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奇花记
作者:萧欢 | 分类: | 字数:39.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2章 富贵公子进京,王家想娶“悍妻”
卢子全高调迎二房进门,被有心人大做文章。
御史台弹劾卢子元、卢子全的奏章,少说也有二三十份。有说卢家借机敛财的,有说卢子全“停妻再娶”的。
结果,卢子元回复一个“母病,为母冲喜”,就把弹劾给压了下去……
儿媳气病婆婆,然后跑回娘家,卢家没有休妻,已经算给足了王家的脸面;既然儿媳不在夫家尽孝,“停妻再娶”又如何?
至于说卢家敛财,卢子全迎二房进门,只请了卢氏宗亲;可是他有个做丞相的哥哥,别人要来恭贺,他也拦不住。
卢子元知道,这些弹劾,多半是弟妇娘家的族人搞出来的。
邱慧娘进门那日,卢子全去接王夫人,王夫人不肯回卢家,逼子全去把宅子要回来。
卢子全非但不肯把宅子要回来,还向张家声明:卢训之是他儿子,他签的契约有效;如果王家的人去要宅子,叫他们来找我。
张万里叫苦不迭:五个歌女,只花了三百两银子;而那栋宅子,值五万两银子以上。
这样烫手的钱,他可不敢赚。
本想把宅子还给卢家,又怕伤了卢训之的脸面;还给王夫人,就会惹怒卢子全。
卢子全夫妻失和,已经闹得满城皆知。
“真倒霉。他们夫妻吵架,我特么成了烤鸭子!”
张万里自认倒霉,无论是范阳卢氏还是太原王氏,他都不想得罪。
这座宅子,成了烫手山芋。
就在张万里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富贵公子”王济昀来京了,他弟弟张万成也来了。
“东都四大公子”,向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王济昀知道张万里的难处后,立刻将麻烦揽上身。
“我大哥正想换个宅子,你干脆把那宅子卖给我们。卢家的人情,我们去还;太原王家的麻烦,由我们担着。”
王济昀用五百两银子买下那座宅子。几天后,就搬了进去。
皆大欢喜。
卢家得了五个歌女,张家赚了二百两银子,洛阳王氏得到座好宅子。
王夫人所付的五万两银子,自然是卢家的钱。
王济昀到京不过一个月,就俨然是京中豪门子弟的领袖了;准确点说,是京中花花公子的老大。
“八大名门公子”中几位:
酒仙公子王九信,升级当爹后,喝酒少了;逍遥公子李笑友,婚后成了老婆奴,唯妻是命;无情公子裴无庆,与卢识之订婚后,在努力学习书画;卢诚之、谢金银远游未归……
王济昀有财有势、手段又高,京城豪富子弟迅速向他靠拢。
他大哥王济暄虽然只是京兆少尹,来京的时间也不长;可他的堂兄王世枫、王世柏、王世桐、王世樟,都居高位,在京城的关系根深蒂固。
王济昀来京后,京中权贵子弟、名门弟子、富豪子弟,请帖像雪花一样飞来,累得王济昀想要学“分身术”。
王济昀与谢蓉蓉退婚的时候,二十岁;两年过去,他成了“大龄未婚青年”。
当然,这个“大龄”,是他大哥大嫂认为的。
王济暄进京后的第一要务,就是给弟弟娶妻,要求“知书达理识大体,性格彪悍”,这样才管得住王济昀。
王少尹夫妇在京城打听了一圈,名门贵女中,以“彪悍”闻名的,莫过于陇西李家的几位千金:李大家的三个孙女、李四家的两个女儿、李七家的女儿、李十一的女儿、李十二的女儿,以及李家庶支的几个女儿……
李家是将门,李老太爷有七十六个男孙;李家的孙女、曾孙女们,平时要与许多兄弟们周旋,久而久之,养成“彪悍”的个性。
以至于,李家的女儿有些难嫁:门第高的,忍受不了她们的个性;门第低的,不敢求娶。
王济暄的妻子杨氏,也是名门世家女。丈夫把目标锁定在李家,可李家有十几个“彪悍”的待嫁姑娘,挑哪一个呢?
李大、李二家的孙女,辈分上差了一辈;李四的两个女儿,生母是妾室扶正,据说来路不正;李五、李六家李穷;李七有七子一女,这个女儿“彪悍”且不讲理,可以忽略她……
说到底,王家要娶的媳妇,是“个性彪悍”,而不是“蛮不讲理”。
王杨氏想起堂弟杨西秀的妻子,是陇西李家的姑娘;回到娘家后,请李素容品评一下她的几位堂姐妹。
李素容有些私心。
她父亲李八是李老太爷的庶子。李家的儿子们成亲后便搬出去住,庶子的家境远远不及嫡子富裕。
李素容想到自己嫁人时的各种难处,便极力夸奖五伯、六伯、九叔、十叔家的女儿。
王杨氏兴致很浓,提议去这几家拜访。
李素容暗思:王家富甲天下,这几位叔伯家境普通;大姐去拜访,会坏了第一印象。
想了片刻,便提出,四月十五,十一叔的二女儿及笄;十一婶会请很多人,到时候一次见到李家的诸位姑娘,岂不更好?
四月十五那天,李家十几位妯娌在李十一的后花园听戏。
好一片姹紫嫣红的百花争艳图。
老一辈的妯娌们,斗的是儿女们的出息;少一辈的妯娌们,斗的是头上的珠钗与身上的衣裳,式样新颖与否。
有女人的地方,就不免不了明争暗斗。
除了李家的本族人,李十一夫人的崔氏,另请了几个外客:娘家姐姐、弟妇卢子喜的四姐韦卢氏、京兆尹林文杰的妻子林夫人、王少尹的夫人王杨氏。
新任京兆尹林文杰,来自岭南地区,在京中毫无根基;上任伊始,被京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弄得焦头烂额。
林文杰有两个儿子,长子少杰、次子少雄,都没有娶亲;林文杰想结一门有根基的亲家,对他的仕途能有所助力。
林夫人本以为,以京兆尹的身份,找一个门第高、相貌佳、品行优的媳妇,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谁知,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相中。
最优秀的人家,姑娘还没及笄,就被人抢着定了。
林文杰将目光放到了李家,并放出风声。
只能说,林文杰、王济暄,两位同僚,目光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