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都督

作者:奔叔 | 分类:历史 | 字数:375.9万

第1280章 商人们的反抗

书名:大明都督 作者:奔叔 字数:2206 更新时间:2025-01-23 01:40:55

朝廷当然心急如焚,紧急向南方各省调粮入京。

南方各省这一次却没有拒绝朝廷的要求,那些官员还是有良心的,政治是政治,人命是人命,救命要紧。

然而官员们行动起来了,但是整个天下的商人却坚决拒绝,集体抵制。他们宁可在京城和天津的各个会所,设立赈灾粥棚,天下商人集资购买粮食,免费发放,也绝不向朝廷卖一粒粮食,一粒米。

这样在天津和京城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些饥饿的百姓,可以每天一日两顿,到遍布城镇各个角落的粥棚领取饭食,但那些官员,却手托着银子,买不到一粒米。即便他们化妆到粥棚领取救济,只要被认出来,商人们的家奴就立刻一拥而上,打他个鼻青脸肿。

你还没处告状去,因为你是化妆前来,你没有穿官服证明你是官,我们就认为是泼皮无赖闹事的,打你怎么了?没打死你,算你捡了便宜。

一个户部侍郎被逼无奈,不得不穿着官服来领粥,结果被所有的人冷嘲热讽,最终不得不羞愤掩面逃跑,在第3天的时候,大家发现他已经饿死在了家中。

然而即便是南方官府多多少少征集了一批粮食,想要运向北京天津,这个时候也已经办不到了。商人们没有人承接这批运输的生意,也不敢再开船去天津港。而走陆路传统的漕运,那更简直是痴人说梦。

漕运总督官迷曹广校是毛文龙的死党,当然被罢免了,花了无数的银子才获得了一个在家带参的下场。而他另一个身份,就是天下漕帮的总舵主瓢把子,一声令下,天下几十万弟子直接罢工,将大明的南北彻底断绝。

走陆路吧,其中的消耗简直让人难以忍受,估计这一车粮食没到北京,半路上就已经被运输的人吃光了。

按照原先的规矩,劳役自备伙食。那你是想也别想,大家已经不再买你的账了,逼急了,打黑枪的事情时有发生,再不行,转眼间揭竿而起,杀了你这个贪官酷吏。

而这种种事情的背后,你总能若隐若现的看到商人们的身影。或者提供信息,或者为罢工者提供粮食,或者干脆直接带着一群作坊工人上街抗议闹事。

由于物资的断绝,京营和天津史可法的讨逆军的供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原先兵精粮足,当然士气高昂。

但由于商人罢市工厂罢工,让本来就已经崩溃的财政收入彻底的瘫痪,几十万大军再一次出现了断饷现象,这已经就让将士们怨声载道。而接下来的打饥荒,让将士们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了。

而天津血案执行者是史可法的明军,商贾百姓就将茅头对准了他们,呆在军营还好,只要一出军营,将士们得到的就是商贾百姓拒绝他们的买卖,并且对他们围攻谩骂。有的落单的,还出现了被拍砖头,打闷棍的现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原先的将士是百姓爱戴的,最少是尊重的。现在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原先将士是粮饷充足的,现在却是三餐难以为继。

原先半年一年不发军饷钱粮,士兵们还只能咬牙忍着,那是因为他们是军户,他们别无选择。

但现在天下军队因为朱由检的改革,彻底的废除了军户制度,转而是募兵制度。

募兵,说白了就是雇佣,你雇佣我就得给我工钱,你不给我工钱不管吃穿,我就没有再为你卖命的道理。逃兵就开始出现了,换句话说,就是撂挑子不干的人越来越多了。

而这些将士的家属纷纷悄悄给士兵们投书规劝,跟让军心动荡不安了。这才是关键的,要命的。

天津血案这件事情快速的发酵,不但造成天下震动,混乱,最主要的让百姓和士绅商贾彻底的看清了崇祯皇帝,带着这群所谓的君子治国的危害。

吃窝头的人,你让他吃上馒头,他对你感恩戴德,如果你让他再回去重新吃窝头,他会跟你拼命,这就是人性道理。

所以,还在观望的民心舆论,转眼之间就快速的倒向了毛文龙,倒向了东江镇。天下百姓呼唤毛文龙进京,至于什么清君侧不清君侧已经不是他们所求,他们求的是毛文龙的回归,能让大明,能让百姓商贾回归到原先的轨道。

这是大事,真正的大事,欺下瞒上的官员们即便再想将这事情隐瞒崇祯也隐瞒不住了。因为京城和天津寄宿于各个会馆的学子,受到商人大力资助的书院的士子们,这次也站在了自己衣食父母的一边,他们联合起来,每日轮流成批的叩阕午门,为那些死伤的商人喊冤,请崇祯皇帝给个说法,哭喊之声直达内廷,日夜吵嚷的让崇祯睡不着觉。

现在崇祯也赶到了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孟浪和不讲道理。

但,自己是不能有错的,否则自己的形象受损严重。

怎么办?当然是找替罪羊。

当时集英殿暴跳如雷,大骂手下曲解了自己的意思,是他们急于邀功才造成了这么大的动乱。

下旨将造事凶手拿办,明正典刑以儆效尤,给天下一个交代。

凶手是谁?天津府尹。

但能坐上天津府尹这个等同顺天府尹一样地位的人,当然是道理宿老,再加上这一年多来为户部,为朝廷上缴钱粮政绩卓越,动不得,东林当然力保。

在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崇祯不得不妥协,杀天津同知,让他当替罪羊的替罪羊。

天津同知也不是一个小官,而且还是一个文人,文人是杀不得的。

这次血案的执行者是史可法的军队,所以,决定杀一个参将当替罪羊的替罪羊的替罪羊。

史可法当然坚决反对,想崇祯上书,详细的说明了现在军心浮动岌岌可危,一旦如此冤杀,必将引起将士哗变。

崇祯人为对,内阁为之色变。于是,一番文人推理,真正杀人的是火枪,火枪归谁管?工部啊。

好了,这下子总算找到主根了,而且工部就是没权没势没后台,就他了。

于是,内阁提请,崇祯挥泪斩马谡,工部尚书,左右侍郎,弃市。

结果这个决定不但没有平息事态,反倒让天下目瞪口呆,更加大哗。

事态就在次掀起了抗争的高潮,乃至一发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