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作者:山泽 | 分类: | 字数:265.9万

第254章 死的不冤

书名: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作者:山泽 字数:4363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39

朱家的刀何时收鞘过!

老朱和朱标这爷俩又不是什么好脾气的。

偏是朱标继位,暂施仁政,宽济天下,这便让那些粮商觉得新帝仁慈甚至软弱。

趁着全国需粮之时囤积粮草,只等前线告急,只等朝廷为粮发愁,只等大明百姓无米下锅,饿殍遍野之时,这些粮商再抛自家存粮以求暴利。

他们当真觉得老朱家是吃素的?

还是朱标仁政过多,让这些粮商崽子们以为朱标软弱可欺?

倘若换成是老朱。

倘若此时朝堂皇位上坐的是老朱,当知道这些粮商竟然是这种打算。就凭老爷子那性子,不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都对不住洪武大帝这四个字。

“陛....陛下.....”

“索性朕便直说了吧!”

就在刘伯温迟疑出声之际,却见朱标清了清嗓子,看向百官朗声说道:“三月过后,我朝秋收各地得粮必是往年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

“三月过后,我朝粮价当是百年最低。”

“然而眼下是个什么情景?”

朱标自问自答,眸光也带着几分冷意,沉声斥道:“偏是秋收鼎盛在即,眼下我朝粮商却还故土自封,守着他们名下的存粮宁死都不放手,只等前线军粮告急,只等我朝百姓无米下锅时,他们好趁机售粮,坐地起价好谋求暴利。”

“诚意伯谏朕以朝廷出面售卖低价粮乃是断绝民间粮商活路!”

“恰恰相反!”朱标猛然一顿,音量也提高许多道:“朕抛售低价粮乃并非断绝粮商活路,相反还是给他们最后一条生路!”

“三月之后,粮价必然暴跌。”

“朕所售之粮虽名为低价粮,可价格却也只少了一成。”

“倘若此时这些粮商能同朝廷同心同力,一并抛售低价粮,他们也不至于赔尽本钱。同样也能让百姓得到实惠,让前线所需军粮更加充足。”

“可若他们仍将朝廷视作对手,依旧抱粮宁死不愿撒手。”

“那三月之后民间粮商倾家荡产,也不过只是死有余辜!”

朱标语调清晰,声似洪钟大吕震彻寰宇。

在场百官听到朱标所说,心中自然也有判断。

与朝廷背道而驰,想要趁机发国难财,如此说的话那些粮商还真是死有余辜。

“陛下英明,臣等妄言,求陛下降罪!”

大殿沉寂片刻后,刘伯温率先拱手请罪。

可就在朱标微微一笑,打算出言恕他无罪之时。

却见刘伯温猛地抬眸看向朱标,再次出声道:“微臣斗胆,敢问陛下可是要让朝廷插手民间商贾!”

“嗡~”

伴随刘伯温此话一出,李善长、宋濂、高启、詹同,朝堂上站着的不少官员心中都是咯噔一声。

饶是朱标脸上也顿时露出几分不悦。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李善长心中默默想道,同时一双眸子低垂,小心谨慎却又很是仔细的观察着朱标的表情变化。

片刻沉吟过后,朱标也不想扯淡,索性低沉着嗓音不悦默认道:“若如此,诚意伯有何指教?”

“微臣惶恐,微臣不敢。”

“陛下英明远胜古之明军,陛下文韬武略皆非微臣所能及.......”

刘伯温向来不会吹捧奉承,但凡他如此开口,那接下来必有极大转折。

明白这点,李善长终是有些不忍这位老友触怒朱标。

不等刘伯温说完却见李善长忙出声打断的同时,默默给刘伯温使眼色道:“伯温啊,陛下心中自有打算,你我之见远不及陛下,不可妄言!”

“韩国公所言极是!”

刘伯温看向朱标,愈发严肃说道:“陛下目光如炬,能见万里之明,臣等自不能及。”

“然臣虽短见却不忘忠君体国,却不敢避讳不言。”

朱标斜睨了李善长一眼,示意他闭嘴。

同时脸上不悦夹杂着几分不耐烦,冲刘伯温直截了当道:“诚意伯有话直说便是。”

“是!”

刘伯温理了理官袍,看向朱标表情郑重出声道:“民间商贾自有规范,若朝廷插手介入,或不可为。”

“倘若龙椅上坐着的是像陛下这般爱民如子的圣主明君那便是万民之福,可若是皇位上坐着的乃是苛政之君,朝廷插手商贾之事只会让百姓愈发民不聊生。”

“微臣斗胆,敢请陛下设想一二。”

“倘若后世君王有一苛政残暴之君,那朝廷插手商贾,岂不是让残暴苛政君王直接取利于民?”

“提高粮价,断绝民生。垄断货物,哄抬物价。”

“此番种种虽未施以苛政重赋,却依旧能让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甚至.....”

刘伯温情绪激动,瞳孔微微有些颤抖继续道:“苛政重赋,百姓自有切肤之痛,自会请愿进言,以达天听。”

“然通过商贾取利于民,宛若温水煮青蛙,百姓不知不觉间便也发现自己无有生路。”

“臣敢问陛下,陛下究竟是恩待百姓,还是将天下百姓视作家奴,所有钱财予取予求!”

第254章 死的不冤

声音落下,大殿一片寂静,百十人的呼吸声都静的微不可闻。

此时此刻,也唯有朱标双眸冒火,怒火好似凝成实质,如今正蒸腾燃烧。

包括朱标在内,任谁也没想到刘伯温竟会说出如此狂悖之言。

将天下百姓视作奴仆,所有钱财随时凭心而取。

此言不可谓不狂悖。

甚至有指着朱标鼻子骂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

朱标还知道刘伯温这话依旧留有几分情面,他终究没有直接说透。

苛政重赋,百姓能清晰感受到,请愿上言以达天听倒还算是温和之法。

似元末那般,各地纷纷暴动自立,豪强割据才是最为直接。

而且刘伯温这话骂的也不是后世那看不见踪影,通过控制商贾取利于民的苛政之君。

刘伯温这话骂的分明是朱标,是利用奇思开辟此等愚民之法的朱标!

苛政重赋是长刀割肉,百姓觉察到痛后方能觉醒。

可借力商贾便是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间便让百姓没有活路,而且这样也不会有暴乱的可能。

这话就差说朱标乃是一个一心只想朱家朝廷稳固,不顾百姓死活的吃人食髓的昏君!

一时间。

朱标怒火攻心,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的同时胸膛也跟着剧烈起伏。

自己本是不想让商贾愚民,随意搅弄商业,拿捏百姓,对峙朝堂。

怎的在刘伯温看来,自己却成了一个眼中只有朱家统治,压根不管百姓死活的恶人!

当看到朱标被自己气的说不出话,半晌都只是站在原地,一双虎目死死盯着自己。

刘伯温也知自己言过,当即跪地。

“微臣死罪......”

就在刘伯温跪地的瞬间,朱标冷哼一声,随即一甩衣袖,竟直接拂袖而去。

而看着朱标转身离去的背影,殿内百姓却都是一脸的茫然。

任谁都没想到,朱标竟会如此孩子气的丢下朝堂百官转身离去。

任谁也不觉得,如此任性之举乃是平日稳重,谋略深远的朱标能做出来的。

“这....”

“陛下这是何意?是今日暂且散朝?”

朱标刚离开时,殿上百官还因朱标震怒不敢多言。

可半炷香后,却也有几分耐不住性子,相互嘀咕道。

“眼下我等就走还是等陛下回来?”

“陛下那般震怒,即便回来也是....也是......”

“不得喧哗!”

就在众人盘算朱标突然离开算不算散朝之时,李善长清了清嗓子,极其郑重出声道:“陛下既未言明散朝,眼下便还是朝会。”

“朝会之上,安能随意喧哗?”

随着李善长声音落下,殿内嘈杂也瞬间被压住。

只不过就在李善长说完这话的同时,目光却带着几分怜悯默默看了刘伯温一眼,随即微微摇了摇头。

“刘伯温,到底还是这个脾气。”李善长心中默默想道。

此刻看向刘伯温的眼神愈发悲悯。

这老腐儒终究不懂什么是人臣之道,也终究不知揣度圣意。

似朱标这样少年英才,少年继位,自始至终从未听到过悖逆之言的少年君主。

朱标又怎么可能容忍有人当众斥责他的不是!

换言之。

此时刘伯温面临的局面比以往忤逆老朱要更加凶险。

最起码老朱沉稳,因爱才之心尚能给刘伯温一条活路。

可朱标这种自负才高的热血少年,脑子一热直接砍了刘伯温,抄了他刘府也说不定。

心中越是如此想,李善长脸上愁容越浓,此时心中不断叹气的同时也是默默摇了摇头。

另一边!

朱标前脚刚离开奉天殿,还未走出几步便猛地抽出侍卫腰间长刀,对着一旁树木用力挥舞了起来。

“儒生误国,安知我心!”

“恶意揣度,当真该死!”

“我何时成了愚民害民之君!”

“他娘的,老子干这一切不都是想让大明鼎盛!”

朱标越说越是火大,最后竟直接对着面前树木破口大骂了起来。

起初还有章法的劈砍,此刻也是胡劈乱砍,最后甚至直接拿脚踹着眼前树木。

“混账!混账!”

就在朱标发泄心中不满之时,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阵极为柔和的嗓音。

“标儿,你这是因何发怒?”

听到马秀英的声音,朱标似泄气的皮球一般,原本震怒的情绪此刻瞬间消散。

转而甚至有些委屈的看向自家母后。

“娘!儿子受气了!”

“刘伯温说儿子是玩弄心术,将天下百姓视作家奴,随意拿捏;将天下财富视作家产,予取予求的昏君恶君!”

听朱标将朝会之事尽数说出后。

马秀英叹了口气,一时竟莫名觉得有些好笑。

被臣子气的离开朝会,想来朱标也是头一个。

不过也是难怪。

从朱标所言,即便马秀英不怎么了解商贾之事,可她却也能听明白朱标让朝廷插手商贾那是一心为了百姓。

再加上朱标对刘伯温极其重视。

如今被刘伯温误解,甚至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顶撞。

朱标自然心头震怒难以排解,所以才做出罢朝这等荒唐事来。

只不过!

马皇后却没急着安慰朱标,反而同样面带愠色道:“那你为何不下令砍了刘伯温!”

“啊?”

见朱标一时愣神,马秀英随即起身,怒声道:“标儿若你顾全君王之民,顾念朝廷重视老臣之心,不想下此令旨。”

“娘替你下这道旨意!”

“来人,传本宫懿旨......”

“娘!”当听到马秀英准备下令处斩刘伯温,朱标忙出声阻拦道:“娘,儿子生气乃是因为刘伯温误解儿子,错看了儿子。”

“儿子一直敬其有才,甚至雄英还未出世之时便拜他当老师。”

“儿子这般器重他,他却如此误解儿子。”

“儿子气的也是这点。”

“如今想想,刘伯温所虑虽是恶意揣测,可却也不无道理。”

“嗯。”

见自家母后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未继续出声,就好似原本就没打算下旨处死刘伯温。

朱标这才明白,自家母后方才不过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

也是看到朱标表情一窘,明白自己的用意。

马秀英深吸口气,笑着宽慰道:“似你那般,你爹先前也是有过。”

“嗯?”

“那刘伯温不只顶撞过你,也曾顶撞过你爹。”

“你爹也多次恼怒,嚷嚷着要砍了那老腐儒。”

“只不过!”马秀英眸光一凝,似带着几分训诫意味般看向朱标道:“你爹却从未像你这般,撇下满朝文武独自回宫!”

“这.....”

“孩儿知错,与父皇相比,儿子是少了几分定力!”

朱标长舒口气,随即冲马皇后拱手道:“娘,儿子这便回奉天殿去!”

就在朱标准备离开之时,马皇后却再次问道:“回奉天殿后,你打算如何处置刘伯温?”

“儿子怎会处置他!”

“以朝廷插手商贾,本就是儿子考虑不周。”

“儿子自会想个法子,防止后世君王借商贾欺民。”

听到朱标如此说,马皇后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便也示意朱标尽快返回奉天殿。

而返回奉天殿的路上。

朱标回想着刘伯温所言,不觉间竟愈发觉得他所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