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作者:路过的老百姓 | 分类:历史 | 字数:130.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90.山雨欲来,陈氏变故
陈闲离开工坊的当日。
沈青霜派人传来了好消息,迫击炮终于有了一定的进展,他们在铅汞堂的配合之下,摸到了合金的门径,现在正在进行下一步的研发。
而另一项则是关于制式子弹的研制,目前仍旧停滞不前。
陈闲停下了手中的笔,他正在写的乃是关于流水线的内容。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流水线同样是改变整个旧式工业体系的重要标准化产品。
可以说有了流水线就实现了第一次工业效率的跨越。
只不过,陈闲在此之前,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陈闲目前手下的工坊,全部采用的是人工作业的方式,这种作业方式效率低下。
以至于虽然沈青霜的团队很早就制造出了可以施展的后装枪。
但仅仅武装了二三十人,便止步不前。
而且这部分人与科研人员高度重合,以至于陈闲目前不得不停产后装枪转而让他们去对火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距离他们进入濠镜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他们的势力正在以一个急速向外扩张,如果以这个速度继续下去,随着被他派出的两股人马的回归,他们的势力将空前膨胀,到时候,对付外敌也将有一战之力。
但小邵带来的消息不由得让他觉察到了一丝不祥。
在濠镜外围,尤其是在鬼湾,和大铲洲附近,他们发现了零星的斥候部队,各色的人手都有。
包括了佛郎机人,以及大明人。
暂时不确定,这些大明人是海盗还是乔装改扮的大明水师斥候。
因为距离甚远,小邵手下的那些孩子没有贸然靠近,所以没有抓到几个舌头。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这边忙活得热火朝天,各方势力也不会是瞎子聋子,尤其是佛郎机人对濠镜仍然有所图谋。
只不过,他们也不确定,如今濠镜上驻扎的是大明水师,还仍旧是一些不开眼的海盗,所以他们没有贸然发出接触,只在外围游曳。
其实佛郎机人和大明的关系,相当复杂。
就像是陈闲日后打算做的事情,其实这就是佛郎机人和大明从前,甚至是往后做的买卖。
彼时的大明并没有生产新式火器的能力,并非没有,更主要因为不重视。
搭建火器工坊,再行研制?
这得花费多少成本,投入多少物力。
而且这样一来,工匠的地位就会得到提升。
这都是官府不乐意看到的。
直到在屯门和西草湾两场大战之后,他们方才对火器有所改观。
而这些火器在最初的时候,全部是通过位于濠镜的佛郎机兵工厂所制造,当时的朝廷买了一波又一波。
佛郎机人因此发了大财。
可以说,在这方面大明是佛郎机人的衣食父母。
但相对的,佛郎机人也很有野心,他们想要的是占据,通商。
这才有了屯门海战和西草湾的变故,只是当时的大明水师尚且春秋鼎盛,也算是帝国水师的余晖。
人多势众,又有豢养的海盗作为主力。
佛郎机人并没有像往日一样,用坚船利炮在初期就轰开大明的门户,所以改用一种腐蚀上层官员的策略,最终还是窃取的濠镜。
两者可以说是相互依存,又相互敌对的存在。
濠镜就是一个暴风眼。
如今历史的走向已经发生了变动,不止是陈闲,还有原本失败,或者不知所踪的野心家在其中出没。
佛郎机人在失去了濠镜之后,灰头土脸地回到了满刺加,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们已经在小规模通商和走私里尝到了甜头。
所以他们必然不会放弃濠镜。
而大明同样如此,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陈闲便是夹在这两方庞然大物之中,挣扎求生。
好在双方都还只是进行了揣测,并没有查到什么消息,但双方发现陈闲的存在,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由不得他不警惕。
“让沈青霜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加快迫击炮的生产开发进度。”陈闲对着身边的天吴说道。少年已是领命前去。
陈闲仰望天空,不由得说道:“有时候,真想向老天再借三十年,三十年,我大势已成,天下之大,任我去得。
只是老天爷可不见得这么慷慨,便是给我一年,他都嫌多。”
……
陈闲正当感慨之时,谢敬和孙二爷正在广西境内做客。
谢敬是在两广一带土生土长的,可以说,他对这片区域极为熟悉,他们如今抵达的是一处聚落,这里本是陈家人的流放之地,但随着两广的开化,以及陈氏的繁衍生息,这里看守的人已经撤去,仅剩下已经自发形成聚落的人手。
此时的谢敬正被一群人围着嘘寒问暖。
而坐在他身旁的乃是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也是谢敬的长辈。
陈氏虽然人丁凋落,但威望甚重,此时的陈氏已经不单单是陈祖义的陈氏,而是一个杂糅了当地少民与陈氏家臣血统的巨大网络。
而这位老者的身份同样不简单,乃是当时陈祖义的大司寇,上官氏的后人,便是谢敬见了他都要称呼一句:“上官爷爷。”
此时的上官老人看着谢敬,而后说道:“小敬这次回来,可是有了老四的消息了?”
“少东家已经窃取了濠镜作为根基,正在迅速发展党羽,但如今人手稀缺,正差人到处寻访部下,敬此次来,也是为了引众多族人前往濠镜定居。”
谢敬一五一十地把陈闲的处境说了出来,听得上官老人也颇为感慨,毕竟他从前并不看好陈闲。在陈祖义的后人之中,除却早已失踪的大子,无论是陈禄还是谁人都颇有枭雄本色。
而陈闲在往里便是个吊儿郎当的小屁孩模样,往日除却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儿之外,就别无建树。
但没成想,反倒是这个最不成器的陈氏子孙披荆斩棘,硬生生在海上开辟出了一片新的事业。
上官老者颇为豁达,他笑着说道:“晚些时候,我也召开个族内的大会,问问后生仔们,谁愿意跟着四娃起事,只是想必人手不会很多。”
老者说着说着,脸色晦暗不明。
谢敬低声问道:“上官爷爷,是不是村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氏一族在这里发展壮大,实际上早已成为了一股外人不可干预的力量,而且大部分的人都尚且怀揣着出海扬名的心思,本应一呼百应才是。
在谢敬看来,上官爷爷如此作态,分明有事发生,而且事情绝不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