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子荣华路
作者:九天飞流 | 分类:言情 | 字数:208.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九百零九章 一环扣一环
杜尘澜闻言震惊不已,“于筹竟然死了?何时暴毙的?死于何症?”
“已经死了半个月了,有淮南府的家眷来京城报丧,否则朝廷还被蒙在鼓里。是急症,说是突然暴毙,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如今尸首还停在家中,家眷不肯将其入土。此刻于筹的嫡长子于怀景正在告御状,状告两淮巡盐御史祝有量贪赃枉法,谋害忠良,状纸已经被收了去。”
守月也没想到一大早竟然有这般惊奇之事,只可惜他们的人还未到淮南府,探查不到其他有用的消息。
杜尘澜震惊过后倒是镇定了下来,于筹的死太突然了,然而他却明白,祝有量是保不住了。皇上或许之前还想保下祝有量,然而事情有变,对祝有量十分不利,要保下祝有量谈何容易?
最后一封奏折在离京城最近的驿馆有记载,就在五日前。且从淮南府到京城,若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十日是足够的。
也就是说,在于筹上奏了最后一封奏折之后没多久,他就暴毙了。下一步,倘若再搜出那封所谓弹劾的奏折,那祝有量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于筹死了,死人是不可能开口说话的,还不是任活人怎么编排?
他突然想到了祝有量,朝中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为何祝有量毫无动静?祝有量身为两淮巡盐御史,于筹暴毙了,祝有量为何不上报朝廷?又为何其他官员竟然不将此事上报?知府暴毙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大人,还有更让您震惊的在后面。于筹死后,巡盐御史祝有量以于筹之死有疑点,秘不发丧,称其病重,要卧床静养。那下人是于筹身边的一名近身随从,他一路被追杀逃回京城,否则朝廷上下此刻都被蒙在鼓里。”守月惊叹道。
杜尘澜半晌才回过味儿来,“你是说,祝有量挟持了于筹的家眷,对外隐瞒于筹暴毙的消息?”
“是!那于家大公子在告御状时,就是这么说的。”守月点了点头,他听得清清楚楚。
“于家大公子留在京城侍奉母亲,且还要备考,根本没跟去任上,必定是听那下人所言,那他又如何肯定下人所言就是真的?没调查清楚之前,他就敢去告御状?还有那名随从,既然祝有量要封锁消息,那他身为于筹的贴身随从,更应该被看严实了,甚至会被祝有量除去,这是最谨慎的做法,那他又是如何逃出生天的呢?这是两大疑点。”
杜尘澜想了想,便对守月吩咐道:“你派人去盯着于府,尤其是于筹的夫人和那于大公子。”
“是!”守月应下,却并未马上离开,大人说不定还有吩咐。
“去吧!淮南府一有消息,就立刻来报。”
杜尘澜仔细推敲着事态的发展,如今这般境况,一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摄政王埋下的坑,已经发挥了作用,然而他自己却填不满了,因为事情已经脱离了摄政王的掌控。
就算祝有量被于筹抓住了把柄,要将其灭口,那也不至于将其身亡的消息给掩藏起来。想必他正在做准备应对这件事,不能让于筹的死打乱他的计划。
倘若于筹确实有弹劾的折子上奏,偏偏此事被人利用,既想除去祝有量,又能嫁祸给于筹,这像是摄政王的手笔。
至于弹劾的对象是祝有量,还是另有其人,这就不知了,且在此刻也显得不那么重要。
然祝有量自然不是省油的灯,知道有人要设计陷害他,哪里还肯坐以待毙?可就在他想对策之时,于筹突然暴毙了,这对他祝有量很是不利。
祝有量算了算日子,猜测此事一定在京城被传开了,倘若再叫于筹暴毙的消息传回京城,那就成了他杀人灭口了,于是他便想将此事给暂时隐瞒下来。
可背后之人既然是将计就计,怎会容他有翻身的机会?于是这下人拼死逃回京城,状告祝有量之事就发生了。
杜尘澜捋了捋,觉得这般才合情合理,算是一环扣一环,十分紧凑。
于筹的死是否是摄政王下的手,这不得而知,然而他的死却让祝有量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甚至会难以翻身。
反正以他对摄政王的了解,之后的事绝不是摄政王下的手。
杜尘澜转身,去了书房。他从暗格中那处一张羊皮纸卷,将其摊开放在了书桌上。
从上至下,按照官员的品级和所属衙门,杜尘澜做了个详细手札。朝中人物的关系网他也罗列其中,目光在于筹的名字上停留片刻,目光下移,他看到了于钱的名字,不禁沉思了起来。
于筹祖上是书香世家,只是后来族中人丁凋零,又没有出息的后辈,因此算是家道中落。
于筹父母早逝,家中只剩下祖父和弟弟,三人相依为命。说来于家一门双进士,也不算辱没了于家先祖的名声,然而那弟弟却只是得了个同进士出身,比起于筹来还是要差些的。
那个弟弟,就是于钱。
在一个月前,还是知县的于钱接到吏部的调令,升为了从五品通判。一个连续三任不曾挪窝的知县,通判这样的官职可有不少官员候缺,轮得到于家这样已经没落的家族?且还只是个同进士出身。
想必于筹已经投靠了摄政王,否则于钱那通判的官职从哪儿来的?这么看来,最后一封奏折的内容,就是摄政王所需要的。既然如此,那摄政王又有何必要杀于筹呢?
这是杜尘澜的猜测,在此之前,或许摄政王才刚刚知道淮安侯府要与祝有量结亲,还未来得及改变计划呢!
他担心的是,倘若在此情况之下,皇上还有意要保祝有量呢?这无疑是难上加难。
祝有量千不该玩不该将于筹暴毙的消息瞒下,但不瞒下,便是现在这种情形,留给他准备的时间更短。因此,根本就无解。
“于筹之死,又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杜尘澜呢喃道。
“大人!宫里来人了,皇上急召您入宫!”孙管事匆忙来到书房外,对正在沉思的杜尘澜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