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宋
作者:懒散的兔子 | 分类: | 字数:56.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章 无数人头筑金冠
西北,早已是战火连天,烽烟四起了。
大雪纷飞的西北大地上,已经下了四五日的大雪,路有冻死骨,并不稀奇。
禹军这边连续攻城,也有两日之久,死伤无数。
然而,此刻依然势气如虹,不畏生死,无数个士卒,扛着云梯咆哮着向前跑去。
从辰时起,这轮猛攻没停下过,而前面的西凉府城上的西夏士卒,也是个个凶狠的盯着攻城的禹军。
弓箭手,
抬手张弓搭箭,手指在流血,还有眼睛被射没了一个的士卒,来不及包扎,鲜血犹如泉涌。
但仍然如机器一般,不断的重复着手上的动作,仿佛一切都是假的。
而没了一条手臂的士卒,也在费力的扔着他能拿起的一切东西,一个岁数不大的少年士卒,双眼无神的刚从挨墙后站了起身,箭还没来得及上弦,就被底下攻城的禹军射手,精准的射了个正着,破风声,带着身体,被钉在后面旗杆之上。
这一箭,足以说明禹朝军队的弓弩,有多么的可怕。
给我杀,杀尽汉狗,上来一个杀一个。
金甲为明,会杀过来的,儿郎们,一个西夏将领高声喊到,我们的皇帝,就在来的路上了,大军一到,与禹军决一死战,必然要活捉潼贯,悬尸于城头,以慰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然而我们要做的,是必须守住此城,也必须守住。
不然则一切晚矣,城墙上忽又刮过一阵风,有些萧索又有些悲凉,我等誓死不退,誓死不退,誓与此城共存亡。
众人闻言,芬芬高声呐喊道,与凉州城共存亡,咆哮声,直达云霄,竟有震动大地一般的气势。
一时间,守城的士卒气势到了巅峰,视死如归的情绪,在士卒的心里喷薄而出,带着决然的气息,厮杀顿时惨烈无比。
禹朝的士卒,顿时损失惨重,领头的将领看着守城的士卒,点了点头,所谓,哀兵必胜。
天空的飘落的雪花,仿佛都停顿了一般,无数的雷木滚石,像炮弹一样,不要钱一般扔下城下。
惨叫声痛骂声,在这片不大的城上城下上演着。
无数个残肢断臂,鲜血淋漓的面孔,声嘶力竭的呼喊声,犹如修罗地狱。
然而禹军这边的士卒,伤亡损失很大,但却不畏生死,嗷嗷叫着往上爬。
然而城墙上,西夏士卒,也是各个面色狰狞恐怖,握着钢刀的手都有些颤抖。
不远处,观战的潼贯,却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其实他看不懂什么,如此几万人的大战,他潼贯也没见过几次,虽然他也指挥过禁军训练,也带兵缴过贼人。
但远没有这么多人冲杀来的震撼,身边还有几名副将,另外还有几名护卫,杨将军,刘法老将军,与那个什么西夏战神,叫什么金甲李仁明的西夏王族,斗了个旗鼓相当,三天以来,损失也并不大。
我方伤亡区区数千人马,而这么小的代价,就能拖住他们西夏两万人,刘老相公勇武过人,不减当年啊。
潼某佩服。
杨可士与几位副将,对视一眼,随后,脸上不可抗拒的,狠狠地抽搐了一下,而后摆出一脸郑重的说道,潼枢密使大人所言极是。
其实他心里已经把潼贯骂了个遍。
几千人不是人?不过他一个先锋大将,与潼贯差距太大,也不多说,观战不语。
某观此战,天黑前就能破城,杨将军,某说的可对。
杨可士无奈,只能解释道,西夏人悍勇,不差我西北边军。
而今我们攻城,他们守城,却也大意不得,虽然西夏人不善守城,但依然不容轻视。
言外之意就是你他么别乱比比了。
潼贯点了点头,也不多说,观看战局。
此时大战更加白热化,禹朝疯狂的进攻一浪高过一浪。
竟杀的西夏士卒死伤惨重,人命犹如稻草一般廉价。
当然禹朝这边死伤更多。
忽然,杨可士看到了什么,轻夹马腹往前走了几步,激动的大声道,大人,末将要去前线坐镇了。
好,杨将军神威破城,一举拿下这个破城首功,扬可士闻言拱手,骑马而去。
心中有些愤怒,这些个大人,真是不顾将士的死活。
战云密布,大雪依然飘飞,护卫中的一人说道,大人,此战已经定了,何不回到军胀中小窃半刻。
闻言,潼贯回头看着这个护卫,你与某多久了,语气平静。
回大人,已有两年。
只是话才说完,潼贯抡起马鞭,狠狠地抽在了这人的脸上,这人瞬间被抽飞了出去,只见那人的脸上,被抽出一道深刻见骨的伤痕,看着好生恐怖。
几个护卫吓得一跳,慌忙跳下马来,跪下连胜告罪不起。
只听潼贯看都不看打翻在地的护卫,轻声说道,将士们正在奋勇厮杀,某又如何能小且?
你们那,唉。
捂着脸躺在地上的护卫,已经疼得大汗淋淋,要知道这是隆冬之际,可见潼贯下手有多狠。
也就在此时,几匹快马身穿劲装的几个人,奔赴这边而来,保护大人。
第24章 无数人头筑金冠
几人瞬间聚在一起,潼惯看着来人,眼神眯了眯。
风尘仆仆的几人,策马扬鞭的飞快的到了潼贯几人身前。
潼贯眉头皱了起来,几个护卫忙上前拦去,谁知几人还没跑出几步,便听到对面大声斥责道。
大胆,
朝廷八百里加急,尔等退下。
潼贯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身边的一些护卫士卒,以及几个副将,也看了过来。
潼贯不动声色的轻夹马腹,收拢心神,不疾不徐的迎上几人,到了近前,这才翻身下马。
换上了笑容,几位信史辛苦了,潼太尉,官家有旨意到了,咱家要给?
潼贯挥挥手,而后走到几位信史身边,笑着说到,唉,几位信史远道而来,甚是辛苦,某在官家多年,岂能不知此事的辛苦,不劳烦不劳烦。
某看看这便算了。
闻言,几个信史还要说什么,被潼贯伶俐的眼神吓了一跳,顿时有些害怕。
潼惯毕竟上位已久,几个人岂能不怵,于是把想说的话,瞬间咽回了肚子,不敢多声也不敢多看。
接过武佶的招书,几个护卫,自然来到身边围了起来,潼贯有些颤抖的,慢慢打开,只见上面写到。
潼贯西北一战有功,且打的西夏退回到衡山,此乃我大禹之幸,百姓之福。
而今,我大禹国富民强,兵威日胜,想必西夏也知道我大禹的兵威了,再也不敢犯我西北。
圣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
留得他们活路,也算我天朝上国的气度。
然,
我禹之江南,如今又有肖小之辈,被邪教蛊惑,隐隐有扰乱国本之忧患。
朱缅就是为朕找了些石头花草,这些个愚昧百姓却怨声载道,简直岂有此理。
朝廷以太师蔡京建议,国器之重在于江南,朕也觉得有理,既日起,潼贯既日返京,商讨绞贼之事,此事刻不容缓,大军退回衡山国境之内,以待后续。
不得有误,
武佶。
潼贯看着这个圣旨,眨了眨眼睛,又看了一遍。
半响后,潼贯颤抖的收起了圣旨,心中已有应对。
于是微笑道,送几位信使回大帐休息,切记,好吃好喝招待,不得有误。
说完转身对身边的几个副将大笑道,陛下知道我等奋勇作战,还要嘉奖我等,陛下英明,众人也是大声道,陛下英明。
你等在此观战,我回去处理一下私事。
是大人。
潼惯转身时,身后有一名副将,乃是,蔡京心腹,眼神有些异样。
他看出潼惯的脸色不对,看来该给太师这封信,问问此事才是。
潼贯转身就回到了中军帐中,只是,此时的潼贯,脸色阴沉的可怕,哪还有刚刚的一脸笑意。
这么个人高马大的大太监,虽然不会武艺,但多年来养出的威压,就是一般的武夫,见到此刻的潼惯的气势,恐怕也都得吓的浑身颤抖。
正在潼贯暗自思索的时候,又有人翻起大氅,走了进来,潼贯被人惊扰,刚要发火,只见那名护卫慌忙说道,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兵部,言大人的人。
潼贯摆手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潼贯看着手中的信,气的浑身颤抖,青筋暴起,手指微微发抖的,看着手中的信,一语不发。
沉没的像个石头,他背对着二人,一语不发的样子,吓得二人也惊疑不定,还好,这种气氛,来的快去的也快,对着送信的人说道,你下去休息吧,有赏。
潼贯看着这个护卫道,你附耳来听。
那人一愣,忙进前几步,听完潼贯的话脸色大变,不过倒也没有多问,转身就走。
潼贯一个人在涨中坐着,茶早已凉透,而潼贯依然手敲扶案,沉默不语,脸上的表情格外精彩。
有时阴沉,有时暴怒。
婻婻道,蔡京老贼,这是怕我借势起来,你不仁就不要怪潼惯不义了。
此时西凉府,破城就在眼前,而后我大军可到甘州,那是可直捣黄龙,把他们西夏人彻底打回瓜州以北,至此,西夏彻底不足为虑了,而我大禹有了养马之地,那么燕云是否?
如若不然。
然而看着这道圣旨,轻叹一声。
蔡京老贼,某与你势不两立。
而涨外中的厮杀声,还能隐隐听到,只是风雪中仿佛带着些许不甘,带着些许血腥味传了过来。
不久后,西凉府城被破,禹军进城,大太监潼贯站在城头,嘴角带笑,随后对身边的杨可士说道,不降者可杀,如有抵抗,则三日不封刀。
杨可士一愣,随后领命而去。
潼贯看着城中似有似无的喊杀声,站在残破的城池上,此时的他,豪气干云,有种野心是想藏着都藏不住的。
然而城外的禹军,遍地的残肢断臂,伤残的将士,遍地的尸体,散落的旗帜,相互扶持的士卒,潼贯看都不看一眼,大风伴着雪花,很冷且是刺骨的寒冷,吹的潼贯的大敞迎奉飘荡,但潼贯的内心则是一片火热,他缓步进城而去了。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运河上,一群水手,正在整齐划一的大声呐喊着口号。
天上的鸟儿不断的盘旋,正好奇的看着穿上的众人,一阵风儿吹过,他们又换了个方向,继续看着众人。
天气已经冷了下来,但这群光着上身的汉子,却都满头大汗紧紧咬着牙关。小姐小姐,我们到快到开封了,一个身影跑下了船舱。
一身紫色衣服的女子,手持棋子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怎么小姐不高兴?到了就到了呗,又能如何。
到了开封,离汴梁不是还有很远的路程么,高兴个什么劲。
绿衣少女切了一声,坐在小姐的对面,你说允浩少爷要是知道小姐你,亲自千里迢迢的来找他,会不会感动的哭了。
紫衣少女伸手打了他一个板栗,休得胡说,不然我把你扔在汴梁的青楼,谁知这小姑娘也不怕,那感情好了,听说汴梁的才子都潇洒的很呐。
你这个小丫头,知道什么才子,摇了摇头叹息道,出去看看吧。
这二十多天真的是漫长的时光,对于紫薇来说倒也好说,可这个小丫头却被折磨的够呛,都瘦了好几斤了,看着让人可怜。
二人来到夹板上,一股冷意随之而来,紫薇轻轻拉了一下狐邱,抬头看着落日的余晖,真美啊。
几步走到船老大年轻说到,赵师傅,今日能到开封么。
老人见小姐过来问话,忙站起来道,今日天黑之前我们能到开封南岸。
好。
辛苦水手师傅了。
二人回身来到一边,一起看着夕阳最后的一点余晖,然后都有些微微有些失神。
这一路看似风平浪静,其实他们也遇到过大风,也有人不慎掉下河水之中,不见踪影,生死不知,大概是死了,紫薇想到这,不免叹了口气。
轻声对身边的扣儿说到,今晚可要好好吃一顿才行,不然怎么行。
二人对话的同时,船也渐渐的靠向了开封城,最后一点晚霞终于落下,黑夜来临。本章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