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年代文里开酒店

作者:紫玉若兰 | 分类: | 字数:96.8万

第173章 芒棒大队建厂、修路完成

书名:我在年代文里开酒店 作者:紫玉若兰 字数:2590 更新时间:2025-02-14 01:56:34

........

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把他们卖了都弄来不来这十几万块钱啊。

张立国又说道,他可以去贷款,但是这笔钱得由大家所有人来背。

有些年纪大的不同意了,说现在日子已经挺满足了,不要再折腾了。

万一这弄不成了,现在的日子都过不上了,怎么办?

年轻人们有冲劲,说相信张立国,他们一家子都这么有本事,肯定会带着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能投票表决。

最后,超过半数的人,同意贷款,由全队人来背这笔账。

有年纪大的便开始骂自己家里的小辈,说他们才过几天好日子就飘了,做人要踏踏实实的,建了厂就完事了吗?

万一到时候咖啡生产出来了,卖不出去怎么办?

也不知道这玩意是做什么用的,以前种了老老实实地等着国家来收购就好了。

现在建了厂,国家会帮着卖吗?卖给谁去?

年轻人就说老人家是老思想,听说大城市的人喝这玩意。

还有,是主要是卖到外国去。

国家用来赚外汇的,外汇知道吗?就是外国人用的钱。

表决完了,张立国便开始着手买砖头和水泥。

岩明丽这边开始招建房子的人,一共要招五十人,都是三十岁以下的男性。

最后厂里会和队里结算,所以给的是每天十二个工分,管两顿饭。

同时,他们决定把从公社到大队的路也修成柏油马路。

修路就招了三十个男人,每天十个工分,管两顿饭。

还招了五个女人专门做饭,给修路的队员们送饭和送水。

每天六个工分,管两顿饭。

隔壁大队给他们送的那座荒山上全是石头,所以建工厂工基以及修路路基的石头有了。

队里有力气的男人们,基本上都参加到盖房和修路的队伍中去了。

半年的时间,荔枝和龙眼苗已经可以移栽了,春平在去运输队之前,已经带着人种到了新开出来的荒地里了。

壮劳力们现在都被抽调去了盖房和修路,其他人们便加班加点地收割水稻。

小花查到资料,七十年代,已已经有了联合收割机,得想办法帮队里买一个。

现在他队里的稻田,地势都比较平坦。

山坡上种的,都是些经济作物。

“阿旺叔,你知道联合收割机吗?”小花问。

阿旺叔摇了摇头,小花大概跟阿旺叔讲解了一下原理,告诉阿旺叔说等咖啡厂赚了钱,可以给队里买一个。

他们也帮着联系,看哪里能买得到。

等厂子建好了,肯定会从队里招一批工人,队里开出来的这些田和地,人手根本就不够。

必须要提高效率才行。

阿旺叔看着稻田里收割完后,拖拉机手就开始翻着地,准备再种下一季水稻了。

山坡上灌溉机正在浇灌着甘蔗地,自从有了灌溉机以后,他们大队的甘蔗产量提高了不少。

对比其他大队细得跟芦苇一样,而芒棒大队的甘蔗一根根都跟八九岁孩子的手腕那么粗。

放了暑假的孩子们,都跟着家里的大人们上工。

去年的收成好,大家不仅吃饱了,而且孩子们的营养也跟上了。

家里养的鸡下了蛋,也不用攒着不敢吃拿去换盐巴。

大家现在家里有粮,手头有钱,鸡下了蛋都给家里人补充营养了。

队里的孩子们都一改以前面黄肌瘦,壮实了不少,跟着家里大人上工也有力气。

再小一些的孩子们就去割草、砍柴,拾野生菌,挖野菜,抓竹鼠。

盖房和修路队的菜里,都有一个肉菜,大米饭管够。

八十个汉子的饭食,可不少,小花姐妹两人每天大早上开着车去一趟县里,从空间里取了粮食和肉再开着车回来,蔬菜等就从队里买。

那几十个盖房和修路的汉子,眼看着虽然干活辛苦,但是越干身体越壮实。

那可不,每顿菜里有肉,其他素菜里的油水也不少。

他们在修路基的时候,还把路边的水渠也砌着整整齐齐。

别的大队,看着芒棒大队的人的这些举动。

希望他们队长,也拿出点行动。

看看人家大队,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而他们大队长,榜样就在眼前,抄作业都不会抄。

他们大队长说,你们就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芒棒大队的什么不需要钱?没钱谈屁的发展。

他们理了半天理不清,到底是芒棒大队先有了钱,才开始有了好收成。

还是有了好收成,才让他们队里有了钱?

半个月的时间,厂子已经建得初见雏形了。

小花时不时的就去工地里看着大家盖房子,也记住了盖房的师傅们。

图纸都是小花弄出来的,所以她要去看着他们盖。

“看得懂吗小姑娘你?”大师傅不是他们大队的,是张立国从别的地方请来的,每天两块钱。

这年头,可是高工资。

“当然了,不然我天天跑来看什么?”小花裹着纱巾,戴着草帽,看着热火朝天的盖房现场。

“那你觉得我这手艺怎么样啊?”大师傅摸着下巴问道。

“嗯,跟我给的图纸一样,没什么出入。”小花道。

“这,图纸是你画的?”大师傅不敢相信。

“应该说是我临摹的,别人那里看到的,临摹的!”

“你那里还有别的图纸吗?别的样式的,楼房的那种?”大师傅十分有兴致。

“有啊,应有尽有!”小花没有说假话。

“骗人的吧?还应有尽有,我相信你有,但不信你应有尽有。”

“不信算了!”小花皱皱鼻子,准备走了。

“别走呀,这样我姓周,你叫我周叔。以后我要是有需要盖房的图纸,可以找你吗?我给钱!”周师傅赶紧说道。

小花想了想,道,“不要钱,但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周师傅追问。

“能不能教我们队的人怎么盖房?”

“这?”周师傅迟疑。

“不行吗?”小花又要走,“不行就算了!”

“不是,你们大队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要学盖房子,这个活可是很辛苦的!”周师傅说。

“没事,只要你愿意教就行!”小花道。

周师傅同意了,从这五十个人里选五个,手把手地教他们。

小花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阿旺叔,由他跟大家去说。

很快五个人便选好了,后面的日子里,他们认真跟着周师傅学习建房知识。

一个月后,张立国把盖房的大部分人都抽调去了修路,只留下周师傅带着那五个人,和其他十个比较细心的继续做后续的细致活。

于是修路人的从最开始的三十人,变成了六十五个人。

没过多久,扩宽、筑路基、平整路面的工作,都已经全部完成了。

张立国便让拖拉机手开着拖拉机,拖着大石碾将路面压平。

最后的一步,便是铺沥青了。

修的是双车道,所以先铺一面和,等一面的干了,再铺另一面。

又用了四天的时间,十公理沥青铺好了。

历进一个半月,芒棒大队建好了一座厂,铺好了一条十公里沥青路面。

同时张立国以每辆两万块钱的价格,买了两台从运输队将要退休的货车。

等春光和春辉学成归来的时候,就一起开回芒棒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