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 分类: | 字数:19.6万

第三十一章 嬴政的圣旨

书名:大秦:开局就认秦始皇为爹 作者:狐狸不吃西红柿 字数:2302 更新时间:2025-02-24 05:18:55

第31章 嬴政的圣旨

不得不说,嬴政不愧是千古一帝,从纸上赵景写的那一段话,就能想到这么多。

且还都是赵景一句也没提过的!

思考完,嬴政终于想起来之前赵景为什么会对王贲说那一句话了,原来是这。

原来是在给纸的出世找个理由!

只是,景儿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先是金丹,然后徐福,然后秦二世以及秦的结局。

还有火药,造纸术,细盐。

地震,瘟疫。

种种。

是真有见世之明,还是他看见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才知道了这些东西的存在?

尤其是那火药,嬴政从小到大,别说看了,听都没听过。

怎么赵景就能知道火药的威力,甚至火药的制作?

虽然赵景还没有把火药制作的方法给自己,但他信誓旦旦的模样,就像是亲眼见过这些东西一样!

惊世骇闻!

简直就不像是这个时代该有的东西!

嬴政的手指有一搭无一搭地敲在卷纸上。

同时他也在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仙,真的存在吗?

大秦二世而亡,他嬴政因金丹而死,颍州地震,瘟疫之危。

还有他那一句千古一帝!!

嬴政总感觉,仙是存在的,神也是存在的。

掀开帘子,嬴政抬眼望着天上湛蓝的朗朗晴空。

赵景是他的儿子,嬴政是调查出来的,种种线索都表明了的!

至于到底是不是,他嬴氏赵家还有一个自己独特的辨别方法。

那是无人能造假的。

一旦确认,那这赵景肯定是得了仙缘!

是上天派他来帮助自己,完成那千古一帝的美名!

嬴政眼中重新恢复了坚定的神色。

接下来的万事重重,皆是老天对他嬴政的考验!

至于对赵景为什么会知道那么多不属于这个时代该有的东西,嬴政就打马虎,一股脑地全安排给老天爷。

……

皇宫。

勤政殿。

嬴政看着自己眼前的少年,他一个头两个大。

“父皇,儿臣以为,您该放了那些无辜的人们!儿臣已经调查清楚了,里面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抓进来的!”

扶苏跪坐在龙椅下方,手里高举着他收集而来的证据。

其实扶苏这话有理,秦律苛责,其连坐制更是不留人活路。

咸阳各方的牢狱里,关押的大多数都是被连坐的无辜黔首。

真正的罪犯,是被嬴政关押在皇宫里的地牢里。

也正因如此,嬴政才没让府衙做什么,而是关上几天。

秦律苛严,这个问题赵景也曾聊过两句。

只是嬴政觉得,只有严格的律法,才能带来更好的盛世,就没放在心上。

所以,对于现在扶苏说的,嬴政烦躁不已。

“扶苏,你作为皇子中的大公子,不起表率不说,还总是顶撞你父皇!常常与父皇作对!”

“哼,朕看你是没吃过苦!”

“正好,颍州地震,你这个大公子就过去看看,什么叫人间疾苦,什么叫有纪律才能有安盛的日子!”

“我给你安排了一个人,他叫赵景,此事多跟人家讨论,你有机会也注意一下,看看他身上有没有跟你一样的胎记。”

听到要自己去颍州,扶苏的脸煞白,身影微微晃动。

而后又听到嬴政给自己安排了一个人,还要他看看人家有没有胎记。

扶苏表情复杂的看向嬴政。

倒是对这种事见怪不怪。

毕竟这些年,嬴政领回来的弟弟妹妹也不少。

唉,扶苏叹气,作为皇家的大公子,他可真是太难了。

“是,儿臣领命。”

“下去吧,朕还要跟朝臣们商议政事。”

给完任务,嬴政就立马将这个啰嗦扶苏给赶了出去。

被赶出殿门口的扶苏,心情复杂地低头看着手里的竹简。

他为了那些无辜黔首,是天天来勤政殿,有空了就来。

可惜,面见嬴政的机会就这两次。

还次次都以失败告终。

难免有些失落。

“唉,父皇啊父皇,您如此执拗,可知当今天下人是如何批判您啊。”扶苏无奈地摇头。

他当儿子的,再怎么也不愿让自己的父亲遭受世人的唾弃。

可为何自己的父亲总是如此的顽固不化呢?

关键是父皇还特别注重自己的名声!

唉!!

另一边,收拾着银两准备出门买东西的赵景,走到院门口时就被人给拦了下来。

来者深褐色衣着打扮,头戴官帽,像是宫里的常扮服侍。

只是人枯瘦,头发花白,笑起来的模样,从眼角的鱼尾纹斑驳,使整张脸皱皱巴巴。

他手里还拿着一道锦丝布料做的东西。

“请问,这里是赵景,景公子的院子吗?”老者恭敬中带着有些许讨好地问赵景。

赵景虽疑惑,但对宫里来的人还是该尊敬的尊敬,“正是草民。”

“哎哟!”老者惊慌一声,连忙纠正:“公子身份贵重,怎能自称草民呢?您称公子都不为过!”

赵景是真的不明所以,还以为是蒙恬大清早就向嬴政进言了,自己老爹还在政哥面前大力进言,让自己在嬴政那里混了个商官。

便谦虚道:“大人客气了,只是,大人千里迢迢,是陛下对草民有什么指示吗?”

见改不了赵景的称谓,赵广也就放弃了,“奴才赵广奉始皇之命,前来宣读圣意,还劳请景公子委屈一下。”

说罢,后边的人就带着个软垫放在赵景面前。

赵景没犹豫,只是心底暗骂着封建可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古圣贤治国,皆赖英才辅翼。有功于国,得信于民者,实国家之栋梁,民族之脊骨。

兹因平阳县镇,赵氏之子赵景,才德兼备,经世致用,励精图治,勇于创新。特赐赵景以“忠信公”之称号,放八百将兵支配,望前往颍州,协助扶苏公子,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钦此。”

这一通念完,赵广赶紧将人给扶了起来,然后笑眯眯地说:“恭喜景公子,荣获公爵盛宠。”

“如今陛下重视,公子的前途无量啊!”

旁边的王管家像个被天降大饼击中似的,瞪大了眼睛忘记了谢恩。

好在赵景够冷静,朝着咸阳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道:“臣,赵景,深谢陛下之恩,绝不辜负陛下所望!”

而后,从广袖里掏出一袋沉甸甸的银子,塞到赵广手里,“大人一路辛苦,这是小臣请各位大人的酒水钱,还望大人务必收下。”

赵景都这样说了,赵广就不能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