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难当,重生让侯府全家遭殃
作者:伊帆顺顺 | 分类: | 字数:66.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74章 绝不轻饶
所幸沈思思背靠牢房的墙壁,虽是脸上被抓挠出几道血痕,肚子倒没伤着。
当然,也是因为谢锦初并没有朝着她的肚子下手。
沈思思腹中的孩子是谢家的,她多少还是有一些顾念的。
“你这个贱人,什么时候轮到你欺负到我的头儿上了?”尽管在刚才的撕扯中,占了上风,谢锦初还是难以消气。
“你也不看看你如今什么德行,还好意思在我面前耍威风呢?我呸!”沈思思不甘示弱。
“我再怎样,也比你个大和尚养的强!”谢锦初情急之下,直接点出了沈思思的出身。
这件事,朱氏没瞒着她,在她第一次回娘家的时候,便告诉她了。
从前觉得,侯府有这样一个人,实在丢脸。
自然不会轻易和旁人提及。
此刻,她可是没有任何顾忌了。
这一句,可真是点到沈思思的痛处了。
沈思思恼羞成怒,不顾一切的扑上来要撕谢锦初的嘴。
“胡说,你胡说八道!”
二人很快又扭作一团。
狱卒恼火的再次将二人分开。
“都给我老实点,一个个的,快要掉脑袋的人了,还不让人省心!”
他旁的不知道,只知道这几个人是皇上让抓的。
皇上亲自下旨抓人,这在京兆府可是少有的。
不用想,也知道是犯了大事儿。
犯大事儿的,掉脑袋是早晚的。
听说要掉脑袋,沈思思和谢锦初双双脸色大变。
瞬间瘫软在地,再也吵闹不起来……
通天峰上。
一直到了子时,谢安和安王母子才从山洞里出来。
趁夜沿着后山的小道儿悄悄下山去。
姜迟和穆子月等人远远跟在后面。
快要到达山脚下的时候,姜迟道:“此刻夜深人静,人多反而不好,太易被察觉,你们还是先回去吧,我一人先跟上去即可。”
穆子月当然不同意。
“我也去,万一有事,还能有个照应。”
姜迟的身子都没大好,她怎能放心。
最后姜迟拗不过,只得答应穆子月和他一块儿去跟谢安。
其他人先下山,等天亮回城,在京中等待消息。
二人远远的在身后跟着谢安等人。
一直跟到了京郊的一处农庄。
见谢安带着安王母子进了庄子中的一处院子。
院门口有人守着,怕打草惊蛇,二人没有再跟。
只在院外寻了一处草垛,躲了起来。
谢安几人进去不久,一只信鸽从院中飞出。
直往西北方飞去。
很快又有第二只信鸽往正西方向飞出。
第三只飞往正北……
“想必这几个方向,便是谢安的兵力所在。”穆子月看着信鸽离去的方向猜测道。
姜迟轻轻的“嗯”了一声。
“那我们得赶紧通知皇上,让他尽早知晓,也好早做准备。”穆子月又道。
姜迟却道:“不着急,还是等有了确切消息再说吧。”
穆子月略微一怔。
这事情十万火急,怎能不着急?
即便是没有确切的消息,也该早些提醒皇上,早做准备的。
可姜迟既然这么说,穆子月还是点头应了。
隐隐感觉姜迟心中有事。
可无论是因何事,姜迟都不可能不将大烨朝的安危放在心上。
她相信,他这么做,必定有他的理由。
一直等到天将亮,院中再没有别的动静传出。
二人只得暂且退出庄子。
这个庄子地广房稀,全是平地。
且谢安住的屋子,是有阁楼的。
若是站在阁楼上,一眼望去,方圆几里,尽收眼底。
到了白天,实在不方便藏身。
深夜永寿宫。
“太后娘娘,国舅爷说,已在城门处打听到,萧云迟今日出的是西城门,还有那穆家小姐,出的也是西城门。国舅爷已经带人追过去了。”宫人小允子回话说。
秦太后揉着眉头:“嗯,务必要杀了二人。国舅爷这次带的人手可够?”
“太后只管等着好消息吧,国舅爷几乎将所有的人都带出去了,这次,一定能置那二人于死地。”小允子道。
秦太后满意的点头,顿了顿又问:
“那谢安的事儿呢,打听了吗?他可真的有本事谋反?”
“太后,谢安的事儿,奴才也已经打听了。先皇在时,他的确是带过兵不假,可距今已有十五六年了,军中的人早已换了大半。
这许多年来,他虽不知因何假装瘫痪在府中,可却是真的没怎么出过府门。奴才并未打听到他与朝中任何大员过从甚密。
奴才觉得,即便谢安真的有谋反之心,他既没兵将,朝中又无人相助,是不可能成事的……”
“嗯。”
秦太后十分欣慰的看着面前跪着的小允子。
这话分析的十分有理。
与她想的完全一样。
皇上竟然说谢安谋反,不想想他有没有这个能力?
难不成他凭着一张嘴谋反吗?真是笑话!
辰时。
京城各门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
门内却多了许多羽林卫和守备府的兵士。
早起准备出城和入城的百姓,个个满腹狐疑。
他们可并未听闻京中有何大事,却忽然不开城门了。
“快看快看,有告示贴出来了。”有人嚷嚷了一声。
众人立刻围去城门不远处看新贴的告示。
“又是抓细作!这些北国的细作可真是猖狂!”。
“可不是,今年的细作怎么这么多?不过,抓到一个就赏银千两,若是真能抓到一个,倒也是不错。”
“唉,抓细作的确是应该,可惜我这赶着出城去的,须得绕道到南门才行了……”
宫中,养心殿。
“皇上,已经照着您的旨意关闭了外城其余各门,只留下了南门通行,进出行人会严格盘查。
也已经派了人去距离京城最近的南军传旨。”胡统领进来回禀说。
萧楚宴点头。
如今谢安的行踪没有打探到。
他作为一国之君,不得不慎重些。
知道谢安逃出城,他便第一时间让羽林卫将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京中其他几位与谢安有来往的官员全部控制起来了。
可这些人不知因何,嘴巴都很严。
几个时辰过去了,依旧没有一人肯交代他们与谢安之间的事。
“你亲自再去审审那些人。就说朕说了,谁先招供,所有罪责既往不咎。拒不开口的,朕一定会彻查到底,且决不轻饶!”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