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败家子
作者:回想序曲 | 分类:历史 | 字数:148.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64章:粮商
秦凌云到底有什么办法在短时间内筹集粮食?这是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的。
答案很快便传了出来。
秦记放出消息,将于明日上午在西湖度假村举行慈善拍卖会,届时会上会拍卖一种绝无仅有的香水,此次拍卖不以银钱的形式进行,而是按粮食算,拍卖所得一应的粮食秦记一分不要,全部捐给建康府三县受灾的百姓。
一时间,临安的贵妇们都疯狂了。早就听闻秦记有一种新式的混合型香水,但一直没有露面。这一次终于有机会见识到了,这拍卖会自然是要参加的。
至于粮食,大家家大业大的,会缺吗?咱们缺的是那一份独享的快乐。
无数官员权贵咒骂秦凌云缺德,但由于家中的夫人妻妾们太过疯狂,任凭他们如何打骂都不能阻止女人们的热情,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倒霉。
同一时间,商司衙门放出消息,将组织商人对受灾地区进行义务救援,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凑集粮食衣物,并声明此次行动全凭各家商人自愿,绝不强迫,但是此次救灾行动将为他们在以后争取边贸资格的事情上加分。
好嘛,这一竿子下来,商人们也开始咒骂秦凌云缺德了,你这是让咱们自愿参与?许多人拍着胸脯保证,这次若是不参与,边贸你就别想染指了。
商人们立即行动了起来,纷纷调集各类物资。霎时间商司衙门门前就排满了无数车物资。
小吏们纷纷进行记录,并一一整理归纳,然后交由官员们进行统计。
随后,皇后也在宫中发出声音,本宫要借粮、借布匹,而且很快就能还上。
这是秦凌云给齐明出的主意,让他写信给皇后,以她的名义去借物资赈灾,到时候再用朝廷调集的赈灾物资去还。
这种事惠而不费,还能博得一个好名声,齐明自然是高兴的点头答应。
果然,在三管齐下之下,三日时间就已经凑集到足够的粮食等物,浩浩荡荡的从临安朝着建康府三县出发。
虽然这些东西对于那些灾民来说只够撑一段日子的,但是后续的朝廷已经能及时补上了,时间差被秦凌云补上,这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当彭巍带着队伍来到三合县时,秦凌云也从其他的受灾地区回到了这里。
见到彭巍带着大车队在第九日就赶了过来,紧绷的神经总算是可以缓一缓了,久违的笑容也终于出现在了他的脸庞之上。
至于怎么分配,谢辉等人会安排好的。
秦凌云这几日带着谢辉等人走遍了守在地区的每一寸土地,对此次灾情总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他也向谢辉许诺,这次事情若是处理得当,他以自己的官位担保,即使谢辉自己保不住,也会保住他的家人不受到惩罚。
这已经是让谢辉感恩戴德了,指天画地的保证一定将功赎罪,不求自己继续呆在这个位置上,只求家小得到宽恕。
秦凌云此刻将物资交给他去处理,算是物尽其用了。他对谢辉说道:
“我只要求一条,所有的地区,包括小到一个村,一户,一个人,都必须能领取道相应的粮食以及过冬物资。”
谢辉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躬身行了一礼,便带着人手开始对物资进行清点以及划分。
半天的时间,谢辉就大概的估算出来了,然后前来跟秦凌云汇报。
“这些东西只够支撑一个月,不过下官以为时间上足够了,朝廷的支援必然会在一月之内送至。”
秦凌云摇摇头,开口说道:
“你所说的一个月是按照稀粥进行计算口粮的吧?”
谢辉尴尬的点承认,秦凌云起身,凝视着他一字一句的说道:
“重新分配,七天,将粮分成七天的口粮,让百姓们敞开了吃!”
谢辉悚然,惊恐的看向秦凌云,七天?七天之后呢?若是朝廷的粮食不至,这些吃饱了饭的灾民还不得造反啊!
秦凌云知道他担心什么,也没解释,只是淡淡的说道:
“你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七天之内必然还会有粮食运过来,你只需要做好我安排你做的事便行了。”
谢辉无奈,只得拱手告辞,重新核定发放标准。
秦凌云看着谢辉离去的身影,冷笑一声,喃喃的说道:
“敢发国难财,就地涨价!真当老子没手段治你们吗?”
很快,一车车的粮食布匹、木炭以及崭新的帐篷等物便从六合县出发,运送往其他两县以及受灾的乡村而去。
秦凌云见到百姓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不在是一脸的麻木等死般的表情,尤其是当听到粮食管够,让大家敞开了吃,更是高呼陛下万岁。
这就是百姓,这就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只求能吃饱,这便是盛世。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在如今都是那么的难以满足,秦凌云的心中便充满了悲愤。
他没有继续留在六合县,将事情丢给了谢辉等人,又与崔昂交谈了一番,便带着齐明快马赶到了建康府。
一入城,他便以自己的名义招来了府中的所有粮商。
钦差相邀,作为粮商肯定是拒绝不了的,他们也知道秦凌云找他们是要干什么。但粮食使我们自己的,我们想卖多少价格就卖多少价格。
即便是皇帝都无权置喙,你秦凌云难道还想冒天下之大不韪?
府衙之中,秦凌云很是热情的接待了前来的每一位粮商,那笑容要多亲切有多亲切。
一共十三位粮商,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决口不提粮价一事,一个劲的恭维着秦凌云。
秦凌云与他们打了半天的太极,见这些人居然如此沉得住气,便主动开口说道:
“如今建康府周边三县灾情严重,诸位贤达都是我朝的良善人家,是否考虑过为朝廷出些力?”
有人立马大吐苦水,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道:
“秦大人所言甚是,我等身为建康府的一份子,周边县城遭灾我等出手相助自然是责无旁贷。但是奈何家业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彭巍在秦凌云身旁附耳说道:
“此人是建康府最大的粮商,梁高。”
秦凌云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
“你等的苦难我自然是明白的,既然不能出力助灾,那么这粮价,是不是考虑不要标得这么高呢?”
你们不愿意赈灾没问题,但是粮价这事上就有些不对了。
梁高苦着脸喊冤:
“秦大人,非是我等想将粮价涨起来,而是灾情一现,百姓们纷纷抢购粮食,我等家中的粮食越来越少,若是还按照以往的价格售卖,恐怕我自己家中就要先断粮了,所以才出此下策,其实就是想为自己留一口粮食。”
这话说的敞亮,我涨价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留下一些自己吃。
秦凌云的笑容更灿烂了,看向其他人问道:
“你们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