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有个仙湖村
作者:横山弋者 | 分类: | 字数:33.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2章 镇长书记打前站
可能是担心苏阳爽约,这两天班长时不时便来个电话,提醒着苏阳同学会的事情。
既然已经答应了,而且心里也有了计较,苏阳便不会轻易爽约,再三保证自己星期天一定会去之后,班长才没有继续电话骚扰。
这两天苏阳没事便泡在后山上,看挖掘机、叉车和人工种植桔子树的立体作业,经过一天的磨合,后面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运输桔子树的平板货车也配合地尽量开到山脚下最近的地方,以便叉车减少吊运的时间。
负责绑带的员工现在几乎只要一甩,就能准确地将吊带缠绕在树干上,叉车到了,只要直接叉起吊走就可以了。
负责栽种的员工也配合得非常默契,这边包裹着树根的稻草绳刚拆完,底肥就早已铺好了,旁边的人就等着叉车将树吊下,便开始覆土。
一整套流程下来,由原来的15-20分钟栽种一棵,直接缩短到了近10分钟一棵,大大加快了进程。
苏阳按现在的速度计算了一下,估计最多只要5天,所有的树便能种完了。
最后的速度跟苏阳预计的相差也不算太大。
挖掘机提前两天左右的时间便将所有的坑都挖好了,转头便投入了帮忙栽种的队伍中。
有了挖掘机的加入,梁刚将人员又重新调配了一下,整体的速度又提升了一截,到了周日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只剩下不到两百棵树还没栽了。
本来想着今天早点去市里的苏阳,看到只要两个小时左右便结束栽种工作,索性决定留下来,等所有的栽种工作都完成了,再去市里也不迟。
站在高处,看到这成片成片的郁郁葱葱的桔子树,苏阳只觉得心中一股豪气从心底升起。
这一片桔子林,一年就可以给村子里带来数百万的收入,再加上每年两季水稻和其他作物,每年实现上千万收入,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可以想像得到,只要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两年的时候,仙湖村就能照着自己脑子里的设想,一步一步大变样。
到时苏阳要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让所有人明白,只要肯努力,走对路子,靠自己农村一样能够发展起来,而且发展得不比城市差。
当最后一棵桔子树种下去,苏阳再在后山上待了一会,便也跟着下山,准备往市里去,参加同学会。
但是到村委会,看到门口停着几辆车门上印着‘公务用车’字样的小车,苏阳便知道自己一时半会肯定走不了了。
走进村委会,只见陈维中和汪杰都在,梁刚正准备将他们领到会议室去。
余光看到苏阳走了进来,梁刚便跟陈维中两人说了句什么,随后便停下脚步,等他走上前来。
苏阳伸手和两人握了握手,走在两人身前,侧身将两人往会议室引。
“小苏啊,你很不错啊!我这才几天没来,这仙湖村现在是一天一个样啊!”刚坐下来,汪杰便笑呵呵地看着书记陈维中,说道:“要是镇子里的村子都跟你们仙湖村一样,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陈维中只来过一次,当时来的时候田里还没有种上水稻,山上也没有这样大片的桃树林和桔子林,看到现在这种变化,也点点头称赞道:“所以说,还是要多多鼓励大学生们回来创业,要是乡出去的年轻人都愿意回来创业,还怕咱们乡村振兴搞不起来吗?”
这话苏阳可不敢恭维,真的让这么多大学生回来,首先就业就是一个大问题,现在乡里根本就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企业,唯一的一个对外称上市公司的,还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水泥厂。
你让大学生回来都去水泥厂烧炉子还是搬水泥?
就算创业,没有资金怎么创业,就算是贷款也要有门路,一般的农民有几个知道贷款政策的?
不管是贷款创业还是卖房企业,苏阳是一直不鼓励的,当创业者身上背负着一身债务的时候,就必然会扼杀创新力,每天想着债务,一天天吃不好睡不好的,生怕出一点差错,陷入深渊不能自拔。
当然天生老赖可以无视。
“两位领导今天过来是有什么指示吗?”苏阳不想就这个话题谈下去,连忙岔开话题问道。
被苏阳这么一提醒,汪杰这才正了正神色,说道:“我们今天过来呢,是提前过来打个前站,你们梁书记不是说你们村想要搞个什么新闻发布会吗?请柬都下到我们那里去了,听说你们还要请市里的领导过来?”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苏阳看了眼梁刚,本来是想让他来为两位领导解惑的,但是梁刚不为所动,苏阳只好据实说道:“是有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请得动。”
“这是好事啊!有什么困难,你跟我们说,我们镇里跟你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听到苏阳的确想请市里的领导过来,陈维中接过话,表态着说道。
在陈维中的眼里,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次跟市里领导接触的机会,平时自己想凑到市领导眼前,都不一定能找到机会,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一般在市委和市政府秘书那里就会被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