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洞成真了
作者:弄雪天子 | 分类:现言 | 字数:168.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手村
穆青云这样开挂的,上课轻轻松松,但是对其他人来说,应付初三的课程,是真心很困难。
现在考中专,考高中的人数少,大部分初中毕业就直接找工作,可相对的,中专和高中录取人数也很少。
千军万马独木桥的状况,比三十年后还要难一百倍。
所有同学都很拼命。
就她同桌,一整天下来,和所有人说的话,除去讨论功课,加起来也就不到五句。
三中只是普通的初中,在雄县的初中里面不算末流,可也排不上号,就这样,学生们学习的精神头那也是特别足。
她同桌连中午都不肯回家吃饭,就啃馒头就咸菜,一边吃一边做数学题。
穆青云出校门口时,看见她姐姐给她送学费过来,听两姐妹说话,好像她家里只让她上完初中,后头就不让上了,要她毕业以后,赶紧找个工厂打几年工,到了年纪就结婚。
同桌不愿意,她姐姐就劝她,说女孩子读书上的确不行,现在她初中读得就挺困难,到了高中,更跟不上,何苦浪费时间?
打几年工,还能攒下点嫁妆。
努力学习的小女生,为了上学那么努力,偏成绩不上不下。
王世杰学习那么厉害,居然还为了江敏华不上名校,一路陪她在二流学校里一直读到大学,大学毕业了,王家欢天喜地地让家里小孩儿和带着孩子不上进的女孩子订婚。
穆青云:“……”
这是现实吗?
如果她敢为了个男人,有名校不上去上二流学校,她妈得气得吐血三升,然后打断她的腿,押着她,也送她去名校。
好吧,王家有钱,不在乎这些。
只是这样的爱情,让人觉得有些乏味无趣罢了,一想到,竟是自己的剧本演绎出来的,穆青云都感觉脸上好像被抹了一层洗不掉的灰。
穆青云初三忽然转学过来,新同学其实总要备受关注。
别看她觉得学校安静得很,同学们满心都是学习,几乎不怎么和她说话,可其实,关于她的传言可一点都不少。
开学第一个周一,照例是考试,各科的老师都出了一份相当有难度的试卷来考学生。
已经入了秋,风有点凉,穆青云和一群小鸭子一样的瘦瘦小小的学生一起,搬着板凳和马扎浩浩汤汤地杀上操场。
风一吹,学生们的校服空空荡荡的。
第一场先考数学,穆青云拿到试卷扫了一眼,简直是满级大佬到新手村杀小怪的感觉。
唯一需要注意,就是步骤上得好好写清楚。
她现在偶尔写篇数学相关的论文,做一些数学难题,都是追求简洁为美,步骤尽可能精简,各种方法混用,但现在到了眼下这个时代,读的还是初三,就很需要了解初中的数学知识了。
也幸亏穆青云记性足够好,否则一不小心用到这个时代还没用的定理之类,就很麻烦。
总体来说,问题不大。
两天时间把各个科目的试卷都做了一遍,穆青云居然还觉得有点爽。
毕竟题目做起来酣畅淋漓,每一道都是扫一眼就知道了答案。
几场考完,阅卷老师们看完卷子,面面相觑:“这是哪来的妖孽?”
如果不是穆青云很多答案写得比标准答案还漂亮,有些她觉得有趣的题目,还玩笑似的连写了好几种解法,不少解法,标准答案里都不存在,恐怕一群老师都要怀疑,这个新同学考试的时候,答案就在旁边放着。
成绩一出,科科满分。
就连英语和语文也是满分。
现在中考各科都是120分,还要考理化生实验,微机和体育,加起来650分。
这回开学摸底,实验,微机和体育都没考,其它的,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和理综都考了,穆青云总分600分。
成绩一出来,一班的学生齐刷刷转头,先看看穆青云,再去看第三排的戚长志。
一班是三中最好的班级,戚长志是一班最优秀的学生。
他可是校长花重金请进学校的,就是为了将来高考,他们三中能出点成绩。
平时,戚长志的成绩都是一骑绝尘,超过第二名三四十分的样子。
高一,高二,他的成绩就没从第一名落下去过。
而且不光是在三中,几次县里联考,戚长志和一中的温道远,不是你第一,就是我第二,一直在争全市第一名的位置。
甚至有几次市里县里所有学校联考,戚长志也是必然稳居前十名,和温道远,以及市一中的王蓉,赵青你争我夺,稳居前十上位圈。
这回的考试,老师出的题目有些难度,理科最后的两道大题,都是相当考验人的,题目数量也很多,在考试时间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想拿到高分不容易。
戚长志也没有拿满分,他拿到了587分,这个分数,算是正常发挥,老师们已经比较满意,但和穆青云的成绩一比,足足差了十三分。
别说同学们,戚长志自己都开始迷糊,老师讲试卷的时候,频频向穆青云的方向看。
讲完卷子,一干同学们就自动自发地和穆青云熟悉起来。
穆青云那位恨不能把每分钟都掰成两半,都哪来学习的同桌,蔡盼睇,特别羡慕地看着穆青云的英语试卷。
“你的英文听力居然也是满分啊,作文也是,你写的英文也很好看。”
穆青云失笑,她写的也就是普通的花体而已,没专门练过。
他们明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有时间练习,她也是练习自家的书法。
过不了几年,外语不光不是必修课,甚至频频被要求从选修课里请出去,会变得一点都不重要。
不过眼下,英语在考试中占的比重还挺有分量,显然她这一笔流畅的花体,对班里的学生们冲击性不小。
这时节,就连书店里都没有那些五花八门的字帖,随身听还是大城市里的稀罕物,在这个小县城,连老师的英文读的都不算标准,很多家庭甚至都没有让自家的孩子想办法听一听英文广播,争取听力成绩的意识。
穆青云来到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初中,的确像个被投放下来的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