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开局逃荒,缠住反派权臣的腰

作者:茶茶黎 | 分类: | 字数:108.1万

第402章 是跟宫里那位姑奶奶学的

书名:开局逃荒,缠住反派权臣的腰 作者:茶茶黎 字数:2212 更新时间:2025-02-24 02:00:38

转眼又是三天过去,银宝请的夫子,终于来府上了。

池兴月亲自到门口迎接,把人迎进来后,带去荣思院。

老太太端坐在主位上,看起来慈祥又威严。

两位女夫子请过安后,简单介绍了下自己。

一位才情出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会,无一不精。

另一位身姿妖娆,擅歌舞。

对世家大族来说,前一位比后一位受欢迎。

偏偏这是亲姐儿俩,受妹妹名声所累,不少人对姐姐有所顾忌。

凌家不会啊,且不说江宁府那边,不少商户之女都学歌舞。

就说现在,他们家经历了高峰与低谷,早不看重身份地位了。

歌舞怎么了,一种娱乐方式而已。

人家这是喜欢加擅长,又没去男人堆儿里献媚。

凭什么要将狐狸精之类的名声,冠到她头上。

凌家人的态度,让姐儿俩很开心。

当即决定倾囊相授。

池兴月将她们安排在海棠院,还拨了两个丫鬟过去伺候。

一路上,妹妹朱若妍看着随处可见的花槽,惊讶地张大嘴巴。

谁能想到啊,肯斥巨资邀请两人上门授业的凌家,竟然在自己家里种菜!

是驴粪蛋子表面光,还是极其看重女孩子的才学修养?

姐姐朱若芸倒是不怎么诧异,因为从进门,她就感受到了这家人的不同。

首先,没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

一个孙媳妇能在老太太跟前肆意说笑,还能决定府中小姐的教养。

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可池兴月没有那些当家夫人的精明市侩,对待两人,亲近中还带着尊重。

只能说,她靠人格魅力征服的凌家老少。

池兴月要知道的话,绝对会说,其实是钱。

倘若她没有赚钱的本事,老太太就算再亲近,也不会看重。

说不准还会私下埋怨她出身不高。

当然,这些都是不能说的秘密。

没走多久,几人便到了海棠院。

院子收拾得很干净,几株海棠含苞待放,靠在墙角的折叠花架上,整整齐齐码着木质花槽。

一眼望过去,绿油油,鲜嫩嫩。仔细瞧,哈,小苗苗才刚刚破土。

朱若芸感受着院子里的生气,忍不住作诗一首。

池兴月听了,笑着鼓掌。感慨没找错人,这位,是真有两把刷子。

然后带着姐妹俩参观屋子。

几十平的房间不算奢华,却很精致。

平时用得到的家具这里都有,衣柜里甚至挂了几件崭新春装,是给姐儿俩专门准备的。

被褥什么也是全新的,柔软舒适,还干净。

隔壁屋是一间大书房,里面摆放着一大六小七张桌子。

再隔壁,是间琴房。里面有古琴、古筝、琵琶、笛子,二胡等乐器。

之后,是一间舞蹈室。

里面空空荡荡,只角落里有几把椅子,累了可以坐下歇歇。

“两位先生,这些可以吗?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池兴月带着两人来到会客室,面对面坐着。

朱若芸笑笑:“已经很好了,我们姐妹二人与二少夫人年岁相当,二少夫人直呼我俩姓名即可。

授课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需要添置的,我俩会说与丫鬟听!”

池兴月点头:“来了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别客气。”

然后说了下凌季然和凌微微的情况。

池兴月对朱若芸说:“季然和微微都有一定基础,之后若芸姐姐可以考教考教她们俩。

我们家也不求季然、微微有多么出类拔萃,只要明理、通透,有一技之长便可。”

“另外府上还有三位丫鬟,也会跟着一起上课。

对于琴棋书画,她们想学便学,不学也罢。

只希望若妍姐姐不介意她们的身份,能指点一二。”

朱若妍一下子就明白了池兴月的心思,点点头,还有些欲言又止。

池兴月注意到了,笑着问:“若妍姐姐有话直说。”

“既如此,那姐姐我就不隐瞒了。

兴月妹妹,男人自古爱美色。歌舞这玩意儿,本就是取悦男人的。

虽然姐姐不这么认为,可世道如此。

你让她们学了去,万一......

兴月妹妹,莫要给自己添堵啊!”

池兴月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姐姐莫怕,妹妹心里有成算呢。”

朱若妍见她气定神闲,料想自己猜错了,不由脸颊绯红。

池兴月也没调侃,只感慨,银宝眼光真好。

这姐儿俩,不仅容色一绝,还三观正。

尤其是妹妹,虽然擅长歌舞,眼神却很清正,举止也不轻浮,俨然一副大家小姐的做派。

见时间不早了,让两人先安顿。

等明天一早,再带季然几人过来给两位夫子过目。

朱家姐儿俩把池兴月送到门口,才回去收拾自己的行李。

她们逃荒而来,本就没有多少家当。

若不是村里有人觊觎姐妹俩的美色,朱若芸都不想离开。

更别提,将朱若妍的能耐暴露于人前了。

也就是听嫁到长宁村的姑娘,回家探亲时说了嘴。

有位姓凌的公子,从云柔县过来,教会了他们人工培育蘑菇的方法。

银宝打听夫子时,她问了下主家的情况。

后又到长宁村,以及城里打听情况,得到的消息不多,却足以将两者重叠到一起。

又听说凌家男丁少,还基本上不在家。朱若芸才起了到凌家授课的心思。

清风院,池兴月也在听银宝讲述朱家姐儿俩的故事。

“夫人您没猜错,这两位,还真是大家小姐。就是可惜家里败落了!”

朱家曾是河中府的富贵人家,朱家有位姑奶奶,甚至入宫当了贵妃。

可惜后来犯了错,被关进冷宫了。

朱家也因此受到连累,越来越差。

后来,旱灾爆发,朱家不至于缺粮断水,却也居安思危,赶在流民暴动之前,离开是非之地。

只可惜,一路上天灾不断,朱家长辈接连死去,就连护卫,都没剩几个。

好不容易逃到幽州附近,又爆发了瘟疫。

最后剩下朱家主和朱家姐儿俩,撑到顺通县安顿下来,朱家主才撒手人寰的。

“朱大小姐师从清兆先生,早几年,就是河间府远近闻名的才女了。

而朱二小姐的歌舞,是跟宫里那位姑奶奶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