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督
作者:奔叔 | 分类:历史 | 字数:375.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38章 初胜
“老将军,现在就看我步兵的了。”
单荩忠看着城外如海的敌人,神情淡定的说道:“这一次冲锋的,全是真女真,他们勇敢不要命,皇太极是真急了。”
“皇太极这是准备给我来一个下马威,更期望一战定乾坤,但是他的如意算盘必将破产,这场仗有的打,孤注一掷,皇太极有那个本钱,但是我却不想配合他,咱们就和他慢慢的耗,耗他个地老天荒。”
“我知道你小子足智多谋,也知道你小子并不因为年轻和以往辉煌的战功而骄傲,这一回,我坚信皇太极踢到了铁板上,他的如意算盘一定会碎的一地.”
张盘面带谦虚的微微一笑,但心中已经充满了骄傲,不是膨胀的骄傲。
这一次守卫战,凤凰城里一共有两支军队,有协助张盘的单荩忠的五千炮兵部队,还有就是他欠缺一个营的2万自己的嫡系部队。
张盘并没有将所有的将士都堆在城头上,因为他知道,这场战役将是一场长久的拉锯战,一次就将全部的兵力摆在这里,敌人的大炮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伤亡,于是他计划,自己手中掌握的四个营轮番上阵,不但便于休息,而且还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将士轮番进行战斗。然后他留下了一个营作为预备队,随时救援危险的地段,让防守更加有韧性,随时可以变动自己的计划,让自己的计划能够有足够的兵力执行。
其实在古代,战争中讲究的是全军压上,并没有预备队的说法,也没有这种思维习惯,所以才出现一站定乾坤的局面。反正大家就是一锤子买卖,全丢进去,最终看谁坚持不住,坚持住了,你就胜利了,坚持不住了,失败的命运就砸在了你的脑袋上。
但是,这种一锤子买卖没有弹性的思维方式,却因为毛文龙而改变了,毛文龙是谁?他不单单是半仙,正因为他是穿越人士。
穿越人士之所以能够顺风顺水,之所以能够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先知先觉的历史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带来了这个世界没有的思维方式。就比如说这个弹性的战争模式。
当初设立这个办法的时候,初中还是想为革命留下一点种子。结果却没想到,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却成就了一个不世出的战法。
可能有人会怀疑,说在苏德战争之中,最着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了一年多,苏联也在源源不断的从后方调部队过来。其实我的同志哥,那不是预备队,那是援军,那有本质上的不同。
预备队,是战场救火队,使弹性防御和进攻的后备队,是出奇制胜的突击队,这和元军有本质上的区别。
所以到后来,整个人民军队,就出现了,一个军团,要留一个师做预备队,一个师,要留一个团,以此类推,最终一个排都要留一个班做预备队,虽然这有削弱防守和进攻力量的嫌疑,但正是这个方式,扭转了无数次生死攸关战斗的结局。
这么好的战略方法,作为一个穿越人士不带过来,那简直就是一个傻瓜。所以在不断壮大中的毛文龙,就将这个战法带过来,并且厚颜无耻的剽窃为自己的作品。无数次在暗夜里,他也心怀愧疚的向着本家道歉检讨,检讨着最被人不耻的盗版剽窃,但不过依旧是我行我素。
所以张盘这个不学制通的军事奇才,立刻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好处,并且运用的游刃有余。
第六营5000的将士,在营头张元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应该形容为好整以暇的对敌人进行连续不断的射击,一批又一批敌人,被他击毙。
当有的幸存敌人顶着盾牌,冲到了城垛口的时候,张盘稳健的下令“刺刀——”
一个个将士,收回了火枪,将雪亮的刺刀卡在了枪口,对露出头来的敌人进行肉搏战。
之所以火枪上不事先卡上刺刀,是因为那沉重的刺刀,通过长长的枪杆,因为杠杆的作用,会让士兵们感觉到沉重,而火焰的喷发,喷射到刺刀上,会让枪口颤抖,影响准确度。而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候,到了千钧一发肉搏的时候,咔嚓咔嚓的上刺刀的声音,会让将士们血脉膨胀,可以让士气与雄心勃发。
五千把刺刀咔嚓咔嚓的声音,在城头想成一片,不但让将士们悲壮之心大起,而且让刚刚爬上来的女真人,胆战心惊。
整齐划一的一声大吼:“杀——”就已经标志着这一场战斗,可以结束了。
三棱刺那特有的设计,让一把又一把刺刀,几乎毫无阻碍的刺穿敌人的盾牌,刺穿敌人的铠甲,刺穿敌人的胸膛血肉,一刀刺出,不看结果,顺利的拔出来,带出的是一股澎湃的献血。在这难以愈合的创口中喷出的心血,就让战士们不必再观察结果,因为这个建奴会因为鲜血不可阻止,死定了。
一排又一排,整齐划一的:“杀,杀,杀”的怒吼,将一个又一个想要跃上城头的建奴,变成一个又一个垂死挣扎的死尸,坠落到城下。
高昂的士气,精良的装备,严格的训练,注定这一场短暂的攻守战,以复辽军的胜利而告终。
潮水一样扑过来的敌人,在坚固的城墙,在绵密的火炮,在犀利的火枪,在坚定的杀敌意志面前,最终溃败了。
这些女真所谓的勇士,他们的意志在崩溃之后,亡命的逃回了本阵,丢下了城墙下,还在哀嚎哭求的伙伴。
没有人去管他,因为按照规矩,战死的女真人,是死人。战伤的女真人,也是死人。这就是女真人的信条,这是他们的规矩。
看着层层叠叠铺满城下的勇士的尸体,皇太极面无表情地挥了一下手:“今天就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