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我竟成了农门显眼包
作者:当真无可奈何 | 分类: | 字数:57.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7章 从今天开始就是云东家了
午饭之后云澜悄悄找到了宋斐然。
“有事?要是试新菜的话,我奉陪到底。”宋斐然一脸坚毅,好像不完成任务就绝不罢休的样子。
云澜很想吐槽,但一想到今天是来找宋斐然帮忙的,便挂上了一副笑脸。
“算是试菜吧,我是想让你陪我去一趟铺子,就是齐公子给我的那间。”
宋斐然收拢了笑容,点头道:“明白,你想去看看铺子到底怎么样。”
“不全是,我听李护卫说,那是间食肆,但好像经营一直很一般,既然我接手了,总不能还是老样子啊。”
“也是。”
宋斐然大概知道齐玄知手底下有些铺面,只是用作掩护的,但这间是不是他并不清楚,不过云澜既然找到他了,陪着去一趟撑撑场面到也并无不可。
大魏朝和前朝都不禁止女性经商,甚至想要立女户也是可以的,只是有些酸儒总觉得女子不易抛头露面,私下里颇有些微词。
宋斐然可看不上那些人了,一个个不事生产不懂经营,家中要是老爷们儿顶事,何至于让女子来出头。
“行,我同你过去铺子里看看,要是铺子里原本的人不听话或者有什么别的歪心思,我帮你处理掉!”
云澜听着宋斐然话里带着的腾腾气势,不由得抿嘴一笑,“那就多谢宋大人啦。”
“小事一桩,回头你做十个八个菜感谢我就好。”
云澜表情一垮:谢早了!
……
食肆的位置虽说在淳安县的走马街上,不过已经快要到街尾的地方了,位置算不得顶顶好。
齐玄知选这间铺子给云澜到不是舍不得好铺位,只是云澜家中毕竟都是白身(普通老百姓),就算宋斐然乐意给她撑腰,但宋斐然也不能天天待在铺子里,如果给了云澜那样的铺面,等于就是在害她。
这间既在县城里人流量最大的街上,但位置又比较普通,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类型,刚刚好合适云澜来接手。
从宋斐然的马车上下来,云澜就看到了这家这家叫小竹院的食肆。
相比于赵家饭庄门面的富丽堂皇、贵气逼人,小竹院的门脸十分低调。
从竹子装饰的大门、窗户,再到里头的桌椅和柜台,但给人一种青竹环绕、一碧千里之感,倒是有些简约而不简单的雅致。
竹子本身看起来好像柔弱无力,但经过处理和加工之后,竹子的耐久性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只是这跟云澜想要的食肆感觉有些许出入。
她并不想将这个食肆经营成那种特别高端的铺子。
一是淳安县能消费得起高端饭店的人就那么多,而赵家饭庄基本垄断了整个县城的高端席面,为了这么点客流量跟赵家饭庄对上十分不划算。
高端的饭馆,得开在达官贵人多的地方才更能发挥作用。京城才是云澜瞄准开高端铺子的地方。
二来,这家食肆云澜是打算消耗自己系统内的普通食材,从而换得满意点数和满意福袋的地方,如果太高端,那么进店吃饭的人肯定不会太多。
她现在要的是量。
当然,系统出品的东西也不能卖的非常便宜,所以这家食肆的定位就是淳安县中富之家能每天来消费的地方。
同时会在临街的窗口售卖一些诸如吊炉烧饼、馍馍、小碗菜之类的吃食。
云澜要将县城里中富和小富的人家一网打尽。
小竹楼的掌柜和其他人员昨天就接到了信儿,所以今天食肆并没有开门,而是打烊等着新老板驾临。
云澜坐在最靠近柜台的桌子边,将房契还有他们每个人的身契都放在了桌上。
“你们的老东家昨天将店铺转让给我了,相信你们也得到了消息,我姓云,你们叫我云老板、云东家都可以。”
“见过云东家。”众人齐齐出声,一个个的神情都十分恭敬。
站在最前头的是掌柜沈中和,年过四十,一身靛蓝色长袍,肚子有些微微凸出,圆润的面庞不开口都带着三分笑意,看起来是个和蔼的胖子。
云澜比较满意沈掌柜这和和气气的面容,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要是掌柜面相凶狠,很难说不会激发出更多的麻烦事。
掌柜这个职位就相当于现代的店长,平时老板东家不在的时候,他要全权负责店铺里的一应事务,大到店铺的银两收支大权,小到人员安排,总之事无巨细都要操心。
另一个长相憨厚但身形高大的壮汉,名唤冯亮,三十五岁,是小竹楼的掌勺大厨头。
他上绑着汗巾,一身布衣短打,腰间的围裙已经染上了烟火色。
掌柜和掌勺大厨是小竹楼妥妥的“高层”,掌柜一个月的工钱是六两银子,而掌勺大厨则是四两银子。
跑堂的两个小年轻,都是二十啷当岁,看着都是那种机灵会说话的长相;还有最后一个是在后厨帮工的男孩才十四岁,算是冯亮的半个徒弟。
“你们的身契都在这里,如果有谁不想在这里干的,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会给一笔遣散费。”
第37章 从今天开始就是云东家了
众人齐声:“云东家,我们都愿意继续在这里干活。”
古代人讲究做熟不做生,很少有跳槽一说,一般都是在一个铺干到干不动了为止。
云澜点头,“既然你们都愿意留下来,那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只是我得考核一下你们的工作情况,要是做得不好,那也只能换人了。”
“东家说的是,就是不知道东家要怎么考核?”沈掌柜问道。
“自然是各司其职!”
冯亮被要求做几个拿手菜来,而跑堂的就是将云澜和宋斐然当做普通食客,该怎么招呼便怎么招呼。
至于掌柜……
云澜觉得并不需要沈掌柜帮忙想经营方针,她这里有不少点子可以用,那么要看的就是掌柜的记账、算账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了。
“沈掌柜,店里还有之前的账册吗?”云澜问道。
沈掌柜面露难色,“账册都被老东家拿走了,我手里并无备份。”
“那我这里有几道算术题目想请沈掌柜来解一下。”
云澜没有出很难的题目,除了其中一道“鸡兔同笼”之外,其他都是比较简单的算术。
沈掌柜的解答很快,而“鸡兔同笼”不但给出了答案,还给出了解法,这让云澜不住的点头。
倒是一旁的宋斐然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都没算明白,要不是不方便脱鞋,他就差掰脚趾头了。
“云澜,你这哪儿来的奇怪算术题?”
云澜很想大声说,我这是华夏《算经十书》中,来自《九章算术》的经典题目。
可大魏朝没有《算经十书》,她便只能瞎编了。
“就是我家正常遇到的问题啊,我家那么多鸡鸭鹅兔子猫狗,有时候点算起来还真是不轻松呢。”说完,云澜转过头笑盈盈地看着沈中和,“沈掌柜的算术水平很高超。”
沈掌柜不卑不亢的回道:“东家过誉了。”
随后云澜又提出了几个食肆里经常遇到的情况,比如客人说饭菜里有虫子,客人说吃了饭菜拉肚子了等等,沈掌柜都对答如流,可见是对这些事情已经手到擒来了。
“沈掌柜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云澜环视了一下小竹楼,“我如果想做县里小富之家的生意,你觉得这食肆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
沈中和沉吟了一下,才缓缓开口,“东家若是想做小富之家的生意,那么就不能采用大面积的竹子装饰了。”
“哦?这是为何?”云澜明知故问。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给人正直、不屈之感,但它风骨太高,会让百姓望而却步。”
这个回答可是说道云澜心坎儿里了。
小竹楼的装饰她是喜欢的,但却不符合她对这间食肆的定位。
“那沈掌柜认为稍作修整,需要多少银两?”
“二十两足以,只要将门口的竹子和柜台换成木材,再更换一批中等档次的桌椅,其他就无须变动了。”
“我还想在门口外边立一个食物展台。”
沈掌柜:“那二十两也够了。”
“好,那这店面陈设更改的活儿就交给沈掌柜来负责,你认为大约几日能完工?”
“三、五天应该可以了。”
沈中和知道,新东家的考核他基本已经算是通过了,而这个陈设更改就是东家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若是干不好被赶走,那他肯定会被同僚嘲笑死。
接着,云澜又给沈掌柜交代了一些事务,包括重新开业需要用到的东西。
一番商讨之后,云澜给了沈掌柜一百两银子,一部分作为装修之用,一部分作为店面日常开销。
这时,跑堂的一声吆喝在屋内响起。
“野笋炒肉来喽——”
跑堂脚下生风,手上功夫却很稳,端着的托盘纹丝不动,来到桌边将托盘上的菜放在了桌上。
“客官,野笋炒肉给您上了,请您尝尝看。”
盘中的野笋被切成了厚薄均匀的长段,肉丝虽然不多,但还是能看到一些,另外配了大蒜叶增加香气,也是作为颜色点缀。
不等云澜和宋斐然动筷子,又是好几道菜流水一样端了上来。
干炸响铃、素烧茄子、火腿蚕豆、东坡肉……林林总总一共七、八道菜,最后还有一碗鸡蛋豆腐汤。
冯大厨做好菜便也从后厨走了过来,站在桌边等着东家尝菜。
云澜和宋斐然提起筷子每道菜都尝了一口。
宋斐然吃了一口东坡肉,表情勉强的咽了下去,然后感慨着,“别的菜还不好说,但这东坡肉比你们东家做得差远了。”
那些什么素烧茄子、火腿蚕豆云澜没做过对比尚且不明显,可东坡肉前几日云澜才做了一次,那天宋斐然吃了两碗饭,甚至最后盘底的汤都被他拿来拌饭了。
云澜这边也察觉到了冯亮的问题。
冯亮的刀工很好,可以说该细的细、该粗的粗,而且切的非常均匀,只是口味方面就非常一般了。
每道菜吃起来都没有任何惊艳的地方。
第37章 从今天开始就是云东家了
如果硬要形容,有一个现代词汇可以一言以蔽之——“流水线”的味道。
云澜不知道冯亮的厨艺还真就是那么学出来,当时他们师父的要求就是,刀工要好,菜能做熟、味道符合大众口味就行。
要是换了别的馆子,大厨做菜口味不行,这绝对是个致命问题。
可在云澜看来,口味是很容易调整的,她可以将很多调味料作为秘制料拿给冯亮使用。
另外,她准备放在食肆里售卖的菜肴,基本上也都是对口味要求不高的品种,那些菜靠的是食材本身的味道来出彩的。
云澜放下筷子,“冯师傅,这些菜我只能说很一般。”
冯亮有些着急,“东家,我可以去学新菜式,您千万别赶走我,我家里还有孩子要养活。”
“愿意学就好,刚刚我已经跟沈掌柜说了,店里要修葺几日,未来几天你带着刘波每日下午到榆树村来跟我学菜。”云澜站起身,“现在带我去后厨,今天我就先教你做其中的一道。”
后厨比云澜想象中要干净许多,这让她对冯亮的评价又提升了一些。
云澜从随身的包袱里拿出了一个模样奇怪的工具。
那工具看着像是一个小锤子,只不过锤子的一头上有密密麻麻的凸起。
“云澜,这就是你让我找工匠做的锤子啊?样子好怪!”
“这叫松肉锤,是这道菜必须用到的工具。”
“行吧,那我去前边等吃了。”宋斐然对美食感兴趣的部分只在于吃这一块。
在云澜的要求下,帮工刘波也留在了厨房里。
冯亮见状不但没生气,反而还小声嘱咐,“小波,好好看、好好学,东家亲自教的菜肯定差不了。”
“是,师傅。”
云澜在心里点头,这冯亮的人品看样子也还不错。
“我今天要教你们的菜名为炸猪排。”
炸猪排制作方法不难,而且通过松肉锤,将肉筋打断的同时,还能将肉片锤大好几倍。
古代人除了认便宜之外,个头也是他们选购商品的重要指标。
一块猪排用不了多少肉,定价自然也不会很高,但由于制作工艺又会让它显得格外大,所以必定会完美戳中大家的购买点。
“炸猪排一定要选猪里脊肉。”云澜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了一块用油纸包裹的猪里脊,“猪里脊改刀成一指宽的薄片。”
云澜的刀工得益于系统的馈赠,但是在冯亮的眼中,只觉得东家的菜刀如臂使指,比他练了十多年的刀工还要厉害。
“在案板和猪肉片上撒一点点生粉,然后用这个锤子均匀的在肉片上捶打。这样是为了将肉片里的筋膜都锤断,而且能让肉片更薄。”
随着一阵不疾不徐的“咚咚”声,那肉片眨眼间就大了一圈。
云澜继续说道:“锤的时候尽量从里朝外锤,这样肉片才能变大。发现上头的生粉没了,要及时撒上,免得肉黏在锤子上。”
冯亮和刘波顺势点头,牢牢将这些记在心里。
云澜将整块猪里脊都锤成了备用的猪排,足足有十多片。
“盆里放葱结、姜块、黄酒、盐、花椒粉、五香粉还有两种我秘制的调料。”
云澜摸出两个小纸包,将里头的粉末倒了进去。
其实这两包就是味精和蚝油粉,只不过被云澜冠以秘制调料的名头,一方面是说不清这东西的来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一手”。
永远,不要考验人性,这是云澜上辈子得病之后才深有感触的。
“放好调料,将它们跟猪肉片抓拌均匀,腌制一会儿。”
云澜又从自己的包袱里摸出了几枚鸡蛋,这些可都是桃源鸡的蛋。毕竟是第一次在自己铺子里做饭,她打定主意要好好惊艳一下这帮员工。
一个有能力的东家,也是增强员工忠诚度的必要因素。
将鸡蛋磕入碗内打散调匀,然后把腌制的猪肉片,在蛋液里过一下。
此时另外一个干净的盆里已经放了大半盆的面包糠。
面包糠大魏朝没有,但这个很容易做,云澜在家里烤一次面包就能弄出不少面包糠。
“这是我特制的炸肉粉,猪肉片蘸过鸡蛋液后,再放到这个炸肉粉里,两面都要裹上这个粉,稍微用手按一下,让它们能紧紧的附着在肉片外头。这样一个猪排的生胚就做好了。”
云澜手上不停,直到十多片猪排全都裹上了蛋液和面包糠之后,才到了起锅烧油的步骤。
“炸猪排的油温不能太高,太高外头糊了里头还没熟,但是太低会让外头的炸肉粉吃太多油,影响口感。油温七成热最合适。”
刘波不自觉的问道:“东家,七成热的油温怎么判断?”
冯亮刚要开口解释,就看云澜拿了一根筷子插在油锅里,“油锅升起青烟,而筷子进入后上头生出很多密集的小泡泡,那就是七成油温了。”
“我懂了,多谢东家。”
冯亮则是小声说道:“这种事情回头你问我,不要打扰东家做菜!”
“没事。”
云澜将一块块炸猪肉顺着锅边滑入了宽油之中,一瞬间“嗞啦”“嗞啦”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过下了五、六片之后,她就停下了动作,而是抄起了旁边的铲子。
“一锅不能炸太多,否则容易黏在一起,就影响卖相了。”
等到炸猪排全都变为了淡黄色,云澜将它们都捞了出来,再次下入另外的一部分。
“炸猪排要炸两次,或者说所有油炸菜都要炸两次,第一次是炸熟,第二次是给外皮上色。不过复炸的油温就要八成热了。”
淡黄色的猪排在油花翻腾的锅中变为了更加耀眼的金黄色,油脂的香味在厨房里弥漫,冯亮和刘波都不自觉的吞了口口水。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仿佛能感觉到内心的一种雀跃,而那雀跃的情绪则跟着油锅中飘出的阵阵肉香来回起伏。
而在外头的宋斐然和沈掌柜也闻到了这股香气。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朝着厨房的方向转头,同时还抽动着鼻子好像在寻找香味的来源。
宋斐然呵呵一笑,“你们东家做菜好吃着呢,今天你们有口福了。”
在马车上他就看到了云澜包袱里的东西,准备了那么大一块肉肯定是人人有份的。
他按捺住去厨房的想法,但是脑袋里已经忍不住开始期待等会儿的菜了。
云澜将炸好的猪排放在了菜板上,“咔咔”几下,猪排就被改刀成了宽条。
再取一只小碗,放上一些猪排料汁,就可以上菜了。
说起来,炸猪排料汁的用料比猪排本身还要多。
大炖锅里放油,油热后加入洋葱翻炒,等到洋葱全都软烂变色,倒入大量水,同时放入林檎果片,西红柿、大蒜、白酒、盐糖、酱油、醋、番茄酱、海带和月桂叶。
大火烧开,然后把火调小,用文火煮两刻钟。
之后将海带和月桂叶取出,接着放入辣椒粉、白胡椒粉、肉桂、肉豆蔻,多香果粉,再次用中火炖煮一刻钟,等冷却后就可以使用了。
“料汁比较花时间,所以是我提前调好的,等你们明天到我家,我再教你们料汁的做法。”云澜微笑着将围裙解下,“现在可以上菜了。”
除了宋斐然的那盘,云澜仔细装点了一下,另外就是拿了个小食盒将一块炸猪排放了进去,她今天来县城当然要去县学看看云峥。
以往做菜不方便,今天不过几步路,肯定要让云峥也尝尝自己的手艺。
……
“炸猪排,大家来尝尝,吃的时候可以蘸那个调料,也可以不蘸,看自己的口味。”
炸得黄澄澄,扎实酥脆猪排,一下子就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
那软嫩的肉藏在了金黄的外衣下,每一块猪排的横切面,都有细密的汁水微微溢出。
宋斐然迫不及待的来了一口。
酥脆的外皮肉香涌动,原汁原味的肉感绽放在口中,汁水滴淌,不住张嘴哈出一口热气。
这一口炸猪排硬是让人吃出了飘飘若仙的错觉。
没有任何评价,宋斐然又夹了一筷子,不过这一次他蘸了小碟子里的调料。
带着甜、咸以及各种说不出来的多重味道,与炸猪排完美融合,醇香的滋味在口中炸裂,简直绝配。
三两下宋斐然面前的那份炸猪排就全都进了肚子,而他的脑袋里出现了八个字。
酥脆金黄,口感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