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夺标

作者:飞翔的浪漫 | 分类:都市 | 字数:139.9万

第219章 诱惑(一)

书名:夺标 作者:飞翔的浪漫 字数:3550 更新时间:2025-02-13 01:31:14

何劲松正色说道:“基本上谈好了,不过他们提出了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如果我们能够答应,明天咱就可以去南方和他们签约。”

听到何劲松这样说,平安就觉得港商的附加条件恐怕会很苛刻。

现在到处都在招商都在发展,有些客商奸猾的像是泥鳅,他们的条件其实就是将利益最大化,让地方上即欲罢不能,又弃之可惜。

甚至还有些骗子鱼目混珠居心叵测,利用大家急于出成绩的心理搞诈骗,一不小心,可能就会鸡飞蛋打万劫不复。

平安这会已经对何劲松说的项目没有了兴趣,因为越来越觉得不靠谱,但是也得耐着性子听下去,毕竟这是何劲松付出精力所得,要是自己连听都不听完,对何劲松的工作积极性就是是一种打击。

可是这人怎么就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呢?以前那个最终落户到丰谷的灯具城项目还不能给何劲松这些人敲响警钟?还是说他们自认为有傅莹花那样的后台支撑,完全不怕背负责任?

如果不是了解何劲松是个什么样的人,平安就要想何劲松是不是故意给自己挖坑让自己往里跳了——因为到底自己是班子领导,出事了自己肯定是要承担领导责任的。

心里想着,平安笑笑的说:“你具体谈谈,他们都提出了什么要求?”

何劲松翻开了笔记本,看看上面,汇报说:“第一,在县城零地价供地八百亩,为他们办理工业用地的土地证;第二,这个项目用电量大,县里为其架设双回路的线路,用电价格比照我们县小水站发电的入网价格收取;第三,负责建设污水处理站并允其排放。”

听完了,平安已经彻底将这个港商的电池项目给否决了,脸上不动声色地问:“何县长不知道有没有算过,要是县里满足他们这三条要求,县财政上得贴多少钱?”

何劲松没有听出平安的言下之意,很认真的回答说:“我算过了,满打满算,县里要贴一点八亿。嗯,是一点八亿。”

何劲松的工作做的很详尽,数据很准确,平安又问:“咱们县每年一般预算收入也就那么多,你觉得,咱们能够承受得下这个项目吗?”

县里一次性财政补贴一点八亿不说,以后每年还要贴补电费,最让平安觉得没法接受的是,电池项目是重金属污染,渗入地下破坏地下水资源及地力,可能会影响几百上千年。

可这些何劲松都没有考虑到。

想来想去,平安不打算一口回绝何劲松,一是照顾何劲松的积极性,二是没必要。

对于这些想干事但是又干不好事的手下,还是要支持鼓励的,但是要循循诱导,要注意工作方式,最好让他们自己醒悟自行放弃,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班长做事风格。

“一点八亿的补贴,对咱们留县财政来说,的确难堪其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项目投产后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年缴税五千万以上,能够解决一千多人就业。”

何劲松还在竭力争取,想用实打实的数据说服。

平安微笑着说:“这个数据,的确很诱人,不过其他方面,你不知道考虑到了没有?”

何劲松问:“什么?”

“就不说交通费用,也不说关于关联企业的配套问题,单就用工这一方面,就是首先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你考虑,这个项目在留县能不能招到上千名技工?如果到外地招工,人家不会来?”

“如果招不来工人,就没法投产,没法投产,就产生不了税收和效益。由此,县财政投进去一两个亿,等于把钱扔进河里,恐怕连泡也不会冒出一个。”

平安是想说像电池这种项目在留县根本没法生存发展下去,也许项目投产之时就是工厂倒闭之日,不说杨毅那会的纸项目,王经伦那会在产业聚集区搞的那么多企业,基本都是前车之鉴。

记吃不记打,不深刻的反省自己曾经的错误,是没法轻装前行的。

王经伦还在市里杵着,当初产业聚集区要死不活的企业在自己手里起死回生才多久?

平安简直就想长叹一声了——何劲松要是自己的儿子,恐怕自己这会都会一个巴掌拍过去打他的屁股!

——也不行,外人都不打,干嘛打自己的儿子?干嘛总是将客气给旁人却对自己身边的人那么苛刻?这不应该。

平安被自己脑中的漫天跑火车给搞的有些好笑。不过再想想,也是,想学王经伦的人究竟有多少呢?管他当地经济今后到底怎么样,反正自己升上去就行了……

何劲松知道平安有些不愿意,嘴上争取:“即便这是理想中的数据,我觉得还是应该努力一把。”

“你看,好不容易人家港商把我们留县作为几个候选地,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吧。现在的招商引资难啊,都得花巨资下血本贴钱补物,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都不为过,不然,那些财大气粗的老板不会到你这个地方投资办厂。”

“平书记,咱们县也好久没有招到一个像模像样的项目了,如果我们现在引进了这个项目,我敢说,绝对能在市里放颗卫星,甚至能在全省引起一定的轰动效应,这对您,对咱们县整个班子都是一个大好事啊。”

是吗?可是好事历来多磨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谁不想在招商引资中火上一把,谁不想在工业发展上风光一回,谁不想在GDP的增幅上领先一次?

别的不说,光亓明远就最喜欢见手下的人干出成绩了,平安对此比旁人有着更多、更深的体悟。

可是不能为了发展就肆无忌惮想干嘛就干嘛,那今后是要背负骂名的。

作为书记,班长,更不能为了提拔重用而贻害子孙后代。

平安见没法说服何劲松,打了个太极,说:“你这么坚持,那,放班子会议上,让大家伙议一议吧?”

这也算一句话,何劲松点头笑笑,说:“那谢谢班长。”

平安也笑了一下,语重心长的说:“你能够找到这么大的项目,可见是付出了许多艰辛的,这值得表扬。只要保持这种干劲,一定能找到好项目。我相信你!”

何劲松刚走,小许进来说,汇能集团的李董在外面等了有一会了。

小许这么一说,平安想起来了,星期天带着孩子去拜访杨灿灿,杨灿灿提过这个汇能集团的董事长李墨林。

虽然郭全洲是去世了,但人都是情感的动物,杨灿灿本来就是母亲刘红艳的师姐,也是冯宝宝的师姐,冯宝宝和陈煜又是一家人,这关系拐来拐去的,就牵连不断。

再者,人和人之间经常走动,关系就越发亲密,杨灿灿和郭全洲毕竟那时候也是帮助过自己的,平安因为这许许多多的因素时不时的到杨灿灿那里去坐坐,正巧杨灿灿也闲来无事,人老了可能都喜欢小孩,平安和陈煜有了儿子后,每过一段,杨灿灿要是不见小家伙,就会打电话问。

平安平时忙,陈煜带着孩子去杨灿灿那里的次数倒是比平安要多了。

汇能集团平安倒是听说过,而这个李墨林听名字是男的,其实是个娇滴滴的女性,杨灿灿给平安说的时候点了一下,说李墨林是她比较欣赏的一个女孩子,如果见到了,要好好的接待一下。

杨灿灿除了对平安的儿子格外的喜爱之外,对平安说话从来都比较含蓄,她能说欣赏李墨林,还要平安好好接待,肯定这个李墨林是有过人之处的。

只是没想到杨灿灿才提到李墨林,她就登门而来。

门上响起两声轻微的敲门声,轻得好像怕吵到主人似的,平安从这敲门的力度和声响判断,这个李墨林很懂得礼仪,比较有涵养。

平安说了请进,门锁被轻轻旋动,门扇被缓缓推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个头高挑而且皮肤白皙的女子,她一身灰白搭配的素装,鹅蛋脸,眼睛黑亮,模样十分优雅,平安心里愣了一下,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是再想,其实从来没有见过她。

平安站起来迎接过去,李墨林对着平安轻轻弯腰,说了声你好,平安点头,礼貌的指着沙发让座。

李墨林走到了沙发跟前,但并没有立即坐下,等平安也到了沙发跟前,看着他坐下的同时,才抿嘴轻轻一笑,悄然落座,并且双腿紧挟,双脚合拢,背弓挺直,以一个极为优雅的姿势不亢不卑的对着平安,整个形象就似一个在水中静静漂浮的天鹅。

平安心里由衷的赞叹,真是好一副淑女范。

茶是沏好的,平安为李墨林倒上,李墨林轻启朱唇说了声:“谢谢!”而后呷上了一小口,平安懵然觉得,这才是女子品茶应该有的姿势,简直就能成为一个范例了。

李墨林将茶水含在嘴里慢慢在口舌间旋动、咽下,接着抬眼看着平安,柔声细气的说:“平书ji泡制的毛尖,色美、气香,鲜醇爽口,果然很好。”

“过奖了,主要是咱们县的茶叶好,泡茶,我是不太懂的,”平安回答的老老实实,一方面是在给井口的茶做传销,另一方面觉得,和李墨林这样的女子品茶谈话,真是一种享受。

“我觉得,李董很懂茶的。”平安恭维着李墨林,又是在找话题。

“不敢,只能说,略知皮毛罢了,不过杨灿灿阿姨倒是给我说了很多喝茶的知识,我从杨阿姨那里学了不少,受益匪浅。”

李墨林果然聪明,她将两人都知道的杨灿灿给抛了出来,意图就是用杨灿灿这个媒介拉近彼此的距离。

平安笑了,说杨阿姨那境界我是达不到了,你的水平自然也是我达不到的。

李墨林轻笑说:“你这茶都泡出来了,反倒是在自谦,我看平书记算得上是谦谦君子了。”

被美女夸奖,平安有些神清气爽,嘴里谦虚了一句,李墨林接口说:“我说你算君子,就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县里的发展敢顶撞上司,还不算君子乎?”

李墨林也知道自己?

看来自己真是没有秘密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