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作者:神纹本神 | 分类:历史 | 字数:127.1万

第152章 计定荆豫,刘备纳策破局

书名: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作者:神纹本神 字数:4362 更新时间:2025-01-25 01:40:09

第152章计定荆豫,刘备纳策破局

荆州七郡,南阳郡由袁术执掌,南郡和荆南四郡都由当地大族把持。

刘表这个荆州刺史,受蒯氏、蔡氏、黄氏支持,政令也只能在江夏郡传达。

虽然刘表有八骏名头,但对于荆州本地的豪强宗族而言,表面上可以尊称一声“刘使君”,但涉及到宗族利益的时候是绝不会认可刘表这个荆州刺史的。

虽然刘表采用蒯越之谋,诱杀了宗贼五十五人,但也因此埋下了祸根。

尤其是荆南四郡,反对刘表的豪强宗族不少!

蒯良的意思,刘表明白。

要教化士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兴办教育。

刘表早有创办官学、博求儒士的想法,但苦于藏书不够。

毕竟刘表来襄阳的时间太短,这书籍又不是轻易能得到。

即便是众博士愿意让刘表抄录,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但现在,刘备赠送了相当于一万五千卷竹简书的左伯纸书,其内容不仅有各类经学典藏,亦有郑玄、卢植、孔融等当世大儒的注解。

这要是全部用于兴办官学,这荆州七郡儿的士民,定然会闻风而至!

主打的就是一个藏书多!

这个时代,书籍一直都是稀缺资源。

而经过大儒注解的书籍更是稀缺中的稀缺。

哪怕是反对刘表的宗族豪强,在这庞大的利益面前,也得选择跟刘表言和。

这是时代的规则!

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掌握了传承家族的良方。

“老夫有意以这一千五百本左伯纸书,在襄阳创办学业堂,面向荆州七郡招募学子。”

“诸位以为如何?”

刘表颇有些兴奋。

襄阳忽然出现了一个整个荆州藏书最多的学府,这些藏书大部分都是圣贤经学、大儒注解,哪个士子能真的拒绝了这种诱惑?

有藏书,就能吸纳博士大儒,有了博士大儒,就会有更多的贤才俊杰依附。

而这些人的力量,又足以让各郡的宗族豪强权衡利弊。

毕竟宗族豪强的士子,反而是人数最多的!

只要能共赢,响应刘表一部分政令,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不服的宗族豪强肯定还会有,但只要有支持刘表的宗族豪强存在,那这南郡和荆南四郡,刘表就有能力派遣亲信去治理了了。

“使君英明。”蒯良赞道:“但对外可以宣称藏书三万卷!”

偶尔夸大一些,能让各郡县的士人更有好奇之心。

刘表捋了捋短髯,看向诸葛玄:“胤谊,青州借钱粮的事,老夫答应了。”

“但如今正值春耕,短时间内也难以筹措,还请回禀青州,春耕之后,老夫必定遣人运送钱粮入青州!”

诸葛玄也知道,这钱粮筹措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

客套几句,诸葛玄就准备离开。

刘表却是唤住诸葛玄道:“胤谊,回禀之后,再来荆州任职如何?你若归来,老夫便让你担任学业堂的文学如何?”

文学虽然没有太大的职权,但却能获得极高的名望。

毕竟学业堂的学生,不论在读还是毕业,都得尊称诸葛玄一声“文学”。

诸葛玄颇为感动,但还是婉拒道:“玄才疏学浅,岂能胜任学业堂文学一职?素闻襄阳多名仕,使君应当延请襄阳名仕出任文学,方能让各郡士子信服。”

“玄兄长早逝,留下几个年幼的侄儿侄女还需要玄照顾,不敢在荆州逗留太久。”

“还请使君见谅!”

刘表暗暗一叹,也不再挽留,邀请道:“既如此,胤谊可在荆州暂住几日,也让老夫能跟胤谊小酌几樽,叙叙旧情。”

诸葛玄见刘表盛情,也不好再推脱,于是在襄阳暂时住下。

而这期间。

袁术也派遣杨弘到来。

虽然袁术的原话是“别来惹我”,但杨弘可不敢真的这样传话给刘表。

本来就局势紧张了,这来一句“别来惹我”,刘表不想打也得打了。

前有刘备赠书,后有杨弘来示好。

刘表这心中也有了计较,于是召来董昭,让董昭观摩新建的学业堂和刘备赠送的藏书,但只口不提要进攻南阳的事。

董昭机敏之人,见刘表这态度,便知道这次游说失败了。

任务失败,董昭也自觉没脸回去见袁绍,于是在襄阳待了几日后,就前往陈留、投奔在张邈军中的弟弟董访。

杨弘返回鲁阳,将刘备赠书刘表的事陈述,又言刘表承诺会跟南阳郡互不侵犯。

袁术大喜:“刘表那老匹夫,还算识趣,否则退兵之后,我直接打他的襄阳!”

没了后顾之忧,袁术继续向太谷关增兵。

陈国。

太史慈和刘琰一路疾驰,抵达陈县,并奉上了拜帖。

但陈王府的人却告诉太史慈和刘琰,刘宠校场未归,少则三五日,多则半月。

“倘若见不到陈王,岂不误了使君大事?若不能劝得陈王出兵,我还有何颜面回去见使君?”刘琰蹙眉。

第152章 计定荆豫,刘备纳策破局

身为郑玄的门人,刘琰才智不凡,亦有傲气。

于是刘琰谢绝了郑玄的举荐,只是在临淄城学堂暂时充任郑玄身边的讲师,在学堂传道受业解惑。

并非刘琰不想出仕青州,而是刘琰希望能得到刘备的亲自延请。

但偏偏那段时间,刘备将政务诸事都分配下去,然后跑去跟着乡民开荒去了。

以至于刘备压根就不知道刘琰来了临淄城。

直到赵昱举荐,刘备才来到学堂延请刘琰。

这世间少有赋闲的士人能抵挡刘备的真心延请!

得知刘琰的幼子刚出生,刘备还给刘琰的幼子送了一块暖玉祈福,这让刘琰对刘备的真诚十分震撼。

因此在刘备提出,希望刘琰能来陈国游说陈王刘宠出兵的时候,刘琰几乎都没多想就同意了。

这一路更是顾不得休憩,连同行的太史慈都对刘琰的耐力感到惊讶。

“威硕公,不如前往陈王的校场吧。”太史慈提议道:“虽然有些失礼,但若在此延时费日,也不是办法。”

刘琰点头。

询问了陈王的校场位置后,刘琰跟太史慈不顾辛劳,来到了陈王的校场。

刘琰跟太史慈运气不错,陈王刘宠因为酷爱骑射,在校场外立了布告,要以骑射会友!

任何对骑射自信的士人侠士,都可以入校场展现骑射手段。

一见这告示,太史慈心情一松:“威硕公,我有见陈王的办法了。”

当即,太史慈在书佐官处留下了“东莱郡太史慈”的名号,顺利的进入了校场。

而刘琰则是以太史慈随从的身份也跟着进入。

校场内。

陈王刘宠策马疾驰,十发十中,全都射在了箭靶的同一处。

如此高明的箭术,惹得在场军士游侠的惊呼!

“陈王箭术,天下无双。”

“陈国有陈王,士民百姓才能安稳度日啊。”

“再看隔壁的梁国,据说已经被一个叫周喁的占了,连梁王在周喁面前都得卑躬屈膝。”

“呵呵,让他来陈国试试?看陈王不射他几个窟窿!”

“能追随陈王,我等三生有幸啊!”

“.”

刘宠似乎很享受这种膜拜,挥舞手中硬弓大声吆喝,惹得高台上的几个陈王宠妃一阵迷之尖叫。

不多时。

刘宠回到高台。

身边的亲卫则是向前传达赏令:“陈王有令,若能有十发六中者,赏钱一贯!若有十发七中者。赏钱十贯!若有十发八中,陈王亲自替勇士斟酒!若有十发九中者,可跟陈王同席共饮!”

“若有十发十中者,陈王将视其为兄弟,不管你之前犯了什么错、得罪了什么人,在这陈国,陈王不开口,谁也不敢动伱分毫!”

刘琰听得心惊:“这陈王好厉害的手段,怪不得能聚集诸多勇士在陈国效力。”

身居高位,却愿意跟草莽之人结交。

只要箭术高明,就能引以为兄弟。

这般的坦诚直率,是武人最喜欢结交的。

顿了顿,刘琰又有些叹息:“然而这般不设防,也容易遭遇刺客啊。倘若有人想要吞并陈国,遣刺客故意接近陈王,陈王虽然勇猛,但也难以提防啊。”

刘琰不禁想到了要离刺庆忌。

感慨间,早有想要表现的士人侠士,纷纷策马弯弓,想要博得刘宠的青睐。

这其中,亦有不少亡命徒。

一个时辰过去,十发六中和十发七中的,寥寥无几。

十发八中的更是没有一人。

毕竟骑射比步射,对箭术水平的要求更高!

刘宠不由有些兴致缺缺。

就在刘宠准备起身离开,太史慈策马而出,向刘宠抱拳大呼:“东莱郡太史慈,请陈王观箭!”

太史慈声音浑厚饱满、如洪钟一般,瞬间吸引了刘宠的注意力。

但见入眼之处,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双臂如猿,颇为不凡。

刘宠顿时来了兴趣。

太史慈策马绕着箭靶周围的跑道疾驰,眼一眯,箭矢离弦而出。

“箭中靶心,记一中。”

随着记录佐官的呼喊,太史慈又是一箭射出。

“箭中靶心,记二中。”

“箭中靶心,记三中。”

“.”

“箭中靶心,记十中!”

刹那间,全场皆惊。

刘宠要求的中,只是中靶就行,并未要求中靶心。

但太史慈却直接来了个十发十中,跟刘宠刚才的十发十中一样,都是正中靶心。

“此人,并非湖海之士。”

陈王眯着眼睛,怀疑太史慈的身份。

湖海之士是没有物质条件,能自幼练习骑射的。

因此有个十发六中十发七中都算佼佼者了,十发八中更是凤毛麟角的天赋者了。

而十发十中,箭中靶心,要求的不仅仅是天赋,还需要长年累月的艰苦练习!

“请壮士入席!”

虽然心中有怀疑,但刘宠还是请太史慈入了席,并亲自向太史慈斟酒。

太史慈也不客气,双手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痛快!”陈王见太史慈没有半点迟疑,不由多了三分好感:“本王有承诺,十发十中者,皆是本王的兄弟,不管太史兄弟你以前是什么人、又得罪了什么人,在这陈国,谁也不敢动你。”

太史慈起身,拱手致歉:“陈王,请恕在下无礼。这次来陈国,我是跟着青州牧玄德公的使者一同来的。”

“只因在府中未能见到陈王,担心延误了大事,故而来校场寻陈王。”

“正逢陈王布告,故而献丑来见陈王。”

刘宠挥了挥手,让周围的侍从退后,又召来了陈相骆俊。

“谈公事,本王不擅长!”刘宠看向陈相骆俊:“骆相,交给你了。”

太史慈见骆俊出现,于是向刘宠和骆俊引荐刘琰向前。

刘宠似乎对这种事不怎么在意,只让骆俊和刘琰去谈,自己却是凑到了太史慈身边,跟太史慈讨论箭术。

“子义,这青州的骁勇之士,除了你可还有其他人?”刘宠饶有兴致。

太史慈坦言道:“若论骁勇之士,尚有两人在我之上。一人姓关名羽,表字云长;一人姓张名飞,表字翼德,二人都是青州牧玄德公的义弟,有万人敌之勇。”

刘宠吃了一惊:“青州竟然还有比子义更骁勇的,有机会本王定要切磋一番。”

太史慈笑道:“云长如今在洛阳,跟着卢尚书讨伐董卓去了;翼德去向徐州借兵去了,近日会寻机攻打驻扎在梁国的周喁。”

“陈王若有意切磋,不如同去?”

刘宠摇头:“这是否出兵,得听骆相的。若跟你一起来的青州使者能说服骆相,那本王就会应你之邀出兵。”

“倘若骆相不同意,除非周喁来打陈国,否则本王是不会出兵的。”

太史慈面有惊讶。

刘宠笑道:“出兵是需要钱粮的,但骆相管的就是这陈国民政,陈国有没有钱粮支持本王出兵,骆相最清楚。”

“本王用人,向来用人不疑,既然这民政交给了骆相,那本王就不会多问。”

“有询问的时间,本王不如玩玩骑射,陪陪宠妃,结交如子义一般的豪杰,岂不快哉?”

刘宠知道如何舒坦的当一个陈王。

只要陈国安稳无事,其他的刘宠都不会多理会。

不多时。

骆俊和刘琰归来。

“陈王,豫州若乱,陈国必然遭到波及。”

“末相以为,周喁可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