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漫事
作者:流侠客 | 分类:都市 | 字数:10.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四章 姥爷的成长
龙山煤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黑色的灰尘将刷的雪白的墙抹的一片乌黑,这这片天地里,除了天上的云朵是白色的,周围的这一切都抹上了黑色。
外曾祖父和孩子以后可能就要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对于孩子来说,这还是个新奇的世界,这里的人也比农村的多,操着各地的方言,一辆辆的车子将煤块拉出去,拉到外面的世界,供人取暖。
外曾祖父之前在这个地方待了一段日子,后来又回家去了。他慢慢的搜寻着在这里的记忆,努力回忆着什么,他不知自己的工友还好不好,老班长一家过得怎么样了。
他们很快被矿上领导安排了住宿,他们简单的收拾着屋子,终于在这个地方有着落了,可以安心的住下来了。
紧接着就是办理孩子入学的事,这是头等大事,赶他下井之前要办理好这些事,不然后边比较棘手。他向周围邻居打听了办入学的手续,将孩子送去学校,他能安心下井。
煤矿学校离住宿的地方不远,这是矿上专门照顾下井工人家庭,在这里创建的学校,好多工人子弟都把孩子送在了这里。
一间偌大的教室里,放着陈旧的课桌,黑板也用墨汁刷了一遍一遍,边边角角还有白色粉笔的印子。
给孩子(姥爷)上课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背头梳的锃亮,一双金丝边框眼镜发出亮光,俨然是一副书生模样。穿着宽松的西装,肚子有点肥胖,这让他看起来很可爱。
坐在外曾祖父孩子身旁的是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姑娘,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穿着一身格子衬衣,显得很秀气。
对于孩子来说,他对当前的这个环境还比较陌生,所有的人都是陌生的面孔。还好,他的同桌对他很好,这个秀气的小姑娘让他感到一丝温暖,毕竟在这个陌生的环境,有人关心还是挺不错的,他从小到大除了家里人的关心,再无其他人了。
上学的一天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了,他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这个同桌,这让他很欣慰。
孩子的世界有了玩伴便增加了不少的乐趣,让他枯燥的学习生活有了激情。
他们课间玩的玩具比较多,像什么扎草人啦,这种活一般都是女孩子在做,他们将一片片树叶捡来,扎成人的形状,再用刺固定好,一个人的形状就做好了,做这些活的都是比较心灵手巧的女孩子。
男孩子大多会活泥巴,将和好的泥巴一遍遍的揉捏着,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他们在生活中各个都是创造者。
他们有时候玩的起劲儿的时候,会忘记回家吃饭,这些在他们眼里,都习以为常,他们眼里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
经常将衣服弄的脏兮兮的,他们也毫不在乎,为此捱了不少家人的打骂。
有时也会遇到年龄大一点儿的孩子欺负他们,他们干不过大孩子,有时候会去喊人,有时候会跑掉,反正尽量不让自己吃亏。
姥爷那时候上学挺淘气的,为此外祖父没少为他操心,也被老师叫了好多次家长。
那时上学没有多少玩具,好多孩子都是自己制作玩具。当然姥爷也不例外。
最常见的就是陀螺了,他们往往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颗小树便趁主人不在的时候偷偷折断,躲在角落里削陀螺,几个人在角落里你一言我一语,慢慢的着,有时候天冷了便将没加工好的陀螺装进书包里,带回家了。
由于外曾祖父经常忙于务工,所以姥爷想让外曾祖父制作陀螺是不可能的,只有自己动手了。
他们那个时候或许会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但不会忘记书包里的陀螺,每次上课的时候削陀螺的事经常发生。有时被老师逮到了,罚站也是常有的事。
姥爷每次将削好的陀螺跟别的孩子玩,有时候也会换成别的玩具。有时候为了削陀螺,手被割破也是常有的事,他们会简单的处理,在伤口上撒一些细土,这样就不会流出血了,当然了,受伤了也不敢告诉家里人。
记得最有趣的事就是在学校废弃的空地上桌蛐蛐了,课间的时候几个人跑到空地上,那一朵朵蒲公英开的格外美丽,一朵朵仿佛举着小伞,一眼望去,黄黄的一片,如同仙女织成的地毯似的。
他们追寻着蛐蛐的声音,随着蛐蛐的跳动,他们也跟着跳动,这一切都很有节奏。他们将捕捉到的蛐蛐放到敞口的瓶子里,看着它们争斗,随着他们的兴趣消散,便将一只只蛐蛐又放了。
草丛深处他们不敢去,因为他们听说有人看见有毒蛇出没,所以他们只能在浅一点的地方嬉戏。
女孩子则几个人在一块儿“做饭”。她们将摘来的草叶清洗干净,这就是食材了。
将捡来的草叶放在石板上,切成碎末状,倒在坑洼的石头里,撒一点儿细土,这就是所谓的“调料”了,浇一点水,这一锅饭就做好了,她们变会呼唤着同伴来,用一个个小瓦片盛在里面,这就“开吃”了!
每次放学回家,总要经过一片空地,孩子们总会将书包扔在地上,玩耍一番,有猴子翻跟斗,荡秋千的,总能让他们玩上几个小时。
每当遇到下雨天,他们便折来一根根牛蒡叶,顶在头上,遮风挡雨。
煤矿上有个小卖部,是一个老头在看管,花白的头发总能显现岁月的痕迹,下巴的胡子总是收拾的很干净,笑眯眯的眼睛总能流露出慈祥的目光。
孩子们经常在他那里买吃食,一分一角的零钱递给他,小手中总能换来许多零食,有时候这个老人还会多给一些。
孩子们拿着各自的战利品,互相交换着,一路上哼着儿歌,有太多的欢乐。
每次回到家,姥爷总是一副脏兮兮的模样,外祖父也不会骂他,可能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吧!
当姥爷回家时,外曾祖父已经做好了饭菜,姥爷便手已不洗,抓起来就吃,这时外祖父便会呵斥他:“小馋嘴,快去洗手!”
姥爷便贪婪的挪开步子,将小手放在脸盆里胡乱的擦了一下,这就算完事了。
父子俩便坐在方桌前吃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他们便消灭完了。
这时正是姥爷显露身手的时候,三下五除二就洗完了碗筷。当然也会遇到让外曾祖父为难的事,有时候外曾祖父会考问当天的功课,这对他来说可有些困难了,因为他每天在学校只顾着玩了,所有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
每当外曾祖父考问,他总是挠挠头,此刻的他从嘴角里艰难的挤出一两个字,有时额头上会沁出豆大的汗珠,勉为其难的应答着。
外曾祖父也没有上过几天学,他的东西都是村里的老秀才教他的,后来他抽时间又不断的自己学习了一些生字,这才有了现在的水平。
对于姥爷的回答,他多少有些不满意,但没办法,他挺疼孩子,自从外祖父去世,他一个人拉扯这么大,没有动手打过孩子。
有时总会口头上教育一番,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他们总能当做耳旁风忘记。
每当遇到姥爷犯错,外曾祖父便会跟他语重心长的聊天,希望他能从中有所收获,当然他也会举一些古人做事的例子:古时候有个人读书人,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蜡烛,他便凿开了自家的墙,借助邻居家的烛光去读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外曾祖父虽然识字不多,但懂得道理很多,总能身体力行教育孩子。
外曾祖父生活的那个年代,由于各种原因,他没有有更多的学习,还好有村里的老秀才指点他,这让他才有了很多见识。
他在心里很感激老秀才,可以说没有老秀才的指导,就没有今天的他,那时候饥一顿饱一顿,生活有多困难,可想而知,那时候他得感谢这个老秀才。村里识字的人并不多,好多人都有老秀才指导的份。
外曾祖父在童年时期过得比较清苦,所以他在成年后便很努力,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
他对后辈没有太多的期望,因为自己识字不多,可能在学习上帮助不了太多,只能在生活上改善条件。
自从外曾祖母离世,他便一个人扛下了所有,其实他内心挺愧疚的,孩子跟着他也吃了不少的苦,也遭到了不少世俗的白眼。
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便在微弱的烛光下缝补着孩子的衣物,白天干完活的双手已经很难蜷缩,但他依旧艰难的缝补着,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失去了母亲便低人一等,即使自己再辛苦,也要让孩子过得体面。
每当看到躺在炕上孩子均匀的呼吸声,他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孩子是他全部的希望。
他触摸着孩子的额头,忍不住吻了他一下,每当第二天他要偷懒的时候,望着躺在身边的孩子,便让他又精神百倍,重新投入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