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141.3万

第二百章 察举制版科举制

书名: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字数:4358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04

第201章 察举制版科举制

科举制度,一种始于隋,盛于唐宋,终于清的选官制度,它也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科举制的出现,它打破了士族对知识、人才的垄断,使封建王朝能吸收大量出身中下层的人进入统治阶级,不断的为王朝注进新鲜血液,而这对一个王朝是否能延续是十分重要的,毕竟一潭死水是没有未来的。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发展,科举制消极的一面被无限放大,士大夫阶层知识固化,导致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举个栗子

在科举制最繁荣的大唐,科举考试就有:

秀才、俊士、进士、明经(通晓经学)、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等十数科目不能,考核内容也横跨多个领域。

可到宋朝,尤其是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他取消诗赋、帖经、墨义等科目,只以经义、论、策等科目取士。

至于最后的清王朝,干脆搞成了八股文,这无疑扼杀了文化的创造性。

这也是为何时间越往前推,华夏文明就越璀璨,名篇绝句层出不穷,文人骚客络绎不绝,而到清朝后只剩大猫小猫两三只,不是人变笨了,而是戴在头上的枷锁越来越重,直至将思想禁锢。

言归正传

不管科举制未来如何,但在科举制最开始的几百年里,它无疑是最完美的选官制度没有之一,而且不要忘了,科举制是经过上千年的沉淀才逐步完善的,但魏延拿出来的可是借鉴了现代教育,所以会少走很多很多的弯路。

就譬如科举制最重要的一项改革糊名法,最开始的科举制是没有糊名法的,直到武则天时期才被推出,而没有糊名的科举,只能说懂得都懂。

“主公,伴随大汉几百年的察举制如今已被各大士族把控,乡里推荐的茂才,官吏推荐的孝廉已不再是武帝时期那样,不论出身,不论社会地位,一心为国家选出优秀贤良之人的制度,而是成了士族为家族谋利的工具。

这一点,主公您从涿县一路走来应该深有感触,不然像主公这样有大志向的人,又为何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呢。

由此可见,出身的高低已经大于自身的能力,这种腐朽的察举制只能造就腐朽的王朝,致使吏治败坏,民不聊生,才让绵延四百年的大汉走到如今这一步田地。

对于察举制的弊端,曹魏一干文武恐怕看得很明白,所以陈群等人才会推出九品中正制,为曹魏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完成篡汉称帝之举。

不得不承认,在吏治改革上曹丕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

任何完美的制度,只要由人来执行,最后都会演变成权贵争权谋利的工具,察举制如此,科举制也是如此。

“是啊,孤和云长、翼德南征北战数十年,剿灭叛乱数不胜数,却始终得不到重用,而那些身无寸功的士族子弟,却能在家族庇佑下轻易走入朝堂议政。

这天下何其不公!!”

说到这里,刘备就有数不尽的苦水要倒,他虽然不是士族,但好歹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在涿郡一带也有些许名声,要是放在汉武帝时期早他就被举茂才、孝廉,或者廉吏了,若真如此,他也不至于颠沛流离几十年。

所以,刘备早就对腐朽的察举制恨之入骨,要不是没办法他也不想用,如今看魏延的意思是要对选官制度动手了,这一点他当然乐意见到的。

“察举制的弊端,臣早在荆州为官时就察觉到了,所以一直在寻找破解之法,皇天不负有心人,臣在孝武皇帝提出的以教育为基础的国策上,总结出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科举制?”

刘备和法正对这个新名词很感兴趣,听起来不明觉厉。

“对,一种通过考试统一选拔人才的制度。

在察举制中,往往被举荐为茂才、孝廉者,基本不会再进行考核就会去地方为官,其能力高低无从知晓,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地方的吏治混乱,致使民不聊生,对江山的稳固会造成重大影响。

鉴于此,臣认为应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变,在推选出来的人才中再进行一次考核,这样就能轻易甄别谁是大才、谁是庸才,谁适合治民、谁适合治军,这样就能分配到合适他们的地方去历练、成长,可杜绝出现德不配位,霍乱乡里的情况发生。

而在推荐人才参与选拔上,臣也做出一些改变。

天下能人何其多,倘若仅在茂才、孝廉中考核取士,恐怕会错过很多闲人,这一点是缺少人才的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臣认为可让治下村镇的百姓们进行不记名投票,以推选出品德、才学兼备者数人,而后到县府集中考核。

至于考核的内容,不管是由当地的太守、县令出题,还是由中枢统一出题都无伤大雅,而在考试期间为了公平公正,各地的监察使必须严格监督考试情况,严禁任何作弊行为,一经发现,证据确凿者可发配南中。

第二百章 察举制版科举制

在学子完成作答后,在监察使监督下由佐官亲自糊名,再由指定官吏进行阅卷,这样一来,方可杜绝官员以权谋私,能最大程度保证考试的公平。

最后取成绩优异者数人,同茂才、孝廉一起前往郡城,参加由太守府组织的选拔考试,并重复上述的过程,最后取前三名入成都参加殿试,至于其他在郡试中成绩优异者可接受征辟,作为地方主官的佐官锻炼。

而这些经过考试层层选出来的贤才都具备真材实学,可直接任免其去何处为官,殿试,不过是对他们去向的一场考核罢了。

这样一来,我等不但解决了我国人才匮乏问题,又不会让有才能之人郁郁不得志,同时也给天下百姓指明了一条出路,一条改变命运的出路,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了,为吸纳大汉其余诸州的寒门子弟来投,允许士子向府衙自荐,只要能识文认字就可在此县参与县试,如此一来天下英雄皆入主公彀中矣。

不知主公和孝直,你们怎样看待科举制的。”

很明显,魏延提出的科举制并非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根据大汉现有的情况在乡试、县试、郡试以及殿试的基础上改革而来的,毕竟以现阶段的教育普及度,这种由百姓不记名推荐人才的制度完全够用了。

倘若有一天教育普及了,再来改良科举制也不迟,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而这样的科举制,也能兼顾士族利益,降低士族对于科举制的抵触,毕竟由士族举荐的茂才、孝廉等,他们会直接参加能被授予官职的郡试,这和原本的察举制相差不大,只不过多了一道考核而已。

“妙啊!!”

刘备抚掌大叹,对魏延口中的科举制不乏溢美之词,虽然看起来和察举制差别不大,但往往就是这一点改变,就足以让季汉改变人才缺乏的现状。

而且在九品中正制下,那些被曹魏区别苛责对待的寒门士子,他们会做何选择呢,或许在没得选的时候他们会默默承受,但在有的选选的情况下,他们会忍受这种区别对待么?。

老话说得好,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

带着复兴家族、重振祖上荣光任务的寒门士子,他们往往会养成坚韧不屈的性格,在面对逆境时往往能比出身大士族的子弟做得更好更优秀,就比如程昱这类的谋士。

“文长,你先改良造纸术,再发明活字印刷术,而后大兴官学普及教育,依在下之见,你口中的科举制恐怕不会这样简单吧。”

法正先是高兴,而后又联想到这十年来魏延不遗余力的推动教育普及,为此还不远千里去长安带回蔡琰,单从这一点看科举制都不会这样简单。

“没错,眼下的科举制只是一个过渡,真正的科举是不会存在由百姓、士族推荐人来参与科举的,因为这其中的操作空间太大,久而久之就会被士族侵蚀,又变成如今的模样。

所以,真正的科举制是凭借自身能力,一步步从院试、县试、郡试、殿试考上来,这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

而且通过考核,也能达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公平竞争,而不是以出身,不是以名望来决定的,长此以往,大汉多年积弊定会被一扫而空,也会开启一个新的盛世。

不过这样的科举制虽好,但在眼下是行不通的,目前我国大小官学不过三十余座,学子也不过三四千人,和我国近五百万的人口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倘若一蹴而就,恐怕除了耗费人力物力外会一无所得。

而且这样的科举制恐怕会引起士族剧烈反抗,士族为何能传承百年不灭,那是因为知识始终掌握在他们手中,就算家族一时没落,但只要有种子在,凭借家族传承的知识很容易复起的。

譬如南阳邓氏,他们经历过光武皇帝时的盛极一时,也遭遇过汉安帝时的家破人亡,可现如今邓氏依旧繁荣,还不是因为经义传家的原因。

所以,像科举制这种能动摇士族根基的选官方式,我们只能用温水煮青蛙,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推出,切不可操之过急。”

世家始于察举制,盛于九品中正制,终于科举制,在大汉这个世族当家做主的年代,若直接推出科举制魏延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只能用迂回战术。

“原来如此,看来我等的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刘备和法正恍然大悟,难怪魏延如此重视教育,原来是科举制的原因。

“文长,不知要完成真正的科举制,需要多少座学校呢?。”

刘备有点不甘心,作为从底层一步一步走来的君主,科举制的出现对季汉能带来怎样的影响他一清二楚,如今却因时机不成熟,以及士族的影响不能公之于众,只能假察举制之手,这让一心复兴汉室的刘备怎能甘心。

“不管是官学,还是私学,更或者是族学,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两座童学(男/女)用于启蒙,每个县至少要有两座少学用于学习经、史树立正确的三观。

每个州至少要有一座综合性大学,让学子们可在学院里研习治国安邦之策、行军布阵之道、自然运转之理等等。

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除了上述的综合性大学外,还要在国内建立军事学院,除了培养优秀的将领外,也可让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将士到军事学院进行学习兵法,实战经验加上丰富的理论知识,肯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同时,军事学院也可招收军属子弟来培养,不但能稳定军心,也能培养出忠于汉室的将领,长此以往,主公还怕缺少能征善战的将领么?。

综上所述,以眼下我国四州之地来算,至少需要一千所学校,涵盖文、兵、工等学科。”

魏延意犹未尽的咂咂嘴,他感觉自己不能再说了,再说就收不住了。

“哎,文长,那此事就要劳烦伱费心了。”

刘备叹了口气,至少一千所官学,这得要多少钱啊,不知道他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

“诺”

魏延自然不会推脱,借用一句懂王的话:

没有人比我更懂科举。

话谈到这里,刘备和法正算是明白魏延为何要放弃襄阳,除了南阳士族不好处理外,想要一个安稳的内部环境,来推动选官制度的改革也是另一原因吧。

“既然如此,不知文长可否主持交换、安置邓氏的工作呢?。”

既然已明白前因后果,刘备也不再耽搁直接说道。

“主公,此事还是让臣来吧,科举制兹事体大,让文长早日返回成都拿出个章程来,也好早日解决我国缺少官员的窘境啊。”

还不待魏延出声,法正就抢先说道,同时向刘备挤眉弄眼。

“理应如此,文长你速速返回成都,切勿耽搁分毫!。”

刘备突然恍然大悟,算算日子魏延的夫人快生了吧,他怎么会把这事给忘了呢,作为主公真是不应该啊。

“谨遵主公命!”

三人相视一笑,为今天的小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