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万

9.2 辽东将门养育大清崛起

书名: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字数:5120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3:02

毋庸讳言,明末最大的战略局势剧变正是后金的崛起。后来后金发展成为清朝,入主中原取代了明朝。

所谓后金,其实最初是东北的一个小部落。东北是古代鲜卑、契丹、女真等强大民族的发祥地,后被蒙古征服。蒙古帝国崩溃后,东北裂解成无数零散的小部落,这些部落到底是蒙古、契丹、女真还是朝鲜或者渤海的分支已无从考证,明朝将他们泛称为女真。后金(清)最早可考的祖先叫猛哥帖木儿,蒙古封其为斡朵里万户,所以后来很多人认为他们是蒙古的一个分支。明太宗永乐三年(1405年),猛哥帖木儿入贡,授建州(今辽宁朝阳)左卫指挥使。明朝把很多部落建成卫所,但实际上不在正规明军体系之内。这些部落领主继续领有原部落,部落民仍是他的私有财产而非国家公民。朝廷发给这些领主一些俸禄,需要用兵时他们也有义务率私兵参战,立功了更有奖赏。当然,他们需要用钱、用奴隶的时候也会入关来抢。所以这是一种且战且和的羁縻关系。

整个明朝的主要陆上防御对象是蒙古草原上遗留的无数蒙古部落,大蒙古帝国崩溃后,草原上不说一千,至少也有八百个部落。这些部落一旦被某个强人统一还是相当强大,明朝依托长城工事,设立了九个重要边镇: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也称山西或三关镇)、延绥(也称榆林镇)、宁夏、固原(也称陕西镇)、甘肃,实际上后来增加了昌平、真保、山海、临洮四镇,但习惯上仍称“九边”或“九镇”。早期九边的重心在中、西方向,陆军名将杨洪、石亨、王越、仇鸾、曾铣、马林、杜松都是镇守中西部的几个镇成名,因为主要的蒙古部落都集中在这几镇对面。至于东北早已不复辽、金的强大,零散的女真部落构不成太大威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事情正在起变化。中西部的蒙古部落其实也都是逞蒙古帝国之余威,两百多年下来,分裂、内斗越来越严重,整体实力也越来越衰落。相反,东北的女真部落一直惨淡经营,随着大明和蒙古的各自衰落,他们反而蒸蒸日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一旦统一起来,恢复辽、金的态势,其强大不言自喻。

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汗入贡标志着东北亚局势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长城东段的战乱渐少,大明、蒙古、女真都迎来了一个经济大发展的阶段。明神宗“万历三大征”更是女真崛起的黄金机会,就在这时,李成梁来到了辽东战场。

李成梁,生于明世宗嘉靖五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526~1615年),辽东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人。李成梁本有世袭铁岭卫指挥佥事军职,但怀揣着进士梦奋战科场多年,可惜直到四十岁都没上演范进中举,只好放弃理想,参军报国。从李成梁身上也可以看出明朝的卫所制度已经崩坏。唐宋兵制是国家出钱招募公民自愿来参军,明朝则出现了很大倒退,设计了一套军户卫所制,即一些国民被划定为军户,世袭军职,每一代固定出一个男丁来承袭这个军职(当然,这个所谓的军职大多是普通士兵)。每百户编为一个百户所,数个百户所编为一个千户所(共1200户),数个千户所编为一个卫所(共5600户),数个卫所编为一个都指挥使司。全军的每个职务,上至指挥使,下至百万士兵,理论上都是世袭的,一个人离职了他儿子接着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和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严重脱节的制度,由于市场上有找到更好工作的机会,很多人并不承袭祖传的军职,比如像李成梁这种,不但不承袭军职,朝廷还允许他参加科举。要是他考上这一户的兵源就自动消失了,要是他考不上一直考或者出去找工作了你也拿他没辙。明中后期兵源紧张,朝廷只好重启募兵制,但明朝又没那么多钱,所以呈现出一种兵制完全崩溃的惨状。而来当兵的大多是在社会上找不到更好工作的人,来也是来吃军粮混日子的,兵源数量和质量都极低。更可怕的是,这些人既然只是把当兵当做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那他们的目标取向是保家卫国还是赚钱呢?

这种慵懒腐糜的风气很快会蚀透一支哪怕传承自徐达、常遇春、明太宗、戚继光的铁军。由于兵源枯竭,辽镇不敢随意处罚败兵,甚至容许逃兵“戴罪立功”,后来大家发现临阵脱逃已经相当于无罪,渐渐军纪无存。辽东边军的训练也几近废弛,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校阅辽东兵,让30名火枪兵在75米射距上每人发射3发,共90发,结果只有一发上靶!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军人,这就是一帮专门来吃军粮的饭桶!

不过就李成梁个例而言,参军是一个正确的人生选择。李成梁奋战辽东二十二年,累官至辽东总兵官,立功无数,能让皇帝告捷于太庙的大胜就有十次,号称明朝后两百年军功最盛的边帅,封宁远伯,授太子太保、都督同知,世荫锦衣都指挥使。但李成梁也开始变得骄横无度,不但在军中一手遮天,甚至连东北的商业贸易都要统一到他家的盘子里,大有将辽东建成他李家藩镇的势头,于是遭到大量弹劾。朝廷对他的处理应该说很合理——将其召回京师闲住,保留宁远伯虚衔。“万里三大征”开启时,御史梅国祯举荐李成梁统兵,但给事中王德完坚持不可。最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出战,参加了三大征中的两场,屡立奇功,威震四海,成就不在其父之下。

除李如松外,李成梁的另外几个儿子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以及部将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等都在三大征中立功无数,加官进爵。结果三大征下来,辽东军中的李成梁系将领更加强盛。另一方面,李成梁免职十年间,辽东各部叛乱频繁,朝廷八易辽帅均不能镇抚,最终首相沈一贯只好请出了75岁的老李。老李一回辽东,立马讨平几股大的反叛势力,重塑和谐辽东,自己也加官至太傅。

其实这其中奥秘并不复杂——整个军事指挥体系已经成了李成梁体系。明朝号称文官掌兵,但军职都是世袭,两百多年过去,很多军官都是十几世的世交,你一个空降文官怎么撬得动呢?而且随着整个社会风气的糜烂,尚方宝剑恐怕真不如私人感情好使。明思宗想调韩爌、钱龙锡等阉党仇人来整治阉党,他们尚且不卖力,你区区一个辽东巡抚、经略凭什么让辽东的老军头们卖力?

仕途起落的李成梁肯定也会思考这其中的个人得失,他清楚他在辽东就是威风八面的大帅,在京师就是混吃等死的宁远伯,他的身份始终是一名职业公务员而不是分封建国的领主。尽管不断立功,官爵噌噌噌地涨,但朝廷一纸调令,什么势力、威望全都成浮云。中国的这套公务员体系号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换谁来都差不多,但现在辽东不就离不了我老李吗?但再需要我,也不会让我当这里的国王,我最多过过土皇帝的干瘾,朝廷一纸调令,随时还是可以让我离开。但朝廷不是不能调我,我却可以让朝廷不敢调我!只要辽东需要我一天,我就能在辽东做一天土皇帝。那么,我就要让他一直需要下去。从此,辽东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其实各部落并不是被李成梁镇抚安宁,而是和他暗通款曲。李成梁默许诸部发展,甚至劫掠汉民,诸部则时不时让他打一下立军功。在朝廷看来,李成梁不断地立军功,维持着辽东的和谐,没他真不行。但实际上,这些部族正是在李成梁的抚育下茁壮成长。这就是所谓的养寇自重。

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无疑是李成梁养寇战略最大的受益者。《清史稿》称努尔哈赤也被李成梁抓过,但因为长得英俊,被李夫人偷偷放了,然后就崛起了。但更多研究认为他早已归附李成梁,正是他带着李成梁打残了女真诸部,所以在女真内斗中脱颖而出,一统诸部。经过李成梁数十年“经营”,东北蒙古、女真各部斗争激烈,又逢严重小冰河期,可谓民不聊生,相对强势的努尔哈赤趁机大肆兼并,实力越来越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卒,这下再也没人管得了努尔哈赤。第二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覆育列国英明可汗”,年号天命,由于当时他自称是宋代女真族的后裔,所以国号“金”,史称“后金”。从此,后金取代蒙古成为明朝最大的边患。

辽东战场的形势当然不是明军守着长城,后金天天来打这么简单。朝廷、后金、东蒙古诸部、朝鲜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战和博弈关系。对于后金,抵住朝廷的征剿,争取东蒙古诸部,发展壮大自身是基本战略。而对于辽东的将门子弟而言,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局面,朝廷越重视辽镇,投入的资源越多,他们报账就越愉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朝廷因辽事紧急,加派“辽饷”,即每亩田加征银九厘,全国共520万两,全部投入到辽东战场,辽镇将门笑开了花。后来明思宗又以练兵和征剿高迎祥、李自成农民起义为由加征了“练饷”和“剿饷”,合称“三饷加派”,共计一千七百余万两,是正常赋税的五倍!正如前文所说,这多出来的五倍都从田税中挤,一分都不是从商税中来的,正在忍受小冰河期连年旱灾的农民阶层即将被压断腰,就差两个人了——哦,不差,高迎祥和李自成刚才已经提过了。

不过这些情况将门子弟不会管,他们只管“三饷加派”这么大的盘子,能切块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当然,对于辽镇具体而言,还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李成梁毕竟死了。尽管辽镇的利益盘子越滚越大,但也需要操作技巧才能尽可能多地切块到自家腰包。朝廷空降些文官来虽然撬不动辽镇的基本盘,但如果他不乖乖做人的话,也很影响我们切块,我们急切呼唤一个能够接替李成梁地位的新辽帅。

而在后金方面,形势也发生了巨变。明熹宗天启六年(清太祖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病死。他的四个儿子代善、阿敏(侄)、莽古尔泰、皇太极继位为四大贝勒,执掌后金八旗联盟,其中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后来称帝,史称清太宗,当时也是八旗联盟的实际牵头人。皇太极疾速改变了东北的局势,首先是统一后金内部,并改名为满洲帝国(Manju),汉名清。击败了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林丹·巴图尔,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领主共尊其为博格达·彻辰汗,相当于又统一了蒙古。皇太极弃用了努尔哈赤四面出击的暴躁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尽管时值严重小冰河期,但东北还是有一个优势——肥沃的黑土地,东北的耕作条件比关内的河北相对要好。皇太极采取优惠政策大肆招徕,不少汉人、朝鲜人跑到东北去种田——内地的田赋实在太重了!皇太极在满洲八旗的基础上,又设立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使得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都融入了满洲。

军队建设方面,皇太极也颇有建树。后世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八旗军的优势是骑射,这可能是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我满洲以骑射为本”一句的误导,他这句其实指的是锻炼身体,不是军事建设。恰恰相反,建州女真早期对阵蒙古部落,优势就在于东北铁矿发达,打造了一支强大的重装步兵。后期清军对明军的优势更在于**武器,大量的汉人降将带去了火器部队和战术战法,以及火器制造方法,配合东北极高的钢铁产量,打造了一支堪称17世纪初最强大的重装火器部队。皇太极重用汉人炮手,规定来投的一等炮手赏银80两,二等炮手赏银50两,管红衣炮甲喇章京(相当于明军的参将)各赏牛一头、妇女二口。相比之下,明军的先锋营精锐士兵月入才二两银子。当时贵金属通货膨胀很厉害,银价已经严重下跌,但腐朽的明朝仍然不涨工资,导致优质兵源涌向敌方,军事形势就此逆转。法国史学家勒内·格鲁塞(René Grousset)名著《草原帝国》(L' Empire des Steppes)将满清列为人类历史上三大“**帝国”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军事因素——棉花。宋代从印度、阿拉伯引进了粗绒棉(也叫亚洲棉),但产量低、纤维粗,在中国推广不多。晚明又从美洲引进了长绒棉(海岛棉)、细绒棉(陆地棉),非常适合中国种植,大面积推广,配合江南的机械织造工艺,明末的棉花产量剧增。皇太极深知东北寒冷气候对战局的影响,购买了大量棉花,升级军服。通过图4可见,八旗兵的装束包裹全身,尤其是连接头盔的高领,耗费大量棉花,但保温效果确实很好。反观明军,直至明亡都没有普及全身棉衣,甚至有资料称有些部队穿着短袖。试想,在严重小冰河期,一支穿着短袖的部队和一支穿棉衣的部队相遇,哪需要什么**帝国,我先看着你冻僵了再战。无数军事家都论证过,后勤装备是大规模战役的决定性因素,更是一个超级大国军事战略的重点,明朝比起后金虽是庞然大物,但由于自身的腐败,军事建设尤其是后勤装备方面出现了严重短板,实际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清军,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什么,您说大明皇帝战至缅甸,不穿棉衣?好吧,这次算您说得通。

图4 八旗兵军服模型(拍摄自沈阳故宫)

不过皇太极还是有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就是盘踞在朝鲜打游击的毛文龙。毛文龙于天启元年(1621年)率197人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后金万万没想到明军会出现在大后方,被毛文龙乘虚攻克了镇江(今辽宁丹东)。紧接着毛文龙又收复附近的宽甸等六堡,一时名声大振,辽东汉民纷纷来投,在后金东面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根据地。从此只要后金一进攻蒙古或辽司,毛文龙都会围魏救赵,成了后金的跗骨之蛆。皇太极无法在战场上正面击垮毛文龙,他也需要一位贴心的辽帅,能够帮他治住毛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