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作者:胡说怼八道 | 分类:言情 | 字数:14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5章 鲁肃:先定两百架
庄外,灯火如龙,人声鼎沸。
庄内,黄月英与诸葛亮并肩站在道路的一侧,眼神炯炯。
黄月英不知道诸葛亮现在内心的想法,只知道,对方对她目前说出来的这些话,并没有强烈的抵触。
这也就意味着,君权神授这四个字,大佬其实看得很清楚,再者汉室到了这般地步……若君权神授,那么,神在何处?这四个字,底层老百姓或许会信,但朝堂上的那些个官员们,不这么认为的人多的是,也不妨碍他们以这四个字去剥削他人。
想到这里,黄月英简直想开心的大笑,于是问,“兴汉商行的章程,兄长看完了?”
“是。”诸葛亮笑着点头,“阿楚说的不错,农、工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但事实上……历朝历代,这两个阶层的百姓生活皆苦,兴汉商行那本章程,确实给了亮不少启发。”
黄月英欣喜,大佬接受那本她忽悠这时代士人们的章程。
且,既然大佬能接受,那么她当时的想法,就是对的,再者,蛮人们开化程度低,那些想法,在蛮人之中,能更好的被接受。
如此一来,可以说……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另一种化身了吧?
……
次日。
孙权与鲁肃被正大光明的请进了庄子,原因是想要看看庄内那织布作坊,并且交付订单的定金。
当然,武器以及随从什么的,都是被留在了外头。
“这庄子,守卫严密,显然……其中是有大机密。”孙权轻声对着鲁肃道。
鲁肃也点头,看着远处那好几架水力番车,笑着问李木,“李管事,那些个……便是番车?”
“是,可以水力替代不少人力。”李木笑着,“是女君父女二人联手设计,而后遣匠人制作。”
“早闻承彦公之才,却未曾想,其中还有女君一份功劳。”鲁肃笑着夸赞。
李木便也乐呵呵的笑着。
在李木看来,这两个人是大客户,一口气下了一百架织布机的单子。
如此一来,不仅更庄上带来了许多收益,更能让他们这群工匠们忙活起来。
再加上,他们还夸女君哎,在李木看来,只要你夸女君,那我们就是好朋友。
不多时,几人便到了织布作坊,作坊面积不大,里头摆着近百架织布机,织布机上仍有丝线存着。
“这,如何无人上工?”鲁肃问道。
“哦,女君下令规定,正旦至十五,皆不得上工。”李木解释了一下,“如今不过十一,大家仍在家中休息。”
“缘何要休息如此之久?”孙权不解。
“女君说,大家辛苦了一年,该多些时间陪陪家人。”李木继续解释。
“女君仁善。”鲁肃感叹一声。
“可对庶民们来说,不上工便无工钱,也是仁善吗?”孙权不赞同。
“休息的这些日子,工钱照发的。”李木笑着。
这会儿,倒是把孙权和鲁肃都给惊到了,皆是默了默。
不上工,自然没有工钱,这该是所有人都赞同的,谁见过,不上工照样给工钱的?
李木见此,自然也知道惊到这二位贵客了,随后便笑着,开始演示起这织布机的使用。
鲁肃也没有其他废话,认真的看了起来,而后眼神中全是惊讶,因为……真的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他自己有个庄子,手下有不少人,种田的,织布的都有。
织布机他当然见过,但没有见过眼前这般的。
孙权见着鲁肃的表情,就知道这织布机的确不错,眼神稍稍带了些得意,如此一来……真的运回江东,必然大赚。
不过,楚安这边也就只能赚上这一笔,他们江东,亦有工匠无数,难道还造不得一台织布机?
“鲁掌柜,要亲自试试吗?”李木问道。
鲁肃笑着摇头,“不必,见到李管事演示,在下心中就已有了计较。”
江东之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更是布帛产量最大的产地之一,如果有了这种织布机,来年须得多种桑树方可。
这时代,布帛与粮食,都是可以直接当钱用的。
这意味着,是在印钱。
对于江东的财政,会有极大的助力。
“好。”李木点头,“那这订单……”
“一百架,不够。”鲁肃开口道。
“这……那请问鲁掌柜要多少?”李木兴奋起来。
“先定两百架,听吾弟言,沔阳码头可走行船?”
“是,此码头去岁才造成,县内河道也有疏通,冬季水量虽少,但亦可行一些小船,待得到了大江后,可换大船。”李木点头,脸上满是笑意,一百架的单子变成两百架,他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旁边的孙权,略有些惊讶,但也没有反对。
一百架也好,两百架也好,或许都还不够江东那几个世家分的。但,这东西……或许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较为好些。
“两百架,便是六百万钱,可对?”鲁肃问道。
“是,按照庄上的规矩,定金需先交三成。”李木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