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种田:我竟成了农门显眼包

作者:当真无可奈何 | 分类: | 字数:57.9万

第19章 试探

书名:穿越种田:我竟成了农门显眼包 作者:当真无可奈何 字数:6438 更新时间:2025-02-21 02:06:22

趁着蛋液还没有受热膨胀,用木勺快速翻动锅里的米饭,一边翻一边用木勺的背面去压。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米饭变得更加松散,从而能更均匀的沾上蛋液。

云澜的动作行云流水,像是重复了千百次一样,没有任何多余的细枝末节,只是不停地重复着压、翻两个步骤,直到金黄色的蛋液裹在每一颗米饭上。

随着蛋液和米饭的融合,蛋香和米香也开始彼此交融。

大米和小米的饭粒随着锅里的热力,开始在锅中起舞,直到成为一粒粒颗颗分明的黄金蛋炒饭。

就是现在!

加入已经焯过水并沥干的玉米粒以及被切成丁,大小适中的火腿。

灶上的铁锅分量十足,云澜的细胳膊是没办法进行颠勺的,但可以垫着棉布,飞快地晃动铁锅,而锅内的米饭和配料也在这一刻翻腾融合。

锅内开始飘出火腿特有的鲜香,以及玉米的甜味,又翻炒了片刻,云澜将铁锅微微抬起,使其远离灶台下方的火苗。

一勺一勺的黄金蛋炒饭,被盛如碗中,像是堆积在一起的金沙,又像是沐浴着阳光的谷物。

当最后一粒米也被盛出,锅内没有残留一丝一毫的残渣,只是附着了一层薄薄的油膜,油光可鉴。

云澜满意地点点头,“看来锅都不用刷了。”

要说做饭最磨人的地方,其实并不是准备食材和烹饪的过程,而是烹饪之后收拾的时候,上到锅碗瓢盆,下到灶台地面,全都要收拾一遍,否则日积月累下来这厨房肯定不干净。

不过这一碗黄金蛋炒饭闻着真是香气扑鼻,而且就这个色泽便让云澜口水直流。

“让我来尝尝滋味!”云澜上辈子生病之前也会做蛋炒饭,至于做的水平如何,只能饭是饭,蛋是蛋,不算难吃。

可今天这碗单从卖相上看,就绝对不一样。

用筷子一夹,米饭由于已经被完全炒散了,根本加不起来几粒米,云澜只好又换了勺子。

一勺子米饭送入口中,随着咀嚼裹着鸡蛋的米饭,便开始于唇齿间流连忘返。

不论是大米还是小米的饭粒,现在已经软硬适中,口感就当得起完美食谱这个称号,而米饭里隐藏的玉米粒和火腿丁,又带来了咸香和清甜,使得口感更加丰富。

以至于云澜一勺一勺的根本停不下来。

直到一碗米饭全都进了肚子,云澜才眯着眼睛吐出两个字。

“好吃!”

看着还剩下的半碗米饭,云澜有些纠结,她的嘴巴和脑袋都在叫嚷着“我还能吃,再来点”,可她的肚子却表示“撑了撑了,再吃就要撑坏了”。

就在这时,有人在院门口敲了敲门。

“云小姐在家吗?”

云澜闻声从窗户探头一看,竟然是前两日跟捕快一起来过的宋大人。

宋斐然本来想借着刘氏私盐案子的事情,来跟云澜套套话,可是才走到院子外头就闻到一股奇香。

怎么形容呢,宋斐然竟然一时间有些语塞,他第一次痛恨自己没有好好读书,连个好听的形容词都说不出来,最后竟然憋出一句——

“你吃朝食呢?”

云澜愣了一下,心说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

难道是刘氏私盐的案子有了什么变故不成?

想到这儿,云澜刚要开口询问就看到那位宋大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手里的碗,嘴巴也微微张着,一副“看见好吃的就走不动道”的模样。

她有些想笑,但还是忍住了,“宋大人,这么早就出来查案啊?要是不嫌弃的话,这是我刚做的蛋炒饭……”

云澜的话还没说完,宋斐然就马上笑道:“不嫌弃不嫌弃,我正好饿了。”

说着便进了院子直奔厨房。

按理说这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或多或少都秉承着“君子远庖厨”的想法。

想想之前那位非要吃猪食的贵公子,连院子都不远进,好像生怕院子里的地脏了他的脚,可这位宋大人则完全不同,没有一点这方面的忌讳。

云澜哪里知道,宋斐然是个不喜欢之乎者也的实践派,是士大夫阶层里的奇葩。

宋斐然看着碗里的金黄色米粒,只觉得这是蛋炒饭吗?怎么这个外形,而且还这么香,这不正常啊!

看宋斐然端着碗却没有立刻开吃,云澜以为他是觉得没有下饭菜,赶紧又从旁边的咸菜坛子里,摸了一块芥菜疙瘩出来。

“这里还有点小咸菜,我给你切点儿。”

这芥菜疙瘩不是系统里抽到,是二婶自己腌制的,味道说不上多么鲜美,但却十分爽脆。

切了一小碟后,云澜转头问道:“这些够吗?”

“够了够了。你这个饭炒的真不错。”这会儿宋斐然已经吃了一口蛋炒饭了,入口米粒分明的口感,让他不由的赞叹道。

作为西襄王世子,他从前吃的可一点儿都不差。

西襄王封地在京城四千多里外的蜀州,封地上共有十多座城池,蜀州首府永安城内大大小小的酒楼,他不说全吃过也吃过七、八成。

第19章 试探

像是蛋炒饭这种食物,他家的厨子就会做,而且用的都是飞龙(榛鸡)、猴头菇、鹿筋之类的山珍。

可单凭气味和色泽上来说,都不如云澜拿上来的这一碗蛋炒饭。

宋斐然拿起勺子,舀起来细细看了看,马上就发现了这碗炒饭色泽的秘密。

“原来是用蛋液包裹了米粒啊。”

自言自语地说完,他便一口将勺子上的蛋炒饭全都放入口中。

下一秒他完全顾不上吃饭的仪态,直接狼吞虎咽地大口吃了起来。

这蛋炒饭怎么能这么好吃?

这位云家姑娘的手到底是怎么长的?

甚至因为嘴巴里的美味,宋斐然感觉自己竟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明明这碗里的食材看着都是普普通通的,怎么做出来的滋味,就完全不一样了?

突然宋斐然脑中灵光一闪。

难道这就是静仪师太将云澜带回青云观修行的原因吗?为的就是她这一手厨艺。

越想他越觉得这个答案的可能性很高,接着便在心里自夸道:果然还是得本世子出马,这不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不一会儿那碗就见了底,云澜见宋斐然吃的开心,便去院子里研究那一片苗圃了,她在琢磨要在这里种点什么菜,冷不丁地就听到宋斐然在厨房里喊了一句。

“那个……云姑娘,这蛋炒饭还有吗?”宋斐然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的笑容。

云澜有些歉意地摇头,“没有多得了,要不我再给你蒸两根玉米?”

宋斐然看着空空如也的陶琬,又回味了一下刚刚的蛋炒饭,这才说道:“那就不用了,平日里我吃的也没有这么多,实在是云姑娘的手艺太好了。”

云澜知道宋斐然说的不是客气话,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系统悄悄飘起了获得满意点数和满意福袋的提示。

“宋大人这次过来,是刘氏的案子有什么变化吗?”云澜一边刷洗着陶琬一边询问。

宋斐然摆摆手,“没有没有,那案子过几天就能结案,这点你不用担心。”

云澜心不在焉地垂眸点头,可脑袋里却在想着,要是刘氏的案子没有什么反复,那这位宋大人过来是要做什么?

也不知道是不是宋斐然察觉到气氛有些奇怪,索性直接开口问道:“云姑娘曾经在青云观修行过,是静仪师太座下弟子?”

其实前两天他已经差人去青云观打听过了,静仪师太的确有个名唤云澜的小徒弟,而且对方去年因为父亲重病下山,这些全都跟云澜的情况能对上。

只是下边的人回禀说,这云澜在青云观不显山不露水的,除了那些寻常消息之外,并没有探听到什么其他更有用的内容。

宋斐然听了只觉得这描述跟他见到的云姑娘略有些出入,看云澜对着自己说话的神情,绝对不像是在青云观碌碌无为的模样。

当时他还有另一层担忧。

青云观是当年跟随陛下打天下叶将军叶偀后来的修行之所,她拒绝了陛下的高官厚禄,在京城附近的山间寻了一个破败的道观,从此不问朝廷之事只是专心修行。

陛下感念叶将军过往的功绩,下令整修青云观,并将其封为皇家道场。

最后叶将军是在青云观内去世的,而现任青云观的观主,是叶将军当年收养的一个孤儿,看着家世来历都很清白,但也不是没有被收买的可能。

毕竟不是谁都有叶将军那样的气魄,当得起一句巾帼不让须眉。

云澜听到宋斐然问起青云观的事,心里不由的警惕了几分,她现在可不是从前的云澜,虽然继承了前任的记忆,但对于青云观里的事情,前头那位的记忆也不多,甚至好像都没见过几次静仪师太。

可以说前头那位在青云观的三年,完全是被放养的状态。

云澜当时也有些奇怪,从前任过往的生平当中不难看出,她就是一个长的还算讨喜的小姑娘,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长处,为什么会被静仪师太看中,也确实令人费解。

可要说最令人捉摸不透的,还得是三年青云观修行,完全没有任何“好看她”“想要栽培她”的意思。

这真是让云澜不理解,那静仪师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是,我确实拜在静仪师太门下。”

“我听人说静仪师太道法精深,时常进宫于皇后娘娘讲经说法。”

云澜笑道:“说来惭愧,可能是我资质愚钝,每次都是大师姐她们陪着师父进宫的,我都不知道皇宫长什么样。”

话虽然这么说,但云澜心里想着,恐怕这大魏朝的皇宫再如何也就跟故宫差不多吧。

宋斐然没想到云澜居然直接说自己资质不好,甚至隐隐表达出一种不受静仪师太重视的态度。

要知道静仪师太身份不凡,与青云观其他几位师太相比,她是叶将军的贴身侍女,是叶将军心腹中的心腹,要不是她不愿意打理俗务,按理说青云观的这任观主应该是她担任才对。

别说拜在静仪师太门下了,就是其他几位师太门下的弟子,都是京城里达官贵人追捧的对象,甚至想找她们卜卦问事的人,捧着银子都未必能排的上号。

第19章 试探

可这里居然有人完全不用青云观的名号赚钱,要知道像是云澜这种能在青云观中修行过的女子,还是静仪师太的关门弟子,只要放出风声去,那些高门大户马上就会有人来提亲的,是妥妥的可以高嫁。

事情的发展完全不合乎常理,宋斐然越发感觉这里头怕是有什么不一般的事情。

宋斐然自然不会想到,站在他面前的小姑娘早就换了芯子,对方一点都不想跟青云观的人接触,毕竟在古代,要是被人打上妖孽、鬼怪的标签,只有死路一条。

“云姑娘太谦虚了,静仪师太仙风道骨,八风不动,能让她收为关门弟子,必定有过人之处。”

这话是很高的赞誉了,仙风道骨不用说,是指静仪师太有仙人的风采,亦有得道者的气质。

而八风不动其实是佛家的说法,其中八风分别指的是“利益”、“衰耗”、“毁谤”、“荣誉”、“称赞”、“讥讽”、“受苦”和“受乐”这八中生活中常见境遇。

这八中境遇会像风一样时常撩拨人的内心,所以称为“八风”。

这是夸赞静仪师太的修为高深,面对任何境遇和情况情绪都不为所动,宠辱不惊。

“多谢宋大人夸赞,只是师父的用意我也猜不透,而且我下山的时候,师父也说了,可以多在山下看看。”

云澜这可是实话实说,而且下山的时候静仪师太还让大师姐给了她一块木牌,上头是她的道号,并言明有事可随时回青云观。

宋斐然点点头,没有再去说青云观的事情。

这一来一回几次对话,云澜答的都滴水不漏,他怕再问下去对方就有所察觉了。(云澜:早就察觉了(ー ー゛)!)

“那云姑娘对于刘氏购买私盐怎么看?”

云澜心说,她能怎么看,这年头盐铁都是专卖,所有买卖私盐的人都是重罪。

略微斟酌了一下,她说道:“可能就是因为有太多刘氏这样的人,才会有许多人铤而走险吧。”

上辈子电视里经常出现的一句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其实贩卖和购买私盐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没有人买私盐,当然就不会有人贩私盐了。

“云姑娘的说法倒是新奇,我之前还从未往这个方向上考虑过。”宋斐然脸上骤然严肃起来,他没想到云澜会给出这么个答案,但仔细一想确实很有道理。

云澜只能浅浅一笑,不过心里却想着,这家伙怎么还不走?问东问西的到底要干什么?

宋斐然可不知道自己已经遭了嫌弃,又问道:“那云姑娘觉得如何才能杜绝民众购买私盐呢?”

云澜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耐着性子说道:“自然是降低官盐的价格啊。官盐品质比私盐好那多,但就是太贵了,若是便宜一些,哪里还会有人愿意去买私盐。”

“这……”宋斐然尴尬一笑,“云姑娘有所不知,制盐本就不是容易简单的事情,而且盐税在朝廷税收里占比不低,若是卖的便宜了,税收就会变少。”

“那就不能从其他地方征税吗?而且制盐……很麻烦吗?”

云澜她记得在好几部历史小说里都看过类似晒盐的制盐方法,好像并不算很难,就是有些费人力,但是人力对于古代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宋斐然一时间竟然被云澜的反问给问愣住了。

从其他地方征税?

朝廷每下发一条额外的征税律令,都要引起诸多的不满,更不用说现在大魏朝才建立几十年,尚不能算安稳,只能说增加税赋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而制盐麻不麻烦,这点他还真有些发言权。

他在王府的时候研究过几种常见的制盐方法,说实话没有一种是简单的,他当时拿着盐石鼓捣了大半个月,最后只弄出一小勺勉强算是能吃的盐,而且品质完全比不上官盐。

“你说的这些怕是更难办,先不说从什么地方增加税收,就是制盐本身也真的不容易,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池州的云烟城?”

云澜摇头,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云烟城临海,朝廷有三成的盐都是出自云烟城,我曾经到过云烟城,远远就能看到黑烟丝丝缕缕的直冲天际,城内外都没几颗树,到处都是光秃秃的。”

“这是为何?”云澜不解。

“烧盐啊,海里盐多,只要把多余的水煮干,不难从中提取出盐来。”

云澜恍然,“所以那黑烟就是大量烧柴导致的?”

宋斐然点头,云烟城的荒芜与繁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带给他无比的震撼。

他在云烟城只逗留了几日便离开了,实在是城内到处都弥漫着一股焚烧木头的气味,难闻不说,时不时的还有黑灰从天上落下。

云澜皱着眉,“若是这么一直烧盐,那云烟城的木头怕是完全不够吧?”

“我去的时候,城外有一大片白地。看来云姑娘也想到了烧盐的弊端。”宋斐然苦笑着,“只是这盐烧起来容易,想要不烧就由不得他们了。”

宋斐然和齐玄知都曾感慨过云烟城,一直这么烧盐不是个办法,可朝廷不能少了这三成盐,否则定要出乱子。

云澜听明白了宋斐然话里的意思。

盐在古代是国家管控物资,既然云烟城成为了产盐的地方,那这座城每年要产多少盐,有多少天要烧盐,就不是当地人能做主的事情了,否则满足不了上面的需求,抄家灭祖绝对跑不了。

两人一时间都有些沉默,过了一会儿宋斐然才又开口。

“说起来刘氏在衙门招供,她说购买私盐是为了一年一度村里的祭祀宴席,云姑娘了解这个情况吗?”

“村里确实有祭祀宴席,就是每年春耕的时候,为的是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祈祷今年大丰收。”

“那如今你们村里的祭祀宴席是由来的操办?”

云澜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指了指自己,“今年村长说让我来做宴席的主厨。”

宋斐然:呃……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哪怕云澜只会这一道蛋炒饭,但就凭这道菜的品质放到京城那也是顶级的,有得是达官显贵愿意聘请她成为自家府里的厨娘。

如今刘氏不成了,村长肯定要再找人,云澜可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嘛!

云澜见宋斐然脸色变幻,赶忙说道:“宋大人放心,刘氏为了贪墨宴席银子这才买了私盐,我不会做这种事的,毕竟我父亲是个秀才,而我弟弟过两年也要考科举呢。”

大魏朝在某些律法上,其实延续了前朝的法典内容。

比如刘氏这样的,结案后最大可能是被流放发配,而她家从她这一代开始,往下数三代的儿孙都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若是犯了再严重一些的罪行,甚至会导致所有子孙后辈都不能参加科举。

这在以士大夫为上层阶层的大魏朝,是非常严厉的处罚。

这等于断了这一户通过科考改变命运的可能,除非某一代子孙突然暴富,而朝廷又出了捐官的政策,否则最多也就是当个有钱的商贾。

在大魏朝商贾的地位虽然比前朝要高一点,但仍旧是徘徊在中低层,备受歧视。

“云姑娘毕竟是静仪师太的弟子,人品是值得信赖的。”宋斐然笑着摆了摆手。

“另外,关于野猪……”

云澜转头瞟了一眼猪圈的方向,今天她早上去喂食的时候,那野猪的模样看着是真把这里当家了,而小母猪似乎也感觉到野猪没有多大威胁,甚至都敢跟野猪抢食了。

“多谢宋大人关心,那野猪应该是想在我家当家猪了,我听说野猪和家猪繁殖的小猪,个头大不说,身体还特别强壮,在集市里能卖个好价钱。”

宋斐然听明白了云澜的意思,施施然起身,“既然如此,那就不继续叨扰了,云姑娘若是发现私盐的线索,可以到县城衙门找我。”

目送着宋斐然离开,云澜只盼望着这家伙少来一些。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宋斐然这次来的有些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