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明
作者:坐忘峰 | 分类:历史 | 字数:64.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
原来一直安安静静的沈应奎,说道:“诸位,现在太子殿下的确是站在我们的敌对一面,不过我们又如何保证北海王殿下登上了皇位,就不会对我们的钱财,予取予求呢?”
“应该不会吧?北海王殿下对我们这些商贾一直多有照顾,而且还为我们开办了议会……”这人说道后来,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说下去了,既然如今太子随随便便派一个狱吏出身的汪文言就能够将议会查封,那么朱由崧的手段何其厉害,查封议会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沈应奎看了看四周,对于他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所有的人都有些愁眉苦脸的,可见对于这个问题,他们也是深有感触,沈应奎趁热打铁,说道:“诸位,大明商人此时的力量已经相当强大,因为农业机械的运用,让农田上需要的人口迅速减少,而大明的人口却不会因为需要的人口减少,而自己减少,大明人口会迅速增加,而且还会越涨越快,离开土地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口则会促进我们工商业发展,而我们则在利用这些人口创造财富,实际上朝廷也需要我们承担这些人口,正是因为这些事情,北海王殿下才会召开议会,给我们赋予权力,不过这种权利并不牢固,这是别人送给我们的,如果北海王殿下愿意的话,随时可以收回去,就算是北海王殿下开明,愿意一直让我们把持着朝政,那么等北海王殿下百年之后呢,谁能保证不会人亡政息,张居正的例子可就在前面摆着呢!”
沈应奎一语惊四座,沈应奎的话让周围的人都有些不自在,商贾成为那些官僚的奶牛,想什么时候挤,就是什么时候挤,到现在这种习俗已经延续了千年了,秦汉有吕不韦被逐,大明有沈万三被诛,这可都是因富而招祸的例子。
张维贤和朱纯臣这些有着爵位的人自然不担心,他们原本就是大明王朝的高层家族,不过在座的其他人都是商人出身,虽然有些官方背景,不过朝中风云变幻,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靠山是为自己遮风挡雨,还是招灾惹祸。
几个人被沈应奎的话吸引,不由自主地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沈应奎拳头狠狠地砸在桌面上,说道:“既然王爷已经将权力给了我们,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办法牢牢抓住,而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在众人深思的时候,王博突然插嘴:“沈先生,如果我没记错,你一向是支持北海王爷的,而且听说沈先生与王爷面前的红人邵杰颇有联系!”
“这有什么关系吗?邵杰是我的晚辈亲戚,不过在此时我们都要万贯家业,都想保住这些家业留给后代,这上面,我们的利益和追求都是一致的,王博王贤侄,我说的没错吧!”沈应奎连忙说道。
王博点了点头,笑道:“沈先生说的是!请继续吧!”
沈应奎说道:“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绝好的时机,如今太子和北海王双方对峙,而我们手里除了钱还有米面粮食、丝缎毛呢,这样我们可以给军队提供军需补给,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钢铁,还有打造火枪火炮的工厂,这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如果我们投靠北海王爷,那么北海王就能够顺利地击败太子,如果我们投靠太子,太子则有可能扭转乾坤,原本最好的选择是太子,毕竟太子如今处于弱势,他如果跟我们好好谈判,扩大议会权力,宣昭保证我们的权力,我们应该帮助太子,来抵挡北海王,不过此时既然太子选择了汪文言这些小人一般的官僚,我们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
“沈先生,你也说了,王爷如今兵强马壮,而且在北海他也有自己生产枪炮和军需的工场,王爷好像没什么需要我们的地方!”一个傻愣愣的商人不禁问道,傻傻的样子让人怀疑他是怎么在商场上混到这种地步的。
“问得好!”沈应奎正待回答,却发现王博笑而不语,似乎智珠在握,便说道:“王贤侄,似乎是早已经知道,不如就让王贤侄来说!”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都看向了王博,这段日子以来王博已经开始代替他父亲王乔行使王家大权,而且凡事都做得井井有条,这让众人都不禁感叹王乔后继有人,此时王博也不谦让,径直说道:“王爷的确是不需要我们靠向他,但是他需要我们远离太子,如果我们支持太子,他就算是想要打赢这场仗,恐怕也得花费个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弄不好还会弄成分裂的局面,这是王爷不可能承受的!”
“虽然有些威胁的意思,不过如今王爷恐怕还真得同意我们的要求!至于人选,王贤侄,你看这次究竟是谁去为好?”
王博笑道:“还是我去吧,这里我的年纪最小,有事晚辈服其劳!”
王博此举自然是博得了众人的满意,就算是原本跟他一直不对付的陈家玉也不得不出来赞许几句,毕竟王博这是要去对抗真正有枪有炮的北海王爷,北海王年纪虽小,不过这些日子他做出来的事情,恐怕就算是开国皇帝也不过如此。
沈应奎此时却说道:“诸位,你们别光想着偷懒了,我们也该想想,跟王爷详谈,应该提什么样的条件……”
……
从运河乘船南下,至滨州段转乘火车,不过一天的功夫就来到了济南府,京营的驻地就在济南城西郊,旁边竖着一根标杆上面写着“军营驻地,闲人免进”,而在一座牌坊样的建筑前面,则是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
“好像是很吓人的样子啊,少爷!”身边跟着的小厮,都被这个军营肃杀的气氛给吓了一跳,有些畏葸不前,王博索性让他等在这里,自己上前询问。
“两位是京营将士吧?”王博拱手问道。
那两名士兵抬头行了一个标准军礼,说道:“是的,请问你有什么事情?”
王博说道:“如今北海王爷是不是就在这里,我想见一见他!哦,我是江南商会的王会长的儿子,我叫王博,这次是代表了江南商会和北方的英国公、成国公以及乔文秀乔先生都诸位商界贤达,前来与王爷议事!”
“好的,请您稍等!我去通报一下!”说完,一个士兵仍然保持着持枪肃立的姿势,另外一个人则已经转身跑了进去,这让王博有些意外,原本来到军营,他就准备了一些金豆子,毕竟如今银票已经让汪文言弄得没办法兑现了,只有这种真金白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没想到这些士兵看起来虽然肃杀,待人接物却十分的有礼,甚至是有几分书卷气,这倒是让他感到了朱由崧治军的不同之处,难不成王爷是把军队搞成私塾了?
不一会儿,先前进去的那个士兵便跑了回来,将王博带到了接待室,并且有勤务兵为王博倒上了茶水,虽然是些茶砖掰下来泡成的茶水,喝一口,就满嘴苦涩的茶叶碎屑。
此时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撩起后摆坐在藤椅上,笑道:“王先生,军营当中一切从简,这茶叶是有些怠慢了,还请原谅则个!”
“您是……”王博看着那年轻人不禁有些不太确定,他的确是没怎见近距离地看到过朱由崧,而朱由崧这些日子成长的也有些太快了,因此认不出来也是正常。
朱由崧笑道:“王先生,你不是刚刚还想找我吗?怎么我来了反而认不出来了?是不是有些叶公好龙的意思?”
王博也没想到朱由崧会这样直接进来见他,而不是让他去觐见,这不禁令他一惊,连忙站起身来,朱由崧连忙摆了摆手,说道:“王先生,有什么事情,我们就这样说,别拘束,我原本就不喜欢这些动不动就跪拜的礼节!”
王博苦笑道:“王爷平易近人,王某却有些如坐针毡了!”
朱由崧笑道:“习惯了就好,客套话也不多说了,王先生这次来军营,究竟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谈?”
王博也点了点头,说道:“王爷,这次北京城里的太子殿下,倒行逆施,他居然把银行和交易所都查抄了,而我们想要驳回他的做法,却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连议会也查封了,这让江南商会和北方银行的几位股东都损失惨重,所以我们准备全力支持王爷,只要王爷能够答应我们一个小小的要求!”
“什么要求?”若是普通的皇室人员,必然会勃然大怒,因为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求百姓无条件的臣服于他们,服从他们的命令,什么时候臣子居然敢对他们提要求,不过朱由崧却对这种事情看得十分正常,政治原本就是交易和妥协的过程,既然人家支持自己,那么有所要求也是十分正当的。
王博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们的要求有两个,第一我们需要议会的权力扩大,我们需要的权力扩大是在三个方面,第一从法律上确定议会可以审议驳回内阁提案,第二,内阁每年都需要向议会报出自己的财政结算和财政预算,我们要明白我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了,毕竟我们是为朝廷纳税的人,我们有理由知道这些钱有没有被那些官员贪墨挪用!第三,我们需要弹劾内阁的权力!”
“弹劾内阁?”朱由崧不动声色,心中却有些惊异,这些商人还真是够胆大的,这步子是不是太大了,这可不是自己打算要走的路线,这根本就是英美的资本自由主义,而自己原本打算的是走那种王朝社会主义的路线的,如果议会的权力过大,恐怕之后福利政策的推行就会难上加难,这还真是事与愿违。
朱由崧说道:“弹劾内阁?罢免内阁,那原本是帝王的权力,如今你们可是要从帝王手中夺取这个权力……这么说,如果我答应了你,皇爷爷就只能提名内阁阁员,如果你们不满意,随时能够把他们赶下来?你们凭什么认为,我会答应这个条件?”
面对朱由崧咄咄逼人的发问,王博反而平静了下来,用平稳的语气道:“很简单,王爷心怀天下,王爷也有自己一套治国办法,而我们所作所为,不过是迎合了王爷的主张!”
朱由崧不置可否,说道:“那么第二呢?”
王博索性也豁出去了,直接说道:“我们需要确定个人财产不容侵犯的法度,个人犯罪,可以判刑斩首,不过不能抄家,当然我们也希望日后国家法律在株连方面有所改变,毕竟正是因为株连,才让太祖皇帝名声受损……”
朱由崧摇了摇头,笑道:“你们啊,你们的这些要求,我都能够答应,不过你们别忘了,你们只是想到了在大明律上面建立这种条例,却没想到法律上的条文也是可以修改的,就算是今天我答应了你们,等日后我另行找人将其改掉,你们又能奈我何?”
“有这么无赖的吗?”王博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朱由崧却道:“别以为我再跟你说笑,就算是我不会这样做,那么日后的帝王呢,他们下旨修改法律条文,岂不是再简单不过了!”
王博也不禁一惊,是他们想得太过简单了,不过王爷主动提出来究竟是什么意思?王博不禁疑惑地看着朱由崧,朱由崧却笑道:“不用怀疑,在我看来,大明朝的政治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平衡的过程,之前大明朝的财政不足,百姓都无力赈济,实际上也是因为没有你们这些人的参与和纳税,才导致这样的,既然你们选择了纳税,那就有资格参与国家治理当中!而帝王虽然被人称为天子,实际上也不过是个凡人,如今国家正在向工业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商业当中,日后甚至会达到整个大明人口的两成,三成、甚至是五成以上,而这种工业化国家的管理也越发复杂,一个人根本没办法,也没那个能耐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工业化帝国,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制度!”
王博此时也对朱由崧的思维吸引住了,只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治国方法,他虽是商人,不过已经是一个大商人,任何国家政策的改变都会对他产生莫大的影响, 因此他自然想知道朱由崧的真实想法,不禁询问道:“那应该如何,才能够做到?”
朱由崧说道:“很简单,第一设立上议院和各级法院体制,上议院由精通大明律法的老牌法官和名望学问俱佳的学者组成,由他们负责制定和修改律法,不过他们的律法修正案必须要经过下议院的审核才能予以通过,第二则是建立一个法上之法,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皇族与你们百姓签订的一个契约,这个契约日后将成为我们大明存在的基础,任何法律如果违反了这个法上之法,那就等于无效!”
王博说道:“可知这都是没办法马上做成的事情!”
朱由崧微微一笑,说道:“我可以在这里就跟你签订一个契约,你应该早已经准备好脚本了吧?”
王博脸上颇为尴尬,不过仍然拿出了一份文件,朱由崧查看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只要再补充下就可以了,不过同样的我也需要你们配合我做两件事情,第一是盐政的改革,第二则是陕西的赈灾和移民,这两件事情,如果你们同意,那么一切都好说!”
若是在之前,让议会达成这两个吃力不讨好的提案,议会上肯定会让反对声淹没了,不过在此时王博却十分干脆地答应了朱由崧的要求,因为他们得到的东西,要比失去的多得多。
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之后,朱由崧马上就开始了修筑从济南到北京的铁路,只要铁路一通,所有的重装备和人员在一天之内就能够运到北京,而且可以马上投入战斗,这的确是一个好法子,而且是步步为营的方法,实际上却是在逼迫朱常洛放弃京城和皇位投降,毕竟朱由崧也不想要一个打烂了的皇城。
与此同时,朱由崧也打出来“忠君诛逆”的口号,当然他提出的忠君可不是对朱常洛而言,朱由崧发出的檄文当中,明确表明了万历皇帝消失的蹊跷,要求派遣名望清高的名士会同三法司一起查处此案。
发出檄文之后,各地的督抚和按察使布政使还在观望,不过山东、河南、山西甚至是遵化永平附近的州府地方官也都纷纷支持朱由崧的,至于其他的官员,朱由崧也并不担心,按照明朝的制度,他并不怕体制内的官员有甚么异心。
对于朱由崧的咄咄逼人,朱常洛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让韩庚和汪文言抓壮丁来扩大禁卫的人数,而老百姓知道了朱由崧步步紧逼,没人愿意当这个禁卫,就算是抓到了人,也没有枪支弹药和军需补给。
商人手里有粮有布,有枪支弹药,不过就是不卖给北京城的禁卫,即使招再多的禁卫,也只能拿着木棍跟人家相斗。对此朱常洛已经无计可施,他能够做的就是趁着这段做皇帝的日子,今朝有酒今朝醉,纵情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