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
作者:九祯 | 分类:历史 | 字数:447.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一五章 换装
能够和平接收保定军,起点城的触角就向南延伸了一百多里到达了保定。
董用文的顾虑,王越理解,一旦朝廷把保定军也列为叛军,保定军可抵挡不住其他方向明军的进攻。何况保定军作为朝廷的正规军队,有多少人会真心反叛朝廷,还要打个问号,在这样的情况下,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王越道:“董将军,如果你诚心归附我起点城,我打算重新装备保定军,让保定军的战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董用文闻言激动起来,声音都有些发颤地道:“莫非要用天策军的武器武装保定军?”
如果真的是这样,保定军还怕什么?以后这天下也敢横着走了,他也敢对朝廷说不了。
王越笑着道:“和天策军的武器有所不同,但却能保证你部能够击败数倍于你的军队。不过在此之前,保定军要大力整顿,稳定的军心才是战斗力的保证。”
外贸版武器已经投产,燧发枪的生产并不复杂。王越弄来了大批的无缝钢管,枪管不需要另造,节省了很多工序。实心钢炮也是如此,炮管也是现成的。发射底火也是用的现代材料,不是这个时代的火器可以比拟的。
通过实验,起点城的燧发枪射速是本时代火绳枪的四到五倍,每分钟发射弹丸八到十发。有效射程可以达到近四百米,在六百米的距离内仍具有杀伤力。再配上起点城生产的刺刀,可谓这时代远攻近战的利器。
燧发枪是滑膛枪,采用纸质定装药弹丸,发射一次需用通条清理纸屑,再进行发射。因为射速教高,即使不采用三段击,火力密度也很可观。
外贸版火炮为钢炮,比这时代的青铜炮更加轻便,发射实心弹和散弹。
除此之外,保定军将装备由起点城生产的手榴弹和冲压板甲。
保定军归属起点城,就算是起点城附属的军队,所以在装备上要强于以后的仆从军。
王越所说的要大力整顿保定军,也是董用文所想,保定军归附起点城这个弯拐的太大,有些人拐不过来弯是肯定的。
董用文倒向了起点城,保定军的六千兵力也随之开入了起点城范围内。起点城到石景山工业区之间的区域,目前属于起点城的核心区域。由于王越即将康复,起点城到石景山之间的公共汽车也恢复了正常班次。
保定军就在距离起点城北三公里处安营扎寨,天策军后勤处送来了大批的帐篷和粮食等物资,除此之外还有为全军换装所准备的军服。
虽然保定军属于朝廷的正规军,其实普通士兵的装束依然破旧。为了区别于其他明军,以免误伤,保定军换装势在必行。
起点城为保定军准备的军装是另一个时空的武警军装,同样是绿色迷彩。看过了强大的天策军的军装,现在保定军的士兵们也不觉得怪异了,毕竟这新崭崭的军装比他们原来的强太多了。
只是突然换装的举动令这些保定军士兵们议论纷纷。
“伍长,为何我们要突然换了军装?”一个年轻的兵丁疑惑地问着自己的伍长。
“他奶奶的,让你换就换,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这军装不好吗,我看比咱们身上穿的强的多了。”伍长是个实用主义者。
旁边的一个老兵嘿嘿一笑道:“看这情形呀,咱们保定军八成是投靠了起点城了。”
“老何,你是说我们要成天策军了?”另一个士兵惊问道:“看这军装跟他们的很像呀!”
老何吧嗒吧嗒抽了两口旱烟,这才道:“我们是应着朝廷的军令,来为难天策军的。如今却得了起点城的供应,又要换了装束,还看不出来吗?”
“能不和天策军打仗最好,这几天可把我给吓坏了,在朝鲜的时候,你们还看不出来吗?和天策军打仗就是死路一条呀。”伍长心有余悸地道。
另一个士兵瞪大了眼睛道:“那我们不是也成了叛军?”
伍长呸了一声,对他道:“你想当义士,现在就可以走。老子觉得天策军就挺好,和人家比,我们就是叫花子。”
“伍,伍长,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咱们的家眷可都在保定呢。”另一个士兵道。
老何老神在在地道:“总兵大人等人的家眷可都在保定呢,他们自有安排,用不着你操心。”
伍长也道:“咱们保定军大部分人的家眷都在保定,总兵大人一定会妥善安排,你们都放心好了。
保定军和起点城打交道的时间比较长,起点城的富裕和天策军的强大以及优厚的待遇,一直令他们羡慕不已,所以依附起点城的障碍很小。
保定军在保定府还有留守部队,做做城防还是没有问题的,对付保定知府所辖的县兵绰绰有余,及后天策军也会派兵协防。
“什么?保定总兵董用文私自去见王越,保定军开进了起点城?他们没有打起来吗?”杨嗣昌接到消息后,立刻进宫向崇祯汇报此事。
王越已经的伤势已经无大碍,虽然起点城清理了锦衣卫的暗桩,但起点城几十万人都得到了通知,锦衣卫要打探到这样的消息并不难。
如今保定军的异动,令崇祯不解,以这年头军头们的做派,保定总兵董用文一惯的表现,也不像个热血青年。
杨嗣昌的面色非常难看地对崇祯道:“皇上,那保定军是被天策军和和气气地请过去的。”
崇祯厉声道:“杨爱卿,你是说保定军也从了叛贼?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臣也不知,只是听说那董用文自去年京师虏乱起,就与那王越过从甚密!”杨嗣昌正月里才上任的,这等于推卸了一半的责任。
崇祯问道:“那爱卿分化瓦解天策军之计,如今可有成效?”
杨嗣昌叹息道:“本家来天策军第六团团长王贺已经有了投效朝廷之心,谁知突然没了音信,看来是凶多吉少了。”