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之崛起
作者:畅享心声 | 分类: | 字数:52.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5章 黄皮子讨封
韩天锦咋咋呼呼的一句话,顿时让现场陷入一阵寂静。
“呼。”
恰好这时,一阵微风吹过,不少人啊啊的大叫起来,没叫的也被吓出了一身白毛汗。
“萧门主,我看不行就请个道士来做法吧,这一定是冤魂厉鬼所致。”
“会不会下面有什么东西,我们把铁路铺到它头顶上,对方不高兴了。”
“大家都静一静,没看萧门主都来了吗,门主大人一定会有办法的。”
卢珍恨铁不成钢的瞪了韩天锦一眼,恼怒他这个直来直去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就像现在,他无意的一句话,却让施工的众人联想连篇。
萧炎并未受到众人的影响,而是开始观看附近的地势走向。
事发地点的位置,是在一处偏僻的荒郊野外。
因为前方有一座大山,因此铁轨远远的绕开了大山,并未采用直来直去的路线。
绕路后就占用了这个山脚下的树林,因为要夯实路面,很多的树木都已经被砍伐一空,留下了一条笔直的路线。
树林里,还有几十个孤零零的坟头也没人打理,坟头草都已经一尺多高,看上去很是荒凉。
由于天色渐暗,时不时的一阵阴风吹来,还真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大家都来说说,这几天发生事故之前,这里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
萧炎首先慰问了大家伙几句后,就询问了起来。
还真有当地的村民,说出了一些不同一般的事情来。
有人说,这片林子里的坟地存在能有百年历史了,听他爷爷的爷爷说,他爷爷爷爷小时候就知道这个地方。
这片林子里的坟茔地,的确听说有过鬼打墙的事情发生。
还有人说,在这片林子里曾有人见到过一人多高的兔子精,还有人见过会说话的黄鼠狼。
据说黄鼠狼会说人话,还问见到的人,它像不像人?
总之,一说起灵异事件,周围这些帮工的村民都来了劲头,各种五花八门道听途说的事情都给翻了出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听着这些胡诌八扯的故事,搞得萧炎脑仁都疼。
不过,还是有一个人的表现,落入了萧大门主的眼中。
当下萧炎就安排卢珍,将此人带到了一旁。
这是一名四十左右的汉子,看其面相非常的憨厚,却隐隐的有一种威武霸气的气势散发。
萧炎之所以发现他,那是这个人并没有向其它村民一样夸夸其谈,反而好像有什么话想说,却又说不出口。
跟这个人单独接触后,得知此人名叫柴进。
柴进犹豫了再三,最后还是将心里的故事说了出来。
原来,柴进是后周柴荣的后人。
后周(951年—960年),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
定都东京开封府,共历三帝,享国十年。
后周太祖郭威在后汉隐帝刘承佑时起兵反叛,夺取皇位,建立后周。
郭威登基后减免徭役,整顿军纪,打击腐败,为后周之后的征战打下基础。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死,其养子柴荣即位。
柴荣在高平之战中成功抵御北汉的进攻,稳定了政权。随后通过对禁军的改革,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从显德二年(955年)到显德五年(958年)他三次南伐南唐,迫使南唐取消帝号,割让长江以北地区。
同时派偏师伐后蜀,收取秦、凤、阶、成四州。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北伐辽朝,收复三州三关。不久柴荣驾崩,其幼子柴宗训登基。
显德七年(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后周的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国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地区。
别看后周仅仅建立了十年的政权,可是大名鼎鼎的柴窑就是出自柴荣之手。
说起来柴窑,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两句。
柴窑是五代十国皇帝周世宗柴荣的御窑。据记载,柴窑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
出自当时的河南郑州,五代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
那里本来就适合做陶器,又因为当时世宗姓柴,故名。
当时亦称御窑,从宋朝开始改称柴窑。
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古来诸窑之冠,但底部大多为粗黄土色。
柴荣规定,烧制出来的合格钧瓷只允许在宫廷里使用,残次品全部当场毁掉,不准流入民间,以致还到处留有残渣碎片。
为了保证质量,柴贵调集民间最优秀的匠师和艺术师,精心设计,严格配方,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创造性地在釉泥中掺入玛瑙、翠玉、黄金等原料,集科学配方、火候控制、流畅线条、图案造型、时代风尚和人的灵魂感悟于一身。
据唐氏《肆考》,在设计柴窑瓷器的时候。
周世宗要求道:“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今论窑器者,一定会提到“柴汝官哥定”这几个窑。
然而柴窑已经消失很久了。即使得到了残器碎片,制为冠饰、绦环、玩具,亦足珍贵。
世传柴瓷片,“宝莹射目,光可却矢。宝莹则有之,却矢未必然,盖难得而重言之也。”
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宋徽宗说出来的那句话;这般颜色做将来,其实也是后世人因为柴窑的消失,改为了对汝窑的评价罢了。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大宋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有一次,他亲自检查大内府库,发现从后蜀主孟昶宫中运回的各种器具,极其奢侈华丽,连一个小小的小便器都用七宝装饰。
他不禁感慨万千,对臣下叹道:“为人主者,糜烂如此,焉能不国亡家破,我大宋当以此为戒。”
随后当即下令,将那些价值连城的器具搬到院中,全部砸毁。
后赵匡胤前往嵩山中岳庙进香,返回时专门路过月台,视察柴荣所建的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