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舞若翩然

作者:妩·姒 | 分类:玄幻 | 字数:43.8万

12.第十一章 垂髫小儿俏堂春

书名:舞若翩然 作者:妩·姒 字数:4594 更新时间:2024-10-11 13:22:06

翩然和惊鸿可以独自行走后就商量着瞅准时间趁晋王来找他们玩时小小开溜一次探讨下他们如今详细的情形,不几日就等到了这么个机会,趁晋王带他们在院子里玩耍王妃回屋内拿东西时,翩然和惊鸿趁其不备,轻车熟路的转到花院附近一个小小的偏屋里,晋王发觉他们跑远来追时发现找不到两个小家伙了,急了起来吩咐下人到处找,还惊动了王妃,俩个小人缩在屋里还没“探讨”到多长时间,就被外面乱哄哄的声音打断,怕王妃担心,就乖乖的跑了出来。

晋王在一边急的眼泪都快掉了出来,王妃也是急的不行,心里疑惑着这两个小东西在王府里面还能丢了不成?待看到他俩一身灰扑扑的样子,又见两个小人自投罗网后偷偷摸摸作怪的好笑样子心里是又气又乐。

翩然乖乖的拽着王妃袖子,瘪着小嘴,怯生生道:“娘亲,我们下次不乱跑了,娘亲莫气。”惊鸿也大咧咧的去那安抚晋王。待俩人不恼他们了,私下互相偷偷眨巴眨巴眼睛,小小的得意不已。

虽说没能一次说完,但因为两人独立走动的时间越来越多,加上都可以大胆的尽量说些话了,几次下来,惊鸿大概也明白了个中原由。翩然告诉了他,他们俩可能是遇上了类似与时空交错或者类似投胎这样的事,至于到底怎么一回事,也没法子解释清楚,毕竟连伟大的科学家前辈们都还只是怀疑加探索的高深事情,翩然也只是在书中偶尔见过,如今真的发生了也是不明不白。但这绝对不是一场梦,所以无论如何,既然已经决定了好好生活,那其他的因素就不必多多理会了,只要好好的走下去,就可以了。

翩然从晋王那知道他们在的国家是凉国,开始还以为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凉,还担忧了一番,毕竟乱世之中可不是好玩的,而且前凉总共也就几十年的时间还一直打仗,凉洲也是偏僻荒芜之地,自己可不想还没好好活呢就在战乱中灰飞湮灭了。

知道晋王的名字后,疑惑了下这魏姓可不是前凉的皇室所姓,如果没记错的话,前凉的王族应该是张姓。后来经过王府里多人教诲和对魏祁铭的旁敲侧击,翩然才肯定了这里的凉国并不存在与她所熟悉的历史之中,至于大概处与她所学习的中国历史中的哪个阶段或者说是从哪分化演变的,怕是魏祁铭不会懂,只能等以后再大点了可以读书后再研究此事。

知晓此事后,惊鸿更是坚定了决心要好好干,毕竟依他的看法,既然自己的行为不会影响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变迁,那么自己如此“惊世奇才”,至少也比这里的许多人先进了不少年头,不做出点作为,有愧自己嘛。而且无论如何,翩然和惊鸿已经盟誓铭记:“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只待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历九年初,刚刚过完翩然的一岁生日后,卓韶邑接到一封急信后匆匆的拜别王府众人,翩然对这个知识渊博的叔叔非常崇拜,照她看来,卓韶邑比她在这里见过的所有人都更是博文广见,而且卓韶邑对她和惊鸿都很是大方,喜爱之情不用言表,此时翩然十分不舍,毕竟良师难寻啊。惊鸿有次半夜起来还看到卓韶邑似乎在深夜习武,本着对武术的天性好奇,告诉翩然后俩人偷偷在那个时辰观察了几次,确定卓韶邑武功肯定也不错,当然了,卓韶邑也是他们见到的第一个真正会“飞”的会武功的人,他们第一次见到卓韶邑轻轻一飘站到树上时嘴巴张的能吞个鸡蛋了,但没见过别人这样的武功,自家的老爸也是武将,但只见过他挥刀弄枪的锻炼身体没见过其他玄妙的招式,也没了什么可比性,所以不知道卓韶邑的功夫算什么档次。惊鸿本想等自己大点就拜卓韶邑为师,但眼下卓韶邑这么快就走了,也是闷闷不乐。

卓韶邑心里也有些舍不得这两个孩子,但自己要事在身,而且在这凉国的都城天阳也待了三年之久,不得不离去,走之前,翩然眼泪花花的拽着他不放,卓韶邑留给他们一些他先前来带的书和几本后来自己手书的册子,只要他们有心学习,必然对他们今后大有帮助。见到他们小小脸上的不舍真情,卓韶邑承诺道五年之后定会再来,嘱咐他们好好的学文养性,待年龄再大些后加之习武锻炼,日后他要考察他们之后方会教习他们其他。自己留的那些书籍,等识字多后,可以慢慢揣摩研读,还留了几本手书的比较易懂却也非常精妙的医书,如果他们有兴趣也可以习之。

就这样,翩然和惊鸿在这个世界里第一次告别了心目中的亲人,两人携手立在府门前,看着卓韶邑的马车远远离去,良久方才回去。卓韶邑所留之书,让他们更是爱不释手,里面还有一个小册子,大概是类似气息游走内功养息之类的东西,惊鸿更是视若珍宝,可惜里面的字大部分都不认识,毕竟繁体字和简化字区别还是很多,更何况惊鸿从前对于文学几乎是一窍不通,所以只好先藏了起来,等日后认识字了再慢慢学习。

春去秋来,日月荏苒。

花草树木一岁一枯容,翩然和惊鸿慢慢的在安王爷的严格教导和王妃的悉心照料下越来越出众,晋王和他们成了“忘年之交”,虽然惊鸿每次见了他还是依礼称他为晋王,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关系。皇帝对他们也是偶有关注,逢年过节,赏赐不断。加上那个老喜欢逗弄惊鸿的太后姨娘和身边许许多多的或真或假关心自己的人们,翩然和惊鸿对这里的生活迅速的适应习惯了下来,前尘往事化云烟,在这里愉快迅速的成长着……

天历十一年,翩然和惊鸿已满三岁。俩人在王妃王爷的指导下,结合以前所学,认字的速度非常之快,尤其翩然更是得天独厚,除了少数少见的偏白之字大都熟记于心,王府中书房内的书物读起来大都信手拈来。

翩然爱看书的习惯还是没变,常常在书房里一待就是大半天,王爷特地给他俩做了矮凳矮桌,为了督促惊鸿快点学会古文,翩然每次必定拉上惊鸿,威逼利诱的监督他学习,惊鸿起初不是特别情愿,但为了自己以后的前途,也渐渐的溶入其中,遇到不懂的也不掩饰,非常好学好问,这也许与他以前的良好习惯也有关系,毕竟在这里,以前自己所爱好的知识用处不是太大,既来之,则安之,所以也勤而补之,翩然还私下偷偷告诉他些这里书中不存在的有名诗词,这样以来,俩人的学识长进速度,都非常迅速,幸好这两人都不是喜好显摆之人,反而多为谦敛,不然恐怕早被奉为当世文学大家了。

翩然还由此大概估计出现今与自己以前所知对比之下的大概时代,约从魏晋南北朝期间,西晋16年(公元291~公元306)之久的八王战乱中,这里可查的史书所记载就开始与自己记忆之中的史实开始不一样了。

书籍中,启蒙所用的书籍大都是以《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为主,后面虽然没有四书五经的笼统之称,但是《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些书籍也都是要学的更精深的必须研读的书物。

作为王族要学的更多,大致也就如后来称呼的六艺②,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要求文、武并重,知能兼求。

由于安亲王将门出生,家中兵法书籍也不少,这点惊鸿的兴趣倒是大过翩然,但翩然也对这些早有过研读,在这里,大多书还是从《孙子兵法》而演化,还有《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兵法》这样的传世之作,但是没有现代非常出名的《三十六计》,《太白阴经》,《纪效新书》这几本有名之做,这点翩然也告诉了惊鸿,因为《三十六计》这几本书是南朝时慢慢才有的,在这里从西晋的八王之乱开始就与自己熟悉的历史错身而过了,所以并不存在,翩然以前把有名的古典和现代书籍都通读过不下数次,这些书她也基本记忆犹新,私下里凭记忆告诉了惊鸿一些,后决定等惊鸿把这些研究通透了,来日方长,以后再告诉他详细的东西,最重要的不要外传。

在书山书海的钻研琢磨中,惊鸿的学识突飞猛进,翩然也自是温故而知新。一岁多学会写字后就早早央求安亲王让他们能进国子学学习,国子学类似与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国子监③,国子学系凉国最高学府。但高﹑中级官员子弟坐监读书,仅是挂名,数量既少,平日听课者又甚寥寥,可国子学中的国学、太学、四门学在招生对象上是有等级区别的,人数亦殊,但年龄限制均为14岁——19岁,修业期限均为9年,类比现在的大学之后到博士的教育。

因为他们年龄太小,所以进不得。但若去私塾,翩然他们却觉得不如不去,毕竟按他们的水平,读个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奈何规矩所定,加上毕竟俩人一直尽量低调行事,这么一来在别人眼中他们虽然在同龄人中属于佼佼者,可也没到与国子学士可以比肩的程度,所以安王爷一直亲自教授,一直还没提到入学之事,何况翩然还是女子,虽然安亲王并非拘泥与这的人,当初他和安王妃还是在王妃男妆之时相识的,但毕竟让女儿去外面读书心里也不放心,若是年纪大点还好,怎么说也只是三岁多的孩子而已。

惊鸿和翩然问过魏祁铭他读书的事情,得知魏祁铭他们这些皇子是由专门的老师教育的,读书的地方也是许多皇子皇孙一起,公主如果还没及笄也可以请奏皇上一起学习,这个习惯和启国成国的皇子教育都差不多,读书的地方就在皇宫西侧,在凉国那里叫做“静书阁”,成国叫“按律室”,启国叫“明言堂”。

这种地方类似与清朝时期的上书房④。

魏祁铭凡皇子们年界四岁,即阁读书,文武都有老师教导。文这方面一般派大学士一人或二、三人来教授,常常都是当世的文学大家或者那些名人的高徒。武学由骁骑都尉或参将教授骑射。还有一个总师傅,均多以贵臣充任,总师傅有事则来,不必日日入值。师傅们轮流入值,与皇子皇孙们相见,仅以捧手为礼而不下跪。每天早晨寅时(3—5时),就要到静书阁学习,虽严寒酷暑不辍。师傅往往在卯时(5—7时)教课,一般要到午时(11—13时)方散,有时要到申时(15—17时),下午往往还有骑射等课程。

皇子年满十四就能自由的出入宫廷,此时通过老师的考试后,如果通过了就可以不去读书了,如果不能通过,就要继续的在静书阁学习。魏祁铭现在十五岁了,但因为他并非如今的皇帝之子,属于皇弟,在孝弟登基后只在静书阁里读了四年就搬出了宫,他三岁能诗闻名与诸国,后来拜与当世名儒大家欧阳绝门下,又不喜欢武学,上奏皇帝后,就再也没去过那里了。

翩然一听,惊讶之余立刻打消请求皇上帮忙让她和惊鸿入学读书的事,太哪,早上3点起来太夸张了,何况皇子还住在宫里,这安亲王府到那更远,不是得两点就起来?半夜三更的睡都睡不好还读什么书。

惊鸿也在暗中对魏祁铭等皇子的特殊“享受”默哀了一会。确实,这等作息的方法,难怪虽然皇家锦衣玉食的他们大部分一个个还这么瘦,尤其皇帝,不管是如今亲眼见到的,还是以前电视上或者画中见的都是瘦的偏多,以前还不明白为什么,原来是这个道理啊。

正所谓:“年华如水匆匆过,弹指已过二三年。”

注释:

②六艺: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的六门教育教学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

③国子监:国子监,官署名,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官府名。于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

④上书房:“上书房”是“满清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

⑤大概六七月份的样子:本文是农历记录日期,所以与现在使用的阳历不同,大概也可以折换算出。古代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

预告哦,下章有新的小帅哥登场拉~

这一章节写的很是辛苦,因为牵扯的书籍史料太多,我可是一一查了个仔细的,累啊~

还请大家多多推荐多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