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宋
作者:懒散的兔子 | 分类: | 字数:56.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5章 明月几时有
河面上微风起伏,刮的水面荡漾起无数波浪。
隐隐中,依然能看到今夜的万家灯火。
而船上的大红灯笼也被风刮的微微晃动。
下人护卫们打着哈欠,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夜里的风不是很大,但毕竟也是秋季,还是有些冷意的。
而继续他们做任务,虽然他们烦透了所谓的节日,但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和饭碗过意不去。
路上的行人逐渐回过脚步,毕竟深夜了,他们也该回家休息了,也为明天的生活给予着希望。
唯一不愿回去的是小孩子们,他们喜欢这样热闹的场合,不愿意就这样回家回家睡觉,大人们的生活与他们何干。
种种事情正在发生着,有欢笑也有无奈,正在按着时光的轨迹不可避免的发生着。
允浩就是如此。
而在官家的画舫上,燕倾城等人正站在甲板之上,看着天空中的明月,只是他们的心里想的却是某人,不知道如此美丽的月亮,要是知道凡人会这么对待他,会不会下次不出来了。
龙船之内,气氛有些紧张,不过有的人心里两股颤战。
因为他们发现这个年轻人的气度实在太过于从容了,这也让几个祭酒不禁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了不好的感觉。
而王黼言冰云的紧张则是,大不一样的了。
只有一个人是最为激动高兴的了,那就是武姬殿下了,只见他一边研墨,一边不时用眼睛观看着允浩。
这让后者有些不自在,不过他还是收拢心神,写下了第一笔。
中秋,之;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笔呵成,允浩的字虽然谈不上大家,但绝对今时不同往日可比的了。
短短的两句,在武姬的嘴里念了出来,更有一番意境,一时间,包括武佶在内的几人,都是头脑发热,犹如五雷轰顶般,太过于震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问句,很好的意境,武佶异常的高兴,也难怪,他太久没见到如此好的诗句了,而几个祭酒也是极为震惊的看着允浩,不过只是两句而已,虽然这两句就已经惊为天人了,但他们还是抱有希望的。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此上半阙已然跃然纸上,这期间的时间长不长,允浩长舒一口气,看了眼少女。
这一看,不由得让她有些惊讶,只见少女眼神直直的看着自己,而手中研墨的手也停了下来,一眨不眨的看着他。
于是他只能无奈咳嗽一下,提醒他一下。
武佶他们正等着他读呢,只见武姬的表情,不由的疑惑更甚。
这时,少女总算是反应了过来,赶紧收回目光,心里扑扑通通的跳个不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少女鼓起了最大的力气,想用最为平静的声音读出来,可惜她还是有些紧张,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船内的众人。
他看了眼父皇,不禁有些惊讶,他还是很少见到父皇如此震惊的模样。
而其他人就更别说了,以至于王黼这个草包也听得出来,这首词是中秋词,而且是惊为天人的好。
文笔绝佳不说,就说这意境,已经超出世间太多了,他有些膛目结舌的看着那个少年人,人怎么会有这种意境,他还是人么。
好词,果然好词,子瞻,你…
武佶笑着笑着突然有些唏嘘的叹了口气,你这…
这词已然超出世间人的幻想了,无关文采,而是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比喻,这已然超出世人太多了,这还只是上半阙,
武佶有些惆怅的笑了笑,子瞻,我给你研磨如何,如此惊世好词,能与子瞻你共同完成,我也是荣幸之至。
武佶是笑着,但带着激动的说的,但这足够吓人了,要知道这时候的武佶可没有用朕,而是我,这里面有太多的讲究了。
几个祭酒此时心里早已是心如死灰,自己等人更是成了丑角,心中一片唏嘘,更多的是无奈,一时间竟更加苍老了些。
允浩岂敢让陛下…
唉,无妨,今夜无妨的,来来,我有些迫不及待了,子瞻你果真大才,是我以前小看了你,是我的错啊,武佶越说越离谱,吓得言冰云王黼等人,心里都突突的跳个不停。
这等态度和礼遇,恐怕就是太师也不见得有吧。
这首词真的如此惊世骇俗么,二人都是草包,比之几个祭酒要远远不如的,不过看到他们的脸色,心里早已猜的到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又换了意境,这是人家烟火的气息,如此的笔法当真吓到了众人,武佶心里已经平静了下来。
这种手法是在太妙了,竟然三人处在其中一样。
见铺垫的差不多了,允浩也就不在过多卖弄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落笔则是,杭州允浩允子瞻。
终于写完了。
而武佶也看完了,不过他眼神很是奇异,心中想的是什么,允浩不得而知。
一时间众人竟然奇异的安静,只有呼吸声,而一旁的刘宏早已是看的呆了,他也是第一次见到,皇帝也会有眼神呆滞的一面。
于是他下一刻给了自己的一巴掌,这才清醒了过来,强行让自己不要那么去想,可心中如何能不去想。
原来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也有白痴的时候。
半响后,武佶才叹了口气,于是把写好的纸张递给了武姬,让她拿给几个祭酒看。
他已经不需要在看了,心中却是在想,这样的诗词可谓是后无来者了吧,这样一来,以后的中秋让别人如何填词呢。
这还真让武佶猜对了,看来这位皇帝对于诗词还是很了解的。
在正史中有提到过,中秋水调歌头一出,于词皆废的说法。
虽然有些夸张,但当时的人们还真是这种想法。
因为这首词,无论是意境手法,都已经是,达到了人能想到的极致了,这种意境和转换的美,除了苏轼古来无二。
而今,允浩就是如此,只是他不曾想到会有这么夸张的后果而已。
几位祭酒,终于看完了,几人就那么招呼对视着,接着传来一声轻叹,这是李如来发出的声音。
于是他竟然迈着步,有些踉跄着走到允浩的身边,眼神有释然也有解脱,而眼中的血色可是骗不了人的。
人生这种大起大落,可谓最是让人措不及防,也最为伤人。
他的举动吓了允浩一跳,他还以为这人要装死在自己的身上。
然而,下一刻,老者对着允浩深深一依,口中道,老朽的确是老眼昏花了,这样的大文豪,可以说允公子你,不是大文豪能概括的了,或许可以叫你诗中圣人,也不为不可。
这…武佶想要出言打断,可还是没有说什么。
允浩皱眉,心说你这是见明着对付不了我,又要捧杀我。
他的举动吓得在场的人无不震惊,虽然允浩的词的确是惊为天人,但你可是国子监的祭酒,如此做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
老朽的确是井底之蛙,不过见我大禹有你这样的诗人,老朽很是欣慰,为先前的行为,李如来羞愧,还请公子能见谅。
允浩心中还在纠结,就见他对着允浩又是一礼,这才转头走向武佶。
陛下,李如来老了,恐难以胜任国子监的职务了,老朽请辞,请陛下应允老朽回家颐养天年。
这…武佶心里有些惊讶,这老头子还真上头啊。
不过他还是说道,李先生,你与子瞻可谓是误会而已,何必如此认真呢,在朕看来,先生你想多了。
陛下,老朽请辞可不是一时气话,而是发自内心的。
今日的事,让老朽明白,江山代有人才出,老朽确实胜任不了,也该回家去了还请陛下应允。
武佶心中叹了一口气,无奈只好点头应允。
不久后,几个老祭酒等人就走了出去了,见他们步履阑珊,允浩也有唏嘘,只是他没怎么多想,人为此都要付出代价的,无论你是谁。
来来来子瞻,与朕喝几杯,言冰云,你去将这首词哪去给他们看看,也让他们领略一下子瞻的文采。
言冰云长舒一口气,领命而去。
本章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