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蛮庶女:禁欲殿下嗜妻如命
作者:榕叶子 | 分类: | 字数:55.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7章 游览
慕瑾祯说出口的话向来是有的放矢,既然要陪伴妻子出游,那么他毫不拖拉。
第二日便开始加快了处理政务的速度,同时还分批召见官员,单独召见亲信也是必不可少,他一连做出好些安排。
百官都不是傻子,帝皇这么明显的动作,只要稍微关注一下便能有所察觉,只是到底要不要制止,仍是有些犹豫。
犹豫着犹豫着,等到了朝会的时候,亲耳听得帝皇宣布,“朕治理大昭八年之久,治与民不可相脱节,夏讯将至,朕与皇后欲要微服巡查治下境况。”
百官低头与同僚对视,按照惯例,一进谏二进谏三应许。
他们这位圣上的耐心比先皇要更少,只能进谏两回,若是第三回还要进谏,那便要自找苦吃。
要说他们是否真心赞同,那自然不可能。
千金之子不可垂堂,帝后一同出京,风险少不了。
当今帝子年少,虽然聪慧沉稳,肉眼可见地继承其父之志,但到底年纪尚小,还未出阁,若是帝后出事,那便是谢家外戚独掌大权的局面。
谢首辅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臣有奏要启,老臣年岁渐大,于朝堂内外及皇子教学上有心无力,老臣推荐明大人。”
“臣附议。”
“……”
方才还在忧心谢家的大臣恨不得拍死自己,他们这位圣上可不是什么善主,除却因着皇后福荫格外照顾的顾家以外,其余世家都没在圣上这里讨到过什么好处。
慕瑾祯与谢首辅推辞两回,才在谢首辅温顺恭谨的弯腰中,沉声同意谢首辅的退位让贤。
到此,谢太后一族在朝堂的明面势力几近于无。
慕瑾祯处理完朝堂,又在独子身边留下足够多的人手,便与妻子潇洒抛下京中这些繁杂的事务,两个人往天南海北里各处去。
他们走得干脆,去的都是顾清枳早就想要去的地方。
她玩得简直不亦乐乎,男人还要时不时处理上京那边的政务,但她真的就是一心玩乐。
两人几乎走遍了每个能到达的地方,不论大漠沙海还是江南烟雨,甚至到了最南边的交界处,顾清枳一路都是兴致高扬。
即便生过几场病,也不妨碍她满是好奇与期盼的目光。
这一路都是慕瑾祯在照顾妻子,他们是真的微服私访,如同最普通的一对夫妻,在人群中穿梭,偶尔妻子会发出娇蛮的指令,只要不是离开妻子身边,慕瑾祯总会顺着她的意。
他也是喜悦的,这些景色于他没什么意义,但怀中妻子鲜妍的笑容却意义深重,他温和地擦拭着妻子额头上微汗,“卿卿不急。”
“夫君,我们也去拜月神。”顾清枳踮起脚尖,试图从人群中望见月神的真面目,侧身笑吟吟地与男人说话。
月神是当地所供奉的尊相,他们来时正巧赶上三年一度的月神节,赶早不赶巧,又是三年一度,顾清枳自然要留下来看个尽兴。
他们在这边玩得不亦乐乎,被留在上京的人则是满腔的思念。
“皇祖母,孙儿告退。”又长了一岁的小皇子个头如同抽条一般,生得很快,俊秀的眉眼淡淡,很有皇子威仪。
谢太后慈爱地拍拍他,“珠英每日来看望哀家,孝心可嘉。”
小皇子不以为意,“父皇与母后不在,孙儿合该替他们尽孝。”
他看着悠然冷静,实则一迈出钟秀宫,便忍不住有些焦虑地握住拳头,他虚岁不过九岁,最亲近的父母突然远游,就是再成熟稳重,也止不住对父母的思念。
“殿下?”长瑜小声喊道,这还在钟秀宫门前,殿下长久站立不是太合适。
小皇子回神,“出宫,去顾府。”
他自小被外祖父母养育,又因为母后的关系,对顾府的好感很高。
眼下正是思念双亲的时候,他方才已经听完皇祖母说的父皇儿时的事情,想着马上就能从外祖母那里知道母后儿时的趣事,步伐都快上好些。
对母后很是依恋的小皇子非常乐意听宋姨娘絮叨这些,尤其是在母后住过的宝珠阁里说时,那种母后独有的气息会更加明显。
可惜,珠英不着痕迹地叹息一声,母后不许他住进宝珠阁,真是小气的母后,他以后也不让母后住在长乐宫。
长瑜领命跟上,帝后不在宫中,小皇子去顾府的次数越来越多,未免有心人算计,小皇子的出行都是小心安排过的。
钟秀宫那边自然收到小皇子出宫的消息,谢太后将手里的佛珠一枚枚数过,又重新再来一轮,静静听着林嬷嬷禀报。
“小殿下直奔宫门口,看方向也是顾家那边。”林嬷嬷刚说完,正在收捡小皇子用过的茶具的菱和忍不住插了几口:
“明明主子才是小殿下的嫡亲祖母,皇后娘娘却将小殿下放在顾家抚养,惹得小殿下更亲近顾家。”
她语气中有几分不忿,只是被林嬷嬷严厉地瞪下去,“嬷嬷,你这么看我做什么?”
林嬷嬷恨不得直接上手捂住她的嘴,“你这死丫头,找死不成?”
这话却是唤醒了菱和的恐惧,她瑟瑟发抖起来,求饶地看向谢太后,若是圣上知道她不敬皇后娘娘。
谢太后的反应很是平淡,继续将手中的佛珠数完,才来敲打侍女。
“你也跟着哀家不少年了,这宫中规矩如何,也不是头一日才知道,怎么见着圣上与皇后都不在宫中,觉得无人管束了?”
菱和伏地跪拜,“奴婢失言,还请主子责罚。”
“你也到年纪了,嬷嬷替她收整收整,择日送出宫去。”谢太后不喜不怒地定下菱和的结局,不予再多说。
待低声哭泣的菱和被带下去,林嬷嬷看着主子脸上的感叹之意,琢磨着安慰的话,“主子别烦神,菱和这丫头忠心是没问题的,就是脑子转不过来。”
谢太后摇摇头,“谢家那些手段这些年也没变过,她跟在哀家身后这么久,还能落到人家圈套里,如今还能将她送出去,再往后。”
“而且,哀家也不是为这些烦神。”左右她娘家已经被打压得差不多,谢太后从侄女哭诉过后,便对娘家的情分淡了很多。
“那主子是?”林嬷嬷小心看着谢太后的动作,递上一柄拂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