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我竟成了农门显眼包
作者:当真无可奈何 | 分类: | 字数:57.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5章 琐事
时间进入三月里,又是一年阳春月。
榆树村的田野和附近的山林重新萌发了绿色,一声嘹亮的啼鸣在云澜浇的院子上空响起。
云澜刚要抬头就瞥到一个黑影从天上扑了下来。
“漂亮姐姐,救命啊——”
“漂亮姐姐,救命啊——”
灰将军一边哇哇乱叫,一边想要往云澜的头发里钻。
自从有了两个婢女之后,云澜在家里的要做的事情就少了许多,就连头发都从简单的一个发髻变成了高髻。
还是云澜再三表示自己的头很重,这才打消了芷晴想给她佩戴各种金簪的想法。
至于衣裙,云澜也表示自己不想穿那些里外好几层的广袖衫裙。
“周围都是田地,我弄一身广袖衫裙,看着也是不伦不类的。”云澜觉得自己从前的衣服挺好的,干活也不妨碍什么,而且好多都是过年之前新做的呢。
芷晴:“县主,陛下赏赐了京城的宅子,若是县主觉得这里不合适穿那样的衣衫,不如搬去京城居住。”
云澜内心0st:我是这个意思吗?
最终云澜妥协了一步,就是带上了披帛。
说起来想必每一个女孩子小时候都幻想着穿上古代的衣衫,带着华美的首饰,而身上的披帛则随风招展,像是仙女下凡一般。
云澜小时候都是用纱巾来模仿披帛的,如今有了真的,虽然还是非常欢喜,可总觉得哪儿哪儿都不是很方便。
但为了不让芷晴唠叨,便也只能将披帛弄得短一些,免得碍事了。
“灰灰我不是说了不许弄我的头发吗?”云澜在院子的空地上大吼着,然后一把抓住了灰将军的身体,将它从自己的头发上扯了下来。
毫无意外的,扯下灰将军的同时,好几缕头发也跟着被抓散了。
云澜话音刚落,就看到一只鹰隼落在了不远处的篱笆栅栏上。
“咕咕咕——”(鹰隼:我没有要吃它,它自己在那儿演戏呢!)
是的,这鹰隼的叫声跟鸽子差别不大,并不是电视里那种非常威猛的叫法。
灰将军似乎也发现自己的谎话被拆穿了,便老实地任由云澜抓着自己,同时嘴里还轻声细气、讨好地说道:“漂亮姐姐,刚刚灰灰演的好吗?灰灰的很卖力呢,能奖励一个松吗?”
“我奖励你两个爆栗你要不要?”云澜一边说一边抬起手在灰将军的脑袋上轻轻弹了两下。
怎么说呢,这灰将军有很多时候确实很烦人,但撒娇卖萌也是一把好手,而且自家的小动物云澜也舍不得下手真打。
将灰将军放在了一旁的木头架子上,给它喂了几个松子,随后又去厨房拿了点肉条,这才朝着鹰隼走了过去,
鹰隼的个头明显比去年大了一圈,云澜给它都是手指头粗细长短的肉条,它一口一根三两下就吃了个干净。
吃完肉的鹰隼明显露出了舒适的表情,云澜用手摸了摸它的后背,手上传来的触感跟灰将军截然不同。
“你是打算在山那边住下了吗?”
“咕咕咕——”(鹰隼:嗯。)
“那片山林我承包下来了,回头我找木匠给你做个架子。”云澜想着山里那大片地,肯定有许多老鼠,只靠小黄鼠狼肯定是抓不干净的,至于家里的大橘猫黄宝石,云澜不许它去山林里,免得遇到什么其他猛兽。
鹰隼很喜欢那片山林,除了老鼠之外还有其他鸟类,可以说食物很非常充足,而且距离这里也不远,想偷懒了随时过来都有肉吃。
当然,要是那只什么灰将军不要每次都乱叫就更好了。
跟云澜热情交流了一会儿,鹰隼便又重新展翅回上了天空,在天上盘旋了一阵之后,便一头扎到了山林里。
……
几天之后,气温明显上升,大量的候鸟南归。
它们就这么大大咧咧的降落在了云澜家的水塘中,甚至还自顾自的想在水塘里开启自助餐。
好在水塘里的泰岳螭霖鱼非常机敏,否则就要成为这些候鸟的食物了。
这些鱼可是云澜的宝贝,她赶紧找了隔壁村的王大壮,从他那里买了一张空洞比较密集的渔网,只要罩在水塘的上方,就不担心有鸟来偷鱼了。
另外一般没有养泰岳螭霖鱼的水塘,便随它去了。
那些候鸟的品种倒是不少,除了野鸭子之外还有大雁,它们跟云澜家的鸭子和大鹅混在一起,不知道还以为云澜家的牲口数量又翻倍了呢。
芷晴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候鸟,甚至许多候鸟的品种都是她没见过的。
“县主,皇宫里的雁栖湖都没这里热闹呢。”
云澜也跟着感叹了一句,“水塘是露天的,它们要在这里歇脚倒是没什么,只是它们还抢咱家家禽的食物,这可就不太好了。”
与此同时,云澜也在担心这些候鸟身上有没有携带什么传染病,可千万不要传给自家的鸭子和大鹅才好。
“哎呀,显着你看,那些候鸟好像跟家里的大鹅打起来了。”
说起来那些候鸟中也有一些鹅的品种,因为通体都是白色的,云澜索性就叫它们天鹅了。
第115章 琐事
只是这些天鹅跟她家的大鹅,已经打了好几天了。
那种打架可不是大鹅追着元宝的那种略带一些玩闹的兴致,而是真的实打实的群殴,羽毛纷飞的那种。
“县主,应该是它们又在抢夺粮食了,要不要……要不要多放一些粮食呢?”
云澜只能无奈的吩咐,让芷柔再多做一些食物送到水塘这边。
那些候鸟如何她倒是无所谓,但真要是自家的鸭子和大鹅打坏了,那她真是要心疼的。
芷晴在一旁抿着嘴,脸上是极力克制的笑意。
这已经是第三次吩咐芷柔增加小动物的食物了。
说起来哪有农家的水塘,专门为了招待野生的候鸟而准备充足食物的。
县主嘴上说着都是野鸟,但其实还是心软。
“县主,说起来也是奇怪,这水塘其实并不大,来了这么多鸟,可水塘里的水还是十分清澈。”
这下云澜倒有些心虚了,别人不知道她能不知道嘛,那水塘里她自己倒了多少灵泉水下去。
她正了正神色,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道:“也许是因为沉静了一个冬天吧,而且那水都是山里的溪水,本身也比较干净。不过,要是这些候鸟再不走,过阵子可能就得找人来清理了。”
……
开春之后,云澜就把地里的大棚都撤了,而院子里苗圃中的大棚还保留着,里面如今种的是棉花。
这个季节想要种棉花,还要在短时间看到效果,只能继续用蔬菜大棚的方式,提高环境温度,只是这个日照时间却暂时没办法解决。
“只能先这样试试看了,反正实在不行就把安西长绒棉的种子交给宋斐然,再给他一些灵泉水,总归是能种活的。就算选的位置并不是最适合安西长绒棉的生长环境,那亩产的数量也不会太少,应该能供应得起出征的大军。”
有了这样想法云澜,倒是感觉松了口气。
说起来宋斐然这次求她的这件事情,还真是有些难到她了。
幸好在系统里抽到了安西长绒棉的种子,不然怕是这一回就要翻车了。
云澜购买的牛也如期送到了榆树村,另外还有两家佃户。
这两家佃户祖祖辈辈都是皇庄的佃户,如今被陛下连同土地一起赏赐给了云澜,自然要奉云县主为新主人。
陛下赏赐给云澜的一千亩土地上,有十多家佃户,这两家属于人丁不太兴旺的,但是人数却比较合适。
云澜想着既然让他们来了榆树村,不出意外这些人以后便要在榆树村一直生活下去了,那总不好要人家骨肉分离。
两家佃户里其中一家是三口人,当家的男人姓伍,跟他婆娘两人都是三十多岁,他们有一个十六岁的儿子;还有一家姓马,家里是四口人,两个儿子大的是十七,小的十五。
两家的住房是村长给安排的。
那房子正是当初想用私盐陷害云家的刘婶子刘家的。
说起来刘婶子虽然被判了徒刑,但并未流放到北境那种苦寒又时常有兵灾的地方,而是南蛮之地,或者也叫大魏和百越的边境。
只是那刘家的男人脑子想不开,非要弄来一个假大师,结果两拨假大师撞在了一处,直接就被宋斐然全都拿下了。
这刘家上下都犯了罪,便也跟着刘婶子一起去了南蛮之地,村里的房子便自然而然的空了下来。
对于这种犯了法的村民,村长便直接将他们的名字从村里除去了。
而刘家的这块地和地上的宅院,便成了村里的公产,只是如此晦气的地方,根本没有人会要,倒是便宜了云澜。
房子找人重新修整了一番,又将里头的家具全都换了新的,就连房顶上的茅草垫子都换成了青瓦,既能遮风挡雨又冬暖夏凉。
如今这房子看起来,倒像是才盖好的样子。
伍大和马三一家人整整齐齐地跪在地上,“见过云县主。”
土地管事也在一旁恭敬地行礼,满脸对笑着说道:“云县主,这两户就是您京郊土地上的佃户了,这是他们两家的名册名录。”
“都起来吧,县主这里不流行动不动就下跪。”芷晴的了云澜的颜色,便让人都起来了。
从这些人的精神面貌上不难看出,在皇庄干活的日子还不错,这两家人虽然都不胖,但脸色还是比较红润的。
土地管事也是跟着千亩良田一同赏给云澜的,主要是帮她打理京郊的那些土地。
不得不说给皇帝办事的人考虑的是真周祥。
只是云澜却不知道,这一次的赏赐全是陛下自己亲自选的,包括土地、奴婢还有这土地管事。
这一次土地管事过来,除了是将佃户送来,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奉上名册,以及去年的收成项目。
要不说陛下贴心呢,按理说赏赐是在春季进行的,那去年的收成应该跟云澜没什么关系才是,不过他想着云澜的蔬菜大棚还有土豆覆膜法,似乎都是要用大量银子的,怕云澜手里的钱不够用,这才特批了此事。
至于为什么不多赏赐一些银子,那就是朝堂上的说道了。
陛下赏赐金银、布帛都是有规定数量的,这东西清楚的记录在朝廷户部的账册之上的,是做不得伪的,但是皇庄土地的收成,那是陛下自己的私库,可操作的空间就多了。
云澜哪里知道皇帝的这些良苦用心,还以为这些都是封县主的标配,毕竟她是个没有封地的光头县主。
“伍大、马三,给你们准备的房子从前是村里犯了法的一户人家的旧宅,不过我已经命人翻修过了,要是你们介意,可以等夏季田里的活儿没那么忙了,再给你们起新的宅子。”
古代人对于这些玄(迷)学(信)的东西特别在意,甚至打雷、下雨、地震这种事情都要联系到皇帝身上。
前朝的时候最后几任皇帝因为天灾的事情,那是一封又一封的罪己诏,但却于事无补,这才有了如今大魏朝的兴起。
云澜:所以说不懂科学害死人啊!
她提前将这宅子的事情说了出来,也免得回头让他们从村里其他人口中知道,万一再起了怨恨的心思那可不美。
这伍大和马三诚惶诚恐地又要下跪,倒是一旁的土地管事赔笑着说道:“县主您定是将那些土地和宅子买下了,既然已经是县主名下的东西了,自然前尘旧事尽消,而且县主还命人翻修过,那肯定沾染了县主的祥瑞之气,哪里还会有宵小干作祟呢。”
伍大和马三连连点头,口中说着:“是是是,小的们也是这个意思。”
两家佃户安顿好之后,云澜便将他们交给了二叔。
“二叔,以后咱家这二十多亩地的活儿,便是这两家佃户负责了,你给他们安排工作内容,不过一家我要调一个男丁到农家乐干活。”
云二山本来是不同意云澜弄佃户的,家里的土地他完全侍弄的过来。
还是云澜说,自己已经是县主了,正二品的爵位,没道理县主的叔叔还要下地干活的,到时候岂不是让人说她不孝。
“不孝”这两个字可真是有神奇的魔力,当场就让云二山同意了用佃户,只不过他总是想上去帮忙,弄的伍大和马三好一通手忙脚乱。
……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云澜看着苗圃里那些长得细细歪歪的棉花苗,感叹道:“看来榆树村是不行了。”
这时,她突然想到蜀地似乎非常符合安西长绒棉的生长需求,毕竟自古以来蜀地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哪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不论是日照还是雨水都非常充足。
云澜:也许自己借着棉花的事情出个差?
来到大魏朝这么久,她也就去了一趟京城,以前是脱不开身,现在倒是有钱又有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