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时代之舱

作者:科学文创郑军 | 分类:科幻 | 字数:118.3万

十七章:第一目标(四)

书名:时代之舱 作者:科学文创郑军 字数:5296 更新时间:2024-10-11 05:15:22

(四)

一根半米直径,25高的烟囱竖了起来。在它下面,是新世界第一座冶金平炉。

既然原料来自铁坟中的混合废金属,工艺也还很原始,厂区不需要很大。科学大会就没有划分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把所有金属加工都划到一起,开办冶金厂。交给材料学主持巴布鲁管理。

这座平炉分为左右两个炉床。左床进行熔化和精炼时,废气输送到右床,进行补炉、装料和加热。等左床出钢后,右床再进行熔化和精炼,反过来用废气加热左床。如此将冶炼和熔化交替进行。每一炉可以产出七吨钢,全岛铁匠忙活半个月,也就是这个产量。

除了从《科学之舱》中得到的资料,巴布鲁还对平炉进行了改装。他们使用的不是科学时代的普通废钢铁,而是一种金属混合锭。当年真理教徒将收缴来的金属制品统统扔进熔炉,并不是想把它们熔炼成有用材料,而是为了便于封存。结果,形成以铁为主,夹杂着大量其它金属的混合物。现在要把它还原,就得根据其熔点不同,分别设置出料口。

使用双床平炉需要左右轮替,效率提高,但并不省力,炉前工的劳动强度超过农夫,对生产管理要求极为严格。开炉实验那天,这位学术主持人亲自拿着钢钎搅动钢水,除去里面的废渣。恩桑泽担任取样员和测温员,彭志真送来一批无事可做的安全员,跟着巴布鲁学习炉前技术。他们将成为第一批炉前工。

旧世界那些简易烧铁炉,都不能把温度提高到铁的熔点,靠化学反应从矿石中提取铁。这座平炉由风扇输送空气入炉,将温度提高1600度。在这一天的地球上,这是靠人工手段获取的最高温度。炉内这么热,厂房里也有四十五度,但是他们都要穿着厚棉布服,以防钢水溅伤。现在他们还没法制造石棉防护服。

现场还有个女专家。阿米塔娜一身短衣短裤,站在靠门位置上,记录着炉前工的每个操作动作。各工种都需要哪些操作?动作之间如何衔接?又有哪些多余动作需要排除?这是组织行为专家的研究对象。现在她面前的双床吹氧平炉,需要十几名工人在炉前轮转。每个工人站在哪个位置,工作中从哪里走到哪里,她要把分工细化到这个程度才行。

熊熊炉火燃烧12小时,消耗掉半吨煤,第一炉钢才终于问世。成品只有两吨重,浇成五个钢锭摆在院子里慢慢冷却。远近站着几百人见证这一时刻。三分之二的执委都放下手里的工作来到现场,大家欢呼跳跃。科学预备班的所有学生也都列队站在一旁,每次再生一门技术,老师们都要停下课,带着孩子到现场作见证。

“给我铸蒸汽机气缸。”麦斯欧德跑到巴布鲁身边,拉着他的一条胳膊。

“当然是先做炮管。”克林加摇晃着巴布鲁的另一条胳膊。

“你们不需要体量更大的厂房吗?先拿来作钢筋。”王新田挤不过来,就在旁边喊着。

还是朴运成把材料专家解放出来。“这只是座实验炉,最先出品的钢铁就用来建造第二号平炉。产量……巴布鲁,正式平炉的产量,能比现在这座扩大多少倍?”

“五倍吧,一天十吨。”巴布鲁擦着汗,轻描淡写地回答。“不过不光要有更大的平炉,我还要有滚压机、轧钢机、锻压机。不然我连根螺栓都做不出来,这些家伙也需要钢铁。”

他们还有时间慢慢来。于是,第一批钢铁就划拨给冶金厂自己,用于扩充产能。一年能有三千几百吨钢铁?排队争抢的几个专家放下心来,这些金属他们都能有份。

开出第一炉钢之前,冶金厂外已经堆起五百吨煤和三百吨金属混合锭。都由当地人用畜力车慢慢拉过来的。正式生产一旦开始,每天都有十几吨钢铁从这里生产出来。整个南方大教区所有铁匠加起来,冶炼能力还没有这一半多。除了钢铁,他们还能分离出其它金属,送到电炉中另外加工。

“今年的重点就是冶金,大会主要的人力物力都要支持冶金工作。”朴运成给各部门下达了任务。民政处长苏吉拉纳负责将金属混合锭的日运输量提高到五十吨,煤矿日运量提高到一百吨。于是,苏吉拉纳带着人到处征集劳动力,慢慢地,在铁坟上忙碌的民工达到三百人,撬、砸、搬、杠无所不用。煤矿工人更是超过一千,其中还有三百名妇女。

产量暴涨,运输能力成为瓶颈。全岛还没有铺设公路,官道只是土质路面的乡间小道,一遇下雨就会泥泞不堪。畜力车无法行驶,人们砸下小块废金属,挑在肩头走上几天,运到冶炼厂。大块金属只好等待天气晴朗再启运。

苏吉拉纳正在一筹莫展,班轮老板阿尔贡找上门来。他有五艘船,每艘都有两百吨位,远大于内河小舟。这些船本来用于海峡运输,海魔封锁被突破后,阿尔贡带一群水手驾驶这些船冲进弟岛,查看自己的财产,结果又被围在海禁圈里。他发现海军对沿海民船格杀勿论,便把这五艘船驶入内河,停在自家土地附近,好歹保护下来。现在,五艘闲置海船的用途出现了。

“你们把煤和铁都搬到罗托罗阿湖边,这样只需走二十几公里。然后装上我的船,延阿克龙河南下,离模范城五公里处再卸下来。我算过,全程虽然绕路,比现在走陆路节省七成劳动力。”

经过海盗入侵与海禁两大灾难,这五艘船已经是弟岛吨位最大的水运工具。苏吉拉纳马上翻出地图,查看河道位置。“你的船怎么进罗托罗阿湖?水道好象不通啊?”

“这你不用管,但是你们得和我签合同,付运费。大敌当前,我不多赚你们的钱,但也不能让我亏损。”

参加岛上所有工程,大会会员都不领工钱,产品也在内部无偿调拨,但他们要付当地人费用。阿尔贡就是冲这个商机而来。苏吉拉纳请佩格梅什计算一番,发现这将是登陆以来科学大会付给当地人最大一笔钱。他不敢作主,请示了朴运成。

“这是好事。不光解决运输难题,他们因为科学致富,才能拴在科学战车上。”

有了会长支持,苏吉拉纳代表科学大会与阿尔贡签定合同,还支付了定金。用这笔钱,阿尔贡找来以前的伙计,把五艘船延怀希河上溯,在一处河滩上登陆。又雇用几百个当地人,硬是连拖带杠,陆地行舟两公里,把它们拖进另一条河道,最终到达罗托罗拉湖。

拖拽这些船时,朴运成、苏吉拉纳,还有上百名会员都参加了劳动,光着膀子和民工们拖绳子。“以前谁能想到,这么多人会为科学事业主动流汗出力。”朴运成看着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把自己的事变成大家的事,这才能成功。”

五艘海船的加入,让这条路上的日运输量立刻超过一百吨。看到了赚钱效应,当地人纷纷把小舟送到罗托罗拉河,拉上一两吨煤铁赚些小钱。更有人砍伐木材,在湖边打建新船。时间一长,阿尔贡又找到苏吉拉纳。“咱们能不能签个排他性合同?只许我给你们运输。”

现在,苏吉拉纳对长远规划已经非常了解,立刻拒绝阿尔贡的要求。

“老兄,你是外来户,不让当地人发财,把好处留给你,我不好交代啊。再有……”苏吉拉纳指指远处的冶金厂,第二座双床平炉已经初见模样。“将来我们要在模范城和煤矿之间架设轨道,放一种机器轨道车。从煤矿大门直接通到那里。到时候,你的船又会过时了。”

“天啊,什么时候建成?”

“最多两三年吧。”

“也就是说,我给你们运的混合锭越多,我这生意结束得越快?”阿尔贡的账算得飞快。

“不仅如此,机器船很快就下水,你这些帆桨船没法和它比。”

阿尔贡呆坐在那里,刚刚填平这几年的亏空,还没发财,好日子就到头了?

“我建议你趁铁路没修起来之前,赚两年快钱。然后把船用到其它方面。运粮食、运棉花、岛上运输市场会大得很。”

一座座新厂房从模范城里拨地而起,王新田半年前创建的粘土砖厂此时正好发挥效力。大量新砖用马车运到工地。除了红砖之外,那里还生产出另一种产品。

这天,王新田把全部科学工人叫到一起,向他们宣布,为了在使用地就近生产,科学大会将在模范城郊外新建一座砖厂,还要配置电力驱动的制砖机。他要从这里调去一批工人。有了机器,每人生产效率会提高六倍,工资则提高一倍。

然后,王新田拿出一张印刷文件,上面有文字、数字和示意图。“这是制砖机的使用说明书。大家排好队,轮流到我办公室来。谁能读出这份说明书,谁就可以去新厂工作。”

这些科学工人都来自旧人区,为了满足必须有上进心这条,柳德米拉已经是优中选优,工人们也保证入厂后除了干活,还要接受教育。王新田给他们配备教员,每天空出半小时集中学习。

但是卖苦力容易,学知识困难,惰性让他们中很多人在学习时敷衍了事。王新田本想训斥他们,但是小田雅子告诉他,行为还是要靠效果矫正为好。

说明书写得很简单,结果也只有三之分一的工人能读完,欢天喜地去院里集合,准备领双倍薪水。“科学劳动以后只能越来越复杂,有文化的步步高升,没文化的就留在这些老地方吧。”

这批工人进驻模范城后,这件事立刻传遍所有工地,针对科学工人的培训开始变得容易起来。

大规模工业生产即将普及,行为专家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根据行为规律制定工作周期,在增加劳动成果和恢复身心健康间取得平衡。

农业社会没有劳动时间的要求,农民自行决定要干多久。大会会员迷醉于科学事业,往往忙起来日夜不休。但是人类行为自有其规律,无限延长工作时间并不必然就提高效率。对于雇用来的科学工人,更要给人家规定好劳动时间。

早在魔都,小田就在统计各种劳动持续多久会出现效率下降,休息多久又会提高效率。她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每个劳动场所。经过几个月跟踪研究,小田雅子和阿米塔娜确定了适用于一般会员的工作周期。每天劳动十个小时,这样,一些重要工作可以三班运转,日夜不停。每天再加一小时的成人培训,此外时间由自己支配。每旬有一个培训日和一个休息日,人们先工作四天,培训一天,然后再工作四天,休息一天。

“从看天劳动,到看表劳动,这是新旧世界的重要不同。”朴运成在申报文件上专门批了这句话。

会员们从来都是边工作边学习,只是没有固定安排培训时间。现在,他们可以在培训日选择参加分享会、听讲座,也可以把培训时间积累起来接受几天短训。所有这些都由行为专家记录在案。昔日那个见缝插针的秘密组织,开始变成一台有效率的机器。

身为民政工程处长,苏吉拉纳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四壁挂满弟岛分区地图,那是奥德里奇带领会员重新勘察后绘制的。秘书张道勋埋头调查各种材料,摸清各地人口、土地、资源状况。朴运成还给他们添加了几个工作人员,算是形成了科学家园民政机构的雏形。

有了办公室,苏吉拉纳仍然用多半时间奔走各处。当年他带着阿尔弗雷德走过同样的乡村小路,不过那时候的他是去对别人说不——这样你不能碰,那样你不能做,人类社会正是在他这种人压制下,一天天倒退回去。

现在,身边的助手换成张道勋,走同样的路,到同样的村寨,他们要去动员当地人整修农田、铺设公路、开建水库、训练工人。苏吉拉纳浑身是劲,他要用现在的每一旬,弥补过去的每一年。

每隔一两旬,夫妻二人才能模范城相聚。小别胜新婚,先是关起门痛快地疯狂,然后大汗淋漓地分享这段时间遇到的新鲜事。

有一天,金子淇枕在丈夫的胸口,听着他的心跳。“你知道嘛,小时候我也这样听爸爸的心跳。今天你和他在做同样的事,只不过当年他被同事笑话,真希望他能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里。”

“想想吧,孩子们长大后,就不会有你这样的遗憾了。”

他们还只能住在模范城工棚里,没有床,用兽皮垫在地上作爱。每次都是兴趣盎然,金子淇很快就怀了孕。女会员们已经完全接受了她,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就像自己要当母亲一样高兴。24年后,这孩子会长到23岁,正是科学大会的中坚力量。

会员们还是在集体用餐,有时候去餐厅,有时候几家几户自由组合,烹煮领到的食物。这天,朴运成夫妻,苏吉拉纳夫妻,还有十几个人一起吃饭。吃到半截,金子淇忽然想起一件事。“科学之舱我从头翻到尾,有一样东西始终没找到。”

“是什么?”朴运成问道。

“科学的避孕方法!”

听到这句话,苏吉拉纳差点想钻回帐篷,其他人全部将目光投向金子淇,听她解释。

“这个问题女人肯定要比男人更在乎。办完那事,男人拍拍手走开,罪可要我们来承受。这个岛上一半是女人,科学不光要能挖煤炼钢,也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对。”

卡梅丽娅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对对对,历史已经告诉我们,金老师说的根本就不是小事。当年邪教发迹,得到女权运动强烈支持。原因就是她们觉得科学是男人的事,科学界里面男性压制女性,科学知识体现男性霸权,只有打倒科学才能张扬女权。如果咱们今天还不能证明女性也需要科学,就不能把人类的一半团结在科学周围。”

毕竟是历史专家,经她这么一讲,这件事的意义被提高到启蒙运动的高度。金子淇跑过去握了一下她的手。

朴运成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意义。“你们说得对,如果科学对于女人的意义不如男人,就会失去一半支持者。”他看了看妻子。“秀英,科学之舱里完全没提避孕技术吗?沾边的也行啊?”

黎秀英微微一笑。“如果猜得不错的话,编写科学之舱的肯定是一帮男人,他们不在乎这种事。”

朴运成一摆手。“他们没记载就算了,咱们自己研究。女性健康很重要,只有你们健康,才能生出健康的下一代。”

这好像并不是我预想的目标。金子淇听到这里,心有所思,但是没有讲出来。朴运成作为男人能够理解到这个份上,她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这场闲聊之后,黎秀英主动找到金子淇,热情地赞扬她。“没想到你这么勇敢,在这方面,我们这些老科学人都不如你。”

“我觉得该说就说出来啊,科学不是要人们放下偏见,面对真实吗?避孕从来都是咱们女人关心的大事,只是谁都不公开提起罢了。”

“确实如此。不过,还有一项和女人息息相关的医学技术,我想请你作被试。”

“是什么?”

“剖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