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吧思维
作者:欧阳乐 | 分类:都市 | 字数:36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No425
“马周这份奏疏讲得道理也说得过去,只是让一个州子都小吏骤然升为宰相重臣却实在是儿戏了。”萧禹已经看完马周的奏疏,一边用两根手指头拈着奏疏轻轻地上下扬着,一边慢悠悠地道。
长孙无忌听了精神一震,但是他性格阴沉并不表现出来,只是淡淡地看着马周和诸遂良。
马周也不是盖的听了萧禹的话只是淡淡一笑道:“南朝时‘上车不若便是著作,体中何如则为秘书’贵家公子三年便想做宰相,但是朝政何如?”
萧禹一听立即气的脸色涨红半天才怒斥道:“小人马周!”
马周不理他,李世民看不过去道:“宋国公息怒,宾王说的是什么怎么把宋国公气成这样。”
“启奏陛下,臣说的是在南朝时,朝廷专门给各大士族公子设立官位,以便士族出仕时便高人一等,秘书郎和著作郎就是专门给他们设立的。但是因为南朝时贵公子较多,这两个官位额员有限,每个人在这两个官位上只能坐得十余天便要升往别处,把官位让出来给后面的人坐。
所以被选出来的这些个官员,每天只是坐着马车到衙门前,让下人喊一声某来上值了便驾车他去,这就是上车不落便是著作。”
李世民来了兴趣追问道:“那‘体中何如则为秘书’又怎么说啊?”
“‘体中何如则为秘书’是说秘书郎原是要替皇帝写文诏的,只要这个人写信时会问一句体中何如,便可以做秘书郎了。”
“哈哈,朕以前只知道南朝朝廷腐化小人掌政,不想竟在选贤任能这样的大事也如此儿戏,南朝不灭天理难容啊!”李世民笑着感叹道。
“南朝皆是小朝廷本来就不足凭,我大唐尚武向来都是出将入相,断不能使微末小吏骤登相位致使朝纲有失。”侯君集大喇喇地道。
李世民一听立即警觉起来,颜利仁背后的人还没有审出来,当初张亮离京前说侯君集要反,现在侯君集还想着相位。
李世民听了不接他话茬,转而对长孙无忌道:“辅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心里骂娘,你只要下旨让我接替相位不就没有这么多争论了吗?
不过长孙无忌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跟李世民置气的时候,想了想淡淡一笑道:“这怕又是太子殿下的主意吧?”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不说话,他现在听见李承乾就想发火。
诸遂良这个尴尬啊,他和马周商量好的暂时不提李承乾,现在被长孙无忌揭出来不说就是欺君之罪了。
“臣确实是昨日听太子殿下提到回来跟宾王说了,宾王也认为太子殿下见识卓越此议当行,所以才和臣一同上书陛下的。”诸遂良只得实说。
“嗯,二位卿家的公衷体国之心朕明白。”李世民定调子这事算是揭过去了。
“此议既是太子殿下所提,何不请太子殿下来此一同商议?”岑文本看似是替李承乾说话,实则有意挑起李世民的不快。
“他身子不好就不用来了。”李世民直替李承乾找个理由,然后李世民看一眼跃跃欲试的几个人接着道:“宋国公说得有道理程名振一介刺史骤然提相确实不妥,但是上下相通也是朝廷应有的气度,所以还需从地方官里再选些人上来。
朕现在要定下的是我大唐以后千秋万代的法度,朕也需如履薄冰慎之再慎,在尚书左仆射选出来之前,尚书省的事情就要有劳申国公多上心了。”
李世民的态度很明白可以用李承乾建议,但是不能用你李承乾推荐的人。
“陛下,程名振治理地方政声卓著,而且其人极通军务对高句丽的情势更是深知,太子殿下以为陛下将有事于高句丽朝中不可少了这样的人才,所以才令臣举荐他的。”诸遂良慌忙道,他可是在李承乾面前打了保票的。
听说打高句丽李世民果然来了兴趣,看向众人道:“这个程名振你们可曾听说过呀?”
“惭愧啊,如此贤才臣却不曾听说过。”长孙无忌故作惭愧状道。
“臣也不曾听说过此人!”侯君集大声道。
李世民又看向几个文臣见他们也是一脸茫然显然都没有听说过程名振,脸上渐渐露出失望之色看来程名振不知怎么走通了太子的门路,并非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臣听说过此人,刘黑闼就是程名振杀死的。”说话的是李世绩。
“什么!”李世民大惊,刘黑闼曾跟李世民对战过,李世民都没打败刘黑闼那是多厉害的人物,杀死刘黑闼的人朝中竟然没人知道。“懋功你接着说。”
“程名振是武德四年自窦建德处归唐的,高祖封他做了永宁县令。
程名振曾经乘夜晚袭击邺县,俘虏人口千余,后来见俘虏中有数十个妇女正在哺育婴儿,程名振便把她们放回家去。”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道:“却也仁义。”
李世绩闻言接着道:“武德五年陛帅兵住扎洺水与刘黑闼两军相距,程名振曾帅一千多士卒攻占冀、贝、沧等州,阻击刘黑闼粮道,烧毁刘黑闼的运粮的车船。
刘黑闼闻知大怒竟将他老母妻子处死。”
“朕想起来了,后来**活捉了刘黑闼程名振是用刘黑闼的人头祭奠他母亲的,确实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干才。”李世民明白了程名振是被打入李建成一党了,所以十几年来程名振官声再好也传不进他的耳朵里。
想到这,李世民看一眼殿上众人,说道:“承乾的建议很好!调程名振来长安先做个参知政事。”
“陛下!”长孙无忌还不死心。
“先这么定了。”李世民示意他不必多言。
“臣遵旨!”杨师道出来领旨。
长孙无忌见无可挽回,便笑道:“太子办事越发干练了,只是太子还应该多多读书,现在东宫的几位师傅太子都看不上了陛下还须早日为太子择选良师才是。”
“嗯!”李世民点点头深表认可。
“臣看宋国公向来严厉,当可能做个严师督导太子读书,不知陛下以为如何?”也真亏了长孙无忌这么快就想出了一箭双雕的主意,让萧禹去搓磨李承乾两个人必然互相厌恶,传到李世民耳朵里俩人都不得了好,李世民就不会想着启用萧禹为相了。
李承乾被萧禹绊住东宫一党就难有作为,程名振进了长安城又能怎么样?
尚书左仆射还是他长孙无忌的。
李世民听了很意动,看向萧禹道:“不知宋国公怎么看?”
“陛下若派臣去督导太子殿下读书臣自当严格要求太子殿下读书!”萧禹也是闲的时间长了,一听有差遣就往上扑,还没有明白长孙无忌的奸计。
“太子殿下的脾气怕是与宋国公不合吧!”马周连忙阻拦道。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自当好好读书,怎么能事事依着脾气而行?”萧禹还没有上任,就进入角色了。
何欢笑了笑看着这一幕。
李承乾今日不打算出去,应李象的要求留在东宫陪他们兄弟玩,不过早上李承乾起床时李象兄弟还没有起床,太子妃苏氏要让人去叫醒他们兄弟,被李承乾给拦住了。
前几天李承乾借口苏定方练兵太吵丽政殿睡不好,直接搬到太子妃苏氏住的承恩殿,这几天每晚都在研究造小人。
李承乾搬到承恩殿住除苏氏最高兴的就要数李象兄弟了,这两兄弟向来是被当做礼仪的化身来教育的,以前的李承乾心思不在他们身上,任着一群太监宫女怎么折腾也不管。
李承乾穿越以后对这两个叫自己父王的小正太格外喜爱,只要有空总是带着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让人给他们做好吃的好玩的。
自从李承乾搬到承恩殿住更是不允许早上叫他们起床,必须要睡到自然醒。
这让李象和李厥不但不怕李承乾了反而还很粘李承乾连太子妃都要靠后,有什么要求也都李承乾提。
对此李承乾很高兴,一般两兄弟提什么要求只要不过份他都愿意满足他们。
“太子殿下近来越发宠溺他们了,以后要是惯的不像样子是会被人笑话的。”苏氏一边给李承乾梳头一边埋怨道。
“他们还小不能逼的太急,咱们的孩子以后都是要做大事的,可不能变成孔颖达那样的神童。”孔颖达八岁就学就能日讼千言现在却成了李承乾嘴里的反面案例。
苏氏听咱们孩子是要做大事的,就心花怒放了哪还有心思跟李承乾辩论,幸福一笑,继续给李承乾梳头。
李承乾在承恩殿里吃过早饭李象兄弟还没有起床,李承乾便出门往前面的嘉德殿去,苏定方正在那里训练东宫十率。
苏定方叫苏烈字定方,现在已经五十三岁,他之前一直在窦建德手下效力,到贞观初年才投效唐朝的。
到现在为止他在唐朝唯一拿的出手的功绩,就是贞观四年随李靖灭**厥时带着二百人攻破吉利可汗牙帐。
所以现在苏定方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悍将,但是他到了高宗朝时灭百济、西突厥,开拓西域防御土蕃可以说是大展神威,唐高宗朝前期开疆土基都有他的份。
而且苏定方勇力过人,到了六十四岁的时候还能率五百人冲进敌军营垒,斩敌一千五百多人。
苏定方也是裴行俭的师父,李靖写的兵书被李世民藏之秘阁无人得见,据说苏定方学兵法于李靖然后传给裴行俭。
苏定方此时兵法已经趋于大成,没来东宫之前就听裴行俭说过李承乾写出新的练兵之法,训练士卒效果极佳。
及被李承乾调入东宫看了裴行俭训练东宫四率,就对李承乾说:这种训练方法确实能训练士卒的服从军律和军阵严整,能壮我军威,但是于战场冲阵却不实用,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加入战场冲杀的训练。
李承乾于古代战争一窍不通,对苏定方这样军事大家的建议自然是从善如流。
于是苏定方把裴行俭训练的士卒进行考核,凡是考核过关的士卒拉到一边进行战场冲杀和军阵的训练,而没经过裴行俭训练的士卒,则必须先在裴行俭那边训练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行战阵冲杀训练。
一下子东宫十率分作三班训练,一次好几千人一起训练,别说东宫丽政殿就在太极宫的立政殿也被吵到。李世民知道李承乾天天在东宫练兵,只是轻蔑地一笑,在军阵上他有自己的骄傲,根本不担心李承乾练的兵能打败他。
李承乾来到嘉德殿前,看见广场上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都骑着高头大马在军阵里巡视。
而数千将士正各自按照训练安排,热火朝天地进行各自的操练。
心中就感到安慰不已,历史上李承乾谋反实际上只是说说而已,就是李佑谋反失败,压力过大的李承乾跟他的一般心腹评价说:李佑人在齐州离长安太远,造反失败是必然的,孤王要是造反东宫的西墙离太极宫才几十步的距离比李佑方便多了。
然后他的一般心腹就开始给他出主意,各种奇葩点子都有了就是没有付诸行动。
纥干承基一个亡命之徒,被李承乾收为刺客,不知道怎么跟远在齐州的李佑谋反扯上关系了论罪当死,然后他就把在李承乾秘密会议上听到的话揭发出来,李承乾就被审出个反形已俱。
李承乾穿越后发现历史上李承乾谋反只能是说说,因为他根本没有造反的实力,原本连东宫六率都指挥不动。
如果是现在李世民因为李承乾主动交出颜利仁,把东宫十率都放手给他训练还有一战的可能。
李承乾正想着李恪和李愔来了,李恪和李愔这些天一直住在东宫宜春宫里,前些天是因为李承乾把他们的王府的护卫都调出长安城了,住在东宫便于保护。
前天李道宗回来,把各府的护卫都已经归还给各府了,但是李恪因为支持李承乾算计李泰得罪了李世民,进京十几天了李世民也不招见,心凉索性一心支持李承乾,在东宫帮着办事。
而李愔本来就一直跟着李恪,加上东宫按李承乾的做法弄了许多新鲜吃食,有空还可以去八风殿听曲也乐得留东宫。
不过这几天李承乾要求他们兄弟每天早上必须来嘉德操练,让李愔颇为不乐奈何李恪早就想看李承乾如何练兵,只是为了避嫌才强忍着来学习的冲动。
现在李承乾主动让他来学习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不但他自己来每天还强逼着李愔一起来。
“大哥!”
“大哥!”
身穿劲装的李恪和李愔两个人来到李承乾面前抱拳问好。
“你们怎么才来啊?”李承乾沉下脸道。
“这不是起床就来了吗!”李愔咕哝一声。
“现在才起床,你还好意思说!”李承乾大声斥责道。
“太子殿下臣弟知错了!”李恪慌忙认错。
“嗯?”李承乾看着李恪没有说话。
“大哥是小弟错了。”李恪慌忙躬身认错。
李承乾停了一会儿才接着道:“让你们来跟他们一起训练是为了磨练你们的意志,现在你们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还磨练什么啊?”
两人不敢吭声,李承乾接着道:“今天就算了,下午去领一套军装,从明天开始你们就和这些军士一样,一起吃一起练,直到从裴行俭那里考核通关为止。”
“啊,那些东西能吃吗?”李愔低声道。
“怎么不能吃啊,东宫十率的食堂我都一处一处的吃过,凡是做得不好吃的厨子都被我打板子赶出去了,现在做的饭都能吃。再说我早已下令东宫十率的将军和士卒一起吃饭,我们都吃得就你你吃不得?”李承乾看着一脸不情愿的李愔毫不客气地训斥。
“大哥小弟知错了,小弟今天就去换了军装跟将士一起训练一起吃饭。”李恪英俊的脸已经红得像初升太阳。
李承乾点点头道:“去吧!”
还不错嘛。'何欢淡淡的说了一句。
冬日的清晨,广场几千人一起训练叱咤声连一片震动着整个皇城,李承乾站在广场边上看着几千父士卒或**威武地走着正步或刚猛有力地练着刺杀,想着终有一日这些军中健儿都要建功沙场,横扫大漠也为之血脉偾张。
不知站了多久,李承乾感觉有些冷了紧了紧身上的裘袍,老鬼便在旁边道:“这里太冷太子殿下还是回去吧。”
李承乾抬头看看太阳已经升到了这片宫殿群的上头,知道时候不早了李象兄弟该起床了,便柱着拐杖转身往回走。
“唉!”苏定方远远地看着李承乾一瘸一点的背影叹了口气!
“老师因何叹气?”后面响起裴行俭清亮的声音。
“我。”苏定方看着裴行俭清澈的眼神,往四周看一眼见没有别人,才压低声音道:“我在叹太子殿下若是腿不受伤该多好啊!”
“太子殿下腿受过伤怎么啦?”刚才还一副温文而雅乖学生的裴行俭,一听这话立即不高兴了,恼怒地质问着他的老师,大有一言不合马上翻脸的意思。
也是李承乾的腿伤原本就是东宫的忌讳,现在的李承乾虽然不在意,但下面的人却仍然不愿意有人以此揭东宫的短。
裴行俭虽然来东宫没有多久,但年轻的他对李承乾的崇拜早已达到狂热的地步,决不允许有人敢在他面提李承乾的短处。
“守约莫急,为师就是这么一说!”苏定方连忙解释。
“说也不行!”裴行俭毫不客气地道。
“你听我说完!”苏定方的脾气也上来了。
裴行俭不吭声但是两只眼睛依然盯着苏定方。
苏定方见此只得解释道:“刚才为师见太子殿下看着这边训练一站就是半天,显然是十分羡慕这边训练的士卒,所以才有此感叹。
太子殿下若是能跃马扬鞭,将来必也是一位武功赫赫的天子啊!”
苏定方这是发自真心的,他已经五十三岁了,跟过窦建德和刘黑闼这十几年又在李世民手下,但是在他心里这些人都无法跟现在李承乾相比,不说打仗仅就眼前看到的李承乾的治军之能就是天下无敌的,他是真心为李承乾感到遗憾。
裴行俭听了也默然一会,然后道:“太子殿下虽然不能跃马扬鞭但是我们能,有太子殿下这样的明主在上,我大唐的王师想打到何处就打到何处?”裴行俭话里绝对的自信也感染着苏定方,一股豪气从胸间升起,心道:这毛孩子都有这样志气何况我身经百战的苏定方?
“老师以后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讲,不说被薛仁贵听到了要和您拼命,就这些普通的士卒听您说太子殿下什么的,也不会与您干休……”
裴行俭正喋喋不休时,就听苏定方大喝一声道:“哪那么多废话快去看着训练,误了太子殿下的事我先抽你一顿!”说着照裴行俭马屁股上就是一鞭子。
看着裴行俭骑马跑回军阵,苏定方脸上露苦笑心道:还薛仁贵找我拼命你小子都差点跟我拼命了。不过想到此也不得佩服李承乾收服人心的本事,想着李承乾拟定的那一条条军律,真是无所不包但又能让将士甘之如饴,一整套训练下来所有士卒都将李承乾奉若神明……
-------------------
李承乾走回去的时候走得很慢,老鬼看出他累了,问不要传小步辇。
李承乾摇摇头这副身体还得段练,就坚持慢慢地走着。
“太子殿下!”刚进崇教门,迎面就见颜师古走过来,显然是专门找自已的。
这老头前些年因为屡次因罪贬谪心灰意冷除了在家读书不理外事,但是自从听说东宫要编书印书,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天天精神的不得了。
只是李承乾担心他素来压制贫寒子弟不敢给他太多权柄,除了编书外就让负责与太极宫那边打交道,主要是弘文馆秘阁等处。
李承乾站住等颜师古走到近前,行礼毕才问道:“颜先生来见孤王何事?”
“启奏太子殿下,登善已经写了一千字送来,泥活字也在做了,只是要大批做这些还需要招募匠人、书吏,可是东宫上下现在已经满额,若要另行招人需得东宫自己出钱粮还没有品级。”
“这件先事不急,待过了年孤王发令天下大招天下贤士进京编书,介时将设一考核之法让詹事府那些人与这些人一起考核,通过的愿意留在东宫编书则留下,通不过和不愿意的自然让出位子。”
“太子殿下有此谋划也就好了,臣也找找旧日的朋友愿意来的,也举荐给太子殿下。”颜师古闻言笑道。
“好啊,人越多越好,不过不管是谁举荐来的都是要经过考核的。”李承乾提前打预防针,唐朝虽然是科举取士但是盛行举荐之风,进士都是举荐出来的。
李承乾招这些人以后还有大用,必须得封卷考试才能放心。
“那是自然臣举荐的人也一定是能过考的。”颜师古保证道。
“孤王还是信得过颜先生的,只是要防众人之口罢了。”李承淡淡一笑道,然后便慢慢往前走着。
“还有一事,要太子殿下明示。”颜师古跟上李承乾道。
“何事?”李承乾停下脚步。
“是钱粮的事,原来太子殿要印的五千部《四书集注》现在还只印了千余部,但是东宫这个月花费极大,已没有纸墨了。”
“什么东宫没有纸墨了?”李承乾吓了一跳。
“东宫自然有纸墨,但印书那边肯定是留出其他地方的用度才给印书的。”颜师古解释道。
“为什么不去内府领?”李承乾心里在想我印书总不能说我乱花钱吧。
“去了,内府说这个月东宫已经领近二十万贯粮物,现要过年了太极宫要预备许多东西已经没有钱粮了。”颜师古愁眉若脸道。
“他们说的是真的?”李承乾转头问老鬼,表示不信。
“回太子殿下,内府怕是真的没有钱了,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准备来年的赏赐,还有宫里过年的花费内府都要预算出来,这个月振灾咱们都是从内府领的钱粮……”老鬼吞吞吐吐道。
“行了孤王明白了,先把詹事府的一应用度停了,然找让郝处俊去找民部救灾该他们出钱粮,东宫只是暂时代民部出的,现在让他还回来。”
“太子殿下你看能不能从抄家的那些钱粮调出一部分?”颜师古试探道。
“不行,那些是留着给灾民重建家园的。”李承乾斩钉截铁地道。
李承乾也没有想到皇家内府的钱粮竟然这么少,难怪春天的时候李世民下旨李承乾可以随意取用内府物资不加禁止,李承乾一个月才花了七万贯李世民就指使张玄素弹劾李承乾浪费国帑民财,原来不光小器还是穷啊!
想想也是,贞观年间全国户数才三百万,总人口数还没有现在一个一线城市多呢,能有多少税赋?
而且李世民对内政不熟,他认为隋朝是税收过重把老百姓逼反的,他看见隋朝仓库存的粮食到贞观初年都没有吃完,隋朝却早已经灭亡了。
所以他下令朝廷不准多存粮食要把粮食存在民间,这一点既有益于世家大族的利益也符合儒家的小农经济观,在初唐经济不发达时对社会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样做实际上限制长远的发展空间,使得国家和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都很低。
因为无论是小农户还是大地主家里都不愿意多存粮食,粮食难以伫存而且粮价又低,家里存粮除了占地方就是养耗子,如保存不善霉变了损失也没处赔。
所以粮食一多,就要自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轻工业,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一家农户去年粮食丰收了,家里粮屯都塞满了卖又不值钱,今年他就选择不种或少种粮食改种桑麻,然后抽丝织布出口丝稠。
听起来挺好的,但是有些地方遇上灾害,朝廷存粮有限百姓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受灾人怎么办?朝廷强大的时候把他们看起来自生自灭,朝廷衰弱的时候只能任他们造反,时间长了朝廷也就没有了。
李承乾一边想一边走,不知不觉就回到了承恩殿刚到宫门口,就有两个小精灵朝他跑来。
“父王”李象在前跑李厥在后面气喘吁吁跟着。
李承乾一见就放下所有烦恼,笑呵呵地道:“跑慢点儿!”
李象跑到李承乾面前抱住李承乾的大腿,不停地道:“父王你去哪儿,怎么不叫醒我……”
李承乾笑呵呵地牵住他的手,正要说话李厥也已经跑到他面前,张开双臂要求李承抱他。
李承乾呵呵一笑正弯腰老鬼却抢先一步把李厥抱起笑呵呵地道:“太子殿下今天累了,由老奴来抱着皇孙。”
李承乾看着在老鬼怀里挣扎不休的李厥,呵呵一笑牵着李象当先往前走去。
李承乾在承恩殿歇息一会儿,就被李象兄弟缠着出去打雪仗。
东宫后园有很大一片地方的雪都没有清理,李承乾现在一直忙没时间去后园玩,看着东宫的太监和宫女也着实辛苦就免了,这两天气晴朗气温转暖每天午后地上的积雪会化一些。
现在刚过巳时正是好时候,李承乾腿脚不方便李厥还小,李象一个打两刚好平手。
一时父子三子在雪地里滚来滚去,欢声笑语不断,正高兴呢李世民身边的内侍带着新任的太子太傅萧禹来到面前。
李承乾刚把一个雪团扔到李象脑袋上,李象不依一下子把李承乾扑了个仰八叉,李厥要去帮李承乾,只是他力气小来回转了几圈拉不动李象最后还把自己也搭进去,父子三人正在雪上滚作一团,就听见萧禹不断地大声咳嗽。
也是父子三人都玩的没有力气了,李承乾才听见有人咳嗽,回头看见是黑着脸的萧禹知道肯定有事,招手示意老鬼把自己扶起来走到萧禹面前。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萧禹声音生硬道。
“传皇上旨意!”内侍忙一脸肃穆地道。
李承乾作揖一礼,只听那内侍道:“朕每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宋国公萧禹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宜令教太子读书,特加封为太子太傅于东宫行走,其至太子须师礼事之。”
李承乾听了半天,原来是给他找了一个太子太傅,心里正盘算得失时。
却听那内侍陪着笑脸道:“陛下还命太子殿下早行拜师礼。”
“急什么,传令太史局择良辰吉日在显德殿隆重地行拜师大礼。”李承乾不待他说完就直吩咐下去。
萧禹听了李承乾说的如此慎重正式,心里高兴连脸色都松动了点。
李承乾看萧禹高兴就知道该怎么用萧禹了,吩咐老鬼把李象兄弟带走正要说话。
不想,萧禹看见李象离开先开口道:“太子殿下,君子抱孙不抱儿,今太子殿下不顾君父威仪与两位皇孙在雪中嬉闹,若是传扬出去怕于太子殿名声不利。
李承乾一听就头皮发麻知道教育不萧禹,也在这上头纠缠想赶紧打发了他走于是苦笑道:“萧太傅有所不知,本来今天孤王还是高高兴兴的,只是听说了一件事心里烦闷无可排遣才与皇孙们玩闹一会儿的。”
萧禹见李承乾愁眉苦脸的,不知道他遇上什么事忙问道:“不知太子殿所愁何事?”
“唉,说起来也是好事,只是怕是办不成了……”李承乾一边说一边摇头感叹着往前走。
萧禹第一天上任心里滚油锅一样热,见李承乾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说话吞吞吐吐的,心里大急,忙跟上去道:“太子殿下到底遇上了什么事,老臣既为太子太傅自当为太子殿下分忧。”
李承乾一听就知道,李世民没有跟萧禹说打算废自己的话,萧禹也明显想把太子太傅做好。
“萧太傅请随孤王来。”李承乾一边走一边对萧禹道。
“到底何事?”萧禹性子急。
“到地方太傅一看就知道了。”李承乾头也不回一瘸一点地往前走。
李承乾带着萧禹和众随从来崇贤馆,带着萧禹看了正在印的书和正在做的泥活字,还跟萧禹讲了他要大印一批书籍,并且在天广建藏书楼的设想。
把个萧禹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没口子的称赞太子殿贤德行此文华盛事。
很多人都以为门阀世家把持朝政一定也阻断文化知识的传播,这是不对的,中国从汉朝开始儒家兴盛知识份子往往有一个他们祖师爷的毛病那就是好为人师,或者说是要传他的道。
萧禹也是这样的人。
只是正当萧禹高兴时李承乾说出他的难处没有钱,萧禹一下子怔住了,他一辈子没有为钱操过心,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大的好事竟然要因为没钱而停下。
萧禹如同被突然打断房事似的,憋了半天才道:“老臣这些年奉禄有限,只能拿出二万贯赞助此事。”
李承乾一听他误会了自己,也不点破,笑呵呵地道:“宋国公能慷慨解囊孤王感激不尽。”
“应该的当不得太子殿的感激……。”萧禹感到很羞愧。
“只是做这样的大事让百官捐钱到底有限,所以孤王一直都是用内府里的钱,但是今天颜先生告诉孤王说内府不给东宫支钱了?”
“什么,这样的好事内府竟然不出钱?”萧禹一听才想到,这样的大好事内府竟然不给钱不禁大为生气。
“今年陛下还专门下旨太子殿下从内府领用物资有司不得限制,谁这么大胆子竟然胆敢克扣东宫,老夫添为太子太傅此事不能不管。”萧禹越说越气愤马上就要去找李世民。
“萧太傅不要生气,此事怕是有什么误会吧!”李承乾忙装着劝解道。
“有什么误会也不能耽误了此等大事,太子殿下放心有老臣在呢!”说着也不等李承乾再说话直接就走了,找李世民去了。
李承乾看着七十岁的萧禹点着了的火箭一样找李世民去了,心里这个高兴啊暗叹道:看来萧禹只克李世民啊,这样的好师傅一定要留在身边。
这都可以。何欢疑惑的说道。'
“这家伙还是不错的大人”楚牧淡淡的说了一句便不说话了他知道何欢懂他的意思。
失去生计的人。
这些人都赤贫的佃农除了租种耕地还要给地主家干活,到了冬天没有活了就上山砍柴、打猎混口饭吃。现在大雪封山没办法再在山上找吃的,李道宗带着人把附近的路清理出来他们就都逃荒来到长安城讨口饭吃。
无奈长安城近来外松内紧这些人根本进不去城,只是每日万年县令派人在城门口施一顿粥,但是随着人越来越多,一顿粥也施不起了。
渐渐的有越来越多人开始被冻饿而死,万年县令不敢隐瞒忙写了奏疏上报。
因为李承乾在灾民的支持下,整死了刘洎等一干救灾不力和贪污灾粮的官员,现在各部的官员听说有灾情都是立即上报。
李世民看到这些奏报也是发愁,虽然这次雪灾不大比贞观初年的蝗灾严重,但是蝗灾都是发生在夏秋时节,蝗虫吃的是庄稼不粮食,老百姓一般家里没有到了立即断饮饿死的地步,朝廷可以从容调粮救灾。
可是这雪灾不同,一场大雪很多百姓是直接断饮甚至冻死。而大雪封路调粮困难,稍有不慎就会闹出民变。
想到这儿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救灾措拖以及他爱民如子表现也是满意的,心想李承乾要是能有大局观就更好了。
人都是不经念叨的,李世民正想着李承乾呢弹劾李承乾的人就来了,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于志宁求见。
李世民也正想见见于志宁,毕竟李承乾现在还把这个詹事府詹事拦在崇教门外头进不去东宫。
对此李世民心里很过意不去,于志宁母亲死了,正在守丧被李世民夺情启复给他教育儿子的,结果就被李承乾拦宫外不让进东宫。
李世民觉得很对不住于志宁,但是呢他现在又不想去触碰李承乾,担心李承乾把对长孙无忌说的那晓话都给公布出去。
李世民在两仪殿里接见于志宁。
于志宁给李世民见了礼,便有赌气地道:“微臣无能请陛下放微臣回家养老。”
李世民本来想好好安慰他的,见他如此无礼心里微怒,淡淡道:“于卿家有什么事?”连于志宁赌气的原因的都不问了,态度十分冷淡。
“太子殿下他—”于志宁说到一半才注意到李世民那冷淡神情。
“唉!都是微臣无用,太子殿下今日突然把詹事府的用度都给断了。”于志宁态度软了下来唉声叹气道,也不再提回家养老的话了。
“什么!太子为什么要断詹事府的用度?”李世民一听也是大为不解,詹事府虽然挂在东宫名下但也是一个独立的衙门用度是户部是发放的,太子怎么能说断詹事府用度就断了呢?
“什么都没有说就是派去一群人直接把詹事府的库房搬空了,然后户部再送过去东西也被他们直接劫到东宫去了。”于志宁也是一头雾水,他根本进不去崇教门里边的事情一概不知。
“胡闹!真是胡闹!”李世民很想把李承乾叫来暴打一顿但是想起李承乾在他面前张牙舞爪的样子,还是算了下旨斥责吧。
李世民正在安抚于志宁内侍来报萧禹求见,李世民顿时头痛,不用问肯定是来告状的。
果然,萧禹是气冲冲进来的,李世民一看就后悔信了长孙无忌的话封萧禹做太子太傅,这以后萧禹和李承乾两人闹矛盾有自己难受的。
心里怒哼一声,且看萧禹怎么说若是实在不像话,就狠狠打李承乾几板子。
“老臣参见陛下!”萧禹的声音比在东宫生硬多了。
“卿家来见朕所为何事?”李世民心里有气,连让萧禹平身都没有。
“陛下何故苛待太子殿下使得太子殿下的文华盛事都难以办成,陛下就不怕落下千古骂名?”萧禹语出惊人声音铿锵有力,直震得李世民心肝直颤!
李世民的听得一头雾水,心里的火气噌一下子就窜上来了。
阴着脸沉声道:“萧卿何出此言?”
“陛下为何无缘无故断了东宫的用度?陛下可知东宫正在办一件文华盛事,陛下突然断了东宫的用度这文华盛事就办不成了,是要造成千遗恨落下千古骂名的。”萧禹越说越气愤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留。
要不是没有弄明白出底出什么事,李世民真想一怒再次罢了萧禹的官。
“萧卿好好说话,朕何时断了东宫的用度?东宫又在做什么文华盛事?”李世民强耐着性子问道。
“陛下不知?”萧禹表示不信。
李世民:……
萧禹也不管李世民是直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当下把他在东宫里的见闻跟竹筒倒豆子一般对李世民说了一遍,一面说着还不住地称赞李承乾。
李世民听的心里跟猫挠的似得,想马上就去东宫看看李承乾到底在干什么,但是一想到李承乾办了这么大的事在他面前一定是得意洋洋的样子就不想去了。
但是又不放心这么大事让李承乾办。
崇贤馆没有弘文馆好啊,能不能弄过来放弘文馆里修书?
“萧卿此乃千古未有之盛事,太子能办成吗?不如放在弘文馆,由宰相们监修才合适。”李世民表面是跟萧商量,实际上是让萧禹替李承乾上奏疏,皇帝不能明抢太子的东西。
于志宁要是和李承乾关系好的话他应该站出来反对,东宫办成这事詹事府也有功劳的,可于志宁眼下李承乾水火不容,在哪他都得不着好所以他不吭声。
还好禹萧性子直,根本没管这些直接道:“陛下此言差矣,宰相们都要辅助陛下治理天下,监修书籍的事从来都挂个名头如何管得好?此事放在东宫由老臣协助太子殿下定能办好。”
李世民看看萧禹知道自己这会儿争不过他,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但是也知道想要这份功劳的人绝对不少,就说现在中书省和尚书省官员就不想在朝廷监修的书史上挂上自己的名号?
李世民心里盘算这件事情的关键是李承乾,得先把李承乾支开,他带着人亲自看看到时候当场拍板,等李承乾回来木已成舟也只得认了。
李世民想到这刚好看见万年县上报灾民到长安的奏疏,心里一动,李承乾不爱民如子会救灾吗?
让他出城救灾去。
“萧卿所奏之事确实重大朕要慎重考虑,这两天长安城外已经聚集不少附近的灾民,无衣无食十分艰难,玄龄已以退了新人还没有选出来,朝中无人能为朕分忧啊。
朕想着太子这次在长安城救灾办的很好,所以想派太子出城去安抚这些灾民你以为如何?”
萧禹听李世民说到救灾上,想了一会儿才道:“按理说太子代天子抚民是应该的,只是那颜利仁的事尚未查到幕后主使之人,太子出城怕不安全吧?”
“哼,有朕在长安城坐镇他们谁胡来!”李世民十分霸气地道。
你好牛逼的样子。'何欢笑了。
看着萧禹风风火火地去找李世民,李承乾笑得像个骗了小孩子糖果的坏叔叔。
郝处俊见萧禹走了忙上前道:“启禀太子殿下,民部那边说救灾粮确实该民部出,只是现在大雪封路从洛阳运来的粮食还没有到,各处还在救灾,民部暂时不能给东宫粮食,等洛阳的粮食一到就先归还东宫的粮食。”
李承乾听了想了想也没有办法,只能看萧禹那边的情况,就算萧禹那边要不到钱粮来,这一年也快过完了,等过了年一切也就好了。
李承乾让他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自己就又回承恩殿跟李象玩去了。
------------------
第二天李承乾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令他出城安抚灾民,李承乾接了旨意才知道城外已经聚集近万的灾民,慌忙召集一众东宫的心腹出城。
李承乾的车一出启夏门就从车帘往外看,见无边的衣衫褴褛的灾民就在无遮无盖的城墙根蹲着,李承乾的心一下子就沉下去了。
好在之前有过经验,连忙安排人去城中找帐蓬和粮食。
-------------------
李世民听说李承乾出城去了,见小朝上没有什么大事,就慌忙带着小朝上的官员和李后往东宫去。
李世民从十一月底这次回到长安城就想到东宫来,因为不愿意看见李承乾一直忍着不来,但是到昨天听萧禹说了李承乾有那么大的修书计划就再也忍不了,直接带着小朝上的十数名官员奔向东宫。
李世民走到嘉德门门前就听见里面嘉德殿广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一、二、三、四”。
于志宁带着左右春坊的官员来前来迎接,李世民看见他们眉头不经意地皱了皱,李承乾出城安抚灾民这些官员都应该随驾陪同,心想:太子不让你进崇教门难道还不让你们跟着吗?
这动作被崔仁师看见以为是李世民对嘉德殿前广场传来的动静不满意,心里一喜,面上不动声色地想着到了嘉德殿前广场怎么说。
李世民淡淡地的一挥手,就直接走进了崇教门众人也都连忙跟上去。
只是他们一进崇教门都被眼前阵势惊的合不上嘴了。
只见四个一千人的方阵,正排山倒海地迈着正步走过来,他们步调完全一致,动作几乎一模一样,从李世民站的位置看去这一排排一队队的士兵站如同标尺打出来的一般笔直整齐。
李世民和身后很多人都是常上练兵场的,他们平时在校场别说让士兵走,就是让他们站都站不这么整齐。
看着这些李世民不由就站住了,看那些士卒由东往西一直往前,眼看就要走到嘉德门前,突然有人按着一定节奏喊“一、二、三、四!一、二、三、四!”这种奇怪的口号,但是细看就能发现口号一喊士卒的动作就更加趋于一致,才知道这是带队的人在调整节奏。
如此练兵,这是李世民和他身后的官员都没有见过的,但是李世民看了一会儿也看出了苏定方看出的问题,那就是士气严整勇猛不足。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对身边的内侍道:“把他们的将军找来!”李世民表现的很随意,因为他要指点这些人训练,要让这些人知道这点雕虫小技在他李世民面前根本什么都不算。
不一会儿,裴行俭和王方翼迈着正步来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和他身后大臣都没有想到竟是两个这么年轻的“孩子”把这四千人训练的如此严整。
“臣东宫左监门率长史裴行俭(右监门率长史王方翼)参见皇上。”两人在李世民面前行礼如仪。
李世民一脸漠然,淡淡地道:“二位卿家平身吧。”
“启奏陛下,依大唐律未经准许在御前演武当处以绞刑,嘉德殿乃是东宫要地,太子和皇孙们常从此出入,此二人带数千士卒于此练兵,万一有人图谋不轨之心后果难料非社稷之福,请陛下降旨斥责太子,重惩东宫十率中的不臣之将。”崔仁师铿锵有力地弹劾道。
后面的众臣都看不见李世民脸色,不敢贸然开口,好在裴行俭初生牛犊不怕虎。
上前朗声道:“崔大人何出此诛心之论,贞观初年陛下亦曾带着各卫士卒在此练习骑射,当今太子殿下效法陛下才于此练兵,不过是居安思危不忘兵事而已,怎么就被你说成图谋不轨了?
你离间天家父子到底是何居心?”
李世民和其他大臣一见这青年将领辞锋如此犀利都不禁莞儿。
“哼!老夫是说汝等小人居心叵测引诱太子不务政事,整日与尔等宵小之徒狎玩。”崔仁师被骂的老羞成怒,又把原来的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拿出来说事。
裴行俭闻言冷笑两声道:“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子殿爱民如子长安城中谁人不知,你竟然说太子殿下整日与宵小之徒狎玩?
难怪太子殿下常忧心忡忡地说国家安定了也不能全听文臣的,文臣的话绝不能全信,谁要是全信了文臣的话必然亡国灭种。
臣一直不敢深信,今日见了崔大人算是知道太子殿此言何出了!”
裴行俭此话一出李世民和跟他来的大臣全部变了脸色,这里已经内涉及到文武之争。
“哼!崔大人你太过份,张口就是太子整日与宵小之徒狎玩,要知道太子殿下现在还在城外安抚灾民呢!”东宫留守的萧禹和张士衡前来迎驾,萧禹老远就听到崔仁师污蔑李承乾只是刚才裴行俭在说话才没有出口,裴行俭一停萧禹就立即站出来反驳道。
李世民一见他们又要开始争执,忙开口道:“朕今日来东宫是来看皇孙的,听说皇孙这几天都在崇贤馆学习,卿等随朕去崇贤馆。”
李世民说着当先朝前走,只是一边一走一边还不住地往那边原地休息的士卒那看。
领兵打仗是李世民是专业的,要不是想赶紧夺了李承乾的修书权,也怕后面的大臣谏阻,他现在真想去详细了解一下裴行俭练兵的情况然后再指点一下江山。
不过他看着看着就发现了一个小兵特别眼熟,发现那个小兵也正朝他看过来,仔细一看不是李愔吗。
忙站住朝李愔招手道:“李愔过来!”
李愔看见忙跑到李世民面前,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你怎么回事啊?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李世民指着他问道。
李愔闻言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道:“大哥说儿臣缺少管教,让儿臣跟士兵一起训练一起吃饭,还要过了考核。”
“哦,那你就这么听话?”李世民来兴趣,要知道李愔的。
“三哥也跟儿臣一起训练,只是今天大哥出城让他去看着城中灾民伐木去了。”在李愔看来他三哥李恪也愿意干那就是正确的。
“你们俩不回各自的王府就留在东宫里跟士兵一起训练?”但是李世民对此显然还有其他的想法。
“三哥跟儿臣说,大哥以后会派兵让我们带着去征服南海东海诸国,征服的地方都在海外,就是我们的封国,到时候大哥会派大唐的子民去我们藩国耕种,所以我们要练好本事。”李愔也不完全明白李承乾的意思。
“这就胡闹了,东海和南海诸国与大唐向来和睦又远在海上,怎么能无故征伐?”岑文本出声批判道。
“征伐倒也没有什么,只是大唐的子民不能轻易迁出。”李世民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力。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常说国家安定日久人口繁衍的快速,到时候大唐长出来的庄稼养活不了那么多人天下就会大乱,所以太子殿下才想着让诸王出海的。”裴行俭忙向李世民解释道。
李世民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诸遂良忙上前道:“太子殿下对诸位弟弟的这分心可真是难得啊!”
李世民闻言也欣慰地点点头。
从李世民进东宫以来的反应,岑文本、崔仁师和韦挺看在眼里,心下冰凉一片,照这样下去指望李世民对付李承乾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