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一抹沧桑

作者:陈玺 | 分类:都市 | 字数:66.3万

五十五

书名:一抹沧桑 作者:陈玺 字数:16722 更新时间:2024-10-10 16:46:44

麦子抽穗的时候,老五吃完午饭,听完了评书,眯着眼躺在竹片做成的躺椅上,在门前的槐树下纳凉。一阵自行车的嘤嘤声,路南陈德明老汉的大儿子洪发下了车。老五睁开眼,坐起来,笑着问:“洪发,这么热的天,不坐在办公室里吹风扇,咋回来了?”

洪发将自行车靠在树上,用白白的草帽扇了扇石礅上的土,又弯下腰吹了几下,撩起的确良裤腿坐下,眼睛眯着看着火辣辣的太阳。他用草帽扇着凉,手捋着油亮的分头,笑着说:“五哥,我把全家户口转到城里去了,要从农村连根拔走了。”

老五挺直身子,笑着说:“你给先人争光了,也给咱姓陈的争气了!你爸要是活着,也该笑了。”

智亮踢踏着走出来,看见洪发说:“你这一身衣服,就像党和国家领导人,快收麦了,咋干活哩!”

老五转过头,对智亮说:“洪发把户口转了!人家就有这个命,不用在太阳下面撅着屁股忙活了!”

智亮扑闪着眉毛,上下打量着洪发,笑着说:“好!以后到了县城没饭吃,我就到你家去。”

德明老汉家道殷实,五三年,洪发中学毕业,在学校应召入伍,准备赴朝参战。德明不愿让儿子当兵,无奈形势所迫,只好作罢。洪发身高一米八,铁丝杆一样挺拔的身材,棱角分明的脸盘上,有一对浓密的剑眉,挺直的鼻梁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下面是红润的方唇,给人以斯文的英气。

到了西安,部队首长看望新兵。他看见一堆土里土气的人堆有个俊朗的小伙,走到身边一问,知道是个学生,更是青睐有加。到了沈阳,新兵整训以后,首长觉得洪发这样的小伙,到了战场,有个闪失,很是可惜。此时,战事趋缓,新兵入朝推后,刚好有一批到军校学习的名额,首长让洪发到石家庄军校学习。

两年后,军校学习结束,朝鲜战争结束,洪发到了野战部队。他没有上过战场,当了排长,刚开始战士们觉得人家是军校出来的,对他十分尊重。进入对阵训练,他们每每败下阵来,战士们开始有了怨言。洪发提拔当了副指导员,一年后,转业到了县武装部。同一批入伍的人,几个牺牲了,几个负伤了,提干的不多。复员后回家种地的战友们碰到了,都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身好皮囊。

也许是尝到了长相和穿戴的甜头,洪发一直把自己的形象放在第一位。他天生有一股傲气,这种傲气不是其出色能力的彰显,它是骨子里的,也许是上天给他一副好皮囊的时候,顺便附赠给他的。县上领导开会,只要洪发走进会场,县上的领导就没有了感官上的光彩了,天生的傲气又让他不会献媚拍马,外形的气势没有了献媚的稀释,始终笼罩会场。洪发陪领导下去检查工作,基层的群众没有见过领导,从外形上判断,常常就会拉着他的手不放,将真正的领导晾在一旁。公社的干部知道弄错了,上前拉着他们的手,试图让他们分开,群众就会嗔目怒视,似乎公社干部要剥夺自己和县上领导交流的机会。公署和省上的干部下来,如果和县上领导不认识,又没有人引领,间或也会搞错,弄得县上领导十分狼狈。

几年以后,县上决定洪发到公社当书记。公社的干部知道干部一般都是从下到上,很少看见从上到下的,他们觉得新书记是不是在县上犯了错误,被贬了下来。洪发报到了,看到县上派来的书记仪表堂堂,他们的嘀咕打消了,对他心存敬畏。

洪发一直在机关工作,根本不知道基层政权的复杂,他心地单纯,没有钩心斗角的心思,更没有与人争斗的手腕。公社的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测,慢慢知道了书记的秉性和为人,夹着的尾巴慢慢露了出来。原来暂时平息的纷争浮出了水面,洪发试图平衡各种关系,没有想到自己在平衡的旋涡中被架空了。公社的干部到县上互相告状,县上领导感到洪发下去了,矛盾好像激化了,想将他调回来,又觉得朝令夕改,更不愿意他在偶然的场合抢自己的风头。

洪发按照政治运动的要求,曾经试图整肃公社的氛围,没有想到运动的方向不断调整,他自己都跟不上形势,结果他变成了和事佬。“**”开始后,他受到了冲击,公社各个派系感到洪发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当好多老干部接受改造的时候,他被结合到公社革委会,当了副主任。

洪发写得一手好字,在纸上写什么,他时常很模糊。发动群众搞运动,读完文件,他就语噎了。造反派慢慢将他放在边上。他将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用盛着开水的茶缸烫得平平的,上班后就是喝茶看报纸。

感到实在无聊的时候,洪发就会到公社的篮篮厂转一转。从各个大队抽上来的姑娘们,看见洪发进来,她们都在议论他的外形,低着头羞怯地瞥上他一眼,互相扭动着身子,嬉笑忙活着。他挺直腰杆走进去,挥着手和姑娘们打着招呼,厂长连忙端来凳子,让他坐下来。他端着茶缸,和厂长聊着篮篮厂的情况。

后来,洪发看上了一个叫翠兰的姑娘,他让厂长传话,问她愿不愿意给自己儿子当媳妇。过了几天,姑娘回话,满心欢喜地答应了。订婚后的下半年,县上有招工指标,他让未来的儿媳进城了。到第二年的春节,翠兰提出退婚,洪发感到十分丢人,他甚至成了公社干部取笑的对象。

七九年,县上将洪发调到化肥厂当厂长,他又回到了县城。他到锅炉房提水,看到了翠兰。她也看到了公社的陈主任,她知道自己当初把主任当成跳板,不地道,就低着头快步走开了。他让人事部门拿来了工厂的花名册,知道了翠兰在车间上班,打听后得知,她已经和副厂长的公子克修订婚了。

化肥厂有一辆北京吉普,克修是司机。他穿着一件油渍渍的皮夹克,蓄着胡子,嘴上叼着烟,走起来摇头晃脑的。没事的时候,他就开着车到处乱转,外面有一帮狐朋狗友。洪发到**开会,坐在车上,看着克修流里流气的样子,心里不舒服。克修递给他一根过滤嘴香烟,嘎嘣打开火机,一股透着汽油味的火苗到了他的面前。他低头点上烟,吸了一口。克修笑着说:“好烟,那烟灰都是白的。”

开完会,洪发走到小车边。克修正在和几个司机下象棋,看到厂长来了,他顺手将棋盘抹了,笑着站起来,边上人唏嘘着说:“怕输,你差我一块钱。”

回到办公室,副厂长带着销售科科长走进来。副厂长瞥了一眼科长,销售科长弯着腰,赔着笑脸从腋下拿出用报纸包着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副厂长笑着说:“厂长,现在不同公社,咱们厂子效益不错。我弄了两条大重九,你先试试,看习惯不?”

洪发注重外表,从内心来说,他喜欢显摆,到**开会,把大重九往桌子上一扔,那就是气势,说明化肥厂和其他单位不一样。他心里又有一根发条,那就是公家的便宜不能占,他见过好多在这个问题上跌倒的干部。他将烟推给科长,笑着说:“好多年了,习惯了金丝猴,烟你拿回去自己抽吧!”

副厂长是化肥厂的老人手,手下有一帮兄弟。下班后,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划拳,酒醉情深的时候,他们有一种同舟共济的豪情。洪发看起来像个高级知识分子,内在里却是个空的,当了大半辈子书生型领导,让他无论是在连队,还是在公社,包括现在当厂长,他没有完全理解基层的内核,他更像是一颗胶粒,很难溶解到溶液里面。他骨子里是一名好党员,他不喜欢亲亲疏疏,习惯于公事公办,他的傲气使得他有一种拒人于千里的刺,这种刺既是防御的本能,又是将他与人群分割开来的鸿沟。

塬上的文化,原本是一种基于礼义廉耻的人情文化。改革开放后,各种利益关联就像浊流一样,浸洗着文化的骨脉,好多面上的人际交往,混杂着太多的利益关系,在利益的制导引诱和浸润下,人们的关系在发生变异。塬上人骨子里有一种侠义,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就会加倍回馈给对方;如果别人对自己冷傲,自己就会更加冰冷地将冷傲反弹回去。洪发的孤傲让他始终游离于人情世故的外面,大家尊重地将他摆在合适的位置,既不亲近,也不招惹。

仲夏时分,化肥厂下班了。洪发看了一天的报纸,他穿着一身的确良衣服,拿着洋瓷碗来到食堂。职工打饭的窗口排满了人,干部窗口空荡荡的,他将碗放在台面上,推给师傅。大师傅低着头笑着接过碗,给他盛了一碗稀饭,拿了两个蒸馍,放了一碟小菜。他离开的时候,师傅摇着头看着他的背影,他不明白厂子的领导和中层干部晚餐很少在食堂吃,为何厂长每餐都来。排队的工人看见厂长端着盘子过来打饭,立马收住了喧闹,又不解地看着厂长离开。

洪发回到宿舍,打开门,开了电风扇,坐在桌子前吃饭。抬头望去,厂区的烟囱冒着白烟,一幅繁忙的景象,下了班的人拥了出去。副厂长手里拎着两瓶酒,和赤着上身的车间主任及销售科长一伙人,勾肩搭背走在一起,好像要出去吃饭。克修屁股放在大链盒轻便自行车的坐垫上,脚撑在地上,向厂区张望着。翠兰跑了出来,揽着他的腰,坐上后座。克修噘着嘴唇,吹着尖厉的口哨,就像开车前鸣笛。

洪发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抗美,老二叫援朝。麦收后,抗美骑着加重自行车,驮了两口袋菜籽,到县上的油脂厂换油。到了化肥厂门口,门卫不让进,抗美说是洪发的儿子,门卫摇着扇子,上下打量了一番,身高体貌没有一点厂长的俊气,就让抗美等一等。回到门房,门卫给厂部打电话,厂部说厂长出去开会了。抗美将自行车靠在墙上,坐在门口的树沟等待着。抗美知道爸爸当厂长了,原来估计自己去了,一定会受到优待,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他撩开上衣,用草帽扇着凉,眯着眼睛看着树荫婆娑的马路。

一辆北京吉普开过来,大门哗地开了,抗美看见了爸爸,站起来走过去。洪发下了车,看着墙角的自行车,他明白儿子来换油。门卫赶紧跑过来,帮抗美推自行车。到了办公楼,洪发阴着脸,他感到门卫太过分了,本想斥责几句,他又想到列宁和卫兵的故事,于是笑着说:“你坚持原则,值得表扬!”

回到门卫室,门卫拿了一沓报纸,摇着扇子,来到办公楼,在副厂长窗户外面溜达着,看看周围没人,就轻轻地推开门,闪了进去。他关上门,轻轻地走过去,双手将报纸放在副厂长的桌子上。副厂长正在看文件,抬起头,翻着眼睛从眼镜框上面看见门卫笑容可掬的脸,摘下眼镜,笑着说:“咋的啦?那么高兴!”

门卫走到桌子后面,俯身贴在他的耳朵上,将那件事说了一遍。副厂长扑哧笑了,又呼啦阴着脸,将铅笔摔在桌子上,严肃地说:“厂长儿子来了,你一个门卫,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

门卫看到副厂长一脸愠怒,回身低着头站在桌子前,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副厂长站起身,走过来,拍着门卫的肩膀,温情地说:“当然了,门卫有制度,你也是照章办事,无可厚非,想必厂长也能理解。”

门卫直起腰,笑着瞅着副厂长,一副邀功请赏的样子。看着门卫要出门,副厂长笑着说:“对我也要按制度办事,不能破例。”

门卫做了个鬼脸,坏笑着溜了出去。

洪发带着儿子来到宿舍,午饭时候,他本想打饭回来,让抗美在宿舍吃,又感到自己给儿子打饭,有失长辈的尊严,可能会让抗美感到是不是自己给父亲丢人。他带着抗美进了食堂,职工的眼睛哗地聚了过来。抗美拿着碗,低着头跟在父亲后面,背上是一坨坨汗迹。克修坐在饭桌前,一边吃饭,一边抽烟,和一群年轻人吹牛。洪发和抗美端着饭坐在桌子旁,副厂长笑着走过来,和抗美聊了几句,得知他来县城换油,挥着手对洪发说:“县上油脂厂的厂长和我是老朋友。下午叫抗美歇着,我让克修把菜籽拉过去,换成油再拉回来。”

洪发知道拉来拉去都得用单位的车,他摆着手说:“你招呼一声就行了,不要排队了,别的就不用操心了!”

抗美看见一个穿着工衣的女工低着头,不停地偷偷瞄自己,觉得很面熟,他正眼望去,发现是自己原来的对象,他的脸一下子臊红。克修走过来,掏出一盒烟,给大家派烟点火。抗美抽了几口,感到浑身不自在,给父亲说了一声,拿着碗回宿舍了。洪发看见了翠兰,他知道抗美心情不好。

化肥厂的职工慢慢地知道了翠兰进厂前曾经和洪发的儿子定过亲,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加料,演绎成颇具**的故事。副厂长知道了这件事,明白了尽管自己颇费心机,厂长似乎滴水不入,原来对自己一直有了提防。克修知道了这件事,感到自己是胜者,在厂子更加张扬了。洪发感到全厂职工看自己的眼神变了,低下头时都会瞥上自己一眼,然后笑着。副厂长抖搂着自己的铁杆,好多人觉得克修能战胜厂长的儿子,说明副厂长比厂长更有实力。虽然本分的洪发默然不动,副厂长暗地角力,让厂子里的中层干部感到了压力,他们站在了十字路口,似乎要做出道路抉择。工厂开会的时候,洪发传达完上级的要求就息声了,他对于生产技术和供销都不熟悉。副厂长端着茶缸,对厂子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部署,销售科长和两个车间主任更是热烈呼应着。洪发感到怪怪的,又觉得副厂长讲得有道理,他感到自己是党员,应该襟怀坦荡,强调大家按着副厂长的讲话办。

春节回家,亲戚上下知道洪发当了化肥厂的厂长,都希望通过他的关照,买到平价化肥。洪发一直当干部,虽然在公社工作了多年,但他对农村农民了解不多。他和大多数亲戚没有多少共同话题,加上他孤傲的秉性,往年亲戚都是过来串一下,客套地说上几句话,放下礼就走了,吃饭都集中在弟弟家。

大年初三,是洪发家待客的日子,亲戚们拥到他家,蹲在院子里,将端着茶缸坐在凳子上的洪发簇拥在中间,尽管没有多少言语,依旧默然晒着太阳。洪发感到难受,想出去走走,亲戚们却是岿然不动。家里过年没有预计到这么多亲戚,饭菜不够,老婆将他叫到边上,对他嘀咕了几下,他为难地让老婆到弟弟家,将他家的东西端过来。

吃完饭,亲戚们依旧坐在院子里,没有回家的意思,洪发纳闷地看着。一位表弟走过来,蹲在他边上,拿起他的烟盒,抽出纸烟,派给大家。他抽了一口烟,弹着烟灰,哼哧着说:“洪发哥,现在地都分到每个家庭,种的好就能吃饱,种得不好还得饿肚子。粮食的收成,除了精心做务,关键是有没有化肥。您当了这么多年领导,也没有关照过亲戚,现在是化肥厂厂长,就是生产化肥的,给亲戚们批一点平价化肥吧!”

洪发感到亲戚们异常的行为可能与化肥有关,他没有想到表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他沉默了半晌,不知如何回答,亲戚们盯着他,期望给个回话。洪发笑着说:“我们是生产企业,销售要经过化肥公司,可能比较困难。”

亲戚们收回了目光,耷拉着脑袋,一片唉声叹气。洪发接着说:“政策不熟,我回去问问。”

亲戚们又看到了希望,站起来准备回家。表弟临出门时又说:“亲戚们能不能吃饱肚子,就看你的能耐了!”

看着亲戚们离去的背影,洪发苦笑着摇摇头。

回厂上班后,洪发在办公楼的走廊上碰到副厂长,他走过去问:“厂子有没有平价化肥?”

副厂长眼睛滴溜转了几下,叹着气说:“咱厂的化肥都是按计划生产的,上面给的任务很重,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根本没有剩余生产能力。化肥统一交给市化肥公司,由他们统一调配。”

洪发知道了情况,他不知道如何应对那些亲戚。小麦返青的时节,洪发的表弟来了,他气昂昂走进洪发的办公室,又将春节的话说了一遍。洪发把自己的难处说了,表弟摇着头准备走,洪发请他吃饭,他回过头说:“免了吧!吃你们厂子一顿饭,让你犯了错误,咋办!”

洪发让他给亲戚们说一下政策,表弟摇着头,摆着手应道:“我只能管住自己,别人的事没办法。”

洪发将表弟送到厂门口,走进传达室,对门卫交代道:“以后有亲戚过来找我,就说我不在。”

晚上下班后,工人们到厂子门口吃小吃,一群人围在传达室外面下棋。门卫坐在边上,抽着烟招了招手,几个职工将头伸过来,知道又有什么消息。门卫低声说:“你们说咱农村人最恨的是什么?就是在外面干了点屁事,连亲戚朋友都不认了。”

几个人点着头,门卫说:“你们猜咱们厂长怎么样!今天他一个农村亲戚来找他,他忙没有帮,亲戚嘟着脸走了。他要求我们今后再有亲戚找他,就说他不在,你们说他心狠不狠?”

塬上的一些人家通过关系,买到了平价化肥,他们一边给麦地施肥,一边张扬着自己的能耐。洪发的亲戚听到了,去找洪发的表弟,表弟气愤地说:“我就不信那么大的厂,就缺咱用的那几袋子化肥。我反正已经丢过人了,再也没有脸面去见他了,你们自己斟酌吧!”

看着亲戚们悻悻离去,表弟跺着脚说:“给人不办事,当多大的官顶个用!”

麦子拔节的时候,一拨拨亲戚又去县城找洪发。他们口干舌燥等了大半天,还是没有看到他的影子,他们趴在铁栅栏门上,向厂子张望着。门卫指着他们,对厂子的人说:“这么毒的太阳,农村人多可怜呀!”

边上的人问:“那是干啥的?”

门卫靸着拖鞋,摇着扇子,指着办公楼,悄悄贴在那几个人的耳边说:“是厂长的亲戚,想见厂长一面,等了快一天了。厂长坐在办公室,吹着风扇,就是不愿意见他们。”

那几个人瞪大了眼:“真的?”

门卫点着头,懒洋洋地走开了。

工厂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听到厂长不见亲戚的事,感到他看起来人模狗样的,却做出了不近人情的事,他的形象在员工心里沉到了底。洪发走在厂子里,工人看见他,都在鬼鬼祟祟地比画着,议论着他,甚至用不屑的眼神盯着他。洪发感到很奇怪,他比较木讷,也没有往深里想。

副厂长把自己的母亲接到了厂区家属院,老太太拄着拐杖,在院子溜达。吃饭的时候,克修和他爸轮换着给老太太买好吃的,厂子的人见到了,都会夸赞副厂长几句。副厂长驻足。背着手站在家属区,扬起手大声说:“老人家养咱们容易吗?她还能活几天,再不孝敬就晚了!”

门卫买了个西瓜,叫了一伙人到传达室享用,他拿起一块西瓜说:“你们说都是人,做出来事就不一样。”

大家手里端着瓜,抬起头,嘴巴里流着瓜水。门卫接着说:“厂长是亲戚来了,就是赖在办公室不愿意见;副厂长把他妈接过来,变着花样给老太太改善生活。”

饭堂吃饭的时候,中层干部围在一个桌子上。一个车间主任讲到自己村子里,几个兄弟不管老人。销售科长突然将吃完饭的洋瓷碗在桌上摔了一下,用筷子敲着碗,大声地说:“白眼狼,几个兄弟都是白眼狼!你说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认的人,他能是好人吗?”

食堂吃饭的人将眼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聚焦在洪发脸上。洪发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件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麦子收割打碾完了,塬上的人走忙罢。洪发的老婆奇怪,没有一家亲戚过来看忙罢。她按照惯例,提着篮子走亲戚,人家都是不冷不热的,有时还会说几句风凉话。老婆来到化肥厂,在洪发的宿舍说起这件事,洪发抽着烟,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都是我把亲戚得罪了!”

老婆问:“咋回事?”

洪发说了买化肥的事,感叹道:“农村人觉得亲戚中有人在外面干事,那人就是天,没有他干不成的事,就看他愿不愿意做。”

洪发看着窗外的夜空,摇着头,自语道:“他们哪里知道外面干事的难处。”

市工业局的局长到化肥厂检查工作,县长陪同着。到化肥厂转了一圈,他们回到会议室开会。县长主持会议,洪发代表化肥厂汇报工作,中间不停地被局长的提问打断。洪发对好多问题就是个概念,他语噎着红着脸看着副厂长。副厂长抽着烟,歪着头看着窗外。县长感到没有面子,点了副厂长的名,让他回答。副厂长滔滔不绝地应答着,局长满意地点着头,县长露出了笑脸。洪发继续读稿子,副厂长回答着问题。

汇报结束,县长讲话。他说改革开放需要实干家,更需要专家内行。好多人资历老,遇到新形势没有学习的态度,依旧用党务干部的那一套来管企业,我看企业肯定要出问题。洪发红着脸,低下了头。

晚上,县上领导在招待所宴请局长,化肥厂班子和几个中层领导陪同。洪发闷闷不乐,他不好喝酒,骨子的傲气让他很难放松,更不会端着酒杯,随机应变地献媚领导。副厂长今天出了风头,心里十分畅快,喝酒又是他的强项,他和销售科长一左一右,将领导逗得笑声不断,在推杯换盏中,摇晃着和领导们勾肩搭背,好像是几十年不见的老朋友。洪发礼貌地向领导敬酒后,愣愣地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天花板,自己好像是个局外人。县长原来和洪发是同事,他端着酒杯,过来给他敬酒,笑着说:“你是党性坚定的老同志,这一点我们很放心。放手让年轻一点的同志干,也是一种气度,我看好多老同志要好好向你学习。”

洪发怅然的心平复了一下,他向县长检讨了几句。

七月中旬,化肥厂召开半年总结会。副厂长拿过麦克风,掏出本子,将上半年总结了一番,他讲到了县长和局长对化肥厂工作的肯定,特别是对他本人工作能力的表扬。他点了一根大重九,对下半年的工作做了细致的部署。洪发感到该讲的副厂长都讲了,他咳了几下,将麦克风拉过来,讲着国家的形势政策,最后讲到了传达室的重要性,说到门卫原则性强,号召全厂干部职工向门卫学习。销售科长听到这里,低下头捂着嘴巴,不停地笑着。

翠兰看到洪发,总是远远地躲开,实在避不开,也是低着头碎步赶快走开。后来,她见到洪发,依旧和别人有说有笑,只是避免目光的遭遇。最近这段时间,她看到洪发不再有顾忌了,时常轻描淡写地瞄上一眼。

翠兰要和克修结婚了,她在厂子里的地位突然提升了,成了青年女工的焦点和核心。副厂长给总务科说了一声,厂子给克修分了一间屋子。副厂长也在忙活着儿子的婚事,他请来了几个木匠,在家属区院子的皂角树下做家具。下班后,大家围在树下,不断地献殷勤。翠兰在女工的簇拥下,在院子铺上席子,一帮人帮着缝被子。有的人跟着她扯布匹,找裁缝做嫁妆。克修的奶奶看见孙子要结婚了,坐在椅子上,看着木匠忙活,站起来的时候,就会有人去搀扶。

洪发心里本来是敞亮的,看到克修的婚事牵动了全厂人的注意,好像是厂子的大事,他心里感到不舒服。他感到自己在厂子没有几个知心人,好多人削尖了头,都想往副厂长的圈子里钻,他的心里又是一阵悲凉。自己本是翠兰的恩人,与儿子解除婚约不说,自己是厂长,她起码也要说几句愧疚的话,想到她看自己的眼神,他心里就难受。

副厂长进了洪发的办公室,给他递了一根烟,瞥了一眼洪发,笑着说:“克修十月一结婚,他是你的司机,你又是厂子的最高领导,我和娃他妈商量了,想请你做证婚人。”

洪发感到脊梁发麻,额头上渗出一层冷汗,他定了定神,摆着手应道:“这可使不得,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好多格道都不懂,别闹出笑话来!”

副厂长咧着嘴巴,吐了口烟说:“没有啥,就是讲几句话。证明两个新人结为连理,恭喜他们百年好合!”

八月初,市工业局来文,组织全市工业系统的厂长九月中旬外出参观学习。洪发心里一振,他刚好利用这个机会避开克修的婚事,也可以到华北散散心。他叫来办公室主任,让他赶快给自己报名。行程确定后,洪发将副厂长叫到办公室,将出去考察的文件给他看,说:“我和市里九月份出去考察学习,克修的婚事不能参加了。厂子里生产任务很重,你要费心安排好,做到婚事和厂事都不误。”

副厂长感到洪发的话酸酸的,他笑着说:“你放心去吧!我们在厂子这么多年,情况熟悉,生产的事误不了!”

洪发拉开抽屉,从钱包里抽出二十块钱,笑着说:“人不到礼得到,这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副厂长将钱推给洪发,洪发硬是将钱塞给了他。

克修把洪发送到市里,开着吉普回来的路上,他兴奋不已。厂长走了,厂子的事就是老爸说了算,他可以无所顾忌地用吉普了。回到厂子,他将翠兰拉上车,到汽车修配厂找了个轮胎,充满气放在车后面,搂着翠兰的细腰,向城北的水库奔去。看见南边的岸边有几个人,他开着车,经过坑洼不平的土路,来到北面靠山的人迹罕至的荒草滩。他将轮胎扔进水里,三下五除二脱掉衣服,穿着内裤跳进水里,趴在轮胎上扑腾着。

翠兰害羞,蹲在草丛里,不停地向四周瞭望。克修在水里不断摆弄着姿势,挤眉弄眼,招呼她下来。她撩起上衣,露出白嫩的肚皮,又哗地盖了起来,对他说:“你游,我看!没有衣服,下不了水。”

克修笑着说:“没有人,脱光了都没事。”

夕阳坠落,水库西边的岸上,一片杨树林的树梢有点泛黄,中间墨绿,下面连接水面的地方好像水墨画。水的颜色从墨到深绿,在夕阳的界面上,变得波光粼粼。翠兰慢慢地脱下裤子,紧张地张望着,克修趴在轮胎上,坏笑着看着。她将裤子脱到一半,蹲了下来,噘着嘴说:“转过去,不许看!”

克修扬起腿,打了几个水花,转过身说:“又不是没有看过。”

秀兰穿着花花的内裤蹲在草丛里,两条白生生的腿绷得紧紧的,在克修的鼓励催促和诱惑下,她极不情愿地脱掉上衣,露出了薄薄的背心,抖动着隐约的两个小馒头。

克修回过头来,看见翠兰低着头,双手抱在肩上,眼睛怯弱地闪动着。他感到激情澎湃,他们经常偷偷摸摸地亲热,不敢开灯,总在潦草和紧张中完事,看着翠兰这番神情,他想到了鬼子进村,一股难耐的欲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心头堵得慌。他放开水中的轮胎,跑上岸,将翠兰抱进水中,借着水中的浮力,随心所欲地撩拨着她的身体。翠兰看着四周,不断用小手捶打着他的肩膀,不知是反抗还是羞怯的矫情。克修就像一棵树,任由她扭动踢脚摆头,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死死地把她揽在怀里。

克修没有读多少书,他开过拖拉机和解放牌货车,最后才开上吉普。每一次开着车去幽会,他琢磨着男女之事,就像开车;激情过后,他开车回来,脚不停交换着踩着油门和离合,手摸着挡位,好像还在翠兰的身体上游离。在停车的间隙,他踩着离合,手飞快地摆弄着挡位,还在联想着自己的技术。翠兰从嗔目乱捶,到闭目酥软,眼神变得迷离,小嘴啜着气。克修知道预热阶段结束了,他找到钥匙口,慢慢地将钥匙插进去,轻轻地转动着,他点了点油门,翠兰张开嘴巴喘气。感到转速均匀,克修踩了下离合,瞬间入挡,他娴熟地变化挡位,轰着油门,一会儿颠簸尽兴,一会儿平缓幽情;一会儿加速上坡,一会儿空放随意。

天黑了,车灯将水库岸照得白啦啦的,一道炫白的光带在幽暗的草丛中移动,车子颠簸着。翠兰揽着克修的胳膊,将脸贴在上面。克修问:“越野舒服吗?”

翠兰捶了一下他的胳膊,噘着嘴咯咯地笑了。回到厂区的家属院,副厂长和一堆人坐在皂角树下,桌子上摆着切开了的西瓜。翠兰看到那么多人,扭头回去了,克修蹲在地上,吃了两块西瓜。销售科长问:“克修,现在流行席梦思,睡在上面很软和,你要是喜欢,叔让人从西安买一个送给你。”

说到了软,克修想到了水里恣意的软,他嘿嘿地笑着。车间主任说:“我看这事克修拿不了主意,最后还得问翠兰。”

副厂长瞥了儿子一眼,意思是别人家可能要听媳妇的,咱们家不同,还得男人说了算。克修抽着烟,弹着烟灰说:“你们瞧好了,结婚后翠兰得听我的,这是我们家的家规。”

车间主任不住摇头,笑着说:“这件事得翠兰说了算,你做不了主!”

克修狠狠抽了口烟,不服气地看着车间主任,其他人莫名其妙地看着副厂长。车间主任笑着说:“克修,你得像你爸学习,得学会疼人。”

副厂长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不知道这位铁杆说来绕去要说啥。车间主任把烟屁股在地上掐灭,挥着手说:“克修,结婚以后,你小子没事的时候,趴在上面软和着哩!翠兰垫着硬板,你就忍心?”

人群顿时笑得前仰后合,副厂长指着车间主任说:“就你花花肠子多,给娃不教好!”

克修结婚的前一天下午,厂区的家属院热闹了起来。食堂的主要力量抽调过来,和县招待所请来的大厨一起,在院子架了几个大锅,远远就听见剁肉和锅碗瓢盆的声音,总务科长将帮忙的工人分成几组,给厨子们打下手。厂子的财务科长带着会计坐在家属院收礼,两棵树之间拉了两条绳子,上面挂着厂子客户送来的礼品,台阶上放了一堆脸盆和暖瓶,墙上的红纸上写着人名和礼金。财务科长看了一眼礼品,对排队交礼的职工说:“这么一堆盆子暖瓶,厂长孙子都用不完,我看这些东西就不要拿来了,留着自己用吧!”

职工们低着头回到厂区,说厂长家不收盆子和暖瓶了,只收现金。手里提着盆子暖瓶的人纷纷折回去,探问要交多少钱。由于礼金张榜公布,副厂长和母亲坐在边上,他抽着黑棒棒,不时看着墙上的红纸。后面的礼金数额越来越高,前面交完的人听说了后面的行情,又折返回来,补交礼金,红纸上名字的下面,原来的数字涂掉了,写上新的数字。

天快黑的时候,礼收完了。副厂长站起来走过去,从口袋掏出二十块钱,递给财务科长说:“这是厂长的礼钱,我差点忘了!”

财务科长接过钱,手在算盘上飞快地弹着,他在和会计汇总。副厂长挥着手将总务科长叫过来,让他拉一条电线过来,在礼品和名单前接上电灯。销售科长走到桌子前,给财务科长发了一根中华,笑着说:“厂长也要上墙,人家也是一片心意。”

吃完晚饭,厂子的职工成群结伙过来看热闹,看见最前面是厂长的名字,金额二十,销售科长是席梦思一张,两个车间主任合着买了一个双卡收录机,最后面的门卫送了三十元。他们摇着头,感到厂长太小气了。

红红火火的场面,彰显了副厂长无人撼动的地位,墙上的礼金数额显示了要和副厂长搞好关系的决心,想钻进这张网的力度。管事帮忙的人,按照和副厂长的关系,分派到不同环节。厂子的女工把翠兰当成了公主,她们甘愿成为丫鬟,围着她团团转。洞房里,一群女工护卫着翠兰,厂里的单身男工人,成群结伙,叼着烟卷,过来闹洞房。他们推搡着嬉笑着感受着春情,就像旱得开裂的土地上淋了一层甘露。翠兰是克修的媳妇,小伙子也就是言语的撩拨,点烟的时候,趁势接触一下。丫鬟们争先恐后,拦在中间,生怕小伙过分。小伙子们看到一群丫鬟过来,趁势挤过去,厮打着裹在一起。后面两天,小伙子们知道了内情,更是蜂拥而至,以翠兰为由头,随即转向,洞房成了他们和丫鬟们打情骂俏的地方。

婚事以后,化肥厂的中心事实上发生了转移。全厂上下都知道厂长成了摆设,要想出头,必须攀上副厂长这根藤。国庆后上班,洪发在家里等克修开车接自己,一个上午都没有踪影,他只好搭乘公共汽车。司机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领导坐公共汽车,他叼着烟卷瞥了他一眼,洪发感到车里混杂着汗味和浓浓的旱烟味,他推开车窗,将鼻子放在窗口。中间停车,一位农民去买猪娃,和司机讲好了价钱,将盛着猪娃的藤条筐筐搬上车,一股浓烈的猪屎味弥漫了车厢,洪发憋住气,将头伸到窗外。快到县城的时候,猪娃在筐筐里拉屎,黄黄的尿液稀释了猪屎,从筐筐下面流了出来,汽车颠簸了几下,屎尿溅到了洪发的皮鞋。

回到办公室,洪发撕了块报纸,将皮鞋擦干净。他气冲冲地走到总务科长办公室,拍着桌子厉声问:“咋没有安排车子接我?”

总务科长没有见过厂长发这么大的脾气,他愣愣地站起来,其他人听到了厂长的斥责,从办公室走出来,站在走廊上从窗户外面看着。总务科长看到了窗外端着茶缸的副厂长,他挺直腰板应道:“不好意思!厂长,克修结婚了,请假和媳妇旅游去了。其他司机都送货去了,安排不了。”

洪发气愤地喊道:“告诉你们,只要我一天不走,我就是化肥厂的厂长!”

总务科长低下头,不敢吱声。副厂长走进来,板着脸说:“这件事科长给我讲了,说要到外面借个司机接你,我说厂长是抗美援朝的老干部,通情达理,不会计较这些东西。要批评,你就批评我吧!”

洪发看了他一眼,副厂长也瞥了他一下,扬起手走出去,对着走廊上的人说:“大家散了吧!都忙自己的事吧!工厂生产是大事,如果大家坐在办公室就想着自己,比享受,那工厂咋能搞好!”

щшш ●tt kan ●¢ 〇

回到办公室,洪发余怒未消,他将脚放在桌子上,背靠在椅子上,向后仰着,脚蹬在桌边,晃着身子,愣愣地盯着天花板。华北考察期间,洪发抽时间回了趟军校,那是他事业的起点,在军人服务社,他买了这双军用皮鞋,原想上班穿上,在脚上回味一下军官的感觉,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走廊上熙熙攘攘,不时传来副厂长的说话声,有供应商拜会的,也有化肥公司来提货的,他能够想象到那里的繁忙。

洪发不愿意走出去,在楼梯和走廊上见到大家,大家都会尴尬地点着头,眼睛瞟着四周。有时他想和他们说几句话,他们更是像见到瘟神一样,唯唯诺诺。到了冬季,洪发主要的事情就是组织工会活动,抓好计划生育,督促按时发放冬暖费。他坐在屋子里,不再试图找人说话,在暖气中享受着报纸和茶水。食堂的师傅晚饭看见洪发身后没人,就会点头笑着给他一点关照,中午饭看到他后面一溜人,就会板着脸,好像他是厂子的临时工。

化肥厂买了台彩电,放在食堂饭厅里。晚上没事的时候,洪发就会过去看电视,边上坐着几个退休的老工人,一群孩子围着他们,后面是站着坐着的职工。洪发抽的是金丝猴香烟,老工人抽的是大雁塔。他们烟瘾大,不停地给洪发派烟,划着火柴抵在嘴巴前,他只好接过来抽着,吸了几口,他感到喉咙辛辣,呛得直打喷嚏。他掏出自己的烟,给他们派烟,回到宿舍,看着自己瘪瘪的烟盒,他知道今天烟超量了。后来,洪发看电视的时候,也揣上大雁塔,派给几位老工人。他们抽了几口,没有期望中的味道,举起烟,借着银屏闪烁的光,眨巴着眼盯着上面的徽记,转过头上下打量着洪发,好像在说,有没有搞错,厂长也和我们一样抽大雁塔。

洪发没有权欲,更不喜欢明争暗斗,当他蜷缩一隅,变成孤家寡人的时候,慢慢地明白了现实往往跟着心境走。自己在清心寡欲的心态下,行为是收缩的,人际关系是内敛的,外部的张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挤压,最后被排挤出去。洪发没有应酬,除了出去开会用用车,吉普主要是副厂长用。有几次他给总务科打电话,让他们安排车,他们竟回话说副厂长要用,都是厂里的大事。

晃晃悠悠到了来年的麦收季节,农村的职工回家割麦了,厂区稀落了许多。洪发端着茶缸,站在窗前,看到翠兰挺着大肚子,提着一笼杏子走出了厂门。他心里酸溜溜的,心想如果那是自家的田,这料庄稼就是自家的。午睡后,他来到办公室,正在看报纸,院子里传来汽车的喇叭声,他以为又是克修回来了,在院子里显摆。

办公室主任带着几个人进来,洪发一看,是检察院的制服。办公室主任介绍说:“这是检察院的侯检察长。”

洪发赶紧走过去,和检察院的同志握手,招呼他们坐下来。侯检察长示意关上门,他从人造革皮夹子里抽出一张文书,递给他,严肃地说:“洪发同志,你们厂好几个人涉嫌倒卖化肥,数额巨大。我们已经侦办了一段时间,基本事实已经查清了,需要采取措施。”

洪发知道政治运动中,抓人去批斗,没有见过这种阵势,好在他在部队待过,他定了定神,气宇轩昂地说:“请检察机关放心,我们一定配合,绝不让坏人漏网。”

检察院铐走了销售科长、克修和副厂长,化肥厂立即炸窝了。克修的奶奶坐在皂角树下,吃着杏子,没牙的嘴巴噗喋着,黄澄澄的杏肉挤出的果汁,从嘴角流下。翠兰拿起手绢,给奶奶擦着。老太太盯着她的肚子,笑着说:“这小家伙出来了,我就四世同堂!”

翠兰摸着肚子,脸上泛着红晕,溢着幸福的笑容。门卫从传达室跑过来,看见老太太,跺着脚说:“不好了!检察院的人把副厂长和克修铐走了。”

老太太不明白检察院和铐走了是啥意思,点着头嚼着杏。翠兰脸色煞白,冒着虚汗,半晌不说话。老太太看着孙子媳妇这般惊恐,拿起拐棍问门卫咋回事。门卫说:“你儿子和你孙子被公安局抓了!”

老太太噢噢了两声,瞪着眼看着天,从椅子上滑了下去。翠兰抹着眼泪哭喊着,几个人不知道咋回事,将老太太抬回副厂长的房子。

洪发呆呆地坐在办公室里,他没有想到厂子会出这么大的事,看来副厂长一直在欺骗自己。办公室主任走进来,坐在他对面说:“我看到他们纠合在一起,好像这化肥厂就是他们家的,太霸道!我知道他们迟早要出事的。”

洪发定了下神,站起来,挥着手说:“通知大家,开个短会!”

洪发走进会议室,中层干部纷纷站起来,他挥手示意大家坐下,环视了一下说:“这件事很丢脸,大家不要传播了,咱们就等上面的结论。厂子里的各项工作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生产不能乱!”

洪发看了大家一眼,他们低着头,在本子上唰唰记着。抬起头,用柔和臣服和敬慕的目光看着他。

看到洪发夹着碗到食堂吃饭,中层干部也拿着碗跟在后面。饭堂没有准备那么多饭,总务科长交代赶紧下面。洪发坐在饭桌前,几个中层也端着碗,坐在他身边,找着话题跟他聊着。晚上,到饭堂看电视的时候,总务科长在最好的位置放了一张藤椅,边上放着一个方桌,上面摆着茶水。他站在饭堂门口等着厂长,看见洪发进来,弯腰跟在后面,将他带到藤椅前。洪发笑着问:“咋回事?”

总务科长笑着说:“昨天晚上,我看见晚报上说,看电视最好保持两到三米的距离,这里是两米五。”

洪发犹豫了一下,坐在藤椅上,他往后靠了一下,感到十分舒服。

麦收后,洪发坐着北京吉普回到了槐树寨,村子小孩从涝池耍水上来,看见前面飘着红旗的吉普,围了过来。洪发摸了摸孩子们的头回到家,他询问着家里的收成。看着抗美从地里回来,将他叫到院子的树荫下,说现在政策有松动,争取这两年把户口转了。抗美嘿嘿了两下,露出了渴望的眼神。表弟骑着自行车来了,洪发站起来,给他发了一根烟,笑着说:“化肥的事,我把亲戚都得罪了,过年没有几个人来。”

表弟打断他的话,拉着他的手说:“农村人见识短,就看到自己脚下那块地方。我知道你们厂子出事了,如果当初你应了我们,说不定也将你牵扯进去了。现在看来你是对的。”

听到表弟这番话,洪发松了口气。

克修的奶奶走了,在副厂长的屋子放着,翠兰和婆婆守在边上。洪发将总务科长叫过来,让他安排车辆,代表厂子将老太太送回老家。

到了九月份,县上在化肥厂召开公开宣判大会,销售科长和克修剃着光头,被押上台子。宣判一瞬,几个公安抖开绳子,将他们牢牢地捆了起来。克修冒着汗,翻着眼睛,在人群中搜寻翠兰。副厂长没有具体参与倒卖化肥,被免职了。办公室主任走到洪发办公室问:“副厂长咋安排?中层干部的意思是让他烧锅炉,这样避免丢人现眼。”

洪发喝了口茶,笑着说:“毕竟大家共事一场,还是让他到传达室吧!”

总务科长进来说:“厂长,克修犯法了,原来厂子分给的房子要收回来!”

洪发转过身,将茶缸放在桌子上,思谋了一会儿,淡淡地问:“那他媳妇咋办?”

总务科长应道:“按照规定,只有双职工结婚,才能分到一个单间,她得回集体宿舍。”

洪发想了一下说:“人家结婚时是双职工,克修是后来犯法的,还是维持原状吧!”

克修结婚的时候,收了大家的礼,好多人都在伺机巴结副厂长,没有想到他突然倒下了,送出去的礼收不回来了,好多人将这种怨恨慢慢发泄在翠兰和克修爸身上。克修爸原来不想上班了,想到自己工人身份来之不易,二儿子还等着接班,在老婆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用打掉牙吞下肚的勇气回到了化肥厂。

原来的门卫看到厂子给自己安排了克修爸,知道厂长重视门卫工作不只是停留在嘴上,还落实到行动上。他感受到干部职工对克修爸的态度,慢慢从原来献媚奉承的角色调整过来。老门卫开始端着茶缸,靠在椅子上,指挥克修爸做事,动不动还要呵斥几句,他感到这么多年的献媚都补回来了,而且还有了盈余。下班后,好多职工聚在传达室附近,看见克修爸,极尽调侃挖苦之能事,不断羞辱着他,老门卫总在后面再训斥几句,克修爸总是弯着腰,默默地走开。

老门卫不再送报纸了。克修爸从邮递员手里接过报纸,按着桌子玻璃下面方框的数量,将报纸分好折叠整齐,抱着来到办公楼。他要先敲敲门,里面传出进来的声音,就弯着腰走进去,将报纸放在桌面上,嘿嘿着退了出来。原来的部下好像不认识他,曾经共事的经历从他们的记忆中抹去了,他和老门卫没有什么两样。每一次从自己原来的办公室出来,克修爸都要驻足回望几下,体会着自己曾经的辉煌。洪发从办公室出来,刚好看到克修爸站在办公室门前发愣,他笑着走过,给克修他爸发了一根烟说:“不是大重九,别见外。”

克修爸红着脸,不断地点着头,快步离开了。

金秋十月,县里来人宣布化肥厂领导班子调整,洪发调任县饮食服务公司经理。商业局分到了几个转户口指标,下面各大公司一把手家属的户口就剩下洪发的没有解决了,局里将指标给了洪发。麦子收割打碾结束后,洪发叫了一辆解放牌汽车,将家搬到了县上。半年以后,两个儿子安排到百货公司和蔬菜公司当售货员,饮食服务公司给了两间房子,院子里还有一间厨房。下面的食堂和酒楼经常将做好的东西送到家里,洪发看到公司的其他领导都收下了,也就没有拒绝。白天,儿子上班;晚上,一家人围在桌子边,桌上摆着好吃的,洪发这才真正地感受到城市的生活。

两年以后,化肥厂承包给了私人,好多职工下岗了。洪发在街道上碰到原来的同事,他们一个劲夸赞洪发有眼光,早早进入了商业系统,端上了铁饭碗。他路过百货公司大楼,从侧门进去,和经理寒暄了几句,问了下抗美工作的情况。他独自走进柜台,看见抗美坐在凳子上,双手撑在柜台的玻璃上,手托着头,愣愣地盯着门口。洪发感到纳闷,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顺着抗美的视线看去,看见翠兰撅着屁股,在百货大楼前摆了袜子摊,正在整理地上的货品,边上坐着一个孩子。他退了几步,喀喀了几声,抗美看见父亲,不好意思地笑着。

洪发说:“没事练练算盘,记记货物的价格,得有点本事才行!”

德明老汉的二儿子叫洪远,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劳动,老二叫生产。洪远是个本分的农民,两个儿子相差两岁,都不是读书的料。洪发当了饮食服务公司的经理,村上的人对劳动和生产说,你伯伯管那么多食堂,随便找个食堂,都有一份事干。气松了,两个儿子学习垫底了,洪远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到县上,找到哥哥,将两个侄子的情况说了一遍。洪发明白自己在外面干事这么多年,两个儿子根本就不会种庄稼,家里的事都凭着弟弟张罗,况且弟弟是一个不愿意求人的人。他思谋了半晌说:“不要都做厨子。叫劳动到食堂干;革命嘛,不行就去学学理发,好歹也是一门手艺。”

劳动和生产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勤快地跟着师傅,默默地学着技艺。五年以后,劳动成了县上的名厨,他在国营食堂里还是临时工的身份,他索性辞职,自己开了个食店,生意越做越好,最后成了一家酒楼的老板。革命不但平头寸头理得好,还买来书,不断学习染发烫发,自己开了一家发廊,成为县城理发行业的标杆。

几年后,洪发退休了。两个儿子结婚后,城里的地方紧张,他和老婆回到了槐树寨。国营商业公司倒闭后,儿子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洪发的退休金成了他们争抢的对象。被逼无奈,两个儿子每人买了辆三轮车,戴着草帽,在县城里营运。没有生意的时候,抗美坐在劳动的酒楼前。劳动出来了,看见哥哥坐在门前,心里煞是不忍,他叫抗美吃饭,抗美就是不进去,依旧低着头抽烟。劳动叫来酒楼大堂主管,交代以后酒楼进出货物,只能让抗美来运,工价可以高出一倍。抗美慢慢知道了其中的隐情,他不在酒楼门前等生意了,凡是酒楼的生意,他一概不做。援朝在生产的发廊前等生意,生产吩咐店员,如果客人要三轮,援朝的三轮就是首选。没事的时候,生产把援朝叫进来,帮他做一个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