的肩膀可以在疲累时依靠。
对秦韵来说,在这个时代,让她最想依靠的不是秦家爹娘这对父母,而是柳折眉。
秦家爹娘对她也很好,可也许是因为她占了人家女儿的身体,心中总有那份心虚存在,还是因为她穿越到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柳折眉,对他有一种本能的雏鸟心态。
总之这一路行来,这个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古代男人,在她心上已经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在他的身边,她的心反而出奇地能够静下来。
而任何男人,在面对喜欢的女人投怀送抱时,那眉头都是应该轻扬的,柳折眉也不例外。
他伸出手,将还穿着锦衣卫官服的秦韵轻轻地揽入怀中。
柳折眉今日下午刚进京,只回自己京城那处柳宅简单洗漱了一下,又向宫中递了牌子,最想见的还是她。
这几年内,他在扬州任上满了之后,又去了苏州。
苏杭是大明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现在已经有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而苏杭更是文人士子荟萃的地方,柳折眉就算智慧出众,背后还有秦韵在朝中的呼应,可到了那地方后打开局面,还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不管是秦韵还是柳折眉,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做一个清平安稳的外官,他们都是有野心的人。
秦韵根据后世的经验告诉柳折眉,要想在外放做出一番政绩来,势必要在钱粮上面动脑筋。
给苦哈哈的老百姓增加赋税的这种事情,别说做了,想都不要想。
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了,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这时代,朝廷虽然对商人多有鄙视,但经商却是合法的。
柳折眉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利益,当地士绅的利益,还有老百姓的利益,同时绑到一条船上来。
可这愿望,说起来是美好的,要实行起来,却是很困难的。
苏州松江地区,也是大明朝的最重要的钱粮基地,加上江浙地区,这里的税赋要占大明朝的三成,注定它的经济加速发展,能够给全天下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除了赋税之外,还有文化,也就是大明朝的学政,大明朝的许多官员都出自于江西,浙江,和苏松三个地方,柳折眉到这里干的好了,可以在这些读书人心目中刷刷威望,在这些地方主政一方,多提携提携后进,那些人才将来也可以为他所用。
毕竟,作为一个有野心有政治抱负的男人,柳折眉希望有一天,自己在朝堂上能和娘子秦韵并肩而立,他也需要打造自己的政治班底。
天下的许多事,无非一个利字。朝廷需要利益和钱粮才能维持运转,皇家也需要天下的臣民向自己进贡,证明他们的身份高高在上,下面的士绅们不管是做官还是什么,最终还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更不用说那些官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欺压百姓,而百姓们实在受不了了,起来反抗,同样也是为了自己利益。
他要在苏州府做出成绩,就必须要考虑调和这几方面的利益。
可问题是,人性都是贪婪的,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得到的利益少,他们只会想着越来越多,这不是他搞平衡能够保证的,所以,只有像韵儿所说的那样,要破,要打破以前的一些条条框框。
只要大多数人得利,自己得利,朝廷得利,才能够立足,至于少数人失去了利益,到时只要有大多数人站在他的船上,那些人再怎么叫嚣,又能如何!
至今,柳折眉都记得,他当日将苏州府所有的属官召集起来,提出新政时,那些人眼中遮挡不住的诧异。
“大人,你要在粮赋上做文章?”常熟县令有些愕然地问道。
苏州的赋税本就够重,可这也是有原因的,现在土地大多都集中在士绅的手中,这些人可不情愿多缴纳赋税,至于那些泥腿子们,身上又能炸出多少油水。
如果再家中赋税,把所有人逼急了,弄出民乱来,到时,连他们这些人也要受到牵连。
苏州府同知闻言,更是不屑地摇了摇头,都说新来的知府大人,是闻名天下的状元郎,才华横溢,据说在扬州府江都县也做的不错,怎么到了苏州府,就出这样的昏招来,还是这人根本就名不副实,是个沽名钓誉之徒?
“是呀,本官在到任之前,就查了查苏州府每年的赋税卷宗,却见咱们苏州府的赋税竟然要比别的地方高上一倍,难怪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本官决定,对苏州府以后种粮的粮户,税赋全部减为三十抽一,而那些只有五亩一丁的农户,则可以免赋。”
“大人,你不是在说笑吧。”常熟县令再一次跳了起来道。
如果谁增加赋税他们倒是可以理解,什么时候,听说过减免赋税了,更别说,这减免的力度是那么大,让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如果真如这位知府大人所说的,这么大规模的减免赋税,朝廷的钱粮从哪里来,他们怎么跟朝廷交代。
知府大人不会是昨夜没睡醒,还在做梦吧。
苏州府同知觉得自己现在不能不站出来了,任凭这个新任的知府大人再搞下去,传出去,还不知会出怎样的乱子呢?
他今年已经六十多了,原本指望干完这一任,就回家抱孙子去呢,却没想到,朝廷却派了这样一个上官过来。
“大人,您爱民如子没有错,可如果咱们缴纳不够上京的粮食,朝廷到时责怪,大人您可要——”
“周同知先坐下,本官话还没说完呢,诸位都知道,我们苏州的丝绸是天下闻名的,为了生产出更多的丝绸,许多人都在家里种了很多桑树,占用了大量的用地,所以,本官决定,以后凡是种植桑树的,税则改为十抽三的税法,还可以用蚕丝交税,这样一来,势必有人不愿缴纳高额的桑蚕税,重新开始种植粮食,那我们要上交的粮食不就有了。
当然,本官知道,许多人一定认为本官在说笑话,这个想法根本是行不通的,而且,还胆大包天,敢拿赋税开刀,分明是老寿公上吊,活够了。
可本官要告诉你们的是,本官绝对不是在开玩笑,朝廷的确要的是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就算有再多的银子,是没用,可要是本官能够想法子变出更多的粮食呢?
你们可能还要说,减免种粮的小门小户,可能会使这些人对本官感恩戴德,可却得罪了那些种桑的大户,这些人都是朝中有人,家有良田万顷,如果本官将桑蚕税提那么高,这些人一年交税就要上千两,没有人愿意主动从自家口袋里掏出这么一大笔银子来。
要是到时这些人不满,可不是好玩的,本官可能会因此丢了乌纱帽,对吗?”
苏州府这些属官们闻言,许多都在心中翻白眼,知府大人既然这些道理你都懂,那还发什么疯?还要拖他们下水!
“不过,这到底是不是本官的意思呢,你们回去仔细想想,还有,这新政的具体措施,本官已经制定完毕,回头你们每人领一份回去,然各县遵照办理,贴出公告,公告苏州府,至于那些对新政有意见的,让他们直接来找本府。”
这些人既然劝阻不了柳折眉,又大多是人精,咀嚼过柳折眉最后说的那句话,什么叫这到底是不是本官的意思呢?难不成,这是圣上或者太子殿下的意思?
这么一想,似乎也只有那两位有资格调整赋税,莫非,这个柳直就是个试水的。
可别说,这天下聪明人不少,许多人都有了这等联想,这个计策,也是秦韵当初教给柳折眉的。
只要能为朝廷增加赋税,又不引起大的反弹,就算弘治帝知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秦韵就借了众人这种心理。
当然,她还是让朱厚照那熊孩子在自己的父皇面前提了一句,报备了一下,
可想而知,柳折眉的新政一出台,整个苏州府就哗然,接下来的半年内,就是柳折眉和当地豪族的一场战争。
其实,归根结底,用秦韵的话来说,就是一场经济战争。
现代的人都知道,有时商品生产的越来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引发经济危机和价格战争。
开始,那些种桑的大户们可能在最初的一两年内,赚了许多钱,可当大多数人都开始种桑养蚕而大明朝的经济一向还是以内需为主,对外经济是不被允许的。
时间一长,当供过于求时,必然要引起经济危机,商家为了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必然要开始降价,那么,时间一长,就算那些大的豪族能挺住,那些小门小户的必然要破产。
前些年蚕丝一斤可以买到二两银子的高价,可现在却只有五六钱银子,基本上已经不赚什么钱了,这样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如果蚕丝继续降价下去,不但卖不出去,那后果同样是严重的。
这些豪族士绅们,就没几个愚蠢的,他们明白,柳折眉的新政,就是为了不让所有的人都一股脑去种桑,一旦种桑的税提高那么多,一般的小户人家和中小地主,他们就那么点地,冒不起破产的风险,只能选择种粮,这样可以让一家人得以温饱。
而对大户人家来说,那些地少的人都不在种桑,他们这些种桑大户,就算被柳折眉征收略微高昂的税率,但因为是规模集中经营,仍有大量的利润。
最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皇权时代,他们疑心柳折眉的背后站着皇帝父子,就算少上一些利润,也不能让皇帝父子记恨。
于是,经过几次会谈,谈判,协调,花了一年的时间,柳折眉终于让他的新政在苏州府执行下去了。
这中间也少不了大明皇家报好大明皇家商业会所的影子。
许多人之所以最后选择妥协,实在是在他们看来,柳折眉身后站着这两样东西,都被证明是来钱非常快的。
在许多人看来,秦韵和柳折眉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既然秦韵以女子之身能在朝堂上弄风弄雨,最后,还在商业上冲击了大明朝原本的商业体系,那么,柳折眉就不会是无的放矢,跟在他后面,没准还真能发大财。
因为柳折眉向那些大户们承诺,只要他们按照新政所说的来,他们的生丝,可以保证每斤绝对不会低于一两二钱银子。
到时,大明皇家商业会所可以向他们提供担保。
甚至,如果资金周转不灵,大明皇家会所还会以极低的价格向他们借贷。
柳折眉这两年在苏州的政绩除了这个,还主持了建设苏州新城的工程。
其实,据历史记载,在明代,长安,洛阳,开封这些城市早就没落,南京,北京虽然是当时的都城,可要比起明中后期的经济繁荣来,明朝最繁荣的城市就是苏州,可以说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城。
明代的苏州府其实要比今天的苏州市大的多,东至崇明县,西至常州府宜兴县界,南至嘉兴府嘉兴县界,北至扬州府通州,东南至松江府华亭县界,东北至常熟县乍浦港,西南至吴江县界,下辖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崇明县,嘉定县和太仓州,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苏州市和伤害苏州河以北的各个区。
因为太仓州就是现代上海苏州河也就是吴淞江以北的区域,包含长江出海口的一大半,所以,秦韵建议柳折眉将苏州新城建在这里。
不要以为只有现代当官的喜欢弄城市建设,古代也是一样,想想,在一座空地上建起一座新城的感觉,是个男人都抵抗不了。
而秦韵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给以后大明城市发展弄一个样板出来,最最主要的是,在她的构想中,这就是大明朝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在秦韵看来,不管是苏州还是上海作为后世最有名的国际大都市,有着独一无二的优良环境,也是很好的港口,大明朝不能在闭关锁国下去了,迟早是要与西方社会接轨的。
而这时代的大多数士绅和商人他们心中并没有完整的经济理念,需要她和柳折眉一步一步地给灌输进去。
好在柳折眉从来就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当秦韵提出建议时,他只经过一个晚上的考虑,就决定这么干。
当然,依靠柳折眉个人的力量自然是无法在那个地方建立起一座新城的,这就需要用一定的利益将这些大商家给吸收进来。
秦韵让柳折眉建设这座新城,不是为的建设适合人居的城市,而是要建立第一座大明朝的制造业中心,秦韵希望建立这一座新城出来,逐渐将大明朝大多数制造业作坊扩展进来,形成一定的规模化经营。
这样,才能更加合理地利用各种商业资源,加快经济协作,也为各地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样本,相信到了那时,资本的作用,必然会催发出一个新的利益体,而这些利益体才能给封建文明已经达到极致的大明朝提供一个新的出口。
当初决定建设新城时,秦韵第一个就决定让大明皇家商业会所打前站,她要在当地建设一座最有标志性的建筑。
水泥这种东西,将大量地引用到各种工程中,只不过,现在的建筑大多还是以砖石为主。
不过,虽然苏州新城靠近海边,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内陆河运,在建设新城同时,还要将新城附近的河道全部清理出来。
这清理河道,也是一大笔开支,秦韵原本打算让大明皇家商业会所来出这笔钱,可后来,却知道柳折眉根本没动用这笔钱,而是让当地的富商们出了这笔钱,当然,这些富商们也分别在新城得了一大块地,用来建他们的作坊,或者工厂。
柳折眉一上任就在苏州府乱搞,其他府的人都等着看热闹,可有些老成持重的人已经看出了这里面的猫腻,如果,这个柳直的新政当真贯彻下去,就意味着苏州的庶民百姓和士绅豪族们支持着这个新上任的知府。
就算朝堂上有人不满,但只要苏州府自己没乱起来,能完成朝廷的赋税和钱粮,京城有太子殿下支持,谁又能把这家伙怎样。
苏州府的大户们都得到了柳折眉各种优惠政策和承诺,就不会在乎,柳折眉为那些庶民百姓减免赋税的事情了,作为一个被秦韵成功忽悠了的大明官吏,柳折眉更能将秦韵的忽悠跟苏州府的实际结合起来。
而秦韵则是下令,大明皇家报,针对柳折眉的新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详细地解说了这种新政所要达到的好处,距离苏州近的各府州,大多也得到消息了,但都处于观望状态,其他比较远的地方,有人看到大明皇家报上面刊登的苏州的新政,也议论纷纷,一下子,苏州府成为大明朝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就连朱厚照这熊孩子,因为制定苏州的发展规划,秦韵是特意将这熊孩子带在身边,对他一条又一条地讲解其中的好处,让这熊孩子有了强烈的参与感,所以,这熊孩子也很关心苏州新政的发展。
因为柳折眉这个当地府的,把所有的压力都承担了,下面这些县令和属官们尽管各有心思,但都保持缄默,如果这新政成了,他们也能跟着混一些政绩,如果不成了,反正谁都知道,这新政是谁挑的头,板子也打不到他们头上去。
相比官方的观望,在苏州民间,一时之间,柳折眉的名望可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毕竟,是减免赋税呀,许多老百姓家中都给柳折眉立了长生牌位,希望柳折眉能够长命百岁,让他们都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等这新政实行了半年,其他府州的知府们怎么觉得一下不对味了,大明皇家报三天两头报道苏州的事情,大家从开始看热闹到现在已经麻木了,可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已经有人称那个柳直为天下第一知府了。
柳直是第一知府,那他们这些人算什么?
更糟糕的是,现在他们下去催钱粮,那些小地主们,小士绅们,只要家中有一两个读书人,看了大明皇家报关于苏州新政的介绍,心中都有了想法,交税也不会痛痛快快地交了。
苏州新政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还引发了大明朝的一拨移民朝,一时之间,有些有门路的,都开始向苏州府聚集。
苏州府原本就有三四百万人口,在短短的一年内,竟然多增加了一百万的人口,尤其是周边府县向苏州府移民的人丁最多。
周边的府县没人了,那些豪族士绅又不愿意多交钱粮赋税,其他的赋税只能平摊都普通庶民和小地主小士绅身上,这样一来,这些人不敢赋税的压迫,更多的开始向苏州移民。
许多保守人士认为,柳折眉也是一个妖孽,在短短的时间内,竟然能引起这么多的变化,秦韵对苏州发生的一切还算满意,而且,她还特意把苏州府发生的一切,通过锦衣卫的情报系统,随时上报给弘治帝。
让当朝皇帝也享受一下,高速经济利益驱动下,社会和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
当然,这中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朝中也有一些大臣对柳折眉很不满,可他们上的弘治帝将折子压下来不理,他们也没办法,弘治朝的大臣,还没强势到逼迫皇帝的地步,更何况,东厂和锦衣卫可是完全在弘治帝手中掌握的。
也有一些人鼓动一些人出来捣乱,弘治帝却面不改色地私下里让自己儿子传话,如果有些人真的太不识相,那就杀人立威,可以说,弘治帝早对一些士绅和豪族每天挖大明朝的墙角不满了,借此也可以出一口气。
商业的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工人,可对目前的大明朝来说,那些技术多半不是家传的,就是师徒相传的,这可大力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告诉发展。
于是,秦韵从一开始,就让锦衣卫开始搜寻一些有名的工匠,最后将这些工匠收拢起来,给他们很好的待遇,以方便他们不为生活所迫,能够尽心尽力地开发新的技术。
同时,让柳折眉在苏州府建立几所技工学校。
大明朝现在的教育制度,虽然催生了许多读书人,可像江南这种文风荟萃的地方,因为读书人太多,反而竞争压力特大,许多人就只能考个秀才,再就不能更进一步,为了养家糊口,经商的人也不少。
这些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如果能从这些人中招收一部分的学员,进专门的工科学堂学习一门技术,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手段。
另外,秦韵是真心想培养出几个科学家,特别是冶铁方面的人才,发展经济,轻工业固然重要,可要真的提升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最终只能靠重工业。
钢铁是所有重工业的命脉,更别说,以后造蒸汽机,轮船,火车什么的,还有枪支,火炮,这些东西,都钢铁的质量要求都很高。
所以,人才呀,是什么时候都缺。
许多士绅们虽然觉得柳折眉要办技工学校,是有辱斯文,但大多数有识之士还是觉得,有了那样的人才,对自己的作坊还是很有好处的,保持默许态度。
有几家激进的商家,在朝中也没有过硬的靠山,纯粹是为了讨好柳折眉这个前途无量的知府大人,率先给工科学堂捐了一笔银子,还特意将家中的几个子弟赶到学堂去学习。
因为被柳折眉所忽悠的利益所吸引,商人士绅们开始动起来,太仓州那里的土地开始频繁地进行买卖,一时房地产被炒作起来,好在这时候的太仓州人口并不多,拆迁工作做起来也不像后世那么难。
不过,确实有一部分小老百姓,一夜之间变成了富翁,有些失去土地的流民或者一些普通百姓也在工地上找活干,来养活一家老少。
除了苏州府的商人士绅豪族们,其他地方的商人们也有一部分簇拥到太仓州来,打算在这里开设工坊,丝织品和棉布本就是苏江府工业的组成部分,一时之间,整个苏州府都陷入一种狂热之中。
秦韵其实知道,这大量的丝绸在国内卖高价的可能性并不高,她最终还是希望外销的,也就在这一年,她暗地里撺掇朱厚照,弄了一支私家船队,这船队背后就是大明皇家商业会所。
探明了朝鲜和日本的海路,这些丝织品,还有茶叶,瓷器,最终还是要出口的。
船队已经跑了几趟,其中获得的利益,自然是极其丰厚的,大多都落入了朱厚照这熊孩子的私库。
弘治帝虽然也知道,他们做的好事,但也知道禁海这事只是说说而已,南方那些豪族哪一家不走私,不能钱都让他们赚了,而自己当皇帝的却穷哈哈的。
朝廷有些大臣虽然也得到了风声,可这事只要没提出来,大家也都心照不宣,都闷声发大财。有些还暗地里找上秦韵他们派出的船队,结伴出海。
总之,在短短的一年内,苏州府的流民是彻底绝迹了,街上连乞丐也少了许多,大量的空闲人口都变成了农民工,活跃在各处的工地上,还有一部分心灵手巧,认识字的进了技工学堂,学习一些专门的技术。
总之,发生的这一切,大大颠覆了这时代人的认知。
就算原本等着看柳折眉笑话的人,这时候,也笑不出来了,他们不是瞎子,没法否认苏州府在这短短的一年内的变化。
而柳折眉在这期间,还颁布了许多法律条文和商业条文,最主要的还是针对建设苏州新城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比如说作坊的合法化管理,工人们的最低工资,土地的合理使用规则等等。
随着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各地的闲散劳动力涌入的同时,也带动了苏州府服务业的发展,客栈,饭馆,还有其他铺面,消费力一下子增加起来,客观上,又增加了苏州府的赋税。
特别是以前不怎么时兴的制衣业开始发展起来,现在已经很少有家庭日夜用自家的织布机生产出几匹布,换点油盐钱了,他们进了工坊做工,一个月下来,怎么也得有小三两银钱。
不过,目前各个作坊,还是以男工为主,女子还是很少出来抛头露面的做工,秦韵也知道,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
总之,经过这短短的两年时间,柳折眉硬是在苏州府建了一座苏州新城,引得天下侧目,而苏州府的钱粮,更因为,秦韵早就从越南等地运来了大量的大米,直接充当了钱粮运送到了京城。
在朝中有些人还想依靠钱粮找他麻烦时,他不动声色地就将麻烦解决了。
不过,大量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麻烦,比如工程受贿,这件事算起来是很严重的,因为工程受贿的原因,在几个大型工程中都有些了农民工受伤死亡的事情,柳折眉正打算下功夫好好整治一番时,却被弘治帝一纸密旨叫回了京城。
等回到京城,他马上就得知,太子竟然遇刺了,不利的证据竟然指向了自家未婚妻。
要说别的事情上,他不敢打包票,可他却知道自家未婚妻为了教好太子这个学生,为了大明朝的社稷费了多少工夫。
又怎么可能做出这等愚蠢的事情来,虽说这两年,他一直忙苏州的新政,两人见面的机会不超过四次,但他很清楚,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所换来的声望,有多少是属于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子的。
虽然在他心中,自己心爱的女子很强大,很神秘,可没有男人喜欢别人随意欺负自己的女人。
可敌人躲在何处呢?
有这样危险的敌人躲在暗处,可能随时就冲上来咬他们一口,他可不想费尽心力,最终为别人做了嫁衣。
“可查出头绪来了?”将身边的女子紧紧地揽在怀中,他柔声问道。
“目前还没有。”秦韵揉了揉眉头道。
“会不会是方家。”
“方家?”秦韵一愣,倒是很认真地思考起来。
在这三年内,秦韵和柳折眉升官加爵,其他人何尝不是如此,比如说,曾经跟秦韵有过婚约的方大公子的那位吏部右侍郎的父亲,就升了一级,虽然没有就任吏部尚书,但却成为了兵部尚书。
在弘治朝,兵部虽没有吏部那么吃香,可这北方有蒙古鞑子,仗倒是一直没有少打过,兵部相比工部,礼部,刑部来说,还是挺吃香的。
秦韵尽管和方家有各种各样的纠结,也是方家理亏在先,可秦韵的报复手段,也彻底彻底断了方大公子的功名前程路。
如果说先前,方家怀疑不到秦韵的头上,但随着这些年,秦韵在朝中的各种风吹水起,要是方家还怀疑不到方大公子的事情,是她捣鬼,那就是猪脑子了。
可方家却一直按兵不动,但秦韵却知道,两家的仇是结定了。
这几年,不但秦韵以女子之身,成为了大明朝第一任锦衣卫女指挥使,柳折眉年纪轻轻,就成了四品知府,还在苏州硬生生建起了一座新城,在江南虽然褒贬不一,但谁都无法否认,他是一个很妖孽的存在。
偏偏这两个很妖孽的存在,看起来在朝中毫无根基,但许多人都知道,他们身后站的是大明朝的太子殿下,尤其如今圣上身体越来越不好,终有一天,太子会登基,等到太子登基了,这一对妖孽还不是一飞冲天,到时,恐怕就无人能制了。
到时候,自认和秦家有仇的方家,那里还有好果子吃,这么一想,他们的确有陷害她的动机。
如果不是柳折眉提起,她都差点忘记方家的存在了,如果说天底下有谁最不想看到她的风光无限,恐怕方家要排第一了。
“指挥使大人,皇后娘娘传旨,请您即刻进宫。”就在这时,几名名锦衣卫校尉带着张皇后身边的大太监前来传旨。
秦韵和柳折眉对望了一眼,眼中都有一抹忧色,自从弘治帝专门传密旨将柳折眉叫回京城,并特意对秦韵说了一番托孤的话后,秦韵就明白,弘治帝的日子是越来约少了。
就算他们再隐瞒,也瞒不住了,却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对秦韵来说,能重生在弘治朝算是幸福的,不管怎么说,弘治帝对她的知遇之恩是众所周知的。
而在这样一个帝王手下当臣子,只要你尽心职守,不动啥歪心思,又有能力自保,基本上日子还是过的很顺心的。
人相处久了,总归是有感情的,所以,秦韵也很伤感。
可惜,这位帝王今年才三十七岁,仅仅比历史上的他多活了几个月。
三十七岁呀,放在现代,那还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但弘治帝已经撑不下去了。
前几日,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已经遍布京城,九门的兵丁们也打起精神,不敢再偷懒。
秦韵赶进宫后,朱厚照这熊孩子正随侍在自己的父皇身边。
现在虽然刚进秋日,可天气还是很暖和的,可弘治帝的暖阁内,却是热浪冲人。
弘治帝的脸色虽然很不好,但却没有躺在床上,而是仰坐在榻上,身上也没有穿龙袍,而是穿着一件很普通的文士袍子。
目光很慈祥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给他讲述今天早朝上发生的事情。
张皇后也坐在榻的另一边,看着自家儿子说话。
这一家三口,现在做出的一切,就像一个普通人家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样子。
看到秦韵到来,弘治帝也只是抬手随意地指了那边一个矮踏,示意她坐下。
秦韵坐下也没有出声,她同样在很仔细地听朱厚照这熊孩子讲朝堂上的一些事情。
朱厚照仿佛要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都讲出来一般,自己仿佛也沉浸到了讲述的内容之中。
讲着讲着,他的声音突然慢了下来,目光却落到了弘治帝脸上。
秦韵也抬眼望去,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弘治帝竟然闭上了双眼,脸上还带着一丝笑意,整个神情显得很安详。
秦韵心中马上泛起一丝不详之感,结果,张皇后伸手去将弘治帝放在被子外边的手打算放到被子里面。
当握住弘治帝的手时,神情却一愣,接着马上就像疯了一般,扑了上去,去摇晃弘治帝的身体:“皇上,皇上,你这是怎么了,我是燕儿呀,你和我说话呀,和我们的儿子说话呀!”
朱厚照则直接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整个人好像愣住了一般,就那么怔愣愣地站着,眼睛也一动不动了。
这时,外边的太监们听到里面张皇后的哭喊声,也冲了进来,喊着万岁爷!
“去请阁老们过来。”秦韵侧过身去,见到这一幕,任是她的心比较冷硬,眼中不知怎么也有了泪意,对距离自己最近的太监,张永吩咐道。
“皇上……”张皇后趴窝在弘治帝的床头,痛哭失声。
“皇上,你说这世间太冷,皇宫太冷,没有了你,臣妾该怎么活呀?还有照儿,他才十五岁,又怎么能担的起这大明万重江山。”
殿内哭声一片。
“秦师父,父皇就这么走了吗?”好一会,朱厚照终于缓过神来,用带着期望的眼神看向她。
“殿下!”秦韵避开对方的目光,在这世间,任何人都无法与死神相抗衡,就算她在朱厚照的心目中无所不能,但她却仍不能阻止死神的脚步。
朱厚照眼中期待的光消失了。
景阳钟响了,震惊了京城,一时之间,醒悟过来的人们,臣子们哭声一片。
可只有秦韵望着遥远的天空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那是属于朱厚照,也是属于她和柳折眉的时代。
------题外话------
其实一直很纠结写柳折眉的政治改革,因为这东西真的很枯燥,可柳絮的设置中,是这夫妻两人改变一个时代,特别是改变一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还是花了点笔墨,简单地写了一些改革的东西。剩下的结局重要内容是,柳折眉和秦韵的大婚,找到刺杀太子的凶手,夫妻甜蜜生活以及生孩子,还有找到杀害柳折眉父母的凶手等等。
这本书拖了很长时间,柳絮尽量写的完满一些。
另外,还是希望亲们继续支持柳絮的新文《闪婚娇妻二十四》是一种现代豪门宠文,带有悬疑风,楠竹是红三代,炫酷霸,女主犯罪心理学博士,美帅狠,柳絮写文虽然更新有点慢,但质量还是有保证的,已经快九万多字了,亲们可以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