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 分类: | 字数:19.6万

第七十二章 扶苏的感悟

书名: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字数:2172 更新时间:2025-02-24 05:18:55

第72章 扶苏的感悟

赵景看到蒙恬他们回来了,赶紧招呼道:“今日蒙将军都辛苦了,快来尝尝?这些新鲜出炉的佳肴?”

蒙恬揉着饿扁的肚子,耳后尽是咕噜咕噜的叫声。

转头对他们笑骂,“你们这些个家伙,就等着回来吃大餐?”

郎中将士们尴尬一笑。

蒙恬却大手一挥,慷慨下令,“都去吃吧!今日大家也是忙活一天了,阻止了瘟疫大面积爆发,大家都是有功之臣!理应盛宴款待,去吧!”

众人欢庆,“将军善!赵大人善!”

身后的众人一拥而上,纷纷拿碗去盛令自己口水直下三千尺的佳肴。

蒙恬倒是拿了一碗的土豆泥,到赵景与扶苏身边坐下,说道:“赵大人,某按照策划书上安排,让出行队伍避开人群。”

“刚才有人来报,说拿着疫苗的两支队伍已经赶上了一队,那队全都爆发了,在原地休息。”

“另一队还在追赶,没有消息。”

赵景点头,“也好,哪怕接触了人群也不怕。疫苗已经让人邮寄给了咸阳,让秦始皇自己按照说明书上研制,尽快全面普及。”

蒙恬默默地点头,而后又满脸犹豫不解,看着赵景。

赵景察觉到蒙恬的心思,便问:“蒙将军是还有什么疑问吗?”

人家都问了,蒙恬自然不会不答,“某不明白,研制出瘟疫疫苗这么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赵大人为何要隐去功与名?将名利推给朝廷?”

蒙恬的问题可以说很锋利。

赵景对此婉颜哑笑,意味深长地说:“蒙将军,我一个微不足道的公爵户,要那么大的名声做什么?加官进爵?还是直逼始皇?”

“有时候名声大,不等于利益大。”

“我一个小门小户出来的公爵,一没雄厚的家族背景,二没达官贵人的鼎力相助。盐、纸、红薯,仅凭这三样就已经让我在大人物面前展露手脚。”

“况且光这纸,我可莫名摊上了不少暗地里的麻烦啊。”

赵景意有所指,悄悄地斜了眼淳于越的方向。

他当然不是说淳于越,话中意思只是指淳于越背后的势力——儒家。

可能是儒家真把淳于越逼狠了。

让小老头这两天一直在他房间周围转悠,还总是在他窗前驻足,指着满桌的纸,问这是什么,可以给他几张吗?

一开始赵景并没有想那么多,直接给了淳于越一叠。

结果没两个时辰他又来找自己要。

要了起码三叠纸,把赵景带来的纸要走了一大半!

看赵景没纸了,淳于越就说没有纸了?这可是好东西啊,听说这纸是赵大人自己做出来的?不如就现在再多做点?需要什么让他这个老头去帮忙准备?

此话一出,赵景就明白过来淳于越是什么意思。

没办法,淳于越是明晃晃的儒学党。

前些日子儒家在朝廷上,在黔首里做了什么事?都闹得人人皆知!甚至传到了他们这里来!

这让赵景不得不提高警惕。

这事显然蒙恬也听说了。

在赵景话落后,蒙恬皱眉瞪向淳于越。

被两人看得浑身不自在的淳于越撇撇嘴,端着满满登登的碗进屋去了。

他是这个老脸丢尽了!

连他的乖徒儿扶苏,都不理睬他!

因为淳于越除了自己行动,还暗戳戳地指派扶苏去问赵景纸是怎么做的。

扶苏虽然尊师重道,但有些事情他还是拧得清!

就纸这一事,扶苏断然拒绝!

让淳于越好不痛快!

……

夜晚。

今晚上饱餐一顿的众人在院子里走走停停,打算消消食。

意外没有早睡的赵景也是如此,跟着农夫跑到田地里,点着一盏烛台,一步一个教程地教着农夫怎么种土豆。

农夫是从来没看到过如此稀奇的种植方法。

学的那叫一个专心!

扶苏也跟着来了。

这孩子动手能力强,事事非要自己去做。

耳边听着赵景的教导,卷起裤腿,挽起衣袖,弯着腰就在地里与农夫一起播种。

赵景也发现了,他甚至觉得自从扶苏认了他当大哥,这孩子就粘他得紧。

去哪都非要跟着,做什么都非要上手试一下,就连打铁,扶苏都是把铁匠请到旁边,自己则坐在赵景身边,看着赵景做一步,他就做一步。

吓得他那些宫女在旁边哭得梨花带雨。

赵景就好奇了,“大公子,你为什么总是跟着我啊?”

扶苏费力种着土豆,额头汗珠一颗一颗地掉进土地,回答道:“因为扶苏觉得,扶苏在景兄这里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

“?”

赵景更好奇了,他甚至都没教过扶苏什么,“我倒有些好奇,我教扶苏什么了?”

扶苏,“当然有!景兄所教授的东西,益万民,利百世!”

“就比如眼前的土豆,照景兄所说,土豆产量比红薯还要胜余,如果大秦能多种一些红薯土豆,那岂不是不再愁吃?”

“行军打仗也好,救灾救难也罢,总之粮食,从此不再是问题。”

“这不比竹简上的咬文嚼字好?”

“还有曲辕犁,提高了农户们种植的效率。”

“让大家在种田博乐中,有空闲时间陪伴亲人,歇息娱乐,放松心情,多好啊。”

“还有铁质家具农器,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人们身体的危害,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准。”

扶苏直起腰杆,不顾手上还有泥,抹去额头上的汗珠,笑道:“人人都说扶苏是君子,可扶苏觉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实乃国之君子者也。”

“书上教了扶苏许多为仁为爱之道,夫子老师们教了扶苏君子知礼之形。”

“可扶苏从未解心中疑团,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叫大家满意?”

“如今看到景兄,扶苏顿悟,或许扶苏做什么都不会让所有人喜欢,却唯独可以做自己想做,且正确的事情。”

“父皇说过皇子不可议政,可父皇总是问扶苏政策上的问题。又明知扶苏不喜战事,父皇却依旧不厌其烦,让扶苏讲解。”

扶苏说到这里时,皱着眉,而后豁然开朗,“扶苏想,父皇是抱有期翼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