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晚金
作者:边郡箭手 | 分类:历史 | 字数:25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一章 新?讯?文(上)
这一番论调使得一部分人动摇了,但依旧有人不依不饶:“使天下人有田可耕固然是正事,但是不用承认红袄军,也可以分田分地。”
“但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的权利。”何志也叹了口气,其实,如果朝辩的探讨深度没有达到这一层级的话,何志也根本不打算把剩下的话说出来。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我们做父母官的也有应当遵循的道理,而黎民百姓当然也应该效忠侍奉。如果一方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那么另一方当然可以中断关系。想当年徽钦失德,本朝吊民伐罪,难道投靠本朝的就是不忠不孝吗?”
这时候,何志也也得靠“政治正确”暂时压住这些人。
高俊和何志也一直在探讨红袄军的意义,除去要稳定自耕农,为根据地的均田政策正名之外,也想为另一个问题造势:人民的尊严和权利应不应该得到尊重?
高俊和何志也身上那种迷之气质在此刻又一次凸显,甚至包括孙庭和赵汝凡这样的根据地高层都觉的在现在这种时刻考虑这些虚无缥缈的问题未免也太过迂腐,然而何志也却一本正经地要求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这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很不自在;上下之分自有道理,如果普通人觉得难以忍受就可以抵抗的话,以后还不是暴民四起?
对于这个问题,何志也反复耐心的解释,总算是说服了其中一部分人,承认每个人都有其应有的尊严,如果遭遇侵犯的话,也有保卫自己的权利。
“小杖受,大杖走。圣人都知道面对不合理的折磨不能够逆来顺受,如果普通人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是有资格跟我们讲理的。”
双方都做了妥协,何志也也不再坚决要求承认红袄军的意义,而大部分参会人员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普通人比他们想象的要重要一些,承认民众的基本权利,对于根据地的政治是有意义的。
这次大朝辩持续了整整两天,在何志也的授意下,一批出身较低的根据地干部大举发言,强调根据地里面普通人对这个政权的意义,主张开明政治,扩大基础,放开言论,允许民众参与基层自治,保护大小商人的财产,平均地权,制止乡间的暴力和私刑。
这也是高俊和何志也的既定政策,在眼下也是两个人能想到的极少数能尽快缓和矛盾的策略。
还有很多人不服,但他们也要忌惮太平军的刀枪,这两天邸报上完全换了口吻,把红袄军的斗争史与太平军田政策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氛围:承认红袄军斗争的合理性,才能承认太平军均田的合理性。
根据地内原有的风向为之一变。
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当朋友斌率领主力人马进入齐州的时候,看到的是张灯结彩的欢迎。
根据地的孩子们为忠义军领袖献上了他们的礼物,彭义斌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小小的笑脸,居然一下子变得有些羞涩。
“高郎君,这就是你治下根据地的孩子吗?”
“是啊,这些孩子,有希望的孩子,是我们的后代,我们应该让他们幸福。”高俊、何志也和彭义斌三个人站在齐州的城头上,接受民众的敬意。
在两天后,忠义军全面渡过北清河,这使得已经筹备完毕,开始进攻高俊的木华黎大为吃惊,不得不抽调兵力转头来对付彭义斌。
但是高俊则派出部分精锐军马死死咬住木华黎,趁着这个机会,彭义斌稳固地占据了大名府,并且将战火燃烧到了整个河北平原。
本来,整个河北的敌我力量就处于脆弱的平衡之中,彭义斌这七万人给天平上砸下一个极为沉重的砝码,这已经不是谁上谁下的问题了,整个天平都被砸翻了。
100名忠义军军兵经过这里,就可以驱逐这里上千人的蒙军力量,收编上万名起义军!
仅仅七天的功夫,彭义斌的人马就从7万增加到了11万!
木华黎终于意识到情形不妙,不得不放弃进攻山东的计划,将主力调回河北,开始和彭义斌等人交战,而在太行山中的武仙也趁机东出,屡屡袭扰真定府一带。
也就是几天的功夫,根据地成功转危为安,又过了几天,全面收割工作正式开始。
何志也天天泡在办公室里面,成立了全根据地收割的总指挥部,并且根据远近开始调配粮食归属,供应军事需要。
警戒程度比较低的军队也开始放农忙假,民兵们更是集体回家收粮食去。
整个根据地一下子重回祥和,也就是这几天的功夫,潘正的信使又到了。
根据潘正和高俊之间的约定,两个人每月通信一次,由三个人组成一个送信分队,绝对不经由官方的驿道,而是一路投奔野村野店。好在河南毕竟是富庶繁华之地,不至于让信使们风餐露宿。
高俊展开信件略微一读,不禁露出微笑。
就在高俊全力备战的时候,潘政在陕西迎来了劈头一战:西夏嵬名令公与南宋蜀帅安丙两个人夹击金朝陕西,发起了强大的攻势。这一战,宋军和夏军的兵力要远比金军高出许多。
但是双方的目的却不太一致,因此不能集中兵力,宋军猛攻秦州,而夏军围攻巩州,短时间内两座城池都暂不能破。
而潘正率领军马抵达京兆府之后,立刻与其他军军各部队投入到了解围的战斗当中。
金戈铮铮,战鼓咚咚,在关中平原的沃野上,在陇山余脉的沟壑之间,潘正率军一马当先,勇敢的太平军步兵直接在正面摧垮了南宋步兵,安丙溃不成军。而西夏人在得知消息之后,直接选择了卖队友,狼狈不堪的逃回其境内。僧虔和其他金军部队里的骑兵一路追击至兰州,斩获无算。
潘正首战告捷,立刻率军继续前进,他们即将开赴临洮。
看着龙骨上镌刻的笨拙符号,高俊的手颤抖起来:“快,准备特别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