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无名国

作者:梁道然 | 分类:历史 | 字数:36.5万

第四章 红尘莽莽多烦忧,佛中大道一言通

书名:无名国 作者:梁道然 字数:6655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2:18

(1)

此时于蓝仿佛明白了许多。为什么朝中不少官员,甚至高高在上的皇帝李元都对李安有种或现或隐、或多或少的敬畏;为什么远在边关的韩援等人对李安是如此不满,甚至仇恨;为什么自己父母会被杀?

李安权倾朝野,野心勃勃,必然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于蓝猜想自己父亲必然与李安在官场上有利益冲突,其父又不与之同流合污,所以引来杀身灭门之祸。

此时于蓝还想到了许多,报仇还是不报仇,答案显然是报仇。如何报仇?杀?如何杀?等等。

于蓝虽因一时的激动而险些暴露自己,但其很快就冷静下来。于蓝此时想的还不止是这个问题,他还想到更远。

现在动手直接杀了李安,只能得到一时之快。无法令到李安之罪告之天下,无法使父母命案之真相大白于众人,还会使得一些无辜的人受到伤害。当然,于蓝也算漏了自己,如果于蓝动手杀人,他将成为杀人凶手,使自己及祖宗名誉受损。

最后,于蓝决定暂时不轻举妄动,要用正途报仇。于是,于蓝装作一脸无事地回到新房中。

于蓝其实并不想回去,但又不能做出异常之行,可能连于蓝也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于蓝可能不知道,自己因为孙雅芳,改变了许多。甚至说,于蓝的一切改版都与之密切相关。

后事便留在以后再说。

(2)

新房中。

孙雅芳等了许久,依然未见于蓝回来,心中不禁担心。但又细想,相府不可能发生什么大事,所以担忧又转为孤独的期待。

孙雅芳看到于蓝推门而进,忙上前问道,

“相公,你身体可好?”

“我安好。”于蓝见到孙雅芳,心中矛盾突起,但又很快理智起来。

于蓝跟着道然进二十年,其已习得道然的坚韧和理智,于蓝明白眼前的美人,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人,没有什么特殊的身份。

“相公,现已夜深,外面凉如秋水,不如早点休息吧!就让雅芳服侍相公就寝吧!”孙雅芳有点羞涩地说道。

“这?”此时于蓝陷入了神人交战,难以决断。于蓝其实不知道自己是否喜爱眼前之人,于蓝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可以放下对方仇人之孙的身份,于蓝也不知道现在该想什么、该做什么。对于于蓝此时不仅是难以决断,也是新的探索。于蓝不能再过去所读经书及师傅道然的教诲中寻找到先例或答案。

就在于蓝不知如何决断之时,孙雅芳便推扶着于蓝来到床边。当于蓝回过神来时,孙雅芳的殷红玉唇已带着香气向他袭来,下一刻便两唇相接。于蓝的理智无法决断,但其身体是正常的,身体会帮助他做出决断。

深吻后,两人皆是目光迷离,心中火热。接着,两人都是极其生疏和羞涩地开始相互拥抱,相互索取,云雨大作。就这般半推半就,于蓝很快便失去了理智,开始主动……

(3)

人最清醒是在床上,最糊涂也是在床上。世上最安全的地方是床上,最危险的地方也是床上。

翌日,辰时刚过,阳光直照入房,散在于蓝和孙雅芳的喜床上。于蓝其实一夜未睡,或说是不得入眠,因为于蓝总在想——对与错。

于蓝无眠,而孙雅芳却欣然入睡,此时还在梦中。金黄的晨光,洒在其洁亮细白的脸上,散发出一丝丝的诱人气息。于蓝也是一个普通男人,不需说明。于蓝此时看着身旁的孙雅芳,看着其曝露在晨光的丽脸,心中情绪更为复杂。人非神佛,谁能无欲?只是明智的人懂得适时控制。

于蓝看着孙雅芳的脸,正看得出神之际,孙雅芳突然醒来。俏丽动人的双眸透出阵阵灵气,看着拥有同样灵动双眸的于蓝。

“相公?”孙雅芳柔声道。

“何事?”于蓝仿佛被惊醒一般,回道。

“为何相公看着雅芳,如此失神啊?”孙雅芳含羞道。

“美!”于蓝直接回道。

不假思索的,往往是真心话。

“是吗?”

“是!”于蓝此次却是顿了顿,方才回道。

两人此时又是四目对视,一言不发。

于蓝此时却不再回避。于蓝心想,欲成大事,须忍耐等待时机。于蓝其实也知道,父母之事并非易办。李安权倾朝野,连皇帝李元也畏忌三分,况且时间久远,恐怕无人记得。于蓝想要从正道复仇,正父母之名,还须等待机会,所以于蓝此时必须忍耐。

“相公,我们该前去外公及父母处请安了。”孙雅芳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

“好的,我们先梳洗一番,再前去。”于蓝虽然不愿,但深知此乃世俗礼节,又不想表现出异样,只得答应道。

下人皆知于蓝与孙雅芳之事,自然不敢打搅,因此梳洗没人来伺候。两人便开始梳洗装扮。孙雅芳伺候于蓝整理,于蓝虽不愿,但又不好拒绝。此事不必一一详说。

(4)

两人梳洗整理后,一起前往李安的庭院。

李安虽因昨晚之事,初时难眠,但不久便入睡了。一觉醒来,便发现辰时早过,由下人服侍梳洗后,便传来于蓝与孙雅芳一同前来请安之事。李安吩咐下人请进来,自己忙赶到厅中安坐以待。

于蓝两人由下人带领,很快便来到李安房间的正厅中。

“外公!”于蓝其实已非常厌恶李安,恨不得立马杀之,但还是忍下,且一丝不露,跟着孙雅芳一起下跪,并说道。

“快起来!”李安如受宠若惊一般,忙上前扶起两人。

“今日我甚是高兴,芳儿得一良夫,我得一佳婿。哈哈!”李安笑道。

孙雅芳洁白的脸上顿时浮出一丝绯红之色,沉默不言,只是将视线转向于蓝。

此时于蓝正心事重重,陷入深思,亦无言语。

“好了,好了,新婚燕尔,我也不多留你们。芳儿你就带你的夫君去给你父母请安吧,之后去哪、做什么我就不管了。”李安依然笑道。

于蓝自然是不想留下,他担心自己会忍不住,会冲动。孙雅芳自然是听从于蓝的,于是两人也不多留,告辞离开,往孙平庭院中去。

不久便到。

孙雅芳携手于蓝进入庭院,期间下人早去通传。

“吱吱......”来到孙平房前,还不待孙雅芳敲门,房门便打开。

只见来人正是孙平及其妻,即孙雅芳之母,李安之女,李秀。

“先进来在说。”李秀说道,说完便往里引。

四人来到房中正厅中,分位而坐,下人旁侍立。

“还不错,果然是年轻有为。昨日我有要紧公务外出,至晚方归,未能主持你们婚礼,但有皇上及岳父在堂,亦不违礼。”孙平观于蓝上下,细看其容貌,接着说道,说道皇上之时,不忘对天做恭手之礼。

孙平其实是不十分同意自己的女儿下嫁给于蓝的,但李安同意,自己又无可奈何。

孙平言语之间虽未特别,但其语气却带有一丝丝淡淡的轻蔑,甚至厌恶。于蓝自然是听得出,只是不道破罢了。

“芳儿,父亲可有什么吩咐吗?”李秀对着孙雅芳问道。

“外公让我俩来此给你们请安,其后......其后我便跟从夫君去留。”孙雅芳看着于蓝说道。

“女婿啊,你打算何时回去?”李秀及孙平看向于蓝,李秀问道。

“成亲前,外公便对我说道,让我们在此成亲,随后便可回我府中。”于蓝并不想多留。

“此处宽敞,且下人服侍周到,不妨多住数日,甚至可长住于此。”李秀显然有些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当然世间上又有谁会舍得呢?

“此间虽华丽非常,但终非父母之家,若久不回便是不孝。”于蓝自然也不怕得罪谁。

“那就随你吧,但你要记住一点,切不可让芳儿受到丝毫伤害。”孙平听得于蓝之言,心中不快,但又不敢明言。

“你......”李秀看着孙平,欲言又止。李秀虽是不舍,但不可能去挽留。此时听得孙平之言,有一种想要教训之想,但又不可之无奈。

“时辰不早,请允许我和芳儿退下,我欲尽早回府。虽是赐婚,皇上亦允许我休假几日,但毕竟我还需回宫任职,长留于此甚是不便。”于蓝说道。

“去吧!”孙平不快地说道。

“你俩可以退下了。”李秀又说道,语气中多含不舍之意。

于蓝恭手便转身离去。

“爹,娘,芳儿此便离去了,你俩多多保重。”孙雅芳含泪道别,挥泪跟随于蓝而去。

于蓝俩人自然不知,他们离去以后,李秀和孙平因此事大吵一架。此事不必多说,只说于蓝回府后,又如过去一般过日子。其实于蓝过得并不开心,他在等待机会,报仇的机会。

至于父母之事,于蓝并未向孙雅芳提及,后者也是体贴,并没有多问。

(5)

时不待人,春去花落。

转眼间,于蓝来到京师已逾一年,与孙雅芳成亲以来已三个月有余。

自成亲后,或说自从知道杀害父母之凶手后,于蓝已少了昔日那份淡然,变得平凡。也许这就是所谓入世为人吧!

此间于蓝如常上朝议政,从不因为丞相之婿而不尊礼法,也不因此为傲。

一日,正逢十旬休假,于蓝闲在家,喝茶看书,孙雅芳求于蓝带其外出游玩。成亲回府百日以来,孙雅芳未曾离开于府半步。于蓝应允,辰时俩人便携手外出,往京城大街而去。

京城大街,行人如潮,商贩游客溢满。大街两旁商铺酒楼林立,街边小贩摆卖商品奇多,繁华景象不言则明。此实乃于蓝之功,百姓皆感其恩。此事于蓝并不知,即使知道亦不会在意。

京城大街,由东门直通西门,横卧于皇宫正门百丈前,连接东西两市,分南北两城。于蓝俩人携手行走于大街,到处观望,引目处甚多。于蓝虽来此一年有余,但未久游京师,所到之处,不过二三。而孙雅芳长处深闺,除回乡探亲祭祖外,少出府门。俩人皆是未闻京师大街行人往来之盛,不曾见商贩买卖之繁华,因此十分惊奇。

“相公,还记得一年前吗?”孙雅芳看着于蓝问道。

“一年前?”于蓝想去自己已来到京师一年,心中不由感叹。但并未知孙雅芳想要说之事。

“一年前,你救了我,我们曾在此道别分离。”孙雅芳指着前面并说道。

“是啊!”

“当时我就想,会不会那就是永别呢?”

于蓝并没有说话,只是将视线投向孙雅芳。今日孙雅芳一身淡绿长裙,紫带束腰,淡雅不失从前。于蓝又回忆起,初次见面时的景象......

“我当时还想,我还想你继续保护我,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现在实现了。”于蓝现在才明白,并不是孙雅芳听从李安的摆布,下嫁于自己,而是其真的喜欢自己。于蓝顿时感到罪恶感减少一些。

于蓝和孙雅芳就这样随意地闲逛了半天,孙雅芳甚至高兴。不仅因为看到许多新奇和热闹,更重要的是有于蓝相伴。于蓝却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也装得高兴。

午时,于蓝选了一家比较洁净的酒家,与孙雅芳一同吃午饭。

随后,俩人又去了京师其他一些繁华之地,如东西两市。

“芳儿,我想去城东外的清凉寺,拜见一位我父亲的故友,你要不和我同去?”于蓝突然想再去见一见道虚,又不想孙雅芳多疑,便说道。其实于蓝并不想孙雅芳与他同去的。

“此到清凉寺约三十里,现已是未时,若去则天黑都不能回,不如择日再去。”孙雅芳看看天色说道。

“那就十天后,我再有休假时再去。”于蓝也并非急着要见道虚,只是寻个理由而已。

(6)

转眼十日过去。

于蓝与孙雅芳辰时便出发,出东门,往清凉寺去。

路上的风光自然是吸引住孙雅芳,毕竟见之不多,而于蓝如往常一般,不十分在意。不一个时辰,两人便来到清凉山下。看着秀丽宏伟的清凉山,于蓝不仅想起初次来到清凉山,见到主持方丈道虚,还想起住了十八年之久的长空山和师父道然。

于蓝并没有驻步山下,而是继续往山上走。山上风光更胜山下,孙雅芳也更为惊奇,此事不提。

很快两人便来到山门下,清凉寺本就是供各方信众参拜的开放庙宇,两人自然是畅行无阻。于蓝并非第一次来此,且记忆极强,轻车熟路便带着孙雅芳来到正殿。

“我要到后堂拜见一位父亲的故友,你便留在此参拜吧。”于蓝对着孙雅芳说道。

“我等你。”虽然孙雅芳有些不舍,但还是答应道。

于蓝别过孙雅芳后,便往后堂方向走去。

“站住!施主,后堂乃师傅们的禅房,并非参拜之地,请回吧!”于蓝没走几步,便走出一名青年和尚,拦住于蓝并说道。

“师傅,我是来拜见方丈大师的,请通报一下。”于蓝恭声道。

“对不起,施主。方丈不见外客。”

“师傅,我是道虚大大师的故友,此次就是他邀我前来的,麻烦大师通传一下。”于蓝知道想见道虚并非易事,只得如此说道。

“这......好吧,我去通传,请施主稍等。”青年和尚虽知道方丈友人不多,更何况于蓝如此年轻,但其不敢妄自猜测真伪,只好通报,让道虚作主。

很快,青年和尚就将于蓝的话报予道虚,道虚自然知道其用意,吩咐青年和尚请于蓝进来。

于蓝跟着青年和尚来到道虚的禅房并进入,青年和尚便退去。

房中道虚坐于方桌旁,桌上摆有茶具一副。

“方丈大师,多日不见,今日冒味前来求见,请恕罪。”于蓝进入房后,见到久违,但变化不大的道虚,站着恭声道。

“岂敢!于将军大驾光临而未曾远迎,老衲之罪也。”道虚微笑道,但并未如此话语般恭敬。

“大师说笑了。皇上来此,大师亦未必相迎,岂因我区区一将军呢?”于蓝自然是知道道虚开玩笑,于是亦笑道。当然也不为道虚知道自己的身份而惊奇,因为道虚本就是奇人。

“坐下吧!”道虚之言,于蓝不敢违背,上前坐下。

“一年前,你初到此,不过是山野百姓一名,功名未就。如今已是武举状元,战功卓著闻名于天下的将军。不知今日为何到此?”道虚是一个正直且直接的人,并未拐弯抹角,他知道于蓝此行必有事,于是直接问道。

于蓝也没有拐弯抹角,于是将大婚当日之事,一一道予道虚听。

(7)

道虚听后,并未惊奇,因为他亦知道李安权倾朝野。顺之者昌,逆之者必亡。

这也是应了,坏事传千里的俗语。但人就是这样睿智和奇怪的,他们很懂得深藏自己,装作不知,明哲保身。

“你还是没有说,你此行的目的。”道虚说道。

“于蓝就是为此事前来请教大师的,我该如何做?”于蓝答道。

“先喝杯茶!”道虚并未回道于蓝所问之事,只是不慌不忙,为于蓝倒一杯茶,并推到于蓝前。

于蓝拿起茶杯,茶香芬芳而不侵人,轻尝一口,茶乳细滑而不失味。

“人就像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生长。每个地方的茶都各具不同,或种法,或采法,或制法,或烹法。茶本身无好坏,茶的好坏决定于种它采它制它烹它的人。你可懂?”道虚亦喝一口茶,接着说道。

“恕我愚钝,请大师明言。”于蓝虽聪明,且读书甚多,但多是儒家经典,不通佛理。细想不明,于是问道。

“佛言理,不说事。佛中有大道,世间最无私。”

这次于蓝并没有再问,只是陷入了深思。佛之高伟,广如天际。佛道之深,纵横乾坤。于蓝仿佛游走在佛理的境界之中,一时为佛中浩瀚所困。

于蓝在思想中游走了许久,但现实中不过是数刻。

“你说说你的看法吧!”道虚又道。

“佛至善,能容天下。佛无私,众生平等。佛亦无情,顺天守法。仇不一定要报,不一定已杀人报仇,但名须正,法要行。杀人者,须国法惩之。”

“孺子可教也!你冷静处事,且你本悟性极高,我相信你定可使名正法行。”

于蓝知道自己过了,有失冷静。但其又不知此乃常情——人之常情,人终非佛也。

“大师,我因为死者是自己的父母,就迫切想为之报仇,却不知有名有法。”

“人有情,难免如此。我亦如此,只是旁观者清而已。你知道此事已久,而有能力为父母报仇,久未行之。可见,你心中有名有法。”道虚正色道。

“佛恕罪,亦惩恶。你想报仇不为过也,须行正道即可。”道虚又说道。

“大师所言甚是!”

“非我明事,只知佛理而已。”

“事中存理,理乃事本。在下受教了。”于蓝起身恭声到。

随后两人又谈论了其他事,于蓝又问了许多关于民生及法治之事。道虚虽未明言,但言中又透出道理。及午时,于蓝告辞,离开了道虚的禅房。

(8)话说于蓝到后堂寻故友,孙雅芳在正殿参拜。参拜了进一个时辰,期间又为于蓝及父母求签问福,此不详说。

孙雅芳见于蓝进后堂已一个时辰而未归,虽担心但又不想进去寻问,且参拜已毕,无事。于是步出正殿,在正殿四周游赏。

正殿四周,殿阁楼宇堂皇而富有正气,古木碧树参天。

及午时,于蓝到正殿,遍寻孙雅芳而不得,亦出正殿,于正殿四周古道小路中寻找。

于蓝便寻遍观赏,见各殿宏伟而不争锋,古树冲云而秀奇,不禁有所感悟。

“相公!”正当于蓝观赏沉思之时,孙雅芳亦至此,并喊道。

“芳儿,你在这?”于蓝看到孙雅芳,问道。

“我在里面参拜许久,未见你出来,便出来游走观赏。”

“无碍,此间时值正午,当吃午饭。这里的斋饭远近闻名,不如我们就在此午膳吧,之后再回去。”

“好!”于蓝的提议,孙雅芳自然不会反对。

两人便来到饭堂,吃过斋饭后,两人便下山回府,此话亦不必细说。

(9)

回府后,于蓝细想。自己虽知道杀父母的凶手,但无证据,且国法不全,执法不严,必难以惩恶。因此,于蓝萌生了,修法严刑的想法。

其实,所谓难行或不严都是针对贵族大吏而言的。古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且高官专权,士绅弄财,使刑法加乱。于蓝想,欲正法惩恶,须先制法严办。于蓝打算向皇上李元提议,修改法令,使官民平等,再加以管制,监督严办。

于蓝回府后,查看许多法令,又查阅古籍。写了许多总结,准备上书李元。

(10)

是时,南方尹州大旱,千里稻田颗粒无收,相邻争相易子相食,万里如乱葬岗。此事不到一月便传至京师,李元大惊且忧心不已,下旨责备尹州州牧。此事又置朝堂共议,久无果。日久,尹州旱情加深,尹州千里无人烟。

又一月,东升国知尹州逢灾人烟日少,便遣军分路而进,沿岸入侵尹州。尹州各县纷纷告急,传至京师,朝廷震怒,欲挥师击之。

闻之,于蓝上前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