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醉梦仙侠传

作者:朔方冰河 | 分类:仙侠 | 字数:85万

第二篇商周英雄录第102章两篇外话(下)

书名:醉梦仙侠传 作者:朔方冰河 字数:9115 更新时间:2024-10-10 20:46:02

第二篇?商周英雄录

《脞语集——武侠世界》

武者力也,侠者打抱不平、见义勇为也。只有世事不平,才会有侠的出现,只有行侠者力量充足,才能成就其侠的事业。估计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文化中的武侠,我们今天只说我们中国人的武侠故事。

说到武侠,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当前的港台武侠小说。当代以港台武侠小说为代表的侠义文学,是中国历代侠义文学的一个延续,也许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才有这么一整套从古到今的侠义文学在流传,难道这一现象只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中很偶然的一个文学点缀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的武侠文化,也是中国人对于封建**统治的一种反抗,一种文化思想方面的反抗。武侠所活动的现实社会背景被中国人称作为江湖,江湖,血性江湖,没有血性,不成江湖,而这血性的基础,不是官方标榜的所谓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而是自来根植于民间百姓之中的传统道德信念,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道义信念,其实也是民族文化的真正主体道德意识形态。

时下的港台武侠小说,不同于以往如《水浒传》及《七侠五义》一类的传统武侠小说,更不同于《史记》中所记载的先秦时期那些舍一身之死来担当天下、扭转政治时局的神勇豪杰。“当代的大侠们”不再热衷于成为世俗封建政府所豢养的爪牙了,而是变成为独立于一切政治势力之外的逍遥派了,他们武功像神仙。志趣也像神仙。而且还追求鸳鸯蝴蝶派的爱情生活。

经典的港台武侠小说。皆是附会于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塑造一班任侠使气的英雄好汉,而且因受西方商业文明的熏陶,小说中尤其是要塑造出一个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经过艰苦奋斗,最后终成大器的商业巨子一样的少年豪侠形象来做为主角,围绕着他还要穿插一些青年男女情窦初开的纯真爱情故事。作家的目的也只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赢利性的写作,却在客观上迎合了港台殖民地及孤悬海外的分裂政权下的民众们渴求祖国母亲文化乳汁的社会精神需求,同时也为我们中华民族延续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却又是非常低调的墨学的精神。墨学的精神——我们民族历史文化之江湖上“平安则隐,变乱则显”的一位神秘的武侠。

墨学开中国社会侠义精神之先河,也是历代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各类鬼神会道等武装组织的思想滥觞。

“墨学中绝”是历来学术界的公认,就好像墨学是流入了沙漠地带的河流,默然之间就在我们民族文化的历史之中了无踪迹了,也没有人再去探究这曾被我们中国人尊为显学的汤汤逝水都跑到哪里去了。

其实墨学只是一种名义上的中绝,而不是在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中真正的中绝了。墨学的精神已化整为零、改头换面,进入到我们百姓的日常生活观念之中了,深埋在我们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了。墨学所推崇的“兼爱”、“非攻”、“损己而益所为”、“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侠义精神,不仅仅只在历代的侠义文学之中呼喊。而且还在我们民族所经受的历次劫难中,凝聚并激励着人们去团结战斗。呼唤、寻找、同时也在创造着能够带领我们民族冲出磨难的领军式的指导思想和战斗团队。墨学其实是默无声息的根植于我们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站立在历代世俗政权之外,为我们民族的发展自强做着勇敢的开路先锋和忠诚卫士。

墨学之于公开场合的绝迹,当是它自身准军事化、准政府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墨子》一书中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篇章,都是有关战阵攻守、迎敌杀伐、旗帜号令、律条刑罚的论述,俨然是将军披甲带兵指挥战斗。在《吕氏春秋?去私》篇中,记载了一个“腹杀子”的故事,腹是秦惠王时,居住在秦国境内的,被时人尊称为“巨子”的墨家学派的领袖人物。他的儿子杀了人,触犯了秦国的法律,书中记载是秦惠王因同情腹年老,就下令官吏不判他的儿子死刑,但谁又敢说,那不可能是秦惠王因出于对腹墨家学派领袖地位的一种忌惮呢?面对秦惠王的人情,腹则坚持“杀人者死”的墨家内部所定的法律条文,硬是不答应秦惠王的赦免,硬是毅然决然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文章最后感叹说:“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其实那被我们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大义灭亲”的思想观念及义举就是来源于墨学的,而不是儒学,儒家是讲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就是孔夫子在鲁国呆不下去了,为了面子而被迫周游列国的时候,也还没有忘了为鲁国贵族们不知礼的行为护短。谁言“君子不党”?只缘“爱有差等”也。

此处心潮起伏,不得不加一段题外话——

(孟夫子就说,如果舜帝在执掌天下的时候,他的爸爸犯了死罪了,他就会抛弃天下,而背着自己的爸爸逃到天涯海角去,逃到不再有人会追究他爸爸罪责的地方去,就在那里和爸爸一起安享天伦之乐,快乐的将全天下都给忘掉了。这就是儒家,为了劝人做忠实的奴才,什么道义都不讲了,就只讲忠孝,而当自己就是大官儿的时候,那他还向谁去讲忠呢?只有向自己讲忠了。所以在中国,古往今来,官儿越做越大的时候。脑后就自然会生出“反骨”来。这也是儒学在为“皇帝文化”服务时所产生的一种毒副作用。所以历来“明皇”治国。在任用宰相时,就要本着“专任而不久任”的原则了,怕的是臣子做大,尾大不掉。也难怪时下贪官们要卷赃款避祸海外了,他们在自己灵魂的深处也是遵从了“孟二圣”的谆谆教诲呀,“官儿”做大了,就要向自己尽忠了。

而且,当我们中国人的“忠孝一体”的思想传至日本之后。日本人就独尊忠的信念,建立了一套“天皇制度”,日本人在他们“人神合一”的天皇的率领下,只知有忠,不知其它。二战时期日本人在横扫东亚时所表现出的恶魔般的凶残,对于他们来说,那只是在尽忠,是在他们英明的天皇的指引下,在为自己民族的幸福而进行“圣战”,日本人始终为此而感到自己很崇高。他们只有尽忠时的集体主义的荣耀感,而缺乏自己个人做人时的人性良知。二战时期。日本年轻女性在充当日军军妓“慰安妇”的时候,其整个家族都是会为其尽忠献身的精神而倍感荣耀的。日本人对于二战时期自己对东亚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恶,之所以一直持有怙恶不悛的态度,其根源就在于日本人的“天皇制度”还仍然存在。什么时候,日本人的天皇及其天皇制度不再统治日本人的灵魂了,日本人这个民族的人性良知才能觉醒。)

你看,墨家学派的领袖人物,表现得比“公家人”的头儿还要公正;你看,王法都网开一面了,墨家信徒们却能仍旧如此认真地执行自己学派组织内部的法定律条,而且还自主行刑杀人,这不是公开不给王权政府面子吗?而且墨家弟子在受聘于诸侯而外出做官时,一旦诸侯王的行政策略与墨家理念有悖,墨家弟子是必须要辞官的,否则就将被“巨子”召回。墨家弟子虽然是在诸侯王那里做官拿工资,但骨子里面却仍旧是在效忠于墨学团体的,因为就连他的工资也要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贡献给自己的墨学团体。墨学团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派别了,它同时更是一个具有实际生产能力和军事战斗能力的强势的政治势力了。在秦并六国之后,在中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皇帝文化,焉能接纳墨家学派这样一个“刺儿头”啊!唯恐有人算计自己的中国皇帝们,又焉能对墨学团体放心得下呀!汉代所谓“罢黜百家”,恐怕也就只有那干板倔强的墨家学派被真正地“罢黜”掉了。

《墨子?兼爱下》中讲道:“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家的仁义也是有着一个“四项基本原则”的,曰“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即可以使社会中贫者富、寡者众、危者定、乱者治就是在行仁义了,这就要求社会中的各级官长都必须是一种理想化了的道德的楷模、政治的先驱和知识的富集者。而且墨子不但提出了因“虽有至亲,不若仁者”而必须以“尚同”的原则来选拔官吏的思想,而且他还煞有介事地运用鬼神信仰、惩恶扬善的思想来吓唬贵族统治者,你说这皇帝及其贵族跟班儿们怎么能够受得了?

关于“尚同”,这里还想岔开一下话题,墨子的“尚同”思想因为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实是应该被我们现代中国人将它更推进一步落实为“下同”的,其实那也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墨子?尚同》中反复地讲述了其“尚同”的思想原则,现摘录一段:“明乎民之无政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天子既以立矣,以为唯其耳目之情,不能独一同天下之义,是故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置以为三公,与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天子三公既已立矣,以为天下博大,山林远土之民,不可得而一也。是故靡分天下,设以为万诸侯国君,使从事乎一同其国之义。国君既已立矣,又以为唯其耳目之情,不能一同其国之义,是故择其国之贤者,置以为左右将军大夫。以至乎乡里之长。与从事乎一同其国之义。”中国文言古文中往往会省略主语。这里“明乎一同天下之义、选择贤良、立为天子、置以为三公、设以为万国诸侯君、择其国之贤者、置以为左右将军大夫”的主语是指的谁呢?当然不是什么神仙皇帝和救世主,而是人民群众自己,这是多么令人激动振奋的思想啊!也难怪墨学要在封建贵族统治着的中国销声匿迹了,也难怪封建体制的卫道士“孟二圣”那么自诩儒雅也要对墨学破口大骂了,骂作为“无父无君”,墨学超越时代的思想高度,是儒学所难以望其项背的。这里就让我再无比激动地将墨子的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吧,墨子说:“明白了没有行政长官来统一天下的意见。天下就会大乱,所以人们就选择天下贤良、有学识智慧且口才好的人,推立他为天子,让他从事于统一天下人意见的工作。天子既然已经确立了,人们又认为仅仅依靠他一人耳闻目见的情况,是不能够独自统一天下人的意见的,所以又选择考察天下贤良、有学识智慧且口才好的人,推举他为三公,让他参与从事统一天下人意见的工作。天子、三公已经确立了,又因为天下地域实在是太广大了。远方山野中的人民难以统一,所以人们就又划分天下。设立了数以万计的诸侯国国君,让他们从事于统一天下人意见的工作。这些诸侯国国君也已经确立了,人们又因为单靠他一人耳闻目见的情况,也是不能够统一那一国人的意见的,所以又在他们国内选拔一些贤能的人,安排他们做国君的将军和大夫,以及细分到一个乡的乡长。”如此民主普选式的官员、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我们是在墨子提出这种思想两千多年以后,才有幸开始得以逐步地实施了。

墨家学派所追求的吃苦耐劳、清修力做以利天下的大无私的境界,也不是常人所能追求的。想当年,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国,他就从齐地出发,跑了十天十夜赶到了楚国的都城“郢”,同时还派遣了弟子禽滑厘率领墨家信徒三百人,前去帮助宋国守城。墨子虽身居齐鲁之地,但他是宋国公族“目夷氏”或称“墨台氏”的后裔,宋国应该算是他的祖国了。

“墨子之门多勇士”,追求科技进步、具备武装力量、训练有素、且推崇宗教鬼神信仰的墨家学派,平时对弟子们的教导就是以“绳墨自纠,备世之急”为原则,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则”的牺牲主义精神。墨家信徒都被时人目为“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战士,三百人,自然个个都是义勇果敢、以一当十、秉执了崇高伟大的人间正义精神的浑身带刺儿的飞虎军了。这不能不让人想到西欧学者们所描述的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战士的形象——战场好像是他们的新婚之夜,面对敌人刺来的枪尖儿,好像是美女的亲吻。墨家学派做为一只军事力量,在当时的天下,恐怕就如同是现代战争中,由高科技武器所武装起来的特种部队一样,令人望而生畏。

墨子只身赴楚,深入虎穴,智斗公输盘,最终在实力的震慑下,说服楚王放弃了攻宋的计划。在墨子回家去的路上,经过宋国时,天下了大雨,他想到宋国的闾门内去避雨,守闾门的宋国人却不接纳他。估计是没有听说过他,或者是无法证明他的真实身份。这在常人难道会不感到委屈吗?墨子却自豪地发感慨说:“运作神机的人,众人不知道他的功劳;而在明处争辩不休的人,众人却知道他。”《墨子》中原文为:“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此时的墨子,完全陶醉在了一种高卓出世孤芳自赏的美学境界之中了。

墨学之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样一个天下大乱,人民“拆骨为炊、易子而食”的社会状态中兴起,是因为当时人们在受到来自本国政府、外国侵略者及各种盗匪流寇的多重压迫剥削、侵害折磨的痛苦生活中,为了生存,必须在民间、在政府之外,自己抱成一个“团儿”,而墨家学说的宗旨,则天然地成为了这个“团儿”的精神核心——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止战、尚贤尚同——我们大家都彼此爱护对方。彼此互惠互利。谁也不攻打谁。谁也不抢夺谁,我们推举贤能的人来执政,我们都遵循贤能的人的教导来生活。为了能让这个“团儿”真正的成为一个“团儿”,并保持着“团儿”的状态,墨家学派就以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为基础,发展成了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纪律约束的,兼学术研究、科学技能、生产劳动及军事战斗为一体的准科技研发、准生产经营、准军事化、准政府化的组织团体了。为了在精神信仰领域更加地具有凝聚力和约束性,墨家学派还信奉鬼神的存在。信奉鬼神的力量可以左右人间的事务,并且宣称,鬼神的意志同墨学的精神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在战火频仍民不聊生的春秋战国时代,墨学理论及墨家学派,就是这样以其兼爱非攻、果敢正直、能吃苦敢战斗、热爱和平勇于牺牲的人间侠士的形象,出现在了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和历史文化中,为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着抗争,为社会新秩序的建立进行着努力地探索和准备。而一旦天下大定,社会秩序正常了,相形之下。正常社会生活中的宽松氛围,又会使墨家学派内部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纪律约束。及其所奉行的“墨者以自苦为极则”的生活信念,变成为让人受不了的已没有了现实意义的苦修苦行了。那可不是“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儿”的作秀啊,那是一种绝对的“以苦为乐”的特殊而又超然的人性。所以,社会秩序一旦安定,墨学也会自然衰败,因为它已经阶段性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更何况墨学类似于民主普选的“尚贤尚同”的社会政治组织原则,还烫伤了中国皇帝文化的老虎屁股,墨学在公开的政治文化舞台上,焉能不偃旗息鼓啊!

就这样,墨家学派这个“团儿?”,在社会混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倍感生存压力巨大的时候,它就产生了;当天下太平了,社会在统一政权的规束下开始百废俱兴、秩序井然的时候,墨家学派这个“团儿”也就自然而然地要面临解散了。曾经构成这个“团儿”的每一个人,就如鱼归大海一样,又分散在了民间。墨家学派不可能去对抗一个已经确立了的统一的新兴政权,哪怕那个新政权地确立充满了血腥和不义。因为墨学是奉行“兼爱非攻”的政治理念的,天下大定了,墨学信徒当人人额手称庆,哪里还会有什么反对意见呢?

但墨学绝没有彻底消失,他可以不再叫做墨学,但它的精神实质仍然在延续和发展。一旦社会矛盾激烈化了,或是民族的生存发展遭遇危难了,深藏于我们民族文化内部的墨学的精神就会彰显,进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重塑着民族侠士的风采。历代文儒,焉能知道墨学的真面目啊!所以,以儒学为魁首的学术界,都众口一词的说“墨学中绝”了。

墨学就像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刑天”,是一位被斩首了的侠士,没有人再知道他的本来面目了,不知道他是谁了,他也不再表明自己是谁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只是按照着自己既有的精神宗旨在战斗着,谁阻挡了他,谁就成为了他的敌人。墨学因其名分的丧失,他的精神宗旨也四分五裂了,像是曾受过了车裂的酷刑,他的精神之灵散遗在人间,难免不被人断章取义,借以背义而营私。所以,在现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拾起并重整墨学的精魂,为墨学正名,为墨学开创涅槃更生的道路,让墨学的精神,能够在我们民族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名正言顺地为我们民族的进步与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港台武侠小说中,大侠们都各有一班势力,或为道首,或为教主、帮主,最次也是个广有田产的庄主。大侠们本人绝不从事任何工商产业,也不参与世俗政府的行政事务,好像他们是不屑于此,他们只追求像修仙一般地锻炼自己的武功,只与武林中的“业内人士”交往。作家们以其天真幼稚的政治观,为读者们塑造了一个武侠们专属的童话般的世界,而且这个武侠世界还凌驾于皇权及纲常礼教的世俗世界之上。邪恶的武林霸主一统江湖之后。好像就能君临天下了。世俗的皇家政权好像只是这位武林至尊身边的一个陪衬和装饰品。正义的大侠们也只追求天下太平、百姓幸福的人间大义。他们丝毫不把世俗政权中的皇帝将相们放在眼里,他们只服正义,不服权势,只救百姓,不救官府,所谓报国也只是为了保护百姓,功成名就之后,他们就又会像神仙一样地去隐居了。当然。世俗的男女情爱他们是不会舍弃的,而且这份儿女痴情还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绝好点缀,当然这也是港台武侠小说的商业卖点之一。

现实社会中,中国历朝历代都广有各类鬼神会道组织,他们以对鬼神的信奉为纽带而秘密结社,进而为了自己群体的利益和思想追求而对抗官府,一旦天下有变,他们便能瞬即揭竿而起。他们是社会之中的社会、政府之外的政府,是历来为官府所不容的,却又是历来无法从我们的社会中被彻底地根绝的。这其实就是墨学的“主体精神”在被抹杀了之后。其学术团体的组织形态在民间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没人再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了。但其以宗教鬼神崇拜为纽带,组织信众独立于主流政治体制之外的机制却被保留了下来。正因为墨学被主流皇帝文化实施了“斩首”与“罢黜”,所以后世墨学就再也不能旗帜鲜明地名正言顺地为我们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了,而且还常常会被人歪曲利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有必要重建墨学,用马克思主义的火一样的思想,对墨学进行洗礼,祛除糟粕,独留精华,不要让墨学散遗在民间的精神宗旨,再被别有用心的不善之徒利用来阻碍我们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了,我们应该能够重塑新的墨学,并能够让墨学的主体精神名正言顺的为我们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来说,墨学只是名义上的中绝,它的精神实质是千古永存的。墨学就像是我们民族文化领域里的一位大侠,平时隐匿,名不见经传,一旦历史发展到了我们民族面临劫难、陷入危亡的时刻,或是社会按照“黄宗羲定律”进入治乱交替的时刻,墨学的精神就会彰显,社会上就会在各种政治势力错综复杂的对抗斗争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诸多的鬼神会道组织。也正如侠客们只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评定是非善恶一样,这些在社会上名目繁多的鬼神会道组织,也是各自绝世而独立,企图凭借自己团体的一己之力来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他们也都能以追求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自主为宗旨,以追求人人平等、互利共荣、均享幸福为目的,但谁都没能再提出“兼爱非攻、以抗战弭兵、牺牲自我以利天下人”的墨学的主体精神了。所以,这些鬼神会道组织落后而愚昧的政治组织形式,在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也只如泛起的沉滓,充其量冒几个泡儿而已。如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青红帮”、“袍哥会”等,这些组织难于真正对我们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什么中流砥柱的贡献,而且往往还会产生一些阻碍和破坏社会进步的作用。譬如中国国民党的成立,其中就有着一层抹不去的帮会的色彩,蒋介石先生就有着帮会出身,其实这也是墨学精神探索我们民族自强之路的一种文化表现。纵观我们中国人的整个近现代历史,只有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才最真切地在自己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地救祖国救民族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真正地具体地体现了墨学的“主体精神”,这是多么值得我们高兴、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为自己的民族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事情啊!

中国历代凭鬼神宗教信仰而发展为武装斗争的农民起义,从来都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最为著名而且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有:南宋时期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的钟相、杨幺的造反起义;历时数百年几经变化却又一直在进行着反抗元朝异族政权、反抗明朝政府、反抗清朝异族政权的白莲教;鸦片战争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晚清末年以反抗西方列强的异族侵略为目的的义和团运动。

在晚清腐朽至极的社会政治生活状态下,与太平天国运动几乎同时的反清起义还有很多,如上海小刀会、福建小刀会、福建红钱会、江西边钱会、广西升平天国和大成国、以及活动于淮河两岸的捻军等。中国在那个政府反动腐朽、外强肆意侵凌、社会急剧动荡的被史学界称为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时代,民族内部所蕴藏的战斗自救精神表现得是多么的活跃呀!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侠义精神的再次彰显,也是墨学精神的再一次呐喊和战斗。

后世墨学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抹杀了主观意识的精神之灵,钟相可以凭借颇似“兼相爱、交相利”的“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振臂一呼而四方响应;白莲教可以凭借信徒的拥护,在数百年间进行着不间断的反抗各类贵族阶级政府统治的斗争;洪秀全可以洋为中用地编造出一套“拜上帝教”的教义,而终至于以教立国,成就了他寄生虫的霸业;义和团可以假借鬼神的护佑,来指导自己进行吞符念咒刀枪不入的悲壮战斗;而土匪流寇及流氓帮会也可以利用鬼神、义勇之类的思想,来制定一些蛊惑人心、攻守同盟的信仰信条和帮规戒律。

面对如此状态,子墨子有知,在天有灵,焉能不悲啊?!

无论如何,墨学永远也不可能从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思想脉络中绝迹,你听,那不久前曾被大力提倡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那“排除万难、不怕牺牲、去争取胜利”的革命斗志;那“艰苦朴素”的人生情怀;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宗旨。你看,还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里所涌现出来的各类英雄、劳模。这呼喊声怎么这么耳熟?这形象怎么这么眼熟?在那个我们的民族因面临危亡而四万万同胞齐心奋斗自救的坚苦卓绝的时代里,我们用以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的,其实就是以墨学为先锋的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和性格精神,那呼喊声中就有着大量墨学精神的显现,那一个个为了我们祖国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奋斗、奉献、牺牲的同胞们,他们其实也是在实践着墨学的思想宗旨、追求着墨者的人生境界。不要奇怪于新中国初建时社会的坚忍清苦作风,那只不过是墨学在闪光,我们的民族越是到了危亡的时刻,墨学精神就越是会卓立风发。而一旦天下承平,墨学的精神就又会自然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了,此真所谓“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也。(我们无法不向墨学致敬!)《墨子?大取》道:“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墨子?贵义》道:“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这是墨子发于仁义而欲经邦济世的自知与自豪,他说:“天下即使没有继承墨学的人,但我墨子的学说也将仍在世上。用他们的言论来否定我的言论的,那就像是用鸡蛋去碰石头一样,用尽天下的鸡蛋,石头也还是这个样子,不能够被毁坏。”列位读者朋友欲知后事如何,且待写书人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