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 分类: | 字数:19.6万

第三十六章 论善

书名: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字数:2182 更新时间:2025-02-24 05:18:55

第36章 论善

“淳博士这话说的可不在理,这君子是人,小人也是人,皆是人者,皆是命,怎好如此冷漠无情呢?”

原本听到有人晕过去了,赵景就立马叫停了车。

也想问问扶苏是否可以歇息一会,好让大家都恢复下体力。

结果一来就听到淳于越这老头的逆天之言。

巳时,也就是快要正午的时候,他们才出发,现眼下天都快黑了,一路上大家伙又连口水都来不及喝,更别提吃东西。

再者,扶苏带着的人有一大半是伺候他的宫女们。

宫女体能自然比不上侍卫。

可,赵景的这番直言直语,却惹恼了淳于越。

他直接气呼呼地掀开帘子,探出半颗脑袋往后面瞧,最后视线才落到赵景身上。

自诩君子的淳于越是不愿与赵景这种小人起争执的。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赵大人如此关怀这些下人,却不知这反倒害了他们。”

“如此作为,实属妄君子。”

虽然不愿与其争执,但淳于越还是要来阴阳一顿。

嘿!

这把赵景给气笑了,人家孔子是这么教你草菅人命,冷漠无情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淳博士贵为德高望重之人,想必也会心存良善?”

你能站在至高点上对我指指点点,那就别怪我道德绑架。

赵景恭恭敬敬地向着淳于越行礼,叫人挑不出错处。

前一句在反驳他那句话“好仁不好学”,后一句把人架在道德点上高高捧起。

前后两句还让人挑不出毛病?!

淳于越的脸顿时气得漆黑,瞪着赵景的眼睛就像要蹦出来似的,狠狠地磨牙切齿道:“老夫自是如此!”

转头直接替扶苏下了命令,“所有人,原地歇息半刻钟!”

赵景站在马车外,通过窗口,遥望着里面局促不安的扶苏。

眉头紧锁。

唉……

忽然,扶苏像是有察觉般,一抬头,正巧与赵景来不及收回的惋惜眼神对视。

惋惜?

扶苏错愕地看着他。

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对自己露出这样的神情来?

而当他想要再去看看时,赵景已经把所有的感情压入腹中。

那惋惜的表情好似从未在他身上有过。

就连那本人,也是在对自己微微点头过后,离开了他的视线。

赵景惋惜,惋惜扶苏一个真善美,被儒家污染得深重,甚至最后都死在与嬴政之间的误解中。

活脱脱就是儒家跟嬴政对抗的牺牲品。

不过说起来,嬴政出名的两个儿子还真是,性格那叫一个天上地下。

一个真善美,一个残暴不仁。

中场休息时,赵景拿出在昨天晚上烤好的红薯分给王管家、章邯吃。

他们三人人手一个,至于扶苏那边,人家干馍干粮备得那叫一个丰富,完全不用他们操心。

“还是得要把红薯做成干粮才方便携带。”吃着凉红薯,赵景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这话倒是被旁边的章邯听到。

章邯悄悄来到赵景身旁,问:“景公子,这红薯也能做成干粮吗?”

赵景点头,“当然可以,没这么占地方不说,保存时间还长,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吃,就是有点磕牙。”

“当然,这红薯还是不能长期当主粮,那会导致营养不良的!救救急倒是可以。”

“主粮还得是粗米啊,馍啊饼这些。”

说到饼,秦朝没有饼,只有馍一说,而这个馍,是用各种粗豆子磨粉做成的,因为难吃没味,很少有人买。

唯有用到军粮上,才算是发挥了它的作用。

馒头就更没有了。

馒头好像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

“红薯还能磨成粉做成饼,等哪天有机会我来试试。”赵景仔细想了想,说道。

章邯却不解地追问:“饼?是跟馍一样的吗?”

赵景斜眼看着章邯,他发现这个人对吃的还真是上心。

不过他倒也没隐瞒,大手一挥,直言道:“那就等到了颍州,我弄一场来给大家尝尝,这红薯粉可是个好东西啊,用途多着呢!”

闻言,章邯立刻拱礼,“公子大气!属下就沾沾公子的光,吃点不一样的。”

赵景对此表示是个好小弟!

“行,到时候我第一口,你第二口,王叔第三口!”

章邯傻呵呵地挠挠头。

心里却在想,他要是能在景公子这里学点好东西,回去给嬴政上报了,指不定陛下要赏赐他什么!!

毕竟,他刚从海边回来,报给嬴政,公子说的那海市蜃楼,确实存在,他跟他带去的手下多次停留不说,还近身观察了一番,得出结论确实是假的。

甚至还用了赵景给的方法,当场给嬴政重现了一下。

嬴政看后,赏了他百两金子跟良田,还特许他可以自己种点红薯。

现在的章邯,是个百户。

嬴政说了,要是他这次能带回去好东西,就让他升级为千户!

这可是嬴政特许的千户侍卫!

是上上荣宠!

半刻钟的休息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很明显,在休息了一次过后,大家的精神都充足了许多。

这一次车队直到走了月亮高挂,才在山里的洞穴前歇息下来。

……

而另一边,咸阳。

嬴政的国债入股计划也正式开始行动了。

为了推进纸的面世,这次他是特意在纸上写着官商入股准则,然后命人拿到人多的集市上贴着。

又派识字的人在旁边读,只要人多了就读一次。

效果呢也很显着。

当天就有一两个小商贩跑去衙门报道。

他们都是因为秦律收税的东西太多,快要支撑不住的小商贩,家底子干净,也都是老秦人。

一看嬴政出了新规定,还指明了收税指向,甚至还免了他们这些入股小商半年的税,这半年朝廷只吃一成,其余的都是商贩自己的。

如此,他们可太乐意去了!

就是指令发布才一会,信的人并不多。

即便是有,那些大商贩们都保持着消极的态度去对待。

毕竟黔首谁都清楚,商人地位最低,尤其是嬴政最痛恨商人,他会给商人这么好的福利?

谁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