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逆贼
作者:冰淇琳 | 分类: | 字数:4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9章 想当皇帝?
湖水清澈碧绿,水明如镜。
阳光明媚,云朵如絮。
遥借日光,湖面像碎银子般闪烁着。湖边是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柳树,站在柳树底下好不凉快。
靠近湖边,林泽盘膝而坐。
将手里的鱼饲料一点一点洒入湖中,湖里的鱼儿色彩斑斓,五光十色,争先恐后抢夺着鱼食。
苏擎估摸着林泽的喜好,顺顺利利找到了林泽,那时,他正在湖边喂鱼消磨时间。
“阁主,关于疫病已经调查清楚了。”
林泽继续抛入鱼饲料,淡然说道:“说来听听。”
“经过我们这几天排查,在京城发现一处穷乡僻囊的村庄,那里前不久出现无数耗子,哪怕村民们赶了亦是无济于事,之后没多久就有人开始染病,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只要一发病,到了晚上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
“应该是中了迷药而不自知。”林泽一语成谶。
苏擎点头道:“我也是这么猜测的,还有件事,说起来挺气愤的。”
只见林泽面不改色,镇定自若。他将手中鱼饲料全部洒入湖中,站起身来,不慌不忙拍拍衣服。
“兄弟之间,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
“同一所村庄,有对青年夫妇刚成婚没多久,在一天夜里,那家男人毫无声息被人打死,其妻子亦谷道破裂而亡。”
谷道破裂?
那不就是……嘶……
真是一帮狠人呐!
林泽思前想后,给出答案。
“定是他们夫妇看见了不该看的,惹祸上身,这才被对方灭口。”
苏擎轻笑道:“村民上报了此事,官府象征性查了两天就没有消息了。我想,他们也不敢继续追查。”
“之后,那所村子还发生了什么?”
“隔三差五丧乐四起,村子里经常丢失村民,而且一个人也找不回来。”
林泽若有所思凝视湖里上蹿下跳的鱼儿,喃喃说道:“若是年轻貌美的女子,或许在鼎香楼能遇见。”
“此事当真跟鼎香楼有关?”
“准确的说,是血莲教。”
血莲教为了构陷听雨阁,败坏名声。不惜用计牵连无辜,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一个都不肯放过。
更别提千里而来的难民,他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当棋子使,一路千里奔袭就死了无数人,到了京城还被人算计陷害,一下子又不知有多少人要横死。
如此丧心病狂,不灭何以平息民怨!
“此事,皇帝是否知情?”
“那些狗官欺上瞒下,谎报军情,绝大多数难民已经不信任皇帝了,哪怕高薪诱惑也没人敢去修路。”
闻听此言,林泽大概明朗了。
救济难民的事,是听雨阁和皇帝一力承担的,可以暂时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血莲教败坏听雨阁名声的同时,将皇帝仅存的英明全部毁坏,这幕后主使当真算得一石二鸟的好计谋!
“这世道的人不如鱼活的逍遥自在。”
……
【鼎香楼】
翌日深夜,月明星稀。
鼎香楼最是热闹的时候,一名面相凶恶身材魁梧的男子来到鼎香楼,他刚跨入鼎香楼便有小厮指引他上楼进包厢。
没一会儿,搔首弄姿的牡丹便满面春风的进去了,房中响起男女的云雨声,过了良久他们才结束战斗。
很快,牡丹将张殷殷请入房中。
哪想,刚进门就闻到股暧昧的味道。
换做以前,张殷殷只当有股怪味。
然而现在,她却清楚知道那股味道代表着什么。
男盗女娼,不是好东西!
张殷殷不悦蹙眉:“你找本使做甚?”
“鼠疫被破了。”黑无常铁青着脸。
一语惊起惊涛骇浪。
“不可能,你休要胡说八道。”张殷殷震惊不已,根本不愿相信。
开玩笑。
那可是从古至今流传到现在,根本无法根治的鼠疫,怎么可能会被破解。
黑无常板着张脸,沉声道:“林泽似乎对鼠疫有很深的见解,不但清楚知道他们得了肺鼠疫,而且亲口念出了药方,便是靠着这剂药方,患病的难民悉数好转,而且没有后遗症!”
嘶——
张殷殷愣住了,目瞪口呆。
“依照计划,本来投放毒血势必会造成人传人的现象。此前全部奏效,但林泽却发明一种叫酒精,可以消毒的东西,我原本只当什么奇技淫巧,不以为然,谁知到了傍晚竟然一个感染者都没有!”出乎意料的曲折,迫使黑无常意识到了问题。
“这是林泽想出来的?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张殷殷舌桥不下。
“除了他,还有谁敢跟我们对着干!”
张殷殷愕然,问:“他,还不知道你的身份吧?”
黑无常冷哼道:“自然不知道,只是他为了方便行事,居然让听雨阁的人拿着五爪金剑四处行走,甚至还让苏牧的儿子时时刻刻来探视难民,搞得我们想伺机坏事都没机会。”
一环扣一环。
这是生怕她们继续暗中搞鬼啊!
“义父那边,怎么回复才好。”张殷殷自言自语,心情低落,难以想象回去复命的场面。
黑无常脸色铁青,说道:“鬼王无时不刻盯着此事,转变如此巨大,想瞒肯定瞒不住了。”
正如张殷殷和黑无常所猜想般,楚王李泯得知此事大发雷霆,不知道骂了黑无常多少遍废物。
原本,鬼王仗着此事就能将皇帝拉下马来,只要皇帝声名扫地,威望全无,那时,便是他楚王东山再起的时候。
偏偏,大好时机坏在了黑无常手中。
让他不生气,怎么可能?
而鬼王和黑无常千算万算,怎么也没算到林泽竟然如此了解鼠疫,鼠疫对于别人来说避之不及,可林泽却把它看做普通病情,轻而易举就给化解了。
再这样下去,听雨阁的名气只会越来越大,更得民心。那么,他们十全十美的计划就会变成听雨阁的嫁衣。
火冒三丈之际,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同一时间受到皇帝召见的口谕。
楚王灵机一动,暗示两位尚书在皇帝面前抹黑听雨阁,想方设法想要挑起双方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