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作者:黑茶芝士 | 分类: | 字数:289万

第828章 父母不慈,子女不孝,掀了愚孝的桌!孔子小忠,孟子小孝!

书名: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作者:黑茶芝士 字数:3399 更新时间:2025-01-27 01:58:50

赵姬这句话可以说是在孟氏之儒的雷区蹦迪。

一时间,十余位博士齐齐拱手高呼:“臣谏……”

然而赵姬却没等他们说完,便淡声道:“别谏了,孤不纳!”

“都让开路,别耽搁了孤回返甘泉宫休息。”

淳于越双眼发黑,险些又要昏过去。

淳于越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人!

偏偏这人还是大秦的太后,淳于越不敢、也不能对她拔剑相向!

淳于越只能转移方向,面向嬴政肃然拱手:“王太后知法犯法,有违秦律!有违人伦!有违纲常!有违天理!”

“昔桃应问孟子,若舜父杀人,舜当何为?”

“孟子以为,舜当允有司判罚其父,再背父而逃。”

“臣谏,大王当效舜之旧事,令有司判罚王太后,于行刑之前背负王太后离开大秦,侍奉王太后安享晚年!”

“如此,大王方才能不愧大秦社稷!不愧大秦万民!”

劝不动王太后,难道还劝不动大王吗?

王太后不在意社稷,心中无善。

大王总不能也像王太后一样吧!

赵姬却在嬴政开口之前便已讶然而问:“舜父杀人,舜便要背父而逃?”

“舜父愿意?”

“他果真能舍得下权势和富贵,成为流亡野人?”

“如果舜父不愿意,舜是怎么把舜父背走的?”

赵姬没想太多,赵姬只是真的很疑惑。

但淳于越等所有博士的脑瓜子却都一嗡。

孔子的‘父子相隐’和孟子的‘窃负而逃’共同奠定了儒家亲亲相隐的思想,明确了‘家优于国’、‘父子大于君臣’的主张。

包括公羊子等儒家别派儒生在内的很多人都对此并不认同,从法治、人治、治国、天子权责等各个方面对此加以抨击,其中讨论皆着眼于舜。

而今赵姬却将目光落向了舜父。

且不说舜会不会如孟子假设那样背着父亲逃走,就说舜的父亲,他乐意走吗?

如果舜父是和舜一样的君子,舜父为何会违律杀人?

孟氏之儒的弟子都不能说彼时的律法有问题,因为彼时的律法乃是他们推崇的舜亲自制定的!

既然舜父违背了舜制定的律法,就说明舜不是君子。

既然舜父不是君子,他怎会甘愿抛弃现有的一切成为野人?他完全可以以孝之名命令舜特赦他,继续享受荣华富贵,舜不从就是不孝。

舜不顾舜父的反抗强行背走了舜,这种行为是孝还是不孝?

淳于越心思急转,数息之后方才缓声开口:“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舜父自然也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舜痛陈利弊,舜父自当会因羞恶之心、是非之心随舜而走!”

淳于越的这番解释符合孟氏之儒的理论体系,旁人也很难辩驳。

但赵姬却是失笑:“孤不知人是否生而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孤只知人生而趋利避害、喜富贵权势。”

“便是政儿痛陈利弊千遍万遍,孤亦不愿弃王太后之位而走。”

“诸位所言,着实可笑!”

在儒家的观念中,嬴政可能远远比不上舜,但赵姬和舜父孰高孰低却未可知。

毕竟,舜父可是‘常欲杀舜’,赵姬却只起兵叛乱过一次而已。

身为当今大秦太后,赵姬以母亲的身份说出了这般话语,虽不能类比舜父,却已经可以说明天下之父母不会全如淳于越口中的舜父一般,听得进子女的劝说、舍得下权力和财富。

至少,赵姬不会像孟子揣度的舜父那样老老实实的跟着舜逃亡。

要么,嬴政赦免赵姬,行不法之举。

要么,嬴政依律处死赵姬,亦或是不顾赵姬的意志强行绑走赵姬,行不孝之举。

不法或不孝,你们选吧!

赵姬一句话,爆杀淳于越!

辕守讷然无言,淳于越头晕目眩,一众孟氏之儒弟子尽皆哑然无言!

赵姬见状略感无趣,看向嬴政道:“孤还有几名族人流于外,未能与孤团聚。”

“政儿切记,尽快将他们寻回,孤要孤的母族整整齐齐在一起,方才能开怀!”

嬴政忍着笑意,拱手一礼:“唯!”

赵姬满意颔首:“吾儿果真纯孝!”

淳于越这才回过神来,赶忙面向嬴政拱手道:“大王!”

“王太后寻回母族族人必不是为与族人团聚,而是要以暴虐之刑折磨族人!”

“大王理应劝谏王太后宽仁,万万不能助长王太后暴虐之性啊!”

淳于越已经不想、甚至可以说是不敢和赵姬交流了。

淳于越只能将矛头对准嬴政!

嬴政肃然颔首:“寡人自会多多劝谏!”

赵姬略显烦躁的说:“孤说过了,孤不纳谏!”

“政儿若是再谏,当是为不孝!”

“一群腐儒,唠唠叨叨的何其聒噪。”

“孤乏了!”

“谁人再敢劝谏,孤便令政儿将其处死!”

赵姬一甩披风,转身便登上了马车。

嬴政轻声一叹,一脸诚恳发问:“寡人亦知母后所言不妥,寡人却更不愿不孝母后。”

“诸位博士何以教寡人?”

淳于越愕然无言,所有儒生齐齐傻眼!

在孟氏之儒看来,子女孝或不孝唯有父母的感受最为直接。

如果父母说子女孝顺,可能是出于舐犊之情。

但如果父母说子女不孝,那子女肯定不孝!

而今赵姬直接把孝的名头压向嬴政,逼迫嬴政助他行暴虐之举,否则就是不孝。

那淳于越究竟是要劝嬴政为孝而行暴虐之举,还是要劝嬴政为宽仁而行不孝之举?

淳于越始终认为孝是仁之基,今日却第一次发觉孝竟然能和仁背道而驰!

韩非毫不掩饰脸上的嗤嘲:“孔子言忠,却只是小忠之辈,全无大忠。”

“孟子言孝,却只是小孝之辈,全无大孝。”

“行于书卷自然华彩,落于实干却皆为戏尔!”

“汝等却将孟子所言奉为圭臬,可见汝等连小、小、小智也无!”

嬴成蟜也出列开口道:“本君亦以为孟子之孝不适用于我大秦。”

“大王之所以特赦王太后,非只是因王太后为大王之母,更是因王太后于邯郸城对大王的百般回护。”

“此番王太后重惩母族,亦是因王太后的母族曾多加欺辱大王并王太后,王太后心中愤恨难耐,故而行暴虐之举且拒绝纳谏。”

“本君以为,观大王与王太后之交,便可知天下父母子女之交。”

嬴成蟜面向嬴政拱手一礼道:“臣谏!”

“父母慈,则当要求子女孝。”

“若父母不慈,则子女不孝不为过。”

“父母有错,子女当谏,若谏而无用,不可从。”

“若子女从父母之错,不当因其孝而减轻其罚。”

一众儒生有心驳斥,因为嬴成蟜此言直接掀翻了儒家‘亲亲相隐’的思想!

但再想想方才赵姬的疯狂,想想嬴政如果真的如孟氏之儒要求的那般不论对错的孝顺赵姬。

一众儒生驳斥的话语却说不出口,甚至是打了个寒颤。

倘若嬴政真的那么孝顺赵姬,那绝对是大秦甚至是整个天下的灾难!

如果他们不能要求嬴政那么孝顺赵姬,自然也就无法要求天下人那么孝顺他们的父母!

嬴成蟜继续说道:“臣以为,小孝孝于家、大孝孝于国。”

“对父母之孝固然值得称赞,于国之孝却更该被传颂,若家国相悖,当舍家而取国,方才为大孝!”

“否则,若父母谋逆造反,子女便将处于两难之地!”

“以此两点为基,朝中当广招天下各家各派,再于民间随机挑选万户人家,深入询问了解其父母子女之间的相处,制定出符合我大秦现状、有大秦特色的孝道。”

“待明确我大秦之孝后,依此孝道订立律法,重赏名、轻赏利、微罚罪!”

“并令大秦法吏皆以此孝道教导弟子。”

嬴成蟜的这番谏言,让各家各派都不甚满意。

于吕不韦而言,没能将孝定为治国之本。

于韩非而言,轻赏微罚不足以引导社会思想。

于孟氏之儒弟子们而言,更是没能将愚孝和亲亲相隐带入大秦。

但嬴成蟜的这番谏言却又让各家各派都有些满意。

在吕不韦看来,嬴成蟜将孝视作忠的根基,如果嬴成蟜能够成功,大秦将首次将孝治纳入治国工具箱中。

在韩非看来,嬴成蟜取用了他孝并非理所当然,父母有付出、子女才有回报的慈孝利益说,将慈、孝视作投资与回报,又将朝廷置于裁决投资与回报是否合理的裁判地位。

在孟氏之儒看来,嬴成蟜希望让法吏教导学子们孝道的想法,与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思想更是一模一样。

嬴政佯做沉吟后,沉声道:“寡人以为,王弟此言甚善!”

“此事,当从速从快!”

“寡人欲孝母后,却不知如何施为才是对的,如何施为又是错的。”

“还当劳诸位共商而教寡人也!”

嬴政没有对由近乎全体关东人发起的以孝为名的逼宫做出任何妥协,只是出于对赵姬的‘孝’而迎回了赵姬,并采纳了由嬴成蟜上谏的不同于关东各方提出的策略。

关东各方势力联手而造的势,被嬴政强势破除。

但嬴政破局的手段却反而能引得关东人欣赏亲近。

这一局,嬴政全胜!

迎着嬴政的笑容,便是淳于越等一众博士也只能无奈又无能为力的拱手而呼:

“大王英明!”

yifan

xsguan

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