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作者:昆工第一深情 | 分类: | 字数:37.9万

第72章 赵桓死,改名,改国号

书名:挑战历史:在宋朝建设现代化国家 作者:昆工第一深情 字数:2397 更新时间:2024-10-25 02:37:33

在赵桓返回开封之前,岳飞率先进入开封接管城防控制了全城。

赵桓一路回撤,朝廷既没有新的命令下来,也没有派兵镇压,他还自以为是朝中无人敢惹自己,沾沾自喜。

准备回到开封就直接自立为帝,反正开封本来就是旧都,三年来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他觉得:以开封为都足以号令天下,跟大名府分庭抗礼,还可以把那些摇摆的势力吸纳过来壮大力量。

在路上,赵桓都已经等不及了,让谋士提前写好登基大典,连宰相、六部官员的人选都想好了。总之,形势稳中向好,未来可期啊!

一边沉浸在幻想之中,一边时不时点点头,嘴角的口水止不住流下来……

好不容易到达开封城下,城墙上却是如临大敌般布满重兵,个个神情肃穆,如临大敌。

赵桓很生气,站在城门外大吼道:“我乃开封府尹,大宋的赵王,还不快快打开城门!”

然而根本没人正眼看他,士兵们对赵桓视若无睹。

赵桓顿时头皮发麻,出门打野一圈,一个野怪没吃到,结果家丢了,坏了,坏了!

正当赵桓不知所措的时候,城门缓缓打开,一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了出来。

此人身躯魁梧,穿黄金甲,披紫蟒袍,腰横玉带,天子剑斜挎在腰间,威风凛凛,压迫感十足。

赵桓不敢置信,揉了揉眼睛又仔细查看,然后吞吞吐吐地说:“岳……岳……岳飞,你,你,你没……死……啊!”

在距离大约五十米处,岳飞拉住缰绳,微微躬身道:“托赵王的福,苟延残喘至今,还请赵王放下武器,跟我回京复命。”

赵桓终于醒悟过来——自己被戏耍了!

但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这跟明牌造反还是有所区别的,自己身为皇室成员、前任皇帝,单凭这个罪名不会被杀头,最多也就是被软禁起来,照样能享受荣华富贵。

可要是刺杀皇帝的事情败露,那赵桓必死无疑,毫无转机。

于是,赵桓立刻拔出宝剑刺向王皓,想要将其灭口,王皓闪身躲开,同样拔剑回击。

两把剑相撞,把二人的虎口震得一阵巨痛,吃痛后,二人的手中剑同时落地,彼此都敏锐地将对方的剑踢开。

对这种养尊处优之人来说,剑只是装饰品罢了,还是王八拳用起来比较顺手。

大型造反活动秒变街头斗殴现场。

二人先是互相朝对方吐口水,然后一边摆好架势,一边喷了一些垃圾话。

比赛开始,赵桓率先发力上步后摆想抓头发,但是没有成功,王皓十四天没有洗头,头发油腻到根本抓不住!

赵桓攻势不减,上步又是一个刺拳,王皓拉低身位,左右勾拳齐出正中赵桓的腰子。

赵桓不甘示弱,猛抬膝盖撞击王皓的头部,直接将王皓击倒在地。

正当赵桓准备上前继续攻击时,王皓抓起一把灰撒进赵桓眼里造成短暂致盲效果,然后在地上滚了三圈抓住宝剑,一剑贯穿了赵桓的身体。

这时,裁判岳飞介入,叫停了比赛。

赵桓在吐出几口黑血后,一命呜呼,僵直倒地。

赵桓一死,跟随赵桓反叛的谋士、幕僚们见大势已去,纷纷丢下武器,跪地投降。他们心里清楚,及时收手顶多也就流放夏威夷,再执迷不悟就真的连命都没了。

……

参与造反的士绅、地主遭到清算,涉案人员大约有十万。

造反自古以来都是满门抄斩的死罪,但直接杀掉太可惜,这些可都是良好的成年劳动力啊。

赵构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举家流放到伊里安岛,反正他们这么喜欢种地,那就去种橡胶树吧。

这个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毕竟小命保住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之后,王皓如实交代了与赵桓密谋造反的全部经过,其详细内容被记录下来昭告天下。

王皓杀死赵桓,解决了这个烫手山芋,为赵构除去心头一大患,赵构甚喜,问道:“朕不杀你,想流放到哪去,挑个地儿吧。”

听完这话,王皓有点飘了,直接信口开河道:“我想回家,陛下把我流放到高丽吧!”

什么?刘禅乐不思蜀没听过吗?你还想回高丽?

王皓,卒,赵构遵守约定把他的骨灰“流放”回高丽。

赵桓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仍然被火化,挫骨扬灰以示惩戒。在古代,是讲究入土为安的,只有罪大恶极的人才会被挫骨扬灰。

赵桓的王妃及其子女也没能幸免,全都被开除宗族、剥夺姓氏、贬为庶人,变成了普通的自耕农。

在处理完这些糟心事儿后,赵构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出巡半年,国家基本没出什么乱子,这个皇帝差不多可以开启挂机模式了。

为了跟从前做个割舍,赵构决定改个名字。

不然,赵构这名字实在是太难听了,听起来像“赵狗”,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当然,这主要是心理暗示在作祟,以及先入为主的固有印象,导致这个平常的名字引起了强烈的不适感。

不是“赵构”这个名字难听,而是名字后面的那一段糟糕的历史让潜意识产生了抵触情绪。

宋代改名之风盛行,北宋的九个皇帝就有七个中途改名的,有些是为了避讳,有些是为了更有范儿。官场上、民间也都流行改名,对文字之美的追求从侧面彰显了文化之兴盛。

改个什么好呢?赵昊,字日天……这也太低俗,不符合王者风范。

思索再三,赵构决定改名为“赵耀”,字明煌。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字组合以明志——照耀世界前行!

改完名字,顺便改个国号吧。

“宋”这个国号也是让人很不爽,送钱、送粮、送女人……很不吉利,没有排面,也不够响亮,不利于扩大汉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在国外的官方记录中,对东方的记载和称呼都还是“汉”或者“唐”,“宋”的存在感实在太低。

而且,在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时候,起国号也是十分仓促的。

只因其即位前是归德军节度使,驻宋州,就草率地把国号定为“宋”,在此之前是没有先例的。

同样以“宋”为国号的还有南朝的“刘宋”政权,但人家宋武帝刘裕的爵位是“宋公”,以“宋”为国名完全合情合理。

赵匡胤只因为在宋州短暂驻军,就把国号定为“宋”,名不正言不顺,仓促而又草率。

在与众臣商议后,国号被重新定为“汉”。

这与此前的十五个“汉”政权完全不同,不是以封地名、爵位、封号命名,而是以汉族的族名来定,意为汉族的国家!

上顺天意,下安民心。

从此,赵构改名为赵耀,“宋”改名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