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宋做生意
作者:明察熊 | 分类:历史 | 字数:81.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53章 训练有规
操练除了站军姿,便是招式的演练。
与别的长官不同,张扬对于招式的演练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不练完整的套路,只练招式。
士兵多用矛,所以练的最多的也是刺!
一招刺,张扬可以让他们练一天,且每一次都要保持两刻钟以上。
虽然依然觉得很累,但总比站军姿强一点.....
“大人,这么练有什么用啊,练来练去,我们好像也只会刺,这能行吗?”
练了数天,有士兵提出了疑问。
“是啊,这不会就是大人说的技巧吧?”
“好像也没什么技巧吧.....”
“你们懂什么!”张扬瞪着士兵:“技巧,正所谓大道无痕、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最厉害的技巧,看起来都好像笨拙一般!”
“这.....”士兵虽然仍有疑惑,但张扬一连串的词让他们觉得十分有道理!
哪怕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完全听不懂.....
“好好练就行,管那么多干什么!”
“是是。”士兵忙不迭的点头。
到了下午,反倒是这些士兵们最为快乐的时候。
上午的操练实在让人疲惫不堪,下午有休息的时间,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若是有什么需求,也可以进城采买。
接下来的认字环节也为众人喜欢,不少人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也能认识百十来个字,兵营前的新规,已经能读个大概。
大家相信,只要再学习一段时间,一定能顺利的读下新规,甚至可以读一本薄书。
听说....笑傲江湖非常有趣....
最令众人期待的,是识字过后,张扬的心理教育。
在这,众人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听张扬一些独特的想法。
渐渐地,大家觉得自己的确不是蛀虫,而是实实在在的守护者!
自己应该以此为荣,并且时时刻刻保持着自己的光辉形象.....
五百人的兵营仿佛是一片黑暗中的一丝灯火,虽没有那般明亮,并且时时闪烁,似乎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但,终究还是一点光亮,是一颗希望的种子。
............
张扬在京中练兵。
杭州诸人也按部就班的开始了各自的活动。
陈师傅重操旧业,专门烧制琉璃。
杭州城已经开始出现了些许琉璃器物,都是些小物件,价格也不高。
所以只要市面上一有,便立刻哄抢一空。
清霜作为杭州的女主人,干起了种地的活。每日到田里照顾一下自己的作物,听陈师傅说张扬还用透明玻璃搭了个房子,专门用来种植瓜果蔬菜。
清霜去信询问,也在杭州搭起一个。
张扬在京中安稳,众人在杭州自然心安,只是清霜许久未见过张扬,甚是想念,已决定近期去京中一叙。
江夜也已离开杭州,张扬既已无事,自己也没必要呆在杭州,去宋辽边境,寻自己的师父去了。
这一日,杭州知府周文出巡,专程拜访了清霜。
杭州城内无不猜测,清霜这一家,是新搬来的,而且没有几个人,为什么会让知府如此重视?
莫不是京中大官的女眷?
可为什么女眷会在杭州呢.....
想不明白!
看这样子,倒像是准备后路似的.....
可既是京中大官,自然权势滔天,何必准备后路?
若是已经到了准备后路的地步,杭州知府又怎会专程拜访!
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反正杭州知府对这一家重视,这就代表了一种态度。
在杭州城,这一户,是知府罩着的!
哪个也别不长眼,撞了上来,就是死!
直到周文离开,清霜一众人还是觉得迷迷糊糊的.....
“闺女,刚刚那个人是知府大人?”
清霜此时还未缓得过神来,只是下意识的应着。
“张大人不是才是个游击将军还是都虞候什么的,难道杭州知府都要巴结他?”
“不知道.....”清霜摇摇头。
“别管了,反正是好事就是了!”清霜想不清楚,索性不想了。
“对对对,是好事!”德厚忙不迭的说道。
清霜琢磨了一番,决定近期去京城看看情况.....
当初来杭州是来救爹的,可没说要一直呆在杭州!
............
张扬对士兵的管理越发细致了。
从之前的直接管理五百人,到分成了两个连,每个连又分了五个班。
也就是五百人,一共分成了十个班,每个班五十人。
这种划分对于士兵们来说也不陌生。
因为军队本就有划分单位,比如:军、厢、指挥、都等等。
只不过张扬又细分了,并且创造了连和班的概念。
其实说到底,意思都是一样的。
两个连长,十个班长,张扬瞬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轻了很多.....
无论是起床、操练,还是组织识字读书,都不需要张扬再亲力亲为,只需要在一旁看着,连长和班长自然会把一切都做好。
而这些士兵们也切实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
刚开始那时候,由于懒散惯了,的确哪哪都不适应。
卯时就要起床,这一点就让许多人大呼受不了,起床后更是要操练,下午还要认字读书,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但一段时间下来之后,大家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真的变得强壮了很多!
由于作息正常,精气神提了上来,之前若说与上四军比肩,心里多少有些虚,现在精神头起来了,从心底里升起一种可以比试的劲头!
虽说训练很辛苦,也显得很无厘头,但众人的耐力和韧力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无论是用羽毛挠脸,还是用棍子鞭打,都可以保持一动不动,再痒也不能挠,再疼也不能喊!
若是做不到,赏五军棍!
所以在张扬的训练下,五百士兵意志坚强,心理韧性极强。
再加上长期训练“刺”这个动作,每当张扬下达“刺”的命令时,几乎不需要任何反应,手中的长矛已经刺了出去。
并且一分不会多,一分不会少!
稳稳地就是那个位置!
这是长时间训练后,肌肉记忆的结果.....
一个“收”字一出,所有长矛都会迅速收回,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张扬训练这些,士兵们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也不了解其中的含义。
或许....只是张扬突发奇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