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5.5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明武宗一朝,堪称游龙戏凤,文恬武嬉。其实朱熹子之后最伟大的一位圣贤,就在这个时代,他并不是默默地注视着人类,而是非常积极入世,甚至可以说恰恰是在正德朝的疾风恶浪中悟道成圣。
他就是王阳明(王守仁)。
王阳明在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末科殿试中考取了第二甲第六名的好成绩,遗憾的是由于唐伯虎作弊一案,朝廷中断了一届庶吉士考选,失去了直接进翰林院工作的机会。作为新科进士实习半年期间,王阳明便就西北边事条陈了八个事项,体现了在军事方面的深刻见解。实习期满,王阳明正式上任刑部主事,不久因病休假了一段时间,回朝改为兵部主事。
王阳明回朝不久,朝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刘瑾擅权用事,驱逐大学士刘健、谢迁,给事中戴铣等二十一人上章力陈不可。刘瑾将这二十一人逮入诏狱,准备治罪。这时,一位六品主事勇敢地站了出来,独自一人上章要营救这二十一人。这就是王阳明。
当然,以王阳明当时的能量还远远不足以和刘瑾相抗衡,刘瑾将王阳明杖责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龙场在今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离贵阳38公里,当时是汉、苗、僚等多个民族、部落杂居的地区,非常蛮荒。驿丞更是非常卑贱的未入流品官,主要负责迎来送往、车马仪仗。清朝甚至规定满人不得为驿丞,可见对这个职务的鄙视。而且刘瑾还派了人一路追杀,还好王阳明机敏,躲过了追杀,终于顺利到达龙场。
到了龙场后,王阳明并未因为仕途受挫就心灰意冷,而是继续斗志昂扬地工作。他在蛮荒地区主动担当起了教化蛮夷的责任,迅速提高了当地的文明水平,让夷民睁眼看世界,走出大山。当地夷民感恩戴德,他们不懂得中原建祠立庙的做法,便纷纷伐木为屋,送给王阳明住,以表感激之情。王阳明的工作既造福了一方生民,也为明王朝拓展巩固统治基础作出了巨大贡献。明朝的羁縻区非常大,但汉化水平一直很低,甚至一些宋代已经汉化的地区又退化成部落统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地方官不尽责,缺少王阳明这种深入蛮荒,教化夷民的奉献精神。
而在龙场这个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王阳明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急于设法离开这个鬼地方,反而是静下心来思索人生价值、宇宙哲理,结合之前的种种遭遇,现实与理论得到完美的结合,无数圣贤大道在他的心中流转阴阳,融汇贯通,终于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代宗师,与孔孟程朱比肩。后来王阳明给每位学生讲学,都要讲到这段独特而又重要的经历,称之为“龙场悟道”。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没有哪位伟人成长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那是属于庸俗的享乐人生。孔夫子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于切肤之痛中感悟凝成对人生宇宙的终极思索,以成至圣。朱熹子生在南宋,面对金瓯残缺,万姓南望,自身还被权相韩侂胄所逼,遭到“庆元党禁”的打击,学说被斥为“伪学”,但坚持不辍格物致知,终于贯通天地,成为一代圣贤,将人类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提升了一个重要层次。王阳明的悟圣之道也和他们一样,首先要通过刻苦的攻读,准备好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切实的感悟将理论知识融入人生宇宙的大道中去,知行合一,方能悟道成圣。在清官和贪官的斗争中,贪官有时会一时得逞,将清官压制住。但清官不能就此畏缩,也不能就此自暴自弃,这种磨练反而是对心性道理的一种提升。王阳明和张鹏同为进士,他们之间最大的差距不在于学识,而在于这种面对人生的心性。王阳明在龙场的出色工作,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基层小吏,只要心怀圣贤大道,身负治世绝学,哪怕是在再蛮荒的地方也能干出伟大的业绩。我们常说的当官要有担当,不在官位大小,哪怕是驿丞这种不入流的卑贱职务,一样能把一身才华奉献给社会。
王阳明的这种成绩自然也会有回报,在龙场悟道五年后,王阳明转任庐陵(今江西吉安)知县,重回流内,后屡迁南京刑部主事、吏部验封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南京太仆少卿、鸿胪卿。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兵部尚书王琼举荐王阳明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今江西南部),南赣属于南岭井冈山区,盗匪极多,王阳明大展军事才华,剿平了很多称王的大盗,晋升为右副都御史。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叛乱,占据了南康、九江等重镇。王阳明率地方部队仅用35天讨平,生擒宁王。本来王阳明应该以宁王进行献俘仪式,但贪玩的明武宗却自封为威武大将军,以“朱寿”之名出征,随行的威武副将军江彬、许泰,监军太监张忠等近臣想抢功,而且他们都受过宁王的贿赂,怕王阳明揭发他们,于是合谋诬王阳明与宁王勾结,见宁王不行了才翻脸把宁王抓起来。后来他们发现这故事编不圆,又想出一个主意让王阳明先把宁王放了,然后让明武宗亲自去抓一次。王阳明知道他们坏点子多,于是提前找到明武宗亲信太监张永,让他代表皇帝接受宁王献俘,并赶往南昌觐见。张忠、许泰已经先到,见了王阳明很不高兴,煽动京军刁难他。谁知王阳明与京军亲如兄弟,京军皆称赞王都堂的美名,不再去刁难他。
许泰、张忠见了王阳明,阴阳怪气地问:“宁王富甲天下,他的积蓄现在在哪儿?”暗指被王阳明私吞了。王阳明不慌不忙答道:“朱宸濠把钱都拿来送给京师要人,约为内应,这是可以回去调查的。”许泰、张忠没想到被戳中软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他们又寻思王阳明是个文儒,必然不会武功,于是非要让他当众表演射击,想让他出丑。王阳明徐徐站起,三发三中。观摩的数万京军欢声雷动,许泰、张忠更加沮丧。近臣们还想方设法不让王阳明与明武宗见面,引诱他作出一些错误动作,想诬蔑他要趁皇帝出巡谋反。但王阳明问心无愧,一概不上当,明武宗也说:“王阳明是道学大家,怎么会谋反?”所以真正的读书人不要怕那些没文化的奸人,只要修持自身,你懂的境界他不懂,其实他是斗不过你的。
不光是这些奸臣,还有一些正直的重臣也颇忌惮王阳明的大功。王阳明的文名当代第一,现在又有军功卓著,确实令旁人心忌。首相杨廷和堪称一代名相,但就是不太喜欢王阳明。论功行赏时,王阳明获封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阶官)、柱国(从一品勋官)、世袭新建伯(爵位)。明朝对爵位控制很严,必须立战功才能封爵,文臣官再大也不行,王阳明是明朝仅有的三位文臣因军功封爵的例子(他之前有两位是靖远伯王骥、威宁伯王越)。但不知为何,朝廷却不给他颁发世袭铁券,也没有兑现一千石的岁禄。对此,王阳明刚开始很愤怒,但很快又一笑了之,圣人的境界岂能容不下人间的这些许小动作。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广西又爆发了土酋卢苏、王受叛乱,总督姚镆不能平定,朝廷又只好请出55岁的王阳明以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前往平叛,这一次才总算补齐了拖欠的铁券、岁禄。
讨平两广的这次叛乱后,年迈的王阳明退休回家。明世宗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在路过南安(今江西大余)时病卒。弥留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只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江西境内的军民皆穿着麻衣为他戴孝。王阳明卒后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孔庙。
从理学的角度讲,王阳明是哲人、伟人、圣人,但从职业生涯来讲,王阳明和万千官吏一样,同是官场中人。他的仕途还比一般人更加坎坷,考上进士便被唐伯虎作弊案影响,没有机会考选庶吉士,授官后又立即遇到刘瑾当权的黑暗时代,他本人也触怒了刘瑾,一度被贬至蛮荒,甚至经受过刘瑾追杀这样的重大危险。王阳明的仕途,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和贪官猾吏作斗争,他也遭受了大量不公正待遇,甚至后期连杨廷和这样的名相似乎也不给他好脸色看,真的是全世界与我一个人作对?
即便如此,王阳明也并没有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愤青,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继续用一身才华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并且不断完善升华内心的境界。贪与廉的斗争是残酷的,也是磨人心性的。我们在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号称自己看了很多社会官场的阴暗面,看多了就什么都不信了。这其实不是见多识广,没什么值得卖弄的,这只是心性不坚而已。还有一些人在现实中受了一些不公正待遇,就感到委屈,以至怨天尤人,痛斥社会黑暗,官场腐败,不再值得为之奋斗,从此自暴自弃。这一类的典型就是张鹏,这种人值得同情,但绝不值得四处兜售。其实很少有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能超过王阳明,但王阳明也并没有就此自暴自弃。别说什么王阳明是圣人,在这个问题上他恰恰很有平常心,生擒宁王后封爵,朝廷不给铁券岁禄,王阳明也一时“愤甚”,只不过愤归愤,他没有就此成为愤青,而是继续好好做官,直到七年后朝廷又需要用到他时自然就能拿回自己应得的待遇。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比不上大义凛然的岳飞、于谦,更像是一个普通官僚,只不过他更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才华应该用在何处,而不是纠结于所谓的待遇,才能做到始终不忘初心,知行合一。
正与邪、贪与廉、善与恶的斗争其实很不公平,因为这种斗争对正义的一方不光是肉体、仕途的危险,更是心性的磨难,置身其中经常会让人倍感抑郁,难以为继。但王阳明向我们很好地展示了处处遇到心障时应该如何调整心态,洒脱上路,不忘初心地继续前行。王阳明在逃脱刘瑾追杀后,逃上海船,又遇海啸,疾风恶浪之中他写下了这首《泛海》,希望能与那些正在为正义负重前行的人们共勉: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