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种田:我竟成了农门显眼包

作者:当真无可奈何 | 分类: | 字数:57.9万

第33章 徭役!两人!

书名:穿越种田:我竟成了农门显眼包 作者:当真无可奈何 字数:7163 更新时间:2025-02-21 02:06:22

几天之后,各家的地都已经完成了粮食的播种。

云家的二十二亩地,并非全都种植粮食,除了其中几亩山地,一直是栽种的果树之外,还有三、四亩地被用来种植了各色蔬菜。

在村里很少有人去外头买菜的,都是吃的自家地里的蔬菜,而且每季种植的种类也不尽相同,为的就是一直能吃上新鲜蔬菜,比如春季大家种的就是茄子、韭菜、香菜、小葱、油麦菜、豆角、丝瓜之类的。

这些菜一般两到三个月就会结果,等采摘之后再种植夏季作物,如此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云澜仍旧没有放弃种植土豆,不过她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用于覆膜种植,只能先将苗圃的大部分地上种上了应季的蔬菜。

这样一来,只要耐心等上一段时间,她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将系统里抽到的各种菜拿出来吃了。

二叔家晚饭之后。

云澜帮着二婶收拾碗筷,就听云峰说道:“爹,我听说春播之后,朝廷好像要征民夫。”

“那不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吗?你在哪儿听到的?”云二山皱着眉头,将手上的烟袋放在了木桌上。

按理服徭役一般都是夏天或冬天两季,那个时候地里的活儿比较少,各家的人力也能富余一些,很少出现在春天就征民夫的情况。

“我今天早上碰到李二柱,他一早上送村长去县衙,回来时村长说的。”

云二山叹了口气,将烟袋锅在鞋底上敲了敲,语气中带着不悦,“不知道又要修什么东西,今年咱家恐怕要出两个人哩。”

云澜拿着瓢和盆出来舀水,不解地问:“二叔,一家不是出一个人就行吗?怎么咱家要出两个人?”

“咱家一共七口人,小峥十三岁还不算人头,但你去年已经年满十五,按照男丁算一个人力,女子算半个人力,咱家的人力是四个半,朝廷规定每家逢四个人力出一人服徭役,咱家等于刚好多了半个,所以今年要出两个人。”

在大魏朝年满十五且小于六十岁的百姓,不论男女都要服徭役,其中每家一个成年男子算一个人力,女子则算半个,逢四进一。

之前云澜他爹没去世的时候,因为云澜和云峥都还不够岁数,所以云家一共算下来是五个人力(云大山、云二山、云峰、云海各算一人力,二婶李氏和大堂嫂何氏合并为一人力),以逢四进一算,云家是应该出两个人服徭役的。

不过朝廷规定,成为秀才可以免户内二丁差役,也就是刚好可以免掉云家的所有徭役。

是以云家在云大山成为秀才之后,一直就没有服过徭役。

可今年……

云澜咬了咬下嘴唇,轻声道:“我听说徭役可以出银子减免……”

“澜儿,免徭役一人起码要五两银子,两人就是十两,若是这次征的民夫不够,还有可能会加价,不划算的。”

看到云澜还要坚持,云二山又道:“叔知道澜儿如今能挣银子,但那是你凭本事挣来的,你两个堂哥有手有脚,怎么能让你出这个钱。”

二婶李氏这会儿也在一旁点头,“是啊,澜儿咱家虽然有这个钱,但是你二堂哥明年也要说亲了,还有小峥科考那可是要花不少钱呢,所以今年就让云峰和云海去服徭役吧,别浪费那个银子了。”

“可是我担心徭役太重……”

云峰附和着:“堂妹你别担心,去年李二柱他们都去了,说是活儿并不算很重,而且几个月就完事了,一个人每个月还有五十文的工钱呢。”

“咦?”

云澜十分诧异,在她了解的历史里,古代服徭役都是又苦又累,根本不存在发工钱的情况,甚至伙食、衣服、劳动工具都要自备。

作为下死力干苦活的免费劳动力的同时,很可能还要自己花钱倒贴工程,是妥妥的大冤种。

云海:“文德太子提出了轻徭薄赋的政令,说是减轻百姓生活压力,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以免跟前朝一样,大家这才有工钱拿。”

云澜听了之后点点头,在青云宫里也有不少关于那位已故文德太子的小道消息,他的种种作为在云澜看来,若是他能登基肯定是个明主。

只是可惜了,这人寿命不长才三十多岁就挂了。

文德太子早逝,但他推行的政令很多都仍在沿用,毕竟皇帝都夸赞文德太子性情宽厚体恤百姓,其他皇子也好,朝臣也罢,是不敢随便提出更改意见的。

五十文的工钱虽然不多,但起码不是出白工,所以文德太子去世的时候,不少人都真心实意的为他哭过一场。

“那中午吃饭怎么办?”

“往年都是自备午饭,今年应该也是如此。”云二山说道。

“那若是大堂哥和二堂哥去服徭役,我看看能不能中午给他们送饭,毕竟是干重活,吃的不好身体容易生病。”

云海笑道:“那我和我哥吃饭的时候,旁边的人不得馋死?”

“那我就可就不管了,谁让他们没有这么好的妹子。”

第33章 徭役!两人!

云澜笑着自夸,倒是冲淡了几分关于徭役的沉重气氛。

……

揖峰水榭。

齐玄知今日难得没有看书,而是提着毛笔在宣纸上写着什么。

宋斐然提着食盒进来就看到这么一副场景。

“今天的点心送来了。”宋斐然招呼一声,顺手将食盒递给了李武,然后几步上前一边探头一边问:“你写什么呢?”

“关于疏通南北运河的奏折。”

宋斐然挑挑眉毛,“南北运河疏通的事儿不是前几日已经定下来了吗?衙门里都接到工部的公文了,让征召民夫,不日就要动工。”

齐玄知放下毛笔,面色不虞,“现在是春季,在这会儿征兆民夫,工部的官员真是不怕今年粮食欠收!”

“我听说是北边的铁勒部族在开春时袭击了好几座边城,抢粮还抢人,陛下为此生了好大的气,镇北大将军都上了请罪的折子。”

第一代镇北大将军卢通跟宋斐然的爹一样,是辅佐陛下登基的心腹之臣,只是卢通的年纪稍大一些,身体情况也比宋斐然他爹差。

七年前卢大将军去世后,他的长子卢青便接任了镇北大将军的封号,统领北境三军。

这几年北境一直不算太安稳,铁勒部族时不时的就会劫掠往来的商旅,但袭击大魏朝边城这还是头一次。

“铁勒部族的单于去年春天没了,几个王子争了大半年的单于之位,冬天那会儿一个叫昆磨的王子击败其他兄弟,成了铁勒部族的新单于。”齐玄知的语气十分低沉。

宋斐然一脸的鄙夷,“那什么昆磨刚刚继位就进犯我大魏边城,想来也不是个有脑子的。”

齐玄知摇了摇头,“那你可就错了,他从前不显山不露水的却能从众多王子中脱颖而出,说明这人很不一般,而且这个时候进犯我大魏边城,估计就是为了稳定自己的王位。”

“这怎么稳定?”

“铁勒的老单于子嗣众多,这个昆磨上位后必定要面对其他兄弟的掣肘,再加上去年冬天北境大雪连绵,冻死了不少牛羊,他这个新任单于若不能解决部族的吃喝,恐怕不用其他王子动手单于之位就要易主。”

“难怪……”宋斐然琢磨了一下又说道:“可是陛下不应该看不出这些啊。”

朝廷要疏通南北运河,肯定是陛下打算对铁勒部族用兵,这倒是没什么可质疑的,但如今听齐玄知这么一分析,宋斐然忽然觉得这里头好像有什么事不对劲。

齐玄知起身来到了书房的窗边,似乎朝着京城的方向遥遥望了出去,过了好一会儿,才用微不可查的声音说道:“皇爷爷终于还是有了别的想法……”

“啊?陛下还有别的想法?”宋斐然不知道齐玄知这没头没尾的在说什么。

齐玄知没有回答。

他虽然人在淳安县的别院,但是京城里的事情并不是两眼一抹黑的,他父亲留给他的人手他都尽数洒了出去,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消息传到这小小的揖峰水榭,让他哪怕足不出户也能知道朝廷的大事小情。

陛下早就有对北境部族用兵的心思,只是这个事情原本是想让新君来完成的。

新君继位必须要拿出一定的魄力和手段,否则那些大臣绝对能做出上下糊弄的事情来。

只可惜他父亲骤然去世,导致平定北境部族的事情就耽搁了下来。

原本,齐玄知跟皇爷爷私下里聊起这些的时候,陛下有透露过想让他来做这件事。

可如今……

“我是说我的那几位叔叔还是相当有手段的。”

陛下要工部在春季还未结束之前,就征召各地民夫疏通南北运河,目的一定是为了筹备针对北境部族的战争。

但齐玄知觉得,对北境部族的战争只是表象,从疏通南北运河开始,其实本质就是一场各个皇子(皇孙)之间的竞争。

竞争的结果自然是谁能登临大位。

但这跟从前陛下在齐玄知面前表现的和说出的话语,却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要么是陛下的想法发生了改变,要么就是……陛下的身体出了问题。

可不论是哪种,对于齐玄知来说都不算什么好消息。

更不用说他从朝廷公文下发速度上,窥探到了皇爷爷想要隐藏的那一抹焦躁情绪。

宋斐然可没有齐玄知想的那么多,不过对于其他几个皇子的厉害程度,他从齐玄知的境遇里就能感受一二。

只是他以为这次疏通南北运河要在春季就急急忙忙的开工,是齐玄知的那几个叔叔撺掇的。

“既然是你几个叔叔的手笔,那你还要在这时候上奏?”

“我不是要上奏推迟疏通运河的时间,我是想领这份差事。”

齐玄知既然判断出,这是一场皇子(皇孙)间的竞争,那他自然不能置身其外,他知道除非是皇爷爷想绝了自己即位的可能,否则这一次应该不会驳回自己的请求。

宋斐然扁了扁嘴,起身来到齐玄知身旁,“要是你想领这个差事,先不说你几个叔叔会不会让你如愿,就算你成了,你那几个叔叔也肯定会出手搞破坏的。”

第33章 徭役!两人!

“我还怕他们不搞破坏呢!”

只有几个叔叔出手,他才有可能逮住叔叔们的马脚,而那些“马脚”就会成为削弱叔叔们实力的“刀剑”。

没办法,他是小辈在几个叔叔面前天然就矮一头,也不能尽情说长辈们的不是,想要削弱叔叔们实力的,只有通过皇爷爷手才行。

所以这次督工南北运河的疏通,就是他等待的契机。

齐玄知看宋斐然一脸的疑惑,只能解释道:“我没打算要整个运河的督工职位,我只要京城到吴兴、润州和清江的这一段,其他地方随我几个叔叔他们争去……”

吴兴、润州和清江是运河上几个大的港口城镇,也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一段运河所在,齐玄知小的时候跟父亲巡视过这段运河,当时这段还有个名字叫广宁渠。

这一段水路是齐玄知比较最熟悉的,可以花最少的人力掌握最多的情况。

而再往北,若是到了运河途径的鲁州和幽州之地,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变数。

这契机难得,他必须好好利用。

另外他只要求负责督工这么一小段运河的工程,也更能麻痹自己的几个叔叔,从而降低他拿下这个差事的难度。

“说起来,淳安县也在运河的水路上。”齐玄知说着便将目光放在了桌上的那盘荷花酥上。

宋斐然跟着看了过去,这才想起十五那日两人从榆树村回来时的对话,只觉得心情有些烦躁,拿起一枚荷花酥仔细的端详着。

“云家……真的会是前朝皇室后裔吗?”

齐玄知指了指荷花酥,“如此精致的点心你觉得呢?”

“可是她不是说是在书里看到的吗?”

“她可没说是哪本书,以云家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很难是存了什么孤本古籍,如果她真是看书学会的,那也只能是在青云观,可道观里除了道藏洞经,会存有关于美食的书吗?”

听了齐玄知的话,宋斐然像是发泄一样,狠狠咬了一口手中的荷花酥。

那清新甜美的气味在口中萦绕,仿佛瞬间抚平了宋斐然眉间的一抹忧思。

“若云家真是前朝皇室后裔,她会这么大大咧咧的把这道点心拿出来吗?”宋斐然喃喃道。

大魏朝建立之初,陛下曾下令,前朝各王归顺者,不夺其王爵,仍加恩养,甚至还提出可以划分一部分土地,让他们能够自给自足。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新朝建立后稳定人心的手段,一旦朝政稳固,这些前朝皇室后裔都难逃一死。

所以来投效者只有寥寥数人,还都是皇室旁支。

齐玄知也拿起一块荷花酥,细细的品尝了一口之后,才说道:“你说的没错,如果云家真的跟前朝皇室后裔有所关联,云澜应该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拿出荷花酥,可那天我问她这是不是宫廷点心,她虽然否认,但她的表情却有一瞬间很不自然。”

“那会不会是像话本里写的那样,他们云家救下过什么人,然后对方作为报答传授给她的这道点心呢?”

“你以后没事少看点没用的闲书。”

宋斐然一脸茫然的摇头,“说不定就是凑巧呢?”

齐玄知叹了口气,“总之,你若是想保护云澜,那就更要派人去盯好她,免得她这么不谨慎的性子,被其他人发现了端倪!”

宋斐然讪笑着,“你怎么看出来的?”

“我还不知道你?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哪一样都能让你走不动道!”齐玄知没好气的说道。

其实他心里也有些倾向宋斐然说的,像话本那样救人、报恩、传授技艺,否则云家若真是前朝皇室后裔,怎么会选在京城附近定居呢。

总不能是灯下黑吧。

而且云澜的父亲还是秀才,参加科考可是要审核户籍信息的,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只是朝堂上对于前朝皇室后裔的说法一直摇摆不定,齐玄知认为牵扯其中的人,不会有深恶好下场。

而且,万一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很难说到时候脏水会泼到谁的身上。

榆树村可就在淳安县治下啊!

……

几天后。

淳安县的官差到榆树村挨家挨户的核对和登记每家的人力数量,以及今年要出多少徭役人丁。

云家让云峰和云海两兄弟去了,而云二山则是在家里照看土地。

云澜看到宋斐然登门,刚想说送点心的日子还不到,对方就先说话了。

“云澜,我这儿有个活,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

“宋大人不知是什么活?若是我力所能及的自然可以,只是……你也看到了我家养了好多动物,是要日日照看的。”

云澜可不会傻乎乎的直接就答应了。

这个宋斐然说话也不说完,难道还要人猜不成!

宋斐然一点没察觉到自己说话有什么不妥,冲着云澜眨了眨眼,一脸给你好处的模样,“淳安县的富户愿意捐出一些银两作为徭役人丁补贴,所有淳安县服徭役者在徭役期间管中午一段饭食,你们的村的厨娘,我想选你,你意下如何?”

“服徭役还管饭?”云澜只觉得自己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她可不知道,宋斐然口中所谓“富户捐银两”,其实是宋斐然强行摊派的结果。

而淳安县富户之首的赵家家主,这会儿正在县衙的后院跟县令诉苦呢。

宋斐然知道齐玄知已经得了广宁渠这段的督工差事后,就琢磨着要怎么协助齐玄知将这个差事做好。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淳安县这些富户打秋风,毕竟运河属于清江府的那一段正好就在淳安县境内,离着榆树村也比较近。

若是南北运河疏通好了,一定会带动周围的经济,而最先获利的肯定是这些富户。

此时不让他们出钱更待何时?

而这些钱绝大多数要应用到提高徭役人丁的待遇上。

在宋斐然的想法中,徭役人丁的待遇好了,他们干活也就能更卖力气了,相对的完工工期也自然就会提前了。

听着宋斐然的解释,云澜真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一个古代人没有想着压榨人丁来提高工作效率,而是想着通过提高待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这个想法已经相当先进了。

先进到,云澜都想说一句“奇变偶不变”来试试宋斐然会不会也同为蓝星穿越老乡了。

“你只负责榆树村这部分人的午饭,我算了算差不多也就是五十多人。另外,我的手下到时候会跟着你们村的人一起吃饭,所以你一共要准备六十来个人的饭菜。你可以带个帮厨,这样应该能忙得过来。”

“那每日需要的菜怎么说?”

“会有专门的人送菜,这个不用你操心。”宋斐然见云澜的神情没有什么期待,又赶紧说道:“县衙会每个月还会给厨娘发一两银子的工钱。”

一两银子对于云澜现在来说,还真的不算多,不过她想的是:六十多人,那就是六十多个满意点数和满意福袋啊!

说起来,自从土地神祭祀之后,春耕变为了春播,而春播是不需要大家聚在一起的,都是各家顾各家的,所以她这个中午给大家做饭的活儿就没了,导致这些天她这些天进账的满意点数和满意福袋大幅度锐减。

云澜前几日都开始琢磨去淳安县卖荷花酥和吊炉烧饼了。

吊炉烧饼可以直接摆摊,但荷花酥价贵,不适合在街上摆摊售卖,需要放在点心铺才更容易卖出去。

只是荷花酥做出来之后,最多两日口味就会发生变化进而腐坏,这样一来等于她每两日就要从村里去县城一趟。

哪怕是李二柱好说话,也没有这样频繁用人家驴车的道理。

要是自己买驴车,除了十多两的价格之外,云澜也不会赶车,家里云峰和云海都要去服徭役,二叔也分身乏术,真是让她发愁。

宋斐然这个时候提出的做饭的活儿,真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我愿意去给大家做饭,不过听宋大人的意思,这饭好像不是我在家做好了送去?”

“运河距离你们榆树村不远,来回只要半个时辰,但做饭的厨娘不止你一人,其他村也要出人,为了送菜方便,到时候会在运河边修建棚屋,所有厨娘都在那做饭。”

云澜点点头,“明白,那菜的种类方面我可以提要求吗?”

“我的想法是,你提前一天告诉我第二天要什么菜,我好让人安排。”

宋斐然想着云澜应该也不是什么菜都那么拿手,他和齐玄知大概率会跟着一起吃饭,他可不想委屈自己的嘴巴和胃,就给了云澜一点小小的特权,其他厨娘可没有提要求的权利。

……

三日后,南北运河疏通的工程就开始了。

春日的骄阳一点都没有吝啬自己的温暖,挂在半空中散发着十足的热情。

所有徭役人丁这会儿都拿着各种工具,分散在广宁渠中,清理着渠内不知道沉积了多少年的淤泥。

那淤泥黏稠无比,如同一只只无形的手,牢牢地抓住每个人的脚踝,得用上四、五分的力气才能将脚从淤泥中拔出,但紧接着就能闻到一股浓重的腐臭味,令人闻之欲呕。

为了阻挡难闻的气味,不少人都用面巾蒙住口鼻,可干活就会热,一热就出汗,面巾没一会儿就会糊在脸上,让人更加难受。

云澜看着远处河堤上,那些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有不少人甚至只穿着没有袖的粗布褂子,但仍旧挥汗如雨。

她就知道服徭役就没有不辛苦的。

一旁的王寡妇站在云澜身旁,看着远远有人推着板车过来,板车上是一堆堆食材,不由得问道:“云姑娘,今年中午咱们做什么菜?”

“烤鸡腿肉、土豆汤菜。”

王寡妇有点手足无措,云澜说的话每个字她都听清楚了,可合在一起她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菜式,只知道是有鸡腿和土豆的,至于要怎么烤,土豆要怎么做成汤,她真是想的不出来。

“放心,这两道菜我很拿手。”

云澜一边安慰王寡妇,一边翻看着自己前天抽到的食谱。

大师级照烧鸡腿饭、大师级土豆墨斗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