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权臣
作者:红尘贼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209.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99章 北伐开始
关于北伐,朝廷的态度基本上是赞同的,但却有一个要求:必胜。
对于江南朝廷而言,北伐的意义举足轻重,所以一定要取得胜利。
张启阳和高起潜制定的那个作战计划,经过内阁和部堂的讨论之后,认为大体上还是可行的,但却有个美中不足之处:太过于激进,不够沉稳。
经过十余日的充分讨论之后,前任的兵部尚书现在身为内阁大臣之一的黄宏东对张启阳的作战计划作出了一些调整,提出了一个更为稳妥的作战方案:先设法清扫淮扬外围,然后主力渡江作战,一举光复扬州,进而横扫江北。
这个作战方案说不上多好,但却中规中矩,其实就是多铎作战计划的一个翻版,只不过颠倒了过来而已。
既然多铎能用这个方案横扫淮扬,曾经战胜过多铎的毅勇军比猫画虎,肯定能够克敌制胜收复江北。
又经过一连串的商议和论证之后,最终决定采用黄宏东这个更加稳妥的作战方案。
作为北伐大计最主要的执行者,张启阳表示服从朝廷的安排,会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具体的筹划和部署。
没过多久,芜湖的黄得功对北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且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与此同时,张启阳频繁给活跃在了沦陷区的先遣小队发号施令,让他们一改往日的蛰伏状态,尽可能的给清军造成更大的麻烦,尽可能的把各处驻军死死拖住,让洪承畴无法将之转变成为可以灵活调动的野战部队。
江南的军事力量出现了明显的调动迹象,毅勇军先是分遣三个营头去往凤阳的方向,隐隐摆出一副威胁泗县灵璧一线的姿态,这是进逼徐州掐断淮扬外围的关键节点。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淮扬、淮安一带的造反大军风起云涌,四下出击的先遣队搞的清军焦头烂额。
从本质上来看,这些造反的军队并不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充其量也就是搞搞破坏或者是偷袭零星落单的清军而已,但却很难剿灭。
若是动用的兵力太少,那些个来去如风的先遣小队很快就会逃走,若是动用大量兵力的话,洪承畴又不允许,这就让先遣小队变得空前活跃起来。
尤其是在扬州西北一带活动的史环部,经过大半年的蛰伏之后,竟然又一次竖起了史家军的旗号,纠集起六七百人之众,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奇袭城门堡。
城门堡,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处军事设施,但却不在扬州府的辖区之内,而是在天长县的北边不远处。
因为清军支援的及时,而且城门堡本身就有近千的清军战兵,综合这两个重要的不利因素,这次奇袭作战计划并没有成功,也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但却传递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蛰伏了大半年的江北“贼匪”又死灰复燃了。
尤其明显的是,远在淮安北部的天王军,第一次开始直接攻打县城。
虽然同样没有成功,但却打出了天王军的气势,首开先河,成为鲁南、淮安一带第一次攻打有清军驻守之城的战例!
“洪督,看着架势残明是要准备渡江作战了。”佟图赖不无担忧的说道:“职下浅见,江北之兵应速速集结,以备迎战之需。”
江北各地的抵抗武装突然就变得空前活跃,必然是得到了江南残明的命令,分明就是为了搅动局势拖住清军,为渡江作战创造更好的条件。
如此反常的迹象确实已经引起了洪承畴的注意,但他还是有些拿不准:“佟统领忧虑的是,各地贼匪本就是江南残明的骚扰之军。最近这一个多月以来仿佛袭扰,确实别有所图。但若因此就断定残明是要渡江攻我,恐怕还言之过早吧?”
尽可能的利用先遣各部把江北的局势搅乱,然后趁势渡江,这样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但洪承畴总觉得这事似乎有点玄,不大相信残明会真的渡江攻击江北。
“洪大人,我看残明是要真的渡江了!”和仅凭推测的佟图赖相比,刘良佐拿出了实打实的证据,那是一份誊抄的谍报:“这是残明渡江作战的部分军务安排,是我在江南的细作花了大力气才搞到手的。”
敌我之间,相互派遣细作之类的谍报人员,进行渗透,刺探军情,本就是常有的事儿。
刘良佐的细作能够拿到这么重要的情报,却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清军对江南的渗透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
虽然仅仅只是部分军务部署的情报,但是却可以从中推演出很多更有价值的战略情报,对于统帅的战略判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从残明内部获取的情报,还是空前活跃的抵抗力量,都预示着江南的渡江作战计划已迫在眉睫。
作为江北总督,洪承畴就应该尽快做出相应的军事部署,但他却没有。
因为他还对这个渡江作战计划保持相当程度的怀疑。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还可以掌握主动权。
尤其是在复隆朝从名义上统一了大明王朝的内部之后,一场军事上的胜利不仅可以解除近在咫尺的军事威胁,还能收获巨大的声望。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渡江作战计划都势在必行。
若是其他的军事统帅,必然会调兵遣将准备抵御来自江南的大反攻,但他却犹豫不决,始终没有那么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隐藏其中的一个巨大破绽:残明反攻江北,必须倾尽全力才能够做到。
若残明真的打算反攻江北,无论能不能击败洪承畴,江南朝廷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使出全力攻击洪承畴,位于上游的阿济格一定会趁机攻取江南。
以江南朝廷的实力,主动攻击江北都显得非常吃力,又怎么能够挡住顺水而下的阿济格呢?
明明不具备两线同时开战的能力,偏偏却要摆出一副进攻江北的姿态,而且架势拉的这么大,难道江南的残明君臣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难道说他们已经把上游的阿济格给忽视掉了?
难道他们就不怕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易地而处,如果洪承畴是江南残明的统帅,在没有解决掉阿济格的威胁之前,绝不敢轻易提起收复江北的事儿。
洪承畴不相信江南君臣这么愚蠢,所以他不相信对手会真的渡江北伐。
如果说这仅仅只是一个战略欺骗,却又有点不象,因为洪承畴想不出对手要欺骗自己什么。
麻痹自己好去进攻赣西和湖广?
残明想要打阿济格一个措手不及?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和上一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
如果残明去进攻阿济格,洪承畴就可以趁机进攻江南,而且灭亡残明朝廷的速度一定会更快!
在完全摸不清对手战略意图的情况之下,洪承畴准备再等等看,而不是茫然而动!
至少要的看到一个明确的信号,才能做出进一步的打算:那就是毅勇军!
作为江南残明的主要军事力量,扬州军虽然依旧拥有相当规模,但却只能用来守成,进攻之力明显不足。
若是反攻江北,毅勇军必然会作为主力。
毅勇军的动作,就是江南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