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晚金
作者:边郡箭手 | 分类:历史 | 字数:250.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二章 纪念柳充国(下)
大家都被这突然的要求吓了一跳,就算是打算抢回柳充国的遗体,也应该是接到情报之后立刻动身,现在又向东撤走了这么多,再返回,岂不还要走许多的路?
此时再考虑反攻抢夺尸体,敌军早就站稳了脚跟,而且反攻的路途也更漫长。
“但是结合山势来看,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拿地图来,你们看,在我们往南这条陉道上,所有的山坡都是向东的,并不利于敌军防守,如果我们从这条道上发动反攻,虽然路会更远一点,但事实上反攻就会更顺利。”
潘正等人凑近地图一看,果然如此。
“敌军也未必能想到我们会继续向东撤了一段路程之后再发动反攻,这样一定能够出其不意,各位做好准备,从南线发动反突击,一直到柳充国的战场上,将阵亡战友的遗体带回来!
全体军官们都站了起来,准备接受命令。
在南线追击的也古和窝阔台表现不错,已经打垮了柳充国那个营,并且还在沿途搜索追击,隐隐约约已经咬到了高俊的主力。
高俊决定反击的时候,他们距离高俊的主力营地只剩下半天的路程了,这中间的通道是一道很长的峡谷,沂蒙山区道路艰险,蒙古人不辨途径,不敢轻易深入峡谷,害怕其中又有什么沟壑障碍,反而遭到敌军的埋伏,只能先派遣斥候觇骑去观察一番。
对于高俊所指出的南面那条陉道,蒙古人也有所注意,但是这条路微微绕远,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
但是太平军正是沿着这一条线发动了反攻,步兵们在山谷之间行进,两边的峭壁都与自己是同一个方向。假如有蒙古人在这里阻拦的话,太平军可以轻松的冲上高地,反倒是蒙古人面对悬崖无可奈何,这一带的地势实在是太有利于太平军反击了。
但是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蒙古人没有在这条长长的陉道上布置一兵一卒,此时他们还集中在北面的那条通道上,等待侦查的结果,一旦形势正常,他们就将穿越峡谷追击高俊。
在这次反击战中,高俊带兵发动反击,而潘正则留守出发点,堵住两条峡谷共同的终点。
高俊等人有惊无险的穿越了整个峡谷,迅速占领有利要点之后在这里休息了一个时辰,吃完午饭之后,带兵继续前进。
龚成传递来好消息,目前,窝阔台的军队还集中在北面那条峡谷的入口处,他们已经等到了骑兵的侦察结果,正在缓慢谨慎的进入峡谷,同时分到占领两边的高地。
董敬带回来的消息不佳,在柳冲国牺牲的那片战场上,敌军大大增多了,主力是汉军,但其中也有不少蒙古骑兵。
新的情报让太平军的反击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云,但是高俊还是下定决心继续前进,同时,派出更多的侦查队伍,了解四周的情况。
在战前筹划的时候,也曾经设想过目标处敌军很多的情况,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到如今必须发动进攻。
太平军继续前进,很快就被敌军所发现,驻守的汉军还以为这是被打散的太平军队伍,立刻点齐兵马就要扑过来,直到靠近之后,看到连绵不断的黑色旗帜,才意识到形势与他们所想的大为不同,军心士气为之一滞,最靠前的几个方阵甚至开始后退。
太平军不会放弃这个狠狠教训敌人的机会,高俊一声令下,顿时金鼓齐鸣,太平军步军呐喊着发动了第一轮进攻,分成四个方阵向前突击。
四名指挥分别是罗大定、黄日纲、裴真、韩武平。
太平军没有摆出往日里经常使用的楔形阵,反而在四个方阵上平均使用兵力,要求是全力一击,等距齐推,把敌军彻底推到下一个山头去。
所以,刚刚交战,河北军就遭遇了太平军最有力的一记正面直拳,最前面几个方阵顿时分崩离析,反头一逃,倒是把后面的人马也给冲垮了一半。
高俊终于放下心来,从容指挥的各个方阵从不同方向继续推进,努力覆盖当初柳充国的战场,与此同时,大量的贴军已经出动,开始收集阵亡军兵的名牌。
两名广东将领在正面的推进是最快的,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外面披上盔甲。指挥军兵不断向前推进,枪尖追着逃跑的河北军的屁股跑。
“北佬也不行嘛。”黄日纲哈哈大笑,此人身高不高,但是却长了一双铁臂膀,此时他按住阵脚,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羽箭,瞄了个准,只听天空中流星一过,正在逃亡的河北军中,几个牙兵簇拥的一名敌将突然捂着胸口倒了下来。
军兵们欢呼起来,继续发动冲击,沿途不断分兵占领各个山头。太平军牌推土机一直往前推了四五里,只听后面旗帜摇动,金鼓乱响,两军这才按住势头,就地防御,阻止敌军的反扑。
天色渐暗的时候,裴真和韩武平在左右两侧又发动一次突击,这次将增援来的河北军又给压回了山头下面,并且四个方阵一起前突对敌军倒形成了反包围之势。
败退的河北军叫苦不迭,三面山头上都是敌军的旗帜摇动,只要敌军往下那么一冲,那么全军覆灭在所难免。
高俊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正当他打算下令的时候,却有一骑远远过来,早就有人接过,将潘正传来的信报与高俊。
递来的是一片披膊巾,这可不是什么好意思,说明敌军在正面开始强攻,并且出现了事先没有侦察到的敌军人马。
高俊估计了一下,很有可能是北线的铁木真主力顺着另一条山路逐渐迫近,潘正大概有些守不住山口了。
山口丢了,也就截断了高俊的后路,此时此刻必须十万火急的赶回去,而且很有可能要继续撤退,高俊有些恨恨的打了个手势,命令各军回撤。
两天后,在已经靠近密州边境的地方,高俊和潘政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葬礼,高俊亲自主持,军兵们无声的看着架起的火堆燃烧起来。
柳充国之死是整个半年来根据地面临的军事考验最重要的一个标志。这提醒高俊,他所面对的是一场你死我活,十分艰难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